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旅游景点介绍
旧址位于宝溪乡塘源村43号。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有前厅、正厅二进,中置大天井,通面宽23.70米,通进深27.45米,建筑占地面积650平方米。院内牛腿、门窗工艺较精致。1936年6月,发生了“两广事件”,在浙西南的国民党十八军调往湖南,浙西南地区的敌情暂趋缓和。闽浙边临时省委根据这一新的形势,决定由粟裕、许信焜率挺进师主力重返浙西南,重建浙西南特委。挺进师和特委人员来到龙浦边区,途径宝溪乡塘源村时,在此召开师部会议,为重新开展浙西南游击斗争奠定了基础。……
[详细] 护关桥位于景宁县大漈乡大漈村南端,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三层三檐二孔简支木平梁廊桥,东西走向,跨沐鹤溪。块石筑垒桥墩,迎水向砌成分水尖,以8根直径约40厘米“过江梁”承载桥体。廊屋9间,长27米,宽6.5米,明间七架抬梁带左右单步用四柱,三重檐歇山顶,桥栏外风雨板护封,屋面小青瓦阴阳合铺。三层建筑由下到上分别为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
[详细] 福善桥位于龙南乡上南坑村尾水口,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为单孔石拱屋桥,横跨上南坑(涧),净跨7.6米,矢高5米,桥长23.1米,面宽3.69米。桥屋11间,单檐双坡顶。当心间升起,重檐歇山顶。桥中间为神龛,供观音、平水王、土地公像。……
[详细] 宝车桥位于锦溪镇中锦村首,横跨锦溪,建于清代,两墩三孔简支悬臂梁式木构廊屋桥,东北至西南走向,桥长39.54米,宽5.07米。石桥墩上逐层叠加悬臂木梁,承以纵平梁。桥屋15间,东西两端筑“观音兜”封火山墙。廊屋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单檐双坡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桥面横铺木板,檐柱缝设有直棂护栏,外钉风雨板。……
[详细] 坤德桥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位于竹垟乡盖竹村尾水口,跨横溪,原为盖竹至八都古道上必经之桥。悬臂式木梁屋桥,一墩两孔,东南至西北走向,净跨30米,桥长41.5米,宽4米。桥墩方石、条石砌筑,迎水面砌“分水刀”。桥墩台上置悬臂梁,上铺设纵平梁,承桥屋。桥屋15间,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单檐双坡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桥心亭重檐歇山,翼角起翘。桥面中轴线上石板铺就,余用小鹅卵石拼贴图案铺墁。檐柱缝设有直棂护栏,外钉风雨板。桥两端设三山式屏墙,开启折边石拱门作通道,门额阴刻“坤德桥”三字石匾。桥墩刻楷书“中华民国十八年孟冬月黄罗氏造”。桥西北端有石碑一方,记述清贡生罗妻黄氏乐施建桥,捐山田备后修桥之事迹。……
[详细] 双溪桥位于小梅镇孙坑村,横跨青溪,邻台湖山涧水,故名。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简支悬臂式木梁廊屋桥,单孔,跨16米。两岸块石砌墩,由墩台出跳三重悬臂梁,桥下斜撑八字木架,上部横跨两岸架设木纵梁8根。桥长45米,宽4.5米,桥屋11间,重檐两坡顶,小青瓦合铺。中部桥心亭,三重檐歇山顶,翼角起翘,内施藻井,设神龛。两端桥头设封火山墙,踏跺各25级。桥面中轴用条石,两侧用青砖错缝平砌。双溪桥为孙坑村范传统先生募资建造。其人曾先后担任上海、浙江等地法官。辞官归里后,倡募建造双溪桥。……
[详细] 蛟龙廊桥位于龙南乡蛟垟村中。村北山峦起伏,形如蛟龙。村西南为田垟坑,溪名蛟垟源,因山水得名。村舍集中在垟北山岙中,呈团聚状。蛟龙廊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为单孔石拱廊屋桥,净跨7.3米,拱券高2.8米,廊屋长32.3米,宽4.2米,桥屋14间,单檐双坡顶,中部桥心亭为重檐歇山。……
