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市旅游

丽水市旅游景点介绍

81、白云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桥
  白云桥位于举水乡月山村,依山就势而建,一端从村中以长台阶拾级登桥,一端与云泉寺连接。远处银屏峰山涧之水飞流而下,淌桥而过。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系八字撑木纵梁廊桥。纵平梁跨5.75米,高3.5米,纵平梁由并列八根圆木组成,下设八字形撑架与纵平梁共同承载桥廊。上建廊屋三间,长8.34米、宽3.72米。梁架为九檩四柱,中心间重檐歇山顶,檐下设花格窗,内施斗八藻井。……[详细]
龙泉廊桥(济川桥)
  济川桥位于城北乡东书村村尾,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一墩双孔木梁屋桥,东西走向。跨溪23米,桥长32.32米,宽4.32米。条石桥墩,架设木平梁,上盖桥屋11间,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五架梁为月梁形制,屋面单檐双坡顶。中部三间为重檐歇山顶,当心间南面设神龛,供真武大帝,后壁开启圆形格子窗。东、西端设屏风墙,西端设拱形门。桥面木板铺钉,檐柱设木板护栏,外封风雨板。……[详细]
83、梅岐桥
梅岐桥
  梅岐桥位于景宁县梅岐乡梅岐村口,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因洪水冲毁,次年在桥南侧15米处重建后再毁,民国十四年(1925)再重建。桥系木拱廊桥,东西走向,拱架外观呈“八”字形,净跨26.3米,高4.6米,结构形式与其它木拱廊桥类同。建有廊屋十一间,拱坡桥面,长35.2米,宽4.65米,梁架四柱九檩,明间五架抬梁式,桥两侧设有廊凳。两端引桥由毛石铺砌而成,拾级而上。桥身外封护铺钉三层风雨板。屋面小青瓦两坡顶。梅岐桥保存较好,桥体稳固。……[详细]
84、环胜桥
环胜桥
  环胜桥位于景宁县梧桐乡高演村口,跨金兰坑,东西走向。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光绪三年(1877)重建,为三层三檐木平梁廊桥。桥用5根口径约60~70厘米的粗大硬杂木横跨溪涧,高5米,净跨3.55米。廊屋长30.6米,宽5.65米。桥身木板铺钉,开启直棂格窗。廊屋十一间,主体三间为重檐歇山顶。顶层为魁星楼,计一间,二柱七檩抬梁式梁架。中层为文曲星楼,计三间,长6米,檐口牛腿有简单雕刻。底层为桥廊通道,四柱九檩抬梁式。溪床两间桥面木板铺设,两侧引桥用毛石垒砌成台基,夯土地面。该桥保存较好,造型美观,桥又作祭祀场所,三层楼廊桥建筑形式是其独特之处。……[详细]
大赤坑桥
  大赤坑桥位于景宁县大均乡大赤坑自然村东北侧,跨大赤坑溪。该桥地处景宁至龙泉方向古水陆要冲,因水患,自古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晚清“景宁七子”大均人李瑞阳倡建,民国十二年(1923)建成,初称“成美桥”。桥系大跨度木拱廊桥,桥两端引桥依托山体和河岸用大块毛石垒砌形成稳固台基,一端桥头拾级而上。桥长36.4米,宽5米,净跨30米,拱高6米。廊屋15间,拱坡桥面,木板铺钉,梁架四柱九檩,屋面两坡顶,带披檐,两端脊挂悬鱼。廊屋中心设有佛龛,供观音佛像。桥身外侧铺钉风雨板。大赤坑桥整体保存较好,跨度大,起架高,拱形桥身如飞虹横亘,造型古朴俊美,非常壮观,与周围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详细]
景宁接龙桥
  接龙桥位于景宁县东坑镇章坑村南侧,横跨于飞云江上游支流,古时是连接文成、泰顺等地的交通要道。建于民国六年(1917),为木拱廊桥。木拱架距河面高19.6米,净跨19.6米。廊屋长38米,宽4.5米,17间。梁架为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梁枋有多处墨书题记。桥栏至拱架外壁风雨板护封。屋面小青瓦合铺,两坡顶,叠瓦脊。……[详细]
莲川大地桥
  莲川大地桥位于景宁县沙湾镇大地村,是古时沟通庆元、景宁和青田三县古道上的桥梁,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由张村、黄坑、七庆、大地桥等村的叶、陈、张等姓氏捐资建造。该桥修筑于两山对峙之谷底,一端为自然岩石,一端以人工垒砌,横跨在飞云江水系支流大地溪上,溪水由大地峡谷流经此处汇入毛垟溪,故名大地桥。……[详细]
东坑下桥
  东坑下桥位于景宁县东坑镇东坑村,横跨于东坑溪上,是景宁通往青田、泰顺、文成之古驿道桥梁,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是景宁保存较完整的木拱廊桥之一。桥长24.31米,宽4.6米,净跨21.75米。桥之结构由木拱架和廊屋两大部分组成。木拱架以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单孔,呈八字形。……[详细]
东坑上桥
  东坑上桥位于景宁县东坑镇东坑村,横跨于东坑溪上。初建于清早期,现存建筑于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系木拱廊桥,桥长23.7米,宽6.2米,净跨为18.7米。廊屋九间,面阔三间,明间为桥之通道,两次间设有长板凳,当心间设有佛龛,曾供奉千里眼”和“顺风耳”。……[详细]
90、护龙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龙桥
  护龙桥位于岭头乡杨家庄村水尾,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系简支木平梁廊桥,南北走向,桥用7根粗大木梁横跨溪涧,净跨7米,高2.15米。设廊屋十一间,全长27.75米,面阔5.12米,梁架为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桥外壁鳞叠封钉两层风雨板,上层开启几何小窗。北端第四间至第七间桥面铺钉木板,其余均为小块石铺地。中心间东侧设神龛,脊檩上墨书“大清嘉庆念五年庚辰岁次……”等题记。屋面施方椽,小青瓦,两坡顶。……[详细]
月光山公园
  月光山公园位于乌溪江西岸月光山麓,1984年5月15日,中央军委办公厅代表和粟裕子女护送粟裕的部分骨灰到王村口,撒在月光山上。1985年建成月光山公园。园内建混凝土六柱碑亭,亭中立大理石碑,正面刻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粟裕同志纪念碑”,背面刻粟裕同志生平简介。园内植长青树,园外青山叠翠。……[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刘英旧居)
