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临汾市 > 洪洞县 > 万安镇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万安镇

[移动版]
地名:万安镇隶属洪洞县
区划代码:141024107代码前6位:141024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晋L
长途区号:0357 邮政编码:041000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9万人
人口密度:48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西漫底村~202村庄
与东漫底相对,因洪水冲击淤漫而取名,后洪水冲击成两半,该村居西,便取名西漫底村。…[详细]
高公村~203镇乡结合区
高公村原名高崖上,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几户姓高的人家,到元代时,平阳府一位府台大人到这里视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就投资修建豪华深宅,这就人人说…[详细]
东梁村~204村庄
相传,原梁氏迁于此地定居,后发展成村,取名梁村,后村庄不断扩大,分为两村,该村居东,便依地势方位取名东梁村。…[详细]
西梁村~205村庄
西梁村共有380户,3170口人,2000亩耕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详细]
曹家庄村~206村庄
据说,该村以前是高姓居住,在清朝光绪三年以前,高姓人家迁走,曹姓到此,故取名曹家庄。…[详细]
温家庄村~207村庄
远古流传,一温姓人在此垦荒居住,从事农业。因人烟稀少,故称庄。其后辈子孙,人丁兴旺,繁衍后代,发展为一姓多户,故称温家庄村。…[详细]
铁炉庄村~208村庄
铁炉庄原是一个有4000多人口的大村,村中石牌坊东是“铁炉庄”,西是“汾州里村”。光绪三年灾难来临,人们迁居村外,人口减少,两村合并,名为铁炉庄。上世…[详细]
贺家庄村~209村庄
相传,元朝以前即有该村(元朝至正25年翻盖戏台时的石碑上有记载),由于是从陕西省米脂县来的贺姓始居,便称贺家庄村。…[详细]
西乔庄村~210村庄
相传,在很早以前,该村文盲多,有个姓乔的,为了教人读书明理,腾出自己的房子当课堂,捐钱请先生,教村人中识文断字,明晓事理。该村群众感恩不忘,为纪念这位…[详细]
上舍村~211村庄
与洪洞县城区距离为30华里,为一舍,取名上舍。清乾隆年间,村民段天以“兴字号”经办山东盐务,因经营有方,使得家业兴旺,发达一时。并大兴木土,营建家园,…[详细]
石家庄村~213村庄
石家庄原名石家坂,因祖先姓石又由于祖先当初在石头山凹生活,他们就把该村称为石家庄一直流传至今。…[详细]
韩家庄村~214村庄
据传,宋朝末年,有韩义,韩天兄弟二人逃荒迁居此地,取名韩乙庄,后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分为东户韩、西户韩、北户韩三个村,后三村又合并为一村,因韩姓居多,…[详细]
涧西村~215村庄
相传,在明朝时,一狐姓人家养着4个孩子来此居住,繁衍生息,安居下来,形成村落,便定名为狐家舍。清光绪三年闹荒灾期间,人口死亡很多,后迁来不少异姓人家,…[详细]
普安村~219村庄
该村曾名上庄镇,清朝光绪三年旱灾后,存活的几户人家在该村烧瓦谋生,又曾名烧瓦庄,在民国时期,该村有一人跟随傅作义做事,通过行政院,将村名改为普安,意为…[详细]
枣坪村~220村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山东曹州府和姓在此定居,后不断发展壮大,分三门九支,形成村庄,又因此地平垣,宜栽枣树,故名枣坪村。…[详细]
坡里村~221村庄
椐传,明万历年间,有郭氏迁于此地,因此地处丘陵,便依坡势而居,取名郭家坡,后因异姓逐渐增多,便改名为坡里。…[详细]
西步亭村~222村庄
相传,东汉有一武官,领兵路边此地,军纪严明,让战士步行,不许踩踏庄稼,违者问斩。为颂扬这位将军,就在将军训话的地方建亭,并取名步亭,该村在亭西,故名西…[详细]
东步亭村~223村庄
相传,东汉时一将军路过此地,军纪严明,他告诫士兵说,骑马牵马步行,徒步者脚下留情,伤害田者处斩。为纪念这位将军,在训话处建亭立石,名步亭。该村在亭之东…[详细]
南步亭村~224村庄
该村原为部落村,后因有军队路过此地时在此扎营休整,故改名为步亭村,而此地又处村南方向,故名南步亭村。…[详细]
左家沟村~225村庄
相传,以前在此生活者为刘姓,取名刘家沟,后刘姓衰败,一户左姓人家从平遥迁来,由于左姓居住较多,此村又四周环山,处于沟的中心,故取名左家沟村。…[详细]
西姚头村~227村庄
据传,汉代时在万安小南门外,有姚氏陶瓷工人在此地开瓷窑,故名姚头。后因发大水将此村冲成两段,本地人便以河为界,分为东西姚头,因该村居西,故名西姚头。…[详细]
康家坡村~228村庄
相传一千多年前,康姓始居于此,因该村高于周围其他村,形成坡的形状,故名康家坡,后康姓绝,但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王绪村~229村庄
元末明初,此村以赵姓人后多,名赵村,后赵姓绝,在王氏自陕西米脂迁移在此,继承赵城姓的村庄,改为王续,后又改为王绪。…[详细]
娄村村~231村庄
娄村因娄姓人最先居于此地,故名为娄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延续解放战争后期的区划。娄村村原属左家沟公社管辖。1984年,改革“政社合一”的体制,公社改…[详细]
东堡村~233村庄
据传,原有辛氏因犯死罪,潜伏于此,后发展成庄,遂名辛伏村,后因伏字不雅,改为辛府,后樊村张姓来于此村东部定居,依处于辛府之下,取名下辛府,本村也改为上…[详细]
西堡村~234村庄
一千年前,陕西辛氏迁于今襄汾县城,后又迁至西昌,最后在本村定居,取名辛府村,后又有樊村张姓在此村东下部定居,依名取下辛府,本村也更名为上辛府,本村原有…[详细]
浅沟村~235村庄
浅沟村地处丘陵,村里人依山势而居沟内,因此沟与邻沟相比较浅,故名浅沟村。…[详细]
西昌村~236村庄
该村因位于吕梁山下,原名西庄村,后来村庄扩大,人口日益增多,居住分散,依昌盛之意,改名为西昌。…[详细]
白村村~238村庄
据传,某朝侍郎官姓白名金耿,即生于此村,其官居要职,且家业、权势较大,故名白村。…[详细]
垣上村~245村庄
该村有杨、芦、国、李、旦五姓居住,故名五乐村。因五姓村民皆习惯练武且武艺非凡,传达室说能上天走云。官府得知,恐其造反,下令将该村五姓全部平灭,尸体全部…[详细]
双昌村~249村庄
据元大定年间维摩寺碑文所载,双昌始以卫、张二姓为主,双方势均力敌,村名一时难以定,后经人调合取双昌之名,寓指双方两姓都昌盛之意。至元朝以后,卫张两姓人…[详细]
韩侯村~250村庄
相传,宋朝时期,韩、侯两姓迁于此地,繁衍成村,故名韩侯村。…[详细]
孔庄村~251村庄
据传,明朝初期,有孔氏兄弟三人,自山东曲阜迁于此地定,后发展成村,遂命为孔庄。…[详细]
师村村~252村庄
据传,明朝初期,有师氏在上此定居,繁衍成村,故名师村。…[详细]
南李村~253村庄
南李村原为南李庄村,相传,元末明初时,有南姓和李姓人家居住于此,故名南李庄,后人们称为南李村。目前,南姓人家绝嗣,李姓,卫姓人家为主,但南李村一名一直…[详细]
鲁生村~254村庄
相传,山东省一鲁姓人领着4个儿子来到该处,开荒种地,慢慢繁衍生息,落户生根,逐渐形成了村落,由于他们的祖先在原鲁国出生的,便取名为鲁生。…[详细]
樊村村~255村庄
樊村,原名普安村,东汉光武帝时,有樊哙之九世孙樊仁领兵在此打战,后因年事高,在村民挽留下定居于此,民众遂立樊哙为始祖,改名为樊村。…[详细]
上村村~256村庄
该村位于吕梁山麓,因地势高,俯瞰山下诸村,皆在其下,故名上村。…[详细]
三和村~258镇中心区
三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圈头村~259村庄
圈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万安村~260村庄
元代时,此地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人口日增,取万民安康之意,故称万安。…[详细]