[详细] 永安桥永安桥位于岩樟乡金元村独源自然村村尾水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分主、副两桥,集桥梁与庙堂建筑为一体。东南——西北走向,桥长23.65米,宽10米。主桥单孔石拱,净跨6.5米。廊屋8间,当心间升起,重檐歇山,翼角起翘。副桥为庙,略低于主桥,为悬擎式木架梁结构,内供陈、马氏夫人。桥廊一侧木板壁封护,开启花格窗、折扇形窗、圆形窗,檐柱牛腿透雕八仙、松、竹、梅、花鸟等图案,雕刻工艺精细。……
[详细] 叶氏宗祠位于一村村中心,座南朝北,约建于明代。面阔13.26米,进深21.68米,面积287.48平方米,二进三开间两厢式。四开木大门,门额上悬“叶氏宗祠”匾。原泥墙,后期部分改建平砖砌筑。三合土地面,一、二进明间木质柱础,屋面阴阳合瓦。东山墙外块石门道,南首有十三级踏跺,俗称“十三踏步”。大门外侧设一口水井,花岗石制,原建八角莲瓣井圈,圈沿面雕饰鹿、卷草、耳环等,现无存。井口圆形,直径0.47米。……
[详细] 叶柄林民居位于二村70号,座南朝北,为一进前后两厢式二层楼宅院,清代建筑。面阔22.95米,进深27.51米,面积453.07平方米。前檐墙西厢处设砖砌大门,四周夯土泥墙。正屋设前天井,东西为边厢,面阔二间,西厢前间为门道,后间开启八角形门,门扇施以冰裂纹。正屋梁架为五架带前单步,中柱间设照壁,将明间一分为二。明间前檐柱间施挂落,楼上设廊,格子窗棂。正屋及边厢前檐设小排架方柱及额枋,装饰性强。正屋与后墙间设后天井,天井两侧为厢,西厢面阔一间,开月洞门,天井两沿后墙开拱门通后附屋。附屋砖砌,设有小水塘。……
[详细] 潘家大屋位于二村135号,建于清代,由正屋和谷仓及晒场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正屋为二层楼三进院落,座南朝北,总进深48.72米,通面阔32.20米,面积953.64平方米。石库大门,砖砌门墙,两侧马头墙,三合土地面。沿中轴线分布一二三进,东西设耳房。一二进之间设石板铺设天井,二进正厅明间为厅堂,次间前廊设月壁。明间后部为一梯形小屋,两边各设一对称小天井院。大屋檐柱均饰牛腿,梁面雕饰人物、卷草、花卉图案。边厢设格扇门,二楼通施格扇窗。大屋西侧隔小涧为潘家谷仓,一进五开间带两厢二层楼房,座西朝东,占地面积317.16平方米。大门设北边厢,青砖砌筑。楼下明间为过厅,次梢间和南边厢为木板封钉谷仓。楼上房间设方格窗,明间照壁设月洞门,面向天井挑檐设美人靠和窗棂式栏杆。砖砌封火山墙。谷仓依地……
[详细] 周氏祠位于二村村头,清光绪十九年(1893)建,座南朝北,面宽15.46米,进深24.95米,面积385.73平方米。二进三开间中天井两厢式建筑。石库大门,门额嵌“周氏祠”楷书石匾,正堂额题“承聚堂”。夯土山墙,小青瓦合铺大坡屋顶,一进东西两山墙为多重马头墙形制。……
[详细] 蕉川周家大屋位于二村68号,座南朝北,清代建筑。面阔39.99米,进深36.11米,面积1444平方米。为二进天井院落,石库大门,砖砌门墙,门-合卵石铺砌门坛。一进五开间带两厢,明间开石库门通至后进。二进七开间带两厢,前廊为穿弄,两侧通至耳房。东耳房五开间带两弄,明次间为厅,梢间为房。槛窗前置天井,天井两侧厢房,四开格扇门。耳房南首为厨房,北首为轩房,一进两厢式,双开格扇门。西耳房一进两厢三开间。厨房面阔三间,南墙外为块石砌筑空坛。泥砖混筑封火山墙,三合土地面,屋面阴阳合瓦。……
[详细] 永庆桥建于清代晚期,位于城北乡溪下村村尾水口,白雁溪与上田溪交汇处,横跨白雁溪。系单孔石拱廊桥,东西走向,净跨15米,矢高9米,横放纵联错缝砌筑拱券。桥长43.33米,宽6.18米,桥屋13间。桥面块石墁地。廊屋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小青瓦单檐双坡顶。当心三间重檐,明间设神龛,供真武大帝。桥两头筑封火墙,西端辟拱门。当心三间檐柱出挑牛腿雕刻较为精美,其余各榀用短柱承撩檐檩。……
