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旅游景点介绍
后港镇于1981年3月建造了后港革命烈士纪念碑,每年的清明节,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青少年学生都成群集队来纪念碑悼念革命先烈。1997年3月被东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东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8月又被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横跨串场河,东西向,原为木桥,毁于20世纪40年代战火。现桥建于1959年4月,为建国后苏北第一座砖砌拱桥。桥长约75米,宽约8米,桥上22个方礅,桥下3门拱洞,青砖砌成,典雅古朴。桥身尚存“丁湾桥东台县人民委员会”字样。……
[详细] 麻墩周长100多米,占地约800平方米,平均高出地面2.8米,最高出地面3米,上有百龄古树十颗,民众冒险捕捞海货,常有人被海潮吞没。后发现了一块自然形成的土墩能挡海潮,每当大潮到来,首先奔上此墩,此后,白天扯旗,晚上挂灯,以此召集众人到此避潮。目前,麻墩上十颗古树仍在,上有一寺庙,为村民自发建成。……
[详细] 位于后港镇六烈村的关帝庙(原名乔庄大庙),据当年参与修庙的老者回忆,此庙建于1934年,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人们把太多善良的愿望寄托于神灵的祈愿赐福、庇佑生灵。目前庙宇尚在,只是无人使用。……
[详细] 创建于1976年2月,是原厂长姬凤祥引进来的。刚建厂时人工打耐火砖坯,靠太阳晒干,砌了一座立式倒焰窑烧耐火砖。通过全厂干部工人的努力,产品由几种增加到上百种,工人发展到500多人,耐火材料产品由国内销售扩展到国外多个国家,被江苏省命名为明星企业。……
[详细] 原名为复兴庙,始建于1889年,原有南北两殿,南殿建于1928年,庙宇建成后有8个和尚常年入住,香火盛极一时。由于时间久远,北殿现已拆除,现仅存南殿,主体为青砖,硬山式建筑。……
[详细] 1972年6月建立,占地约160平方米。张维太,东台镇吕港村人,1946年4月参加革命,1947年2月担任村长。1947年10月被地主反动武装还乡团活埋。王宝德,东台镇吕港村人,1944年参军,生前担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务。1948年在解放海安曲塘战役中光荣牺牲。两位烈士一军一民,为解放苏中与苏北地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了解东台地区的解放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
[详细] 雷达部队旧址位于东台市东台镇北海村境内,占地约40亩。原为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占领东台城时,挖的一地坑,上用架子和土覆盖藏飞机所用,当地群众旧称飞机墩子。1958年10月,南京空军部队派遣雷达部队在此成立雷达连队,保护海防沿线。雷达部队撤并离开东台,现址遗有一大土墩,下设坑道,周边遗有营房。……
[详细] 明代谨身殿大学士高谷墓。高谷(1391-1460),字世用,东台丁溪人,明永乐十三年(1414)中进士,由中书舍人、翰林侍讲、侍读学士累官至工部侍郎入阁。墓前立有一墓碑,汉白玉质,露出地面部分约高100厘米,宽102厘米,厚22厘米,碑上字迹依稀可辨,碑文载一高氏祖籍、身世、迁移、隐居等,另有“二龙戏珠”护神的双面石雕一尊,立于其旁。……
[详细] 傅师傅家的土门头初建于1936年,青砖小瓦。傅师傅医道深厚,非寻常医道人家。悬壶济世显医德,高明医术赢得了患者的敬仰与推崇。……
[详细] 大寨圩位于蚌蜒河以北,五烈镇以南,旭日河以西,立新河以东,圩区水陆面积7500亩,圩长5.95公里,海拔高度7米。1971年五烈公社党委、革委会为了解决该地区地势低洼,水土不能保持,长旱不发谷,在全公社发动了 三千多人,前后历时八年,累计完成了200万土方,在区域建设了若干水利设施。大寨圩区是这项工程的典型代表。……
[详细] 从范公堤东坡始,向东沿方塘河北岸略偏南方向斜入河中心,东西长约3000米,后向南至圩里村境。南宋时期初筑时,底宽12米、高1.5米、堤面宽4米,北坡用灰褐条形砖砌筑,元代维修北坡加宽2米,用青灰砖砌筑。现北坡为厚1.5米的黄泛期黄色粉沙土沉积层所覆盖,使之堤顶与北侧田野持平。堤体0-土有宋代黄釉青瓷碗、青绿釉瓷碗、元代白釉碗、龙泉窑青瓷碗、喇叭形高足碗、泥质灰陶盆等。……
[详细] 朱霞又名朱云伯,祖籍泰州,后到安丰经商,营造屋宇数十间,住宅在周家巷和太平巷之间,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大门向西,镶嵌砖雕精细,门前有方石鼓,门前有花园,造型美观,正厅屋画梁雕栋,走马廊檐为弧形檐,椽子似弓如意形,木雕精美,造型罕见,望砖仅有二指宽都经过了刨磨和精心的加工,现存15间,每幢屋宇均有三道风火墙,是安丰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
[详细] 观音堂位于安丰镇北井儿头大街,是安丰72个半庙堂之一,为尼姑庵。庙门朝北,与大丰紫云庵遥遥相对,庵门前现存一口古井。观音堂始建于宋代,现存清构三间大殿。……
[详细] 陈氏大院位于安丰镇东新坝巷头,为清代建筑,特点是庭院式建筑,现存三间主屋,一间书房,两间门房共6间,主屋有风火墙,门头有砖雕装饰,院内有一棵400年以上黄杨。……
[详细] 现存四间,系明代建筑。该建筑采用宋代建筑风格,琴型梁,梭式柱,立柱披麻捉灰,下有木柱础,隔间屏风板,门面全槅扇,饰以暗八仙和四季花草木雕图案。周法高系世界公认的三大汉语言学家之一,毕生从事汉语文字,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语法等方面成绩卓著,先后出版专著9部,学术论文数十篇。……
[详细] 位于安丰镇鲁家桥西,1924年法国彭神甫来此传教建造,计屋宇30间。解放后曾为东丰(东台、大丰)联合师范所在地,盐城地区敬老院所在地。……
[详细] 郭氏住宅位于安丰鲁家巷、西串巷交界处,为清代建筑,保存完好,现为安丰居民郭能琴居住,现存三大间。……
[详细] 四圈门位于古安丰街北东寺巷头,系清代建筑。清宣统年间,张仁芬任安丰场官时,除霸安民,深得民心。张场长任满时,群众苦留不住,沿街设香祭送行,要求张场长留靴作为纪念,此靴贮于玻璃盒内挂在街北“四圈门”口。……
[详细] 万维国住宅位于安丰镇北刘家巷西首,为明代建筑。原为安丰盐商傅本涟的住宅,现为退休教师万维国居住。现存三间,保存完好。……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