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安州烈士塔 位于安新县安州镇西角村。建于1946年。塔为八角型五层砖塔,高30米,周长21.6米,坐北朝南,底层有石碑3座,主碑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有629字碑文。1988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安新县安州抗税亭 位于安新县安州镇北关,为纪念安州民众抗税斗争而建。1925年4月,因安州豪绅陈起贿通官府,以充军饷为名,破除清代免征安州苇税例则,强征席苇税,横征暴敛,激起民愤,妇女们揪光了陈的胡须,殴打了收税人。群众又到县政府--,迫使县长王声答应免征席苇税。斗争取得胜利后,民众在安州北门建亭纪念。亭为六角形,亭……[详细] |
米家务烈士陵园1985年9月4日落成,建在米家务乡米北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米家务一带是平(北京)津(天津)保(保定)抗日根据地三角中心地区,是冀中十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旷伏兆、刘秉彦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个地区领导抗日战争,和这个地区的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雄县团员青年、人民群众和华北油……[详细] |
雄县烈士陵园原名雄县烈士祠,建于1946年,原址在县城南关大街中段路东娘娘庙旧址,正殿坐东朝西,内立烈士英名碑一座,烈士名字324位,院内六角碑亭,碑正面刻有“雄县死难烈士纪念碑”,背面有碑记。大门上方嵌有汉白玉匾一块,上刻“烈士祠”,院有围墙。1947年8月6日被国民党军队及地主还乡团所破坏。1948年全县解放后,县……[详细] |
雄县南界碑清光绪十四年(1888)六月,立于南十里铺村南与安新县赵北口村交界处,以示雄县之南界。原无碑首,只有碑座碑身,并有木制小亭笼罩。碑身现存南十里铺村村委会。青石质,上宽71厘米,下宽66.6厘米,全长153厘米,厚12.5厘米。碑无其他纹饰,只三行字,中间为“雄县南界”4个大字,右边小字“光绪十四年六月榖旦”,……[详细] |
西槐清真寺位于雄州镇西槐村内,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1986年重修。系西槐及附近村穆斯林经常聚集的地方,该寺是一个面积不大、坐南朝北的四合院,大门上高悬黑底金字匾额“清真寺”。门楼两旁用回文加以装饰。门两边各有北房三间,是教长居住与工作的地方,南房四间是净身的地方。西面是大殿,占整个院的三分之二。大殿内原有石碑和……[详细] |
忠义冢在县城西门外500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明建文初,雄县有东门之变,也叫永定门之变。明9000名先锋军被燕王朱棣军全部杀死在雄县城内。义士胡斌收敛国殇于此。嘉靖末,知县马绍英在冢西买地10亩,扩建该冢,植树木,修墙垣。……[详细] |
雄县古城墙据《宋史》李允则传载:雄州城北有瓮城,允则想与大城合二为一,当时宋辽刚刚修好,约定互不设城防。他先建了一座东岳祠,出100两黄金制作供器,并引导人们大肆宣扬,居民们争献金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偷偷将祭器撤去,放风说是被北面的盗贼偷走了,立刻下令捕盗,并开始动工兴建城墙,说是为了护祠。建成后又围着关城挖了护……[详细] |
瓦桥关坐落在瓦桥街上(今南关大街中段),门洞跨越街心,南北嵌有“雄关”二字。唐代置,明朝光禄寺卿郭存谦重修,1946年拆除。唐与五代时期,在瓦桥关一带发生过多次战事,安史之乱发生后的唐广德元年(763),唐将仆固瑒、侯希逸、薛兼训在归义大战史朝义,史朝义败北,想入范阳城,守将拒绝,遂自缢于林中,安史之乱结束。唐大历十年……[详细] |
保府酒文化园AAA 雄安保府酒文化园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由酒文化博物馆、萬泉涌遗址、酒神广场、十大酒局、小古莲池、保府会堂等部分组成,是集文化观光、旅游购物、民俗体验、会议会展、餐饮美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其中,“雄安保府酒文化博物馆”作为雄安新区首家酒类文化博物馆,内设有“寻·印象雄安”、“识·白酒之源”、“知·五甑飘香”……[详细] |
黑龙口燕长城位于容城县城西南13公里的小里镇黑龙口村东200处。此段长城当地人称界堤。据考察,系战国时燕国南长城的一段,残长200余米,高0.5~2米。夯土筑成,每层厚约17厘米,顶宽4米,底宽6米。1984年7月,容城县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此段长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和北张村一古碑记载,这段界堤是战国时期燕……[详细] |
北庄遗址位于容城县容城镇东牛北庄村东。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四周均为耕地。1984年春文物普查时发现,后经省文物部门多次勘察,对此遗址有了初步的认识。1986年秋,修容城至小里公路时,经过跳进区发现灰坑很多,而且在遗址内发现很多遗物,有骨针、带坑窝石器和陶器等。据采集到的标本分析,北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陶支架、陶盂、……[详细] |
午方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1.5公里的午方村西。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比周围耕地高出3米。现为耕地,保护完好。1982年和1997年省文物研究所两次试掘。发现此遗址文化层厚0.5~2米,可分为三个文化层,即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和商周文化层。仰韶文化层出土器物有彩陶钵、彩陶碗、彩陶罐陶环、陶纺轮、网坠、陶罐、陶支座、……[详细] |
东牛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关镇东牛村。遗址面积3万平方米,东西宽100米,南北长300米。从出土的彩陶钵和红陶罐陶片分析,应为新石器晚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1997年9月,省文物研究所对此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发掘面积22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彩陶钵片,红陶罐陶片,资料全部由省文物研究所保存。现在遗址的南面、东南建起了……[详细] |
陈子正故居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位于昝岗镇李林庄村,四合院及外跨小院占地约860多平方米,房屋共计11间,当时的练功、生活用品保存完好。包括练功时用的石杠铃、缸、坛子,印度尼西亚授予的刻有“中国拳王”字样的短剑一把,上海精武会赠授的刻有“德艺双优”银牌一面,友人赠的铜质纪念杯一座,张云江(原南京国术馆馆长)、……[详细] |
山西村砖塔为明代古建筑,位于三台镇山西村。 2008年10月20日山西村砖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陈调元庄园位于白洋淀安新县同口村北,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建筑形式仿故宫院落修建,布局紧密,做工精细,颇为壮观。系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始建于1921年春,1922年冬建成。整个建筑高脊瓦檐,红梁赤柱,走避回廊,青砖红窗,庄严肃穆。共有房屋46间,建筑面积2618.5平方米,占地面积4371平方米.为国民党一级上将陈……[详细] |
梁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14公里的梁庄村南百余米处。地势低洼,平时有水,水位低时辟为耕地,多年生长芦苇。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梁庄遗址发现于1986年4月,当时曾收集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两件。同年9月,保定地区文物管理……[详细] |
留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安新县城西1.5公里留村北300米处,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公里。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250米,宽200米,面积5万平方米。地势原略高于四周,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顶”。此遗址发现于50年代,后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存状况良好。遗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遗物包括较多的陶片及……[详细] |
位于华北明珠、中国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的雁翎队纪念馆,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群众0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激发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