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区旅游景点介绍
 |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常府巷大实惠巷23号。又称“胭脂井”。常府巷为明初名将常遇春(1330-1369)赐第,今常府不存,此井传内常府厨房用井。井上覆盖石板,上凿四眼,可容四只水桶同时汲水,故名“四眼井”。青石质井口石,厚约0.26米,内径为0.23~0.28米,井深约7.1米。井身用平砖压角砌叠。保存完好,仍为居民用井。…… [详细] |
 | 该民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南河下街116号,清代建筑。该民居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硬山顶。第一进为大厅,面阔五楹,进深七檩,前置卷棚廊轩,大小柁梁两端均有卷杀,前有抄手廊环抱,南廊中部为大门,磨砖门楼。第二进为两层楼房,底层面阔五楹16.3,进深七檩5.8米,两侧有厢房,第三进面阔…… [详细] |
 | 贾氏住宅位于广陵区东关街道新仓巷社区丁家湾1号,清代建筑,盐商贾颂平在民国三十年代中期购买原周易三的祖房,开设“同福祥盐号”。同福祥盐号经营范围江都、天长、宝应、高邮、仪征五县,各县设有盐栈。该宅占地面积近1000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南、北两条轴线和一条巷道组成。院大门朝东,为水磨砖门楼。北轴线连门…… [详细] |
 | 淮南厂盐会馆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新大原巷62号,建于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前后六进,占地面积954平方米,建筑面积448平方米。大门南向,砖雕门楼,上雕莲花、莲瓣、卷草等纹饰;第一进门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小瓦屋面、硬山顶;第二进为仪门,水磨砖门楼,上雕福、禄、寿三星图案,面阔三间;第三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小瓦屋面,硬山顶…… [详细] |
 | 汶河南路25号民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汶河南路25号,建于明代,占地面积88平方米,建筑面积74平方米。原系住宅厅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七檩,高5.3米,楠木梁架结构,大、小柁梁均系扁作,月梁有彩画。外墙为乱砖砌就,现已水泥粉刷,屋面为小瓦覆盖,硬山顶。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
 | 周氏盐商住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青莲巷19号,系盐商周扶九宅第,建于清代晚期。周扶久(1834—1921),名鲲,谱名泽鹏,江西吉安县人,近代中国金融家、上海滩地皮大王、上海滩黄金巨子、近代中国实业家。清末曾在扬州经营盐业,有“江南盐业领袖”之称。当年扬州曾流行一句话:“周家的钱,萧家的盐”,“周”指的是民国时期的巨贾周扶…… [详细] |
 | 廖氏盐商住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南河下118号,为盐商廖可亭住宅。清光绪三十一年,廖购原山西人所建的余庆堂、慎德堂改建为住宅。光绪三十四年廖又购此宅后严姓空地及部分房屋,予以扩建。日寇侵华期间,此宅曾为日商洋行。解放前,国民党二十五军部驻军于此。廖可亭,江西临江人,太平天国运动期,经营粮草军需商务,并因与太平天国作战有功而…… [详细] |
 |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茱萸湾村薛家组湾头老街西街、北街交接处。建于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1)重建。闸平面呈银锭形,南北长17米,闸体高5.6米,矶心宽2.3米。两岸尚存石岸长200米,青石砌成,每块青石之间均用银锭形铁件榫铆。闸东西两岸建有砖砌券门,券门上石额分别刻有阮元题“古茱萸湾”及“保障生灵”。闸区有老街一条…… [详细] |
