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旅游

南通市旅游景点介绍

61、何坤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坤墓位于如皋市如城街道公园路迎新社区16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距墓园外5米,西至机场护场河东岸,南至机场护场河北岸,北至墓园外8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距墓园外10米,西至机场护场河西岸,南至机场护场河北岸,北距墓园外12米。……[详细]
戴联奎墓石刻
  戴联奎墓石刻位于如皋市东陈镇尚书村10组,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戴联奎,字紫垣,生于如皋,乾隆四十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道光二年卒,赐御葬,按规制建墓。“文革”中戴联奎墓被毁,现完整保存石翁仲四尊、石香炉一只、龙纹牌坊构件一件,石翁仲分别为执剑武臣、执鞭武臣、左飘须文臣、右飘须文臣,为青石质,通高2.56—2.72米,其镌刻粗犷而又工细,面部表情刻划细腻,服饰线条生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尚书路,西距本体现存地10米,南距本体现存地10米,北距本体现存地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距戴联奎墓园东100米,西距戴联奎墓石刻现存地30米,南距戴联奎墓墓园150米,北至戴飨堂路。……[详细]
  掘苴河闸位于如东县苴镇,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掘苴河闸位于如东县掘苴河北端的海堤上。该闸建于1957年底,翌年6月竣工。河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12孔,每孔宽3米,总孔径为36米,连闸墩前沿总长45.9米。闸底高程1.0米,闸顶高程8.0米,胸墙顶高7.5米。闸门为全钢架木面直升门,以4.5吨齿杆手摇启闭机操纵启闭。1965年春,改为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1969年将三孔闸门改为钢丝水泥门。1979年将12孔闸门全部改为钢板闸孔。该闸是如东中部重要的水利设施,排涝范围300多平方公里,是掘苴河流域的重要工程,在水利、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闸建成后,郭沫若亲题名:“掘苴河闸”四个大字。并题词“面临黄海背长江,南通水闸叠成双,此闸新成腔十二,偃吹横笛水龙降”。宋庆龄题词为“兴建水利化河闸,为子……[详细]
耙齿凌烈士陵园
  耙齿凌烈士陵园位于如东县河口镇烈士陵村19组,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烈士小学教室北墙,北至陵园围墙外2米以内,东侧和西侧各至河道外侧护坡外2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北至双园路,南至学校南围墙,东至河道外侧护坡外,西至河道外侧护坡外4米。……[详细]
丰利古建筑群
  丰利古建筑群位于如东县丰利镇朝阳路将军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系如东县历史名园文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清中期,砖木结构,由南向北共五进,最后一进为二层楼。文园创建于康熙年间,初始仅为小型园林。雍正年间,文园主人汪澹庵斥巨资广聘名工巧匠进行扩建,后来其子汪之珩又进行了扩建,建成后在当时私家园林中已是翘楚一方。汪之珩自幼聪慧好学,广交文朋诗友,与李梦村、吴月樵、刘樗村、顾牧原、黄瘦石号称“文园六子”,辑有《东皋诗存》48卷,由袁枚作序,1776年刻版印刷,被列入乾隆御订、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集印存目。黄瘿瓢、郑板桥、罗聘、江片石等都曾留迹文园。乾隆二十三年,汪之珩出巨资修冒辟疆之水绘园,并建水明楼。文园至汪之珩之子汪为霖时达至盛,汪为霖官至广西、山东两省观察使,和袁枚、孙星衍、洪……[详细]
海安县烈士陵园
  海安县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市海安镇宁海南路80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海安县烈士陵园是苏中地区最大的烈士合葬墓园。墓内安葬着351名烈士,系1946年7月苏中战役中在海安境内牺牲的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官兵。园内还有共和国大将粟裕同志部分骨灰安葬处。园内主体建筑有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馆、粟裕纪念馆、青少年教育馆、领导题词碑廊等。陵园收藏有李德生、粟裕、叶飞、张爱萍、迟浩田、韩念龙、江渭清、管文蔚等数十位领导同志来园视察时的亲笔题词。陵园现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有纪念性建筑2800多平方米,其中烈士纪念馆750平方米,烈士陵墓500平方米,青少年教育馆450多平方米,另有水面3700平方米。保护范围:文物本体、海安市烈士陵园界内。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宁海南路西侧红线,西南至地震台围墙中线,西、北至围……[详细]