地名由来:

舜王来此定居,故人称国家堡。到元代人口增多,取“万民安康”之意得名。

荣誉排行: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万安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基本介绍:

洪洞县辖镇。1958年属万安公社,1961年分治,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2.9万。洪(洞)三(交河)公路横贯境内。辖万安、东漫底、西漫底、东梁、东步亭、西梁、西桥庄、西步亭、南步亭、高公、曹家庄、温家庄、铁炉庄、贺家庄、上舍、兰家节、石家庄、韩家庄、涧西、杨家庄、普安、枣坪、坡里23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杂粮、薯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蔬菜为主。万安村盛产大白菜。乡镇企业有机械厂、农机站、修配站、陶瓷厂、砖瓦厂、石灰厂、粮食加工厂、煤矿、碳素钙厂、炼焦厂等。

文化旅游:

王绪东岳庙

王绪东岳庙位于临汾市洪洞县万安镇王绪村,年代为元至明,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王绪东岳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侯东岳庙

韩侯东岳庙位于临汾市洪洞县万安镇韩侯村,年代为元至明,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韩侯东岳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洪洞县六区。

1954年9月设万安乡(小乡)。

1956年6月设万安乡(大乡)。

1958年10月成立万安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撤销万安人民公社,设立万安镇。

2001年3月左家沟乡、双昌乡并入万安镇,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与万安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