 | 两淮盐运使司衙署门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国庆北路251号。此地原为明清时两淮都转运使司衙署,长官为盐运使。衙署门前旧为运司街(今国庆路),八字门前有东西辕门,南北原建有牌楼,对面有照壁,另有东圈门、南圈门、北圈门,如三星拱卫。门厅内建仪门、大堂、二堂、三堂、景贤楼、清燕堂以及银库、内宅(公廨)等,清增建题襟馆、苏亭、仪董轩…… [详细] |
 | 丁氏盐商住宅位于市区地官第12号,年代为清。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
 | 诸氏盐商住宅位于市区国庆北路342-346号,年代为清末民初。诸姓盐商住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国庆路342-346号(北段东侧巷内)。为清初扬州盐商诸青山、诸坤山兄弟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亩余。大厅内竹雕罩格颇为精美。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
 | 如意井清代水井,位于如意巷西首。白矾石井栏,上刻高浮雕龙凤、花卉图案。井壁青砖砌筑,井台已改动。《扬州园林》曾经著录。现仍为附近居民生活用井。…… [详细] |
 | 大陆旅社位于新胜街26号,与“绿扬旅社”隔街相邻,为扬州民国时期著名的旅社之一。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楼房。进门厅,内为透空式中庭。三层砖木串楼,结构完好。楼后北侧有一小院。…… [详细] |
 | 震旦中学礼堂民国9年(1920),由法国耶稣会士山宗机在扬州创设,开始称为圣约翰伯尔各满公学,后称“扬州震旦大学预科”。民国20年改称“私立震旦大学附属扬州震旦中学”,由江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开办时仅有高中部。民国21年后,增设初中部。民国24年又采取男女分校制,民国38年7月停办。现保存有教学楼一幢,结构基本完好,外…… [详细] |
 | 公园桥位于公园巷西首,东西向横跨于小秦淮河上。桥始建于民国七年,1947年修缮栏杆,1964年、2002年又分别进行修缮。现桥为砖拱结构,石砌桥基,砖券拱顶,桥面呈八字型,长7.8米、宽4.1米。…… [详细] |
 | 王氏住宅位于大羊肉巷4号,为清名扬州清曲名家王万清住宅,王万清11岁随父王弼成习昆曲,3年后改学扬州清曲,在艺术实践中,融汇众家之长,形成王派风格。晚年悉心总结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经验,著有《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和《扬州语音》两文,刊于《扬州戏曲》。该住宅座北朝南,前后二厅,均为面阔三间两厢,保存基本完好。…… [详细] |
 | 金氏住宅位于在苏唱街17号,扬州老字号“扬州浴室”创始人金宝芝的住宅。住宅由东西二座楼房和花厅组成,东楼为二层小楼,面阔四间,传统风格。西楼为二层西式小样楼风格,面阔三间,青砖木构结构,水磨石地面,顶为平顶,上置小歇山。花厅位于西楼南,面阔三间,天井内有一口水井,方形青石井栏,砖砌束腰井壁。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详细] |
 | 李氏住宅位于大实惠巷4号、小实惠巷14号,为民国初画家李石湖及其弟李石泉寓所。建筑坐北朝南,东宅西园。住宅前后四进,第一进为楠木厅,面阔三间,前置卷棚。第二进,明三暗五两厢。第三进住宅,面阔六间,东西为厢房。第四进为平房,面阔四间,进深五架。园内原有半亭、金鱼池,现已毁,北有花厅三间。…… [详细] |
 | 赵氏住宅位于弥驼巷10号,民国建筑。住宅东西二条轴线,东路为一花园、一花厅。现为赵芝山后裔赵杰居住。花厅现已改建为住宅,但结构还保持原状。西路为前后四进,面阔三间,住宅之间均以天井相连。现西路四进为彩衣社区办公用房。该建筑东路花园与花厅间有一围墙,围墙门额镌刻“长春”两字,落款为“癸未仲春,含光书”。该建筑布局为东园西…… [详细] |
 | 丁氏住宅位于广陵路128号,为民国时期扬州律师丁绳武(光祖)所建。现存建筑前后三进,第一进为砖雕门楼和门厅,门楼后过道有土地祠。第二、三进为住宅,均为三间两厢。该建筑保存状况较好,现为丁氏后裔居住。…… [详细] |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