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旅游景点介绍

  汉代列燧(五处)位于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果树村、詹家村、新北村、靠山村、前甸村。考古学家在今抚顺市浑河及其支流沿岸发现了数十座汉代列燧,即连续不断的烽火台。烽火台土筑、圆形,现存一般高2-3米,底径68米,在周边采集有素面陶和盆罐等西汉器物。整体为东西走向,延伸约10余千米。沿线内侧分布着在抚顺地区发现的数座汉代城址,如永陵镇永陵南城址、新抚区劳动公园汉城、东洲区小甲邦汉城等。这条以烽火台连缀的障塞线,发挥着邮传交通和护卫边境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烽燧林立、纵横交错的边塞奇观。保护范围:以各墩台中心为基点,半径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海城山西会馆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海城县志》记载,山西会馆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来经在海城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山西会馆。位于兴海管理区东侧,三学寺的西侧,南约1.5华里为海城河,方位:座北朝南。山西会馆原为清代庙宇建筑,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扩建后改为山西会馆。民国三年重修后又改为关帝庙。一九八七年划规海城市文物保管所使用并开始维修。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革-的破坏,该建筑东西配房、戏台等破损严重。一九八九年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娘娘城山城位于辽宁岫岩县杨家堡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是一座隋唐时期高句丽的军事防御山城。据史料记载,晋、隋时期,高句丽族人割据辽东,在岫岩境内构筑山城20多座,娘娘城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此城原名后皇城,为高句丽宰相盖苏文之妹盖苏贞所占据,因而被称为娘娘城。山城四周设有东、西、南、北、西南5个门,东部谷口为正门,是主要进出口,宽3米,进深4米,两侧门门基大条石至今保存完好。城南端设有点将台,北城墙制高点上设有烽火台。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相传当年盖苏贞曾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试探其兄是否能发援兵相救,盖苏文见报警便派援兵,结果是一场虚惊。后来唐太宗征东发兵攻城,盖苏贞再发狼烟却得不到援军,最后孤军奋战死于此地,兵丁们将其身首葬于城内南隅,后人称娘娘坟。相传清代道光年间在此建凌云寺,庙内塑盖苏……[详细]
达拉甲城址
  达拉甲城址(朝阳市建平县老官地乡达拉甲村)保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北沟遗址是个冬暖夏凉的向阳坡,黏土层较厚,而且居住地还被大洋河环绕,是个依山傍水便于渔猎的好地方,非常适合生存和居住。该遗址经北京大学考古系C-14实验室测定,距今4500年左右,从出土的文物和房址还可以推断出,四五千年前这里是个较大的氏族聚落,而且是一个比较富裕的聚落,人们狩猎、捕鱼,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奇怪的是,这里迄今为止尚未发掘到墓葬,也没有发现人的骨头等。保护范围:以北沟里西坡耕地西角(东经123°15′35.8″,北纬40°17′34.2″)为基点,东400米,南、西各900米,北1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这两根古石柱据考证为青铜时代遗物,堪称史前的华表,远古先民的图腾。青铜时代正是父系社会文明鼎盛时期,有考古资料表明,目前在岫岩地区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址已有二三十处之多。这足以表明,四五千年前,已有大量先民在此居住活动。穿越千古时空,我们可以确信,这里应当是远古先民群体联欢用来宗教祭祀的重要场所。还有很多人相信,这两根古老神秘的石柱和万古长流的瀑布,正是先民们祈求衣食丰足,生命繁衍,族群兴旺的神圣象征。保护范围:以东侧石柱子为基点,东、西、北各150米,南7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60米,南8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5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鞍山制铁所一号高炉旧址1916年4月,满铁在兴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的同时,开始鞍山制铁所的建厂筹备工作。鞍山制铁所于1917年初开始动工,4月3日按日本风俗举行了修建高炉的“地镇祭”开工典礼。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铁所所长,建厂工程大部分于1918年底完成。1919年3月,炼焦厂开始生产焦炭。4月29日,1号高炉点火,标志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1933年4月日本政府在军部支持下将原定在朝鲜新义州建的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由满铁全额出资,在鞍山制铁所已有基础上,兴建制钢厂、轧材厂,成为钢铁联合企业。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为日本法人,属满铁的子会社,社长为伍堂卓雄。昭和制钢所成立前与满铁签订了继续雇用原鞍山制铁所全部工作人员的协议,从而兼并了鞍山制铁所。1936年……[详细]