  韩国钧墓位于海安市海安镇明道村凤山,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韩国钧墓,又称“紫公墓”。韩国钧(1857~1942),字紫石,晚年自号止叟,泰县海安镇(今属海安县)人,23岁中举。清末为吉林省民政司,北洋政府时期任江苏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并一度兼督军。1925年退居故里,热心地方事业。抗战爆发后,与新四军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多次会晤,效力抗日。1940年9月中旬,在海安主持召开苏北各方联合抗战座谈会。后被推选为苏北临时参政会名誉参议长。1941年2月,日军侵入海安镇,韩国钧拒绝出任伪职。1942年逝世。1947年,移柩葬于海安凤山。韩国钧墓坐北朝南,有墓冢、神道、牌坊、碑亭,“文革”期间遭毁。1982年韩国钧墓部分修复,现存圆形墓冢,立于两层水泥平台之上,后有护墙,阴刻陈毅悼韩国钧诗,……[详细]
  吉家墩遗址位于海安县海安镇(原隆政镇),地处里下河地区南部边缘,是继青墩遗址之后,在海安县境内经过发掘清理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滨海遗址。遗址东距黄海老坝港45公里,西与青墩遗址相连,距约15公里,已探明面积416平方米。1985年,当地农民因挖鱼塘发现了吉家墩遗址。随后,在南通博物苑的指导下,海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环、璜、斧、锛、凿、簇等石器,鼎、豆、壶、杯、罐、盆、纺轮等陶器。通过发掘初步探明遗址地层堆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主要遗迹为“干栏式”建筑,中层为墓区,上层多为红烧土。--物科研部门对遗址的木炭进行炭14化验,测得其下层年代距今5970±77年,中层年代距今5415±105年。遗址的发掘再次显示了长江三角洲北部平原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成陆的状况和……[详细]
交运路13号明代住宅
  谭氏明代住宅位于海安县海安镇交运路13号。住宅现仅存一进建筑,面阔三间,梁架做法为穿斗式七架梁用五柱,正间双步梁制作成扁月梁。屋面举折平缓,梁架式样具有明代特征。柱下用木櫍,惟柱端无复盆式卷杀,月梁下用荷叶墩,无三幅云、抱梁云装饰。此建筑全木结构框架保存完好,在苏中地区极为少见。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建设控制地带:文物本体。……[详细]
  海安宋井位于海安市海安镇新华东路街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发现,该井为原广福寺内水井。该井距地表约一米,缺失井圈。井深7.8米,井口呈椭圆形,直径0.8米。井底铺杉木,井壁用弧形砖砌成,砖长28厘米,宽11厘米,厚3厘米,井内出土了一些宋元时期的陶瓷残片。保护范围:文物本体、井栏内。建设控制地带:文物本体、井栏内。……[详细]
  大有晋垦区格局位于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向阳街(三余镇粮食管理所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有晋公司由张謇等人于1913年创办。该公司以通海垦牧公司规划为蓝本,对南通三余垦区进行了规划建设,是江苏沿海垦区中,最为符合人居和生产活动的乡村。全公司共分为十三个区,其中海晏区的规划最为规范。海晏区是大有晋公司中规划最整齐的几个公司之一,土地面积19,200亩,分为768条;按井田形式划分为9个框(横、竖共三个框);每框为4排,每排20条,共80条(中间3个框,每排24条,每框4排共96条);每条宽18丈,长80丈,计25亩,供一户人家耕种。海晏区公司水利河道分为四级:一为泯沟,在每条的左右,与横河连接;二为横河,在每条的前后,呈东西走向,连接泯沟和框河;三为框河,在每框四周,连接横河和大河,在区公司……[详细]
72、三门闸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闸位于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恒兴至环本遥望港南侧三门闸河,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亦称环恒闸、新三门闸,位于环本和恒兴交界处,该闸1925年兴建,1926年竣工。闸门为木质铁包边,中门高3.4米,宽5.4米,边门高2.4,宽4.6米,该闸是三余地区唯一完整保存的张謇时代所建的水闸,现仍在发挥水位控制和调节作用。保护范围:东西向覆盖整个桥面。建设控制地带:周边为水面或道路,不需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江谦耕读处位于通州湾示范区广运村韬奋小学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曾任南通师范学校监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厅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所大学的前身)首任校长。曾先后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国会议员。江谦耕读处位于三余镇西约1公里处,房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院落三面环河。现存小瓦平房八间,为砖木结构。正屋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有通廊、西侧有面东房三间,南边两间有走廊。两房屋皆为硬山,七檩穿斗式结构、面东房后有小竹林。原有正屋东侧两间五架梁的面南房与之相连。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建设控制地带:周边为建成民宅或农田,不适宜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张謇祖居位于通州区西亭镇状元街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张謇祖居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张謇青少年时期生活和读书之处。