  刘英旧居又称厦河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位于瓯江之畔厦河村(现村已拆迁),是省委书记刘英的寓居所。旧址原为厦河村民王玉坤家宅,1942年遭日机轰炸,仅存部分遗构,上世纪5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1995年,丽水市人民政府组织对旧址进行修复,布置陈列开放。旧址前设花园,后为魁梅园(以刘英夫人丁魁梅命名),总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三开间二层楼砖木结构,两坡硬山顶,结构较简。……[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兴华广货号旧址)
  兴华广货号旧址位于大众街39号。省委机关迁至丽水后,在城内闹市区“四牌楼”开了一爿小店,店号“元昌”,作交通联络站,负责与东南局及各特委联络。不久,店铺被日机轰炸烧毁。联络站工作人员坚持在废墟上摆地摊,保持交通联络不中断。后来附近一吴姓人家在废墟上重建了四间店面楼房,省委机关租用了两间,开设“兴华广货号”百货店,作为省委交通站。刘英化名王志远为店老板,店员顾歧、郑加顺、王德珊三人均为省委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旧址为一幢二层楼四开间木结构老式店屋,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
  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位于梅山弄19号,处在刘祠堂背的东北侧。二十世纪30年代,丽水著名律师、中共地下党员黄景之在此开设律师事务所,后成为省委机关的秘密活动点和交通联络站,省委一些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文件资料也在这里刻印和分发。黄景之以律师身份,在掩护党组织活动,保存机要文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旧址建于民国时期,原系戴氏家宅,为二层楼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面宽18.3米,进深33.14米,占地面积约558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详细]
龙现吴氏旧宅(吴氏旧宅)
  吴氏旧宅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坐东朝西,总体布局为三合院式,由照壁、门楼、宅楼和厢房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约1036平方米。照壁为砖砌,墙面饰一个大“福”字。门楼也用砖砌,设三角顶,顶中部置一圆形“地球”,门柱上可见“花旗”图案,门柱两侧各开一个冲天铁栅窗。门额墨书“延陵旧家”四字,侧壁屏为椭圆形,上饰“青天白日”图案。宅楼为欧式风格建筑、五间三层,面阔14.62米,进深11米。明间中堂悬挂“海外观光”、“惟善为宝”等匾额。两边厢房窗户多用彩色玻璃。旧居依山而建,临水而筑,中西合璧,特色明显,保留了二十世纪30年代青田侨乡建筑的风貌及其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元素。……[详细]
龙现吴氏旧宅(吴氏家庙)
  吴氏家庙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总体布局为五间二进一门台,建筑面积422平方米。一进面阔五间13.7米,进深7.4米,明间抬梁式,上施八角七跳藻井,次间上施六角长方形三跳藻井,两侧为厢房。二进地面高出一进,由十级踏跺而上,整座建筑为花岗石雕刻构筑。面阔三间8.2米,进深5.5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吴乾奎墓冢原在中堂处,文革“破四旧”时期,吴氏后裔出于保护目的,将吴乾奎墓移葬“横路山”,现改置“吴氏乾奎家庙墓碑”一通。……[详细]
龙现吴氏旧宅(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祠堂与家庙并列,坐东朝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乾隆二年(1737)重建。总体布局三进,复合式四合院式,建筑面积约490平方米。门楼面阔五间14米,进深6.7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三至四檩单步梁,用五柱,明间置戏台,歇山顶。二进地面高于一进,面阔五间13米,进深9.15米,十一架檩双步梁,带后四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厢房各一间,双坡顶。三进增建于民国时期,地面高于二进,面阔五间12.8米,进深4米,六架檩双步梁,带后单步梁,用三柱。吴氏宗祠柱础均为方形木质,梁架用材讲究,斗拱杀瓣清晰,继承明代建筑风格。……[详细]
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
  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位于城北乡仓坛村,会址原为禹王庙,建于清代中晚期。1935年9月19日,“上田战斗”后,得知国民党大举进攻的部署,20日挺进师在此召开了政委会。会议由粟裕、刘英主持,总结了近期的党政军工作,研究了对敌进攻的决策。主力部队迅速撤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庙内山墙上留有“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多幅红军标语。……[详细]
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
  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位于住龙镇碧龙村,原为杨家大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建筑占地面积约3867平方米。现存台门和主体建筑的前厅、正厅和后厅。1936年6月浙西南特委决定成立龙(泉)遂(昌)县委,下设住龙区委,王村口区委,领导周边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坚持到1937年10月。……[详细]
溪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
  溪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位于宝溪乡溪头村老街19号陈家大屋,为清代建筑。1934年8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在庆元竹口战斗大捷后进入龙泉小梅,经查田、八都,于9月3日从上垟、塘上到宝溪乡溪头村、坑口村宿营,指挥机关设在坑口村天主教堂,电讯总机设在吴礼绍家,红军队伍住在庙宇、碗厂等地。随军银行设在溪头村陈佐汉家,农户凭红军发给的“红军票”(苏维埃纸币)到随军银行兑换银元。……[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