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新四军驻温采购办事处旧址位于鹿城区县前头135号,旧址为七间三层传木混合洋式楼房。坐北朝南。北面临街,一层各间开门,二、三层各间开窗,带西式装饰立面。西山墙上有“瓯海医院”四字。楼梯由南部上。屋面铺小青瓦,硬山顶。1938年秋,新四军兵站在此设立驻温采购办事处,负责人为杨建新。同时,上海地下党亦以“上海红十字会”名义在此设立办事处,以配合该处开展工作。历时二年,向华中抗日根据地输送大批地下党员、进步青年、爱国人士及军用紧缺物资,为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旧址为七间三层洋式楼房,保存完整。1985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8年公布时间:1985年8月2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四面均以该房-墙为界。建筑控制地……
[详细] “会典标名”石牌坊。位于鹿城区九山公园,建于清中期。牌坊坐北朝南,通面阔6.2米,高5.4米。四柱冲天式,用花岗岩分件雕刻拼装而成,前后用圆镜靠背石支撑。雕刻精美,运用阳刻、镂空,剔地起突等多种手法饰有缠枝卷纹、双龙抢珠等图案。明间平板枋北侧楷书阴刻“会典标名”四字,上部中央置有“荣恩”字匾。……
[详细] 松台山上下井即山巅仙井和东麓金沙井,是晋太宁间建郡城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的二井。上井圆形,井栏用块石砌成,内径0.7米,井壁用块石砌成圆筒形,内径2米,深4.5米。栏壁镌“道光己巳(1845)冬松台仙井梅铨书”等字;下井又名八卦井,井栏呈八角形,用八块青石板合榫作成,上刻牡丹、白鹿衔花等纹饰。内径2.4米,深5米,井壁用花岗岩块石砌成。两井水泉甘美,久旱不枯。摩崖题刻在仙井西首岩壁,现存癸酉仲夏良卿题“灵岩”;癸酉仲夏显鸿题“屏风”;癸酉皋月四百三十八甲子晋僧题“石壁”。……
[详细] 谯楼(含州治旧址)。谯楼俗称鼓楼,座落鼓楼街与公安路交叉处,谯楼是温州内城仅存之遗址,1994年8月,按原貌修复,面积356平方米。谯楼建于五代钱氏子城城墙上,现城墙残长约60米,高5.22米,顶宽14米,趾宽15米。结构为南北用花岗岩条石按顺丁分层垒砌,中间夯土。城门洞为砖砌券顶,城墙顶南北两侧立花岗岩挡板。楼为二层五开间歇山顶木构建筑,进深四间,南北两侧明间各间内开十扇官式槅扇,梁架为穿斗式,不设斗拱。东次间南侧设木质双跑楼梯通二层,上下两层四面带廊。屋面铺青瓦,带勾头滴水,脊头用鱼龙吻,四翼角用嫩戗发戗法。谯楼系五代吴越王钱镠第七子钱传瓘(887-941)任温州刺史所建造,时为温州子城的南门。元时自称废,只存谯楼。清顺治间因兵祸而毁,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雍正、乾隆、道光年间有……
[详细] 程氏古民居(含圣旨碑、义官桥及程奕墓)圣旨碑位于鹿城区临江镇驿头岙底村龟山脚下,建于明成化年间。青石碑正面碑首刻“圣旨”两字,下刻“旌表程奕尚义之石”。亭前有一石桥,名义官桥,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系程奕二子程熙、程智所建,为三跨花岗岩梁式石桥。2000年列为瓯海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程氏古民居位于鹿城区临江镇和平村,建于晚清,由三幢民居组成。程·让平祖居坐西朝东,共两进,外有砖砌门台。其西侧一幢民居,为单进合院式木构建筑,通面阔32.3米,通进深16.2米。隔溪相望的一幢民居,坐北朝南,单间砖木结构门台,正厅两层十一间,面阔47.9米,进深13.9米。程·让平现为非洲加蓬国外长。程奕墓位于圣旨碑南侧约100米处的龟山脚下,共三坛。墓前有任道逊书写的墓志铭石碑。圈椅式墓室,半圆状墓坎……
[详细] 田塘头革命遗址位于岙底乡田塘头村中部,至今尚存红十三军活动旧址和永嘉临时县委活动旧址。红十三军活动旧址建筑依山而建,原为五开间二层悬山石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通面宽17.9米,通进深约11.63米,坐北朝南。后在北边梢间旁和次间后部新搭一开间和一厨房。建筑用材自然,做工粗糙,形制简朴、随意性较大。永嘉临时县委活动旧址依山而建,为五开间二层悬山石木结构,建筑面积422平方米,通面宽18.1米,通面深约11.58米,坐北朝南。田塘头在“二战”、“抗战”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浙南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基本地区之一;有着漫长艰难、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历史。浙南特委、永嘉县委机关、武斗部队都曾在此隐蔽休整。1930-1949年期间,在该村一带发生过惨烈的战斗。自1927年被烧……
