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张卜街道 | 隶属:高陵区 |
区划代码:610117006 | 代码前6位:610117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陕A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1万人 |
人口密度:约6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张卜村 | ~200 | 主城区 | 1958年,为张卜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战锋大队。1972年,复命张卜大队。1984年6月,改建为张卜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贾蔡村 | ~201 | 村庄 | 原隶属张卜村,因行政村过大,管理不便,于1987年8月析出,建立贾蔡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南郭村 | ~202 | 村庄 | 1958年,为南郭大队;1966年,“文革”中更名为前进大队;1972年,复名南郭大队;1984年6月,改建为南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韩家村 | ~203 | 村庄 | 1958年,为韩家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前线大队。1972年,复名韩家大队。1984年6月,改建为韩家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张家村 | ~204 | 村庄 | 1958年,为张家大队。1960年,大队部始迁驻马家。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前卫大队。1972年,复名张家大队。1984年6月,改建张家村村…[详细] |
塬垢村 | ~205 | 村庄 | 塬垢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关村 | ~206 | 村庄 | 1958年,为东关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先锋大队。1972年,复名东关大队。1984年6月,改为东关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新建村 | ~207 | 村庄 | 1958年,为新建大队。1984年6月,改建为新建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张桥村 | ~208 | 村庄 | 1958年,为张桥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新立大队。1972年,改为张桥大队。1984年6月,改为张桥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庙西村 | ~209 | 村庄 | 1958年,为庙西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新庆大队。1972年,复名庙西大队。1984年6月,改为庙西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杏王村 | ~210 | 村庄 | 1958年,为杏王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五一大队。1972年,复名杏王大队。1984年6月,改建为杏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曹家村 | ~211 | 村庄 | 1958年,为曹家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七一大队。1972年,复名曹家大队。1984年6月改为曹家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崖王村 | ~212 | 村庄 | 崖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张卜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张卜镇地处县城东南,西禹高速公路穿越全乡,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全乡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总面积45平方公里,是有名的菜、粮、奶、肉生产基地;无公害胡萝卜基地、美国草莓基地与市场对接,形成规模。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办起中日合资西安千晴食品有限公司、西安科忠果蔬有限公司等企业30余家,为振兴全乡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荣誉排行:
2015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张卜街道为2015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春秋属秦地。
汉时属高陵县。
明时属张桥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一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文康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为张卜乡。
1958年8月,与原榆楚乡合建为先锋公社。
1959年1月1日,改为高陵公社张卜管理区。
1961年5月20日,改为张卜公社。
1966年后,改名战斗公社。
1972年复名,张卜公社。
1984年6月,复改为张卜乡。
2011年7月,撤乡设镇,改为张卜镇。
区划: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张卜街道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