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旅游景点介绍
位于江苏省镇江新区丁岗镇葛村东段,为古建筑的宅第民居,年代是清代,占地面积160平方米,为清光绪年间武榜眼解兆鼎所建。解兆鼎故居共有三间一厢一更楼及小庭院,砖木结构。榜眼门高2.1米,宽2米,目前保存较好。解兆鼎是清朝最后一次科举制度考中“武榜眼”,皇帝封为武显将军,赐与“榜眼及第”匾。……
[详细] 清末张家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南,四周皆为民房。是一座清末建筑,保存较为完整,该建筑现存三间两厢,中为天井,天井四周墙体皆为木结构,雕刻精美。砖、木雕保存较好。部分门、窗为后期之物,部分房间经过翻建,铺成水泥地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详细] 高资驿站旗杆位于高资镇炭渚村,道光十一年(1831)于此建驿站,今驿站已毁,古驿道已被铺设水泥路面,尚存旗杆座,靑石质,圆形,高0.65米,中间插孔,孔径0.20米,石座上刻文。上款“大清道光十一年菊月日立”,下款“炭渚驿子菊月铭”。由于年代长久,石头表面稍有剥落。……
[详细] 杨家民居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北,南为道路,东、西、北、面皆为民居。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民居为砖木结构,构造为一进三间两厢中为天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详细] 巫家民居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西北,民居后面为一条水泥路,周围皆为民居。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民居为砖木结构,一进三间两厢,中为天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详细] 王家民居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北,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东、北面为民房,南面为村道路,西为一条小河。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民居为砖木结构,一进三间两厢,中为天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详细] 沙家民居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北,四周皆为民居。为清末建筑,现存一进三间两厢,砖木雕刻精细,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该建筑保存一般,屋面局部漏雨,部分墙体走形,木构件腐蚀严重。……
[详细] 李氏民居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北,宅北为老街,东西为民居,南临镇新大街。李氏民居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民居为砖木结构,三进两厢,中为天井,院内有水井一口。年久失修,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详细] 高资街桥位于高资镇老街小河上,东西向,跨团结河支流。为单孔石拱桥,拱券为纵联分并列式,桥面宽4.2米,长7米,矢高2米,净跨3.5米。桥上有石栏,北侧拱券石上有一尊汲水兽,桥下干涸。该桥因年久失修,有轻微损坏,是我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桥之一。现在该桥仍处于高资镇的中心位置,是高资镇古石板街重要的交通设施,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细] 胡家民居位于高资镇高资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北,该民居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西面为小河,南为道路,北、东面皆为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民居为砖木结构,一进三间两厢,中为天井,年久失修,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详细] 方家土墩墓群位于辛丰镇星棋行政村方家自然村北,共有三座土墩,其中,俗称方墩的,位于村北,地处低丘山岗。墩的规模较大,高约8米,底径约45米,俗称长万山墩的,位于村北偏东,地处低丘山岗西端。墩高约4米,底径约25米。俗称四方墩的,因底面近方形故名,墩顶略平,位于村西水塘中。墩高约3米,底径约20米。地面可采集到黑陶钵、原始瓷豆、碗、夹砂红陶鼎、印纹硬陶坛、罐等残片。……
[详细] 位于大港街道东霞寺村后,为古建筑的寺观塔幢,年代是清代,为宗教活动场所。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唐宝历年间(825—827)建,旧名显孝褒亲院,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现存大殿、厢房和院落。院门楼上存有“敕赐东霞寺”匾。占地面积约1220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18.7米,进深14米,高13米,硬山顶。施斗拱,中柱直径0.43米,高11.5米。……
[详细] 蒋庄土墩墓位于上党镇盘荣行政村蒋庄自然村东北约300米,此处低丘岗坡。墩高约3米,底径约20米。曾采集到印纹硬陶罐、坛、瓿的残片,纹饰有折线纹、方格纹、回纹等。……
[详细] 东宝庄土墩墓位于上党镇上会行政村东宝庄自然村东北约100米,墓的西南距东宝庄村约50米,北面距一砖瓦厂约200米。东面距镇荣公路约300米。地处土丘顶部,俗称风火墩,墩周地面海拔高约29米。墩的规模较大,高约8.5米,底径约50米。地面可采集到印纹硬陶残片和原始青瓷残片。……
[详细] 大张家土墩墓位于辛丰镇山北行政村大张家自然村东,共有2座土墩墓,一座位于大张家村北约50米,另一座位于大张家村东约100米。地处低丘岗山,墩高约2-2.5米,底径约12-18米。地面可见纹饰为席纹、回纹、折线纹的印纹硬陶残片。……
[详细] 位于丁岗镇葛村解氏宗祠东北100米,为古建筑的宅第民居,建成于中华民国时期,现为居住场所,由多户居民共同拥有,保存基本完好。建筑为三进两天井四厢房,两扇大门铁皮包裹,铆钉固定。门上有蝙蝠图案、如意造型、“尚义在此”和“寿”字。……
[详细] 位于大路镇大路村7组,为古建筑的宅第民居。苏宅是北宋丞相、世界级古代中国科学大家苏颂后裔住居地。苏颂曾设计制造世界第一的全自动水力机械天文台暨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据苏家后人苏学来老人介绍,苏宅建于19世纪末 (约150年前),是其曾祖父置办的家业。苏家祖上经商,从事烟酒酱坊典当行之类,当时大路镇老街上的店面有一半是他苏家的。建房时很考究,墙砖用糯米浆灌填,门楼上的雕花非常精致,据说当年一块雕花砖的代价可建一间房;大院的排水系统流畅,不管下多大暴雨,苏家大院雨停水干;一般人家院井是用方砖铺砌的,而苏家大院的地下,铺了几十只大缸,上面再做成地面,当人在上面走时,可以听到脚下有声音嘣嘣响。原共有四进,据说当初曾建有男花厅、女花厅,其规模可见一斑。后由于大火烧了许多建筑,现仅存一进7开间残屋、大院……
[详细] 大李甲土墩墓位于上党镇敖毅行政村大李甲自然村南,北距大李甲村约200米,地处低丘岗坡。墩高约4.5米,底径约30米。地面偶见印纹硬陶残片。现墓顶有国家测量标志一座,镇江市国土资源局2006年12月立。……
[详细] 有恒堂位于大港街道大港村双十里57号,共有建筑5处,前后5进,共有5户人家。砖木结构。有两个天井。由于一些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年久失修,保存的现状一般。……
[详细] 经德堂位于大港街道大港村双十里55号,建筑一处,原有99数十进99间房。现有一进5间。由于以前居住的村民已不住在本地,所以年久失修,保存的不是很好。……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