  井井寮旧址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58号,曾经是昭和制钢所的职工宿舍,目前为五一路手机市场的一部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业遗产专项普查中,被列为工业遗产名录。据《鞍山市建筑工程志》记载,旧址建成于1920年,当时是日本职员宿舍,外形属俄式建筑。据《昭和制钢所二十年志》记载,旧址是由东京建筑会社建造。解放后,井井寮被作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使用。原来共有类似的建筑三座,现在只剩下这一座。其总占地面积为3163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北京方面的专家曾多次来鞍对这栋建筑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这栋楼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新艺术运动特征。该楼始建于上个世纪初,是原沙皇俄国兴建的中东铁路的职工宿舍。日本侵略者进入鞍山后,将这座楼作为昭和制钢所的职工宿舍。后来又成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上世纪90年代这……[详细]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位于今鞍山市铁东区迎宾街21号。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混结构。旧址呈“⊥”形,该建筑为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建筑内为地板地,木质楼梯扶手,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这里建成后作为昭和制钢所经理办公及住宿的地方,还作为高级俱乐部使用。现为鞍钢集团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详细]
  海城同泽中学位于鞍山海城市区。1928年,张学良在沈阳召集海城的知名人士,辞行备建设。1929年4月,同泽中学破土动工。1930年6月,召开竣工典礼。1931年正式验收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同泽中学为师道学校。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强迁省第三师范学校在同泽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泽中学为开办高中至今,曾用名海城联合中学和海城一中。1984年恢复同泽中学名称。保护范围:校园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太平桥位于海城市西20公里的牛庄镇内。牛庄是个古镇,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设驿站,清代又重新修筑城池。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修建城墙。牛庄古城设有三个城门,东门叫德胜门,西门叫外攘门,北门叫福胜门。古城外修有护城河,太平桥就是在东城门外护城河上所建。据史料记载,太平桥建于明末清初,道光己酉年(1849年)重修。在桥南侧中间的石栏板上刻有太平桥三个字,并有道光己酉年菊月谷旦的落款。太平桥全长约50米,宽约4.5米,高约5米,15孔。桥为东西走向,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桥面两侧修有望柱和栏板,望柱柱头上雕有狮子、猴子、石榴、桃、八宝等。桥墩迎水的一面修有三角形分水石。牛庄古城墙已于清代末期倾倒,细心的人仍能找到城墙基的遗迹。太平桥至今保存完好。1858年,中英签定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中将牛庄开辟为港……[详细]
巨型玉石造像
  坐落于玉佛阁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由1960年发现于玉乡——岫岩的玉石王琢成,重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玉佛。玉在中国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请出深山,并由120名玉雕师历时18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玉石王的发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而玉佛的雕琢则是人们以非凡的智慧赋予自然之体以灵性和气质的过程,其间充满了传奇色彩。保护范围:以玉佛为基点,四周1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5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北吴屯遗址位于大连庄河市黑岛镇西阳宫村北吴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在“仙境海嵎”附近发现了距今6500-5500年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被专家命名为“北吴屯古人类遗址”。北吴屯古人类遗址的发掘,揭开了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黑岛生息繁衍的一页。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碑为基点,东50米,南10米,西100米,北20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北各150米,南、西各10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台子屯石棚