[详细] 双潮西坑烈士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双潮乡西坑村。烈士墓坐东南朝西北,依山而建。自上而下依次为纪念碑、纪念广场、烈士墓地、壮怀亭、百米长廊和题字岩。纪念碑高约15米,平面呈“回”字形,立面为暗红色大理石覆盖。西北侧立面阴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东南侧立面阴刻碑记。基座为四方形,高出地面约0.95米。表面由青石铺成斜方格式样,四方均设有台阶。纪念广场地面水泥覆盖,四周有青石栏杆围成。纪念广场西北侧为烈士墓地,墓地平面呈圆形。共安葬12位烈士,各有墓志。墓地外圈为花坛。墓地西侧为壮怀亭,平面为方形。四柱,青石砌成。顶部为四方顶,水泥砌成。亭子西侧及南侧设有坐椅。百米长廊依山而建,拾阶而下,青石砌成方柱栏杆。长廊靠山处岩壁上有两处题刻,分别为邹仲建题“革命胜地”及冯增荣同志题“英雄浩存”。双潮西坑……
[详细] 南雅桥。位于鹿城区藤桥镇上埠头村,始建于清晚期,1948年重修。该桥东西横跨戌浦江,为11孔梁柱式石桥,用花岗岩建造;全长48.6米,宽1.2米。桥身平直,各孔平铺3根桥面板。桥墩以2根方形石柱直立,向内倾斜。2000年列为瓯海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南雅桥东接上埠头村,西临藤泽公路,现公路面高出桥面约10米。下游约100米处为藤泽公路跨戍浦江的公路桥。桥梁处在田园郊外,没有高大建筑物影响。东西横跨戍浦江,为11孔梁柱式石桥,用花岗岩建造。全长48.41米,宽1.2米,桥面距正常水面约1.9米。桥身平直,桥面系直接于桥墩立柱上开卯口,各孔平铺3根桥面板,板宽0.39米,厚约0.25米,两端做榫头同桥墩立柱搭接,北侧桥板自西向东阳刻有铭文“民国戊子南雅桥夏姓首事”。桥各跨长度不一,中央数跨跨度较……
[详细] 叶学程墓位于鹿城区黎明街道杨府山东麓。坐北朝南,为三坛坐椅式,花岗岩块石结构,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上坛面宽3.5米,进深2.3米,为叶学程夫妇合葬墓。中坛面宽3.5米,进深2.5米,用花岗岩方柱隔成三室。下坛面宽6米,进深2米,三合土夯实地面,系拜坛。墓圈半圆形,后坎正中镶嵌一块青石墓碑,上 书-“世居蒲州上埠街272号,廿二世,四品同知叶公学程字丽生、诰封原配樊夫人、德配潘氏安人、侧配张氏安人之墓”。叶学程,又名品金,今鹿城区黎明街道上蒲州村人,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为当地名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捐资筹组民团,设拳坛,造船只,置枪铳,带领蒲州人民抗击英国海盗商人对温州沿海村庄的抢掠;咸丰六年(1856)12月,英夷又俘敌四人,尽杀之。蒲州一役,影响颇大。为此,清廷策封为四品同知……
[详细] 寺前桥位于位于鹿城区藤桥镇寺前村,建于南宋,南北走向,跨戍浦江。因坐落龙泉寺前,故名。桥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33.3米,桥面宽3.9米。各孔桥面均并排直铺桥板梁石五条。桥梁两侧分别直书阴刻“乾道八年(1172)壬辰岁季冬癸卯创始,龙泉院乾僧师表”;“淳熙六年(1179)己亥岁孟月丙子日记,广阳石匠游成”,字径尺许,字迹清晰。桥墩由块石砌筑,两端外伸三米,筑成三角体。这种筏形桥墩,便于潮水涨落时分流,以减弱水流冲击力。该桥为中水位漫水桥,桥面不设栏杆,大潮高涨时,江水无阻碍地从桥面通过。……
[详细] 中国银行旧址。位于鹿城区晏公殿巷16号,建于1935年。坐北朝南,为十三间三层(局部四层)楼房,通面阔37.4米,进深11.8米。底层为店门,二、三层为办公区。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商业装饰风格,设平拱窗和平窗,线条分明。壁柱上有建造纪年的字匾。……
