> 重点推荐 > 延庆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延庆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2009年10月,在延庆城区设立百泉街道、香水园街道、儒林街道;2010年1月20日,香水园、儒林、百泉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其中百泉街道析延庆镇约6.2平方公里设立,街道工委、办事处是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2009年10月析延庆镇7.45平方公里,设立香水园街道等,2010年1月20日,香水园、儒林和百泉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

街道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5年前,儒林地区属延庆县延庆镇。

1995年,儒林地区成立城镇办事处(二级班子),辖17个居委会、7个家委会。

2002年,辖16个居民委员会。

2003年,成立泰安、恒安、燕水佳园、振兴北4居民委员会。

2005年,成立胜芳园、温泉南区西里2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增至22个。

2009年5月,析延庆镇设儒林街道。

1949年,延庆地区(城关)建延庆镇。

1953年,延庆地区属延庆县一区。

1958年,延庆地区改为灯塔公社城关大队。

1978年,灯塔公社城关大队改为延庆公社。

1990年,延庆地区与城关乡合并为延庆镇。

2009年10月,在城区析延庆镇设立百泉街道、香水园街道、儒林街道[5-6];2010年1月20日,香水园、儒林、百泉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共产党开辟平北根据地,康庄地区属昌延联合县八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康庄地区第一次解放时,属晋察冀边区领导,在康庄设特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康庄地区第二次解放时,属察哈尔省延庆县。

同年,康庄分为一、二、三、四街。

1949年12月,一、二、三、四街合并改为康庄区。

1956年,康庄区改康庄镇。

1958年,康庄镇并入延庆人民公社,康庄镇改康庄大队。

1961年,析延庆公社置康庄公社。

1983年,康庄公社改乡。

1990年,康庄乡改镇。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隆庆州治四隅前十里六屯,后十里九屯,岔道屯为后十里。

明嘉靖年间,延庆设十四隅屯,其中有岔道屯。

民国十七年(1928年),岔道设村公所。

炮2乡。

1956年,八达岭乡辖10个行政村,里外炮乡撤销。

7月,八达岭乡并入康庄乡。

8月,成立八达岭(康庄)公社。

1959年11月,八达岭(康庄)公社并入灯塔公社,改名延庆公社。

1961年7月,延庆全县4个大公社划分为27个公社,设西拨子公社,辖12行政村。

1964年,西拨子公社并入康庄人民公社。

1972年10月,复建西拨子人民公社。

1983年,西拨子公社改乡。

1993年10月,西拨子乡改为八达岭镇。

西汉时期,旧县地区置夷舆县,属上谷郡,县治今古城村。

三国时期,曹魏在旧县地区置上谷郡,辖居庸县,将居庸县迁至今旧县处。

唐中叶以后,旧县地区属妫州。

10世纪初,旧县地区设缙山县,属儒州治。

元延祐三年(1316年),缙山县升为龙庆州。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建隆庆州和永宁县。

1958年,旧县地区属永宁公社。

1961年,永宁公社改设旧县公社。

1983年,旧县公社改乡。

1995年,旧县乡改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张山营地区属延庆县七区。

1956年,张山营地区分别建西卓家营、小河屯、张山营、姚家营4乡。

1958年,西卓家营、小河屯、张山营、姚家营4乡划归灯塔(延庆)人民公社,分属西五里营、小河屯2大队。

1961年,西五里营大队改西五里营人民公社,小河屯大队改张山营人民公社。

1963年2月,西五里营公社并入张山营人民公社。

1983年,张山营公社改乡。

1990年,张山营乡改镇。

1997年10月,张山营镇政府从张山营村迁松山路口。

2000年6月,靳家堡乡并入张山营镇。

明天顺八年(1464年),四海地区筑城,为京北重镇。

清康熙年间,四海地区设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四海地区属河北省四海县。

1951年,四海地区划归延庆县。

1956年,四海地区建四海乡。

1958年,四海乡成立四海人民公社。

1983年,四海公社改乡。

1995年10月12日,四海乡改镇。

1997年8月22日,黑汉岭乡并入四海镇。

清朝初年,千家店地区属独石口厅。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千家店地区属延庆州。

民国三年(1914年),千家店地区属沽原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千家店地区属丰(宁)滦(平)密(云)联合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千家店地区划归四海县。

1951年,千家店地区划归河北省赤城县。

1956年,千家店地区划归延庆县,为红石湾乡。

1958年,千家店地区建千家店区,划归北京市,后改千家店人民公社,为延庆县四大人民公社之一。

1983年,千家店公社改乡。

1995年10月,千家店乡改镇。

1997年8月,花盆、沙梁子、红旗甸3乡并入千家店镇。

沈家营地区大部分村落建于明代,为明代的军屯或民屯。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沈家营地区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沈家营地区属延庆县二区。

1953年,在沈家营地区区域内建王泉营、苏庄2乡。

1954年修官厅水库时,淹没沈家营地区的王化营搬迁至此,形成东王化营、西王化营2村。

1956年,沈家营地区并入延庆镇。

1958年3月,沈家营地区并入靳家堡乡。

8月,又合并到灯塔(延庆)人民公社,为沈家营大队。

1961年7月,沈家营地区成立沈家营人民公社。

1983年,沈家营公社改乡。

2000年7月1日,沈家营乡改镇。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大榆树地区加筑围墙垛口,称大榆树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大榆树地区解放,属延庆县二区。

12月,属延庆县一区。

1953年建乡,大榆树地区分属姜家台、杨户庄2乡。

1956年,大榆树地区建大榆树乡,辖18村。

1958年7月26日,莲花池村划出,下屯乡东杏园、新宝庄、簸箕营3村划入。

1958年8月,大榆树地区改属灯塔(延庆)人民公社,为大榆树大队,辖18村。

同时,东杏园、新宝庄、簸箕营重新划归下屯大队。

1961年,大榆树地区成立大榆树人民公社。

1966年5月30日,大榆树公社改名高庙屯公社。

1981年2月,高庙屯公社复为大榆树公社。

1983年,大榆树公社改乡。

1990年,司家营村划归延庆镇。

2000年7月1日,大榆树、下屯2乡合并为大榆树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井庄地区属昌延联合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井庄地区属延庆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延庆解放,井庄地区属延庆县二区。

1949年12月,井庄地区属大柏老区。

1956年,井庄地区成立井家庄乡。

1958年,井家庄乡并入东风(永宁)人民公社,为井家庄大队。

1961年7月20日,井家庄、王木营2大队合并为井家庄人民公社。

1983年,井家庄公社改乡。

2000年6月,井家庄、二道河2乡合并为井庄镇。

1956年8月,大庄科地区曾设铁炉、大庄科、东三岔、汉家川4乡。

1958年3月,铁炉、大庄科、东三岔、汉家川4乡合并为大庄科乡。

1958年9月,大庄科乡划归东风(永宁)人民公社,为大庄科大队。

1961年7月,大庄科大队成立大庄科人民公社。

1983年3月,大庄科公社改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刘斌堡地区属四海县三区。

1951年,刘斌堡地区属延庆县八区。

1953年,刘斌堡地区建营盘、刘斌堡、红果寺3乡。

1956年,营盘、刘斌堡、红果寺3乡合并为刘斌堡、红果寺2乡。

1957年,红果寺乡并入刘斌堡乡。

1958年,刘斌堡乡划归永宁公社,为刘斌堡大队。

1967年,刘斌堡大队建大观头公社。

1973年,大观头公社改名刘斌堡公社。

1983年,刘斌堡公社改乡。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