  台子屯石棚,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松树镇台子村境内,是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期的遗物,亦是最古老的地上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称之为巨石文化或石棚文化。1979年9月21日台子石棚被列为旅大市文物保护单位。石棚,由6块石板组成。多是用较进步的工具加工过的。底部用一块大石板铺就,四周用四个大石板作壁,上面覆盖一块大石板并长出四壁支石构成长方形的墓棺。石棚外原加盖有许多沙土,因年代久远,盖土经水冲风刮早已荡然无存,故仅剩下巨石了。石棚墓反映了当时部落权力的集中,他们已能够用大批劳动力为自己修墓。这一时期,应属于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阶级社会出现的早期。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古代,建造这样的墓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表明氏族显贵已经产生,即将迈进国家的门槛了。保护范围:石棚盖石投影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详细]
复州永丰塔
  永丰塔位于瓦房店市复州镇,建于辽代,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塔高28米,分塔座、塔身、塔顶三个部分,其第一层塔身每面各有一个佛龛,龛高约2米,宽1米,进深0.4米。塔西侧有永丰寺,塔也因寺得名。每当落日之际,四周云山俱黑,唯独塔尖一点色赤如朱,蔚为奇观,名曰“永丰夕照”,是复州八景之首。该塔建筑结构独特,是大连地区仅存的一座辽塔。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塔基外1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10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吴家村遗址位于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西台地上,地势平缓,四周被山丘环抱,西距小珠山遗址300-400米。遗址中间有一条小河,至南向北流入黄海。该遗址为史前贝丘遗址,继1978年的试掘后,2008年至2010年再次发掘。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为2万平方米。发掘主要在遗址中部进行,实际揭露面积为420平方米。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文化层由贝壳堆积而成,厚度为50-130厘米。文化层性质比较单纯、简单,其主体年代为小珠山三期文化。通过发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房址3座、灰坑39座、灶址11个、柱洞49个和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牙器、玉器等比较丰富的遗物。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方形或圆形,房内有灶址,柱洞较少,无门道,面积不足10平方米,出土遗物不多。灰坑,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详细]
  上马石遗址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上马石贝丘遗址于一九四一年被日本学术振兴会调查、发掘,日本京都大学梅原末治、澄田正一,东京大学长谷部言人和旅顺博物馆岛田贞彦、森修等参加了调查和发掘。一九七八年十月,大连地区考古发掘该遗址。该遗址分为三层,下层距今大约6000年前,下层距今大约4000年前,上层距今3000年。遗址的瓮棺墓距今约3400年。保护范围:以遗址保护标志为基点,东10米,南90米,西125米,北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城子坦近现代建筑群
  城子坦近现代建筑群位于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春满社区春满街,始建于清代,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群所在的春满街,20世纪初叫“鱼市街”,是1905年日俄战争后,由日本人组织当地劳工于吊桥河南岸劈山造路而成。据《关东州事情》记载,每年初冬,能装百石上下的帆船数十只常在那里停泊。由于蕴育着巨大的商机,河岸附近相继出现鱼市、杂货店、绸缎庄、饭店、旅店等店铺,至1920年已发展成为埠头,商铺并脊连檐,生意十分兴隆。城子坦近现代建筑群的环境风貌及空间布局极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小河、吊桥、芦苇、瓦房”的特点以及整齐划一的街道和两旁中规中矩的房屋院落上。沿河建筑与吊桥、河流形成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气息浓郁。城子坦近现代建筑群较完整地保持了清末民初辽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是大连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比较……[详细]
营城子火车站旧址
  大连营城子火车站,旧址位于甘井子区营城镇。建于1903年,离周水子站23公里,离旅顺站29公里,隶属沈阳铁路局大连铁道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详细]
大山寮旧址
  大连大山寮,旧址位于北大山通14番地(今西岗区胜利桥北上海路78号)。建于1903年前后,耗时三年,钢混结构,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面布局呈“Y”字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风格与鞍山的“井井寮”相似(详见:鞍山旧影017-满铁社宅“井井寮”)。作为在沙俄强占时期行政街上保存下来的建筑,不仅是最高的,也是三层楼里规模最大的。日本统治时期称为“大山寮”,是“满铁”职员集体宿舍,也是“日华自动车学校”故址。2011年3月15日,被列为大连市第三批重点保护建筑。现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桥北分部。……[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