[详细] 五味和蜜饯店旧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鼓楼街。建于清,坐北朝南,为西式立面和传统木构建筑相结合的建筑。南侧临街,入门为大店堂。后部置内天井,藉以采光。后墙东侧开一门通往后部。天井西侧设木质双折楼梯通往二层,二层走廊围绕内天井而设,靠内天井为宝瓶式栏杆。二楼内部被分为多个房间。三层亦有楼梯上下,走廊形同二层,略宽,靠天井为直棂栏杆。三层天井后墙上开一椭圆花窗。三层内部亦分开多个房间。旧址屋面为不规则歇山顶,并有后建老虎窗。旧址南立面采用西方装饰主义风格,装饰构件采用折中的、较简朴的直线,硬边形状,强调了几何体量。窗外侧壁上塑有“南北果品罐头茶食,蜜饯海味各种酱酒”对联,底层门口上方塑有“五味和”三字。“五味和”创办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原是宁波慈溪商人杨正裕和同乡冯佰桢等合伙开办的“五和……
[详细] 宝大商行旧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晏公殿巷37号,建于民国。商行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为三间两层西式建筑。通面阔15.3米,进深17.3米,东墙角有永余堂界石。建筑立面装饰考究,三角形山花,巴洛克式门套,上有商行当年的商标图案。宝大商行旧址由原工商联会主席王纯侯从别人处以一万银元购建,用于经营棉布生意。整体格局结构较完整,立面砖砌灰塑西式风格较有特色,正立面的商标图案别具一格。王纯侯(1887-1952),乐清乐成人,办有宝大棉布号,并曾任富华染织股份有限公司,建国后为温州工商联主席。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温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8月26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东、北以现有围墙向外延……
[详细] 益康钱庄旧址位于鹿城区四营堂巷22号,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由门厅、正厅和厢房组成合院式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五间三层,通面阔18米,进深29.6米。天井四周设围廊,建筑立面为西式巴洛克装饰风格。钱庄于20世纪20年代由葛明斋夫妇开设。解放初期,为温州市北区政府驻地。2005年8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益康钱庄旧址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民国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东、西、北均以建筑外墙为界,南面以建筑外墙向外延伸约7米至四营堂巷北侧道路边线为界。建筑控制地带:东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约27米至巷弄为界;南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6米为界;西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约8-10米为界;北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5-9米为界。……
[详细] 叶宅位于鹿城区西门莲花埭3号,系晚清经营海上航运商人叶氏所建。该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系单进砖木混合结构宅院。七间两层,通面阔24.4米,进深18.2米,传统木构梁架、砖砌门台、观音兜山墙,窗和檐口运用西方柱式、尖状齿饰等西式民宅的装饰手法。系典型的中西风格交融的民宅。……
[详细] 岳氏民居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广场路军装局12号,建于民国。该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640平方米。由门屋、正屋等构成合院式砖木混合建筑,五间两层,通面阔29.8米,进深30.7米,庭院四周为连续拱券门廊,外墙及隔断用青砖砌筑,廊柱上砖雕精美,二层用宝瓶式木栏杆,室内用细木条吊顶,外墙高出屋面形成漏空状女儿墙。岳氏民居旧址原为清代军装局,后宁波人岳岩弟在此购地建造了这幢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是我市较典型的近代民居建筑。2005年8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岳氏民居等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份:清-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8月26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南面以台基向外延伸三十米为界;北至公园路边缘为界。……
