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 > 唐县旅游

唐县旅游景点介绍

北放水遗址
  时代:夏、东周、汉北放水遗址位于唐县高昌镇北放水村西,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保存完好,文化层堆积包含物丰富,有先商和商代遗物,而先商亦是保定南部地区首次发现。对于该类遗存,学界极为关注,称之为“下岳各庄文化”,是区别于豫北冀南先商文化的一类遗存,对于探索商族起源、迁徙等具有重要价值。北放水遗址也曾遭盗墓贼惦记,由省文研所文物研究员徐海峰带领的唐县北放水遗址考古队进驻工地时,曾和盗墓贼对峙长达一个多月。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灵源寺
灵源寺
  灵源寺,始建于唐初,明正德六年即(1511年)重修,有司训范景为之作记。20世纪初开始,所有建筑物逐渐毁于战乱,现仅存断垣残壁;五块佛经碑尚有部分完好。……[详细]
唐县潭瀑峡旅游景区
  潭瀑峡景区原名大石峪景区,景区内温泉,潭瀑,奇石,森林资源丰富,峰,石,水,关,寨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险峰,石寨,瀑布,温泉,溪流,水湖巧点其中。花岗岩体量大,造形奇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公园内松涛林海郁郁葱葱,冬日处处冰雪,夏日紫气升腾,被誉为唐县最佳生态谷。这里有古长城---宋代忠烈杨家将镇守的倒马关和唐代名将樊梨花驻守的樊家寨。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旅游专家誉为京西南瀑石休闲天堂。潭瀑峡(原大石峪)现为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西南部是自然保护区,有上世纪70年代飞播松林。还有成片的山桃、山杏、映山红、绣线菊、野菊花等各种野生灌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在潭瀑峪景区中部段家庄村口,有一棵树龄1500多年的枫树,2000年被唐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枫树王。景区内山峦叠嶂,峡谷……[详细]
唐县北城子遗址
  北城子遗址是战国一一汉时期的古遗址,位于唐县北店头乡北城子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唐县西北十三里的丘陵地带,海拔188米。北面、南面是山岗,东面是山沟,西面为平地,有一小河发源于南部,名日倒流河,往西注入唐河。北城子原是一座方城,南北长1,200米,东西长1,000米,总面积为120万平方米,遗址的东北角唯一尚有一段残墙长约480米,宽8.5米,高7米。夯土层分明,每层8-10厘米,并在城墙穷土层中发现了灰陶片,它为研究战国一一汉时期的城池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在对遗址普查中,还发现了残豆盘,带绳纹的灰陶器物残片等。通过多次普查,据该村老乡们提供的线索,相传此城叫慕容城,燕主慕容垂始建于此,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中山城在郡西一百三十里,属唐县古鲜虞地,东晋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垂迁都中山,……[详细]
西胜沟风景区
  西胜沟风景区位于唐县城北38公里处,是一条7公里的峡谷,峡谷内飞泉瀑布,一年四季溪水常流,九处秀丽的龙潭巧点其中。峡谷怪石嶙峋,狼牙交错,陡峭的悬崖上到处是千姿仙人峡百态的钟乳石,满沟的杜鹃、海棠和葛藤、灌木,构成一派南国风光。到西胜沟旅游,首先看到的是矗立在左右山崖上的斩龙剑和自来碑。进入山门,龙潭首先映入眼帘,一泓碧水清澈见底。鱼虾、水草相映成趣。前行不远,绿荫深处是幽静的龙泉山庄。往里有一条千米深谷,两侧峭壁似刀劈,长满了石花、石笋和石乳。再往里是二龙潭,这里峭壁交错倒垂,活象数十米深的洞穴,两股水形成二龙飞瀑从十几米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轰鸣着流入右侧能容纳三、四无果殿十人的大半洞。钟乳倒挂,淋水成线。撩几掌水,吸几口凉气,顿感心旷神怡。越过二龙潭不远便是三龙潭,三龙潭更是神秘莫测,泰……[详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和“纪念堂”。整个建筑气势宏伟,造型精美,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两馆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多件。详细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精湛医术、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工作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建馆以来,来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王鹤寿、刘澜涛、杨成武、吕正操、-等;有来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1997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与唐县县城连为一体,可在县城食宿。城内有不同档次的宾……[详细]