祖居一度曾卖给塾师宋家,1922年购回整修,东部改成宅院,前后三进,正屋中间题额“敦睦堂”;西部为商铺,租给宋家经营,张謇曾作《西亭东桥铭》,序中兼述了张氏祖居的变迁。抗战中张氏他迁,房屋易主。张謇祖居现存平房一进,坐北朝南,为抬梁式硬山建筑,前附四檩卷棚式长廊,面阔五间,进深九檩。1989年公布为南通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居。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檐,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檐。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房外3米,南至状元路,西至水泥路,北至房外3米。……[详细]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位于通州区兴仁镇四安温桥村五组,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加固坎,南至台阶,西至加固坎,北至加固坎。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维护围墙,南至维护围墙,西至维护围墙,北至维护围墙。……[详细]
  钱氏牌坊位于通州区二甲镇余西居新民街114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钱氏牌坊位于通州区余西镇,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花岗石质,单门双柱三楼式,宽3米,高5.50米,座西朝东,坊顶部及左右分别冠以一大二小的庑殿式顶,中楼嵌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一朝官,中横额阴刻“旌表监生白敦素之妻钱氏”11字,上下横额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柱上镌刻对联一副。保护范围:东至牌坊边线,南至牌坊边线,西至牌坊边线,北至牌坊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街巷,南至街巷,西至牌坊外15米,北至牌坊外15米。……[详细]
  南山五帝观位于通州区金沙镇人民东路(街)朝阳路口,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山五帝观初建于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占地面积592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建筑三座,座北朝南,前两座均为硬山式三开间,后座大殿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歇山式建筑,面阔4间(西边一间已拆除)15.50米,进深七檩9.50米,脊高9.20米,梁柱粗壮,柱下安鼓形柱础,明间后部附歇山顶卷棚,东次间东墙嵌嘉庆元年(1796年)“南山五帝观”青石碑一块,是金沙镇现存代表性古建筑。由清末举人、教育家孙儆修订的《两淮通州金沙场志》中,对南山五帝观有详细描述。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檐,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檐。建设控制地带:东至9.2米处街巷,南至22.3米处街巷,西至紧邻街巷,北至观内北围墙。……[详细]
张氏墓祠
  张氏墓祠位于通州区金沙镇进鲜港村30组“瞿家园”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人,清光绪甲午(1894年)恩科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高曾祖张元臣,于清乾隆年间从通州石港迁至金沙东五里庙河南头总瞿家园定居,到张謇祖父张朝彦时,迁居西亭,原址只留下祖坟一座。1922年,张謇、张詧兄弟斥资赎回田产,1924年,在原宅基上兴建墓祠一座,并设小学为永久纪念。墓祠呈凹字形布局,大门两侧有门墩一对。有座北朝南房3间,两边各有厢房4间,房屋之间以走廊相连。当地人称此为“张公祠”或“张公祠堂”。1949年后,先后为霞中小学、成人学校。2006年10月,在张氏墓祠的厢房墙壁内,发现张謇先生手书“谒墓祠排律”青石碑,碑宽42厘米,高34厘米。保护范围……[详细]
张氏宗祠旧址
  张氏宗祠旧址位于通州区金沙镇金西村张謇中学对面,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通州张氏,明代从常熟迁来,张謇为第十六世孙。金西张氏宗祠,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历代修缮。原有三进院落,现存宗祠后殿,及银杏两棵。后殿为四开间抬梁式硬山建筑,木构粗壮,简洁大方。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屋,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屋。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加固坎河边,南至塘边,西至场地46米,北至河边6.6米。……[详细]
80、因树斋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树斋
  因树斋位于崇川区环城南路2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院墙,南、西至现状连廊,北至环城南路。建设控制地带:位于濠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