[详细] 胡氏民居,位于鹿城区七枫巷60号,坐北朝南,前为院落与七枫巷及南面民居隔开,青砖铺地,为三间二层带前后廊建筑,立面装饰为西方巴洛克夹带哥特式风格。明间外设大门套,一、二层外廊皆为青石栏杆,二层设有仿西方的爱奥尼克柱式,开窗上用半圆拱窗套,中央为突出的拱心石。楼房顶部用统一的大檐口配以齿状饰,其上为典型的巴洛克式的涡卷做出的装饰用的宝瓶式栏杆。前廊部分以石英砂抹面,并划分有水平线脚,其余墙面为红砖、青砖分层混合砌筑,门窗上皆用哥特式的尖拱,其间为卷草窗饰。七枫巷胡氏民居传为蒋介石侍卫长胡炘故居。胡忻(1914-2002),毕业于美国参谋大学,曾任大陈防卫部参谋长,台湾陆军装甲兵司令、总统府侍卫长、第二军团司令,并先后出任台北温州同乡会及浙江同乡会会长。2005年列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戚宅位于鹿城区杨柳巷36号,系清同治年间温州官商冯月成兴建,后售予白累德医院戚姓医生。该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通面阔17.6米,进深30.1米,由门厅、正厅及厢房构成两进合院式木构建筑。梁架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顶。门屋为五间单层硬山顶建筑,-墙上有花草纹砖雕漏窗,进深五柱八檩,小青瓦屋面。门屋明间外为八字砖砌仿木构门台,单间,悬山顶,门楣上置四组斗栱,小筒瓦屋面,抹灰屋脊,脊头有龙头凤尾饰。正屋为五间单层硬山顶建筑,进深七柱十一檩,中柱落地,前后分心,前带船篷轩廊,小青瓦屋面,檐口存部分勾头滴水。门屋与正屋间为东、西两厢,面阔三间。正屋之后为一小院,东西各筑两间厢房,硬山顶,旧做厨房、杂物间等。北部围墙东侧为一砖砌小门台。戚氏民居系清同治间温州官商冯月成兴建,冯氏以经营铜铺起家……
[详细] 塑像位于温州鹿城区华盖山南侧入口,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第一座公共雕塑。华盖山“工农兵”雕像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工农兵联合的象征。1952年曾建过木雕“工农兵”塑像作品,但因日久天长、风吹日晒而损坏。到1954年,由我市著名建筑师虞书堂和台州玉环民间堆塑艺人郭世桢合作,历经一年多时间建成“工农兵”塑像。当时设计的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地面到塑像高度7.40米,其中台座4.20米,宽2.60米,方形耸立,用石英镶面装饰。“工农兵”塑像体现了浓郁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风格,留给后人以历史回味,为温州市区最为悠久的雕塑之一。年代:1956年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以塑像基座向外延伸3米为界。建筑控制地带:东、西以塑像基座向外延伸25米为界,南……
[详细] 丁字桥巷陈宅位于莲池街道丁字桥20号,年代为民国。此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莲池街道丁字桥社区丁字桥巷20号,临近信何街,现为鹿城区老教育工作者活动中心。四周围墙,南围墙顶部砖砌漏空椭圆形花纹,正屋坐北朝南,为面阔五间二层歇山顶砖木混建筑,屋面开有老虎窗。东南北三面带廊,方形檐柱,柱顶抹灰花纹。二层砖砌仿宝瓶式栏杆。东走廊位置二层阳台上,靠北位置为一砖砌八字形西式风格亭,石英砂抹面圆柱,上为涡卷纹。柱上枋为倒三角形纹盔顶。外为砖砌坐凳栏杆。此民居具有民国时期典型中西合壁风格。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南以现有院墙向外延伸2米为界,其余均以现有围墙为界。建筑控制地带:以现有院墙向外延伸30米为界。……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