庆都山·唐尧古镇
  庆都山·唐尧古镇由瀛源集团旗下康养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总占地24200亩,是保定及华北地区最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依托庆都山和尧母湖的核心区域,深入“康养”理念,全力打造风景秀美、服务周到、高端舒适的旅游康养胜地。传说上古帝王、华夏之祖帝尧的母亲庆都生活居住于此,因此而得名。尧帝幼年随母亲生活在此,庆都山也成为了唐尧故里的核心载体。古名黑龙头。此山周长约6公里,最高海拔217米。山顶开阔平坦,植被繁茂。举目远眺,四周山峦环绕,好似绿色围屏,庆都山独坐中心,蜿蜒盘踞,好似一条卧龙,颇具帝王之气。尧母湖,是以尧的母亲命名的。相传尧的母亲庆都在这里生活时,经常用这里的水洗衣洗澡,也是靠这片水养育了一代贤德帝王唐尧。尧母湖湖水总面积100亩,一片碧波荡漾,山衔绿水,水映青山,造就了庆都山的自然之美。……[详细]
晋察冀烈士陵园
  晋察冀烈士陵园位于唐县军城镇南关村。所处位置相传宋代名将杨六郎阅兵教场。总占地面积67亩,这里背靠高耸的古城遗址,东临古老的通天河,四周群山环绕,园内绿树掩映,墓碑林立,风景异常秀美。晋察冀烈士陵园原为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公墓,始建于1940年2月,那时战火纷飞,物资缺乏,敌人骚扰,边区军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可是1941年却两次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炸毁了纪念塔等主要建筑,1942年边区军民又利用间隙进行修复。建国后党和政府又拨专款多次组织修缮和扩建,使陵园结构完整,建筑协调,墓林相间,相得益彰,定名为晋察冀烈士陵园。陵园坐西朝东,以中间的白求恩墓为中轴线,南侧是柯隶华墓,北侧是琼尤恩墓,拾线而上的是烈士公墓和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纪念塔遗址。晋察冀烈士陵园是一处埋葬……[详细]
倒马关长城
  倒马关,地处河北省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建筑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又分上城和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今城已毁。下城即今倒马关城。据《倒马关志》载:“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因上城狭小,官军居处不便,乃于城南二里相度地势,复筑城一座,二面濒河,一面跨山,规制弘备,是为下关”。现倒马关乡政府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同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地势极其险要,关城建筑亦很独特,……[详细]
青虚山风景区
  青虚山海拔1043米,位于唐县城西北35公里的齐家佐乡。俗称“仙山”。据《唐县志》载,取“四时之气清而煦,界入虚无,超然物外”而得名。又道家取“清净无为”之意而名青虚山。据传东晋葛洪曾修道于此,又名葛洪山。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坡度较缓,北部山峰林立,故有“唐县大茂山最高、青虚山最险”之说。山体多由石灰岩构成,久经风雨剥蚀,形成了如青笋、似狼牙,像箭簇,直插云天的奇峰峻岭。在阳光照耀下,烟腾雾罩,紫气飘渺,并形成许多天然溶洞。游人到此如入迷宫,更为仙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据清代陈效元《葛山指掌记》曰:“吾邑青虚山乃北岳之左臂。”以峰名者有四:曰紫云、白云、碧云、天柱。以岩名者有三:曰玉仙、滴玉、柏岩。以台名者有三:曰凤凰、天风、冷空。以洞名者有九:曰偃月、三仙、盘古、丹灶、桃花、朝阳、重阳、……[详细]
31、大茂山 国家级森林公园
大茂山
  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部,最高峰海拔1898.4米,距北京市市区250公里,公园总面积1353.33公顷,其中天然次生林3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5%。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50天。据初步调查,公园内约有高等植物120科357属532种,陆生脊椎动物14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6种。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唐县西北70公里,古为北岳恒山,又称神仙山,海拔1898米,以雄、险、奇、秀闻名于世。是通天河的发源地,距县城75公里,与唐川线相连,距北京、石家庄、保定分别为250公里、150公里、130公里,交通便利。举目远眺,其山势清秀挺拔,云缠雾绕。临近仰望,奇石林立,怪石峥嵘。万亩原始森林苍翠欲滴,七十二眼天井变幻莫测。山上……[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