[详细] “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松阳县的城隍信仰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松阳城隍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城隍庙由明代知县周宗邠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重建,咸丰、同治年间续修。历次修建有碑志可查。官府在岁时伏腊,春秋二季均要祭祀,每月朔望(初一、十五)由民间致祭。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殿、后寝、后楼。大殿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架抬梁前后双步,金柱、梁枋用材硕大。明、次间前檐柱方形石柱上刻楹联三对。后寝面阔五间,五架梁前后双步梁。后楼重檐,面阔三间,五柱九檩,一楼明间采用减柱法,减去中柱,增大空间。各进牛腿、雀替、驼墩浮雕荷叶、莲瓣、曲带、花卉、吉祥果等纹饰。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和梁架……
[详细] 武庙又称“兰溪会馆”、“汤兰公所”。位于县城西屏街道中弄12号,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系汤溪、兰溪籍布业染坊商人在松阳集资兴建的会馆,供奉关帝神像,大门额题“关圣宫”。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共三进,方砖墁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依次有门厅、亭阁和正殿,亭阁四周“回”字形天井,东西两侧为厢房。建筑雕刻常用的图案有招财童子、元宝、铜钱、蝙蝠、鹿、八仙人物等,充分反映了当时商人祈求生意兴隆,经商发财,富贵长寿的愿望。汤兰公所是我省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关帝庙,同时它又为商业会馆,对研究当时浙南地区的商业交流、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详细] 文庙也叫孔庙、夫子庙,与学宫、儒学合建,既是古代祭祀先圣孔子和先贤、乡贤的殿宇,又是教育管理机构。文庙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为处州最早的官学。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张赛迁建现址。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坐落于县城西屏街道大井路,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正中为大成殿,东西列两庑,前为戟门、泮池、棂星门,大成殿后有明伦堂、孔教会、崇圣祠。前厅戟门面阔三间,三柱五檩。后厅大成殿面阔三间,九架抬梁式,歇山顶。厢房面阔五间。文庙现存建筑木构件基本保持原貌,明万历年间松阳知县周宗邠曾重修儒学,因而戟门内现仍存“松阳重建儒学碑”一通。……
[详细] 遂龙桥位于龙泉市城北乡东书村与遂昌县垵口乡坝头村交界处,东西走向,跨坝头溪。始建于清初,民国十三年(1924)重建,坝头村与东书村多次合资修葺。清光绪《遂昌县志》记载:“界桥,在中畲庄,离治九十里,过株儿(桂义)岭,南乡诸水毕会於此。叠石为基,架木为屋,长十余丈。桥之北为遂境,桥之南为龙境,以此分界,故名界桥。”桥系一墩二孔木构廊屋桥,桥长29.6米,宽4米,跨溪17.5米。桥墩块石砌筑,迎水面设“破水刀”,两岸墩卵石砌筑,跨苦槠木纵平梁,承桥屋。桥屋11间,主桥9间,引桥2间,桥面杉木板纵向平铺,引桥地面卵石铺砌。梁架为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明间南侧设佛龛,龛边柱联“香阁峙中流花雨涵敷濛遂造,长虹起天末星河横贯入龙渊”。廊屋中部三间升起,重檐歇山顶,余为单檐双坡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详细] 周良池宅位于青田县温溪镇港头村大峙街41号,2011年4月20日,被公布为青田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周干旧居位于青田县温溪镇沙埠村沿江路34号,2011年4月20日,被公布为青田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