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旅游

马鞍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马鞍山公园
  古称仙弃山。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海拔270米,石山古老秀劲,形如马鞍而得名。在晨雾中似腾空奔马,有“天马腾空”之称。现已辟为马鞍山公园,对游客开放,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半山有洞,洞中有洞,有屏有室,钟乳石组成各种不同的图画,甚为美观。唐代起成为游赏之地,有宋、元、明、清石刻100余通,以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朱时晦题名最早,靖康元年(1126年)丘允《新开山路记》记载最详。登山顶瞻望,大小群峰于足下,飞鸟掠过,但见其背,柳江玉带,锦绣河山,一览无余。马鞍山为柳州古八景之一,是历代游客寻幽探胜……[详细]
太白碑林
  全国新建碑林中的精品---太白碑林九九年以来马鞍山市政府、当涂县政府投资一百五十多万元兴建了太白碑林,现已正式对外开放。太白碑林建筑由支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良文教授领衔设计。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回廊环水而建,亭台榭阁,古朴典雅,造型别致,均有典型的徽派特色。碑林内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石山古拙、林木青翠、景致怡人。太白碑林的书法作品由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和当涂县人民政府发函征集。现已收到并珍藏现代、当代106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在各个时期精典诗文,书体集真、草、隶、篆、行、魏碑。诗文由合肥市雕塑院工程师马瑞生先生镌刻上碑。碑材选用江西玉山上等砚材青石料,质细色纯。“太白碑材”匾额由郭沫若先生题写,字体苍劲。大厅内墙壁依次镶嵌着毛泽东、郭沫若、鲁迅、于佑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7位现代著……[详细]
青莲书院
  青莲书院是墓园后区的主要建筑,面积达300多平方米,门前匾额青莲书院是当代书法家范曾凭吊李白墓时的墨宝。书院内珍藏有唐代李白墓墓砖,及省市级书法名家书法作品,长期举办书法作品展览销售。 ……[详细]
124、丹阳湖
丹阳湖
  丹阳湖,古称“巨浸”,旧名“南湖”,又称“西莲湖”。《太平府志》载:丹阳旧多红杨,一望皆丹,故曰丹杨,杨与阳同音,遂称丹阳湖。丹阳湖位于当涂县城东南部,与石臼湖相通,东南角为江苏高淳县境。古丹阳湖原为江南著名的大泽,大致成湖于二三百万年前,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约在春秋前期,古丹阳湖逐步解体,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唐时,丹阳湖还是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的泽国。后来,由于泥沙淤积和围垦,湖面日趋缩小,据史书记载:“丹阳之湖三源,徽州、应天、宁国、广德诸溪所汇也。”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围垦,至解放时只有357平方公里(包括石臼湖在内)。湖身为带状,南北狭长。湖水一般深2- ̄3米,最深处为7米。湖水会于姑孰溪,注入大江。丹阳湖系淡水湖泊,昔“丹阳八景”有“荷花夏月”、“莼菜秋风”、“云边落雁”、“沙上……[详细]
雨山湖公园
  位于马鞍山市。雨山湖娟秀妩媚,周围有9座山峰远近错落,环湖而立,素有九峰环一湖之美称。则景色秀美、风光旖旎。环湖皆路,环湖皆树,环湖皆楼,其中湖北路程和红旗桥的临湖一带,是游人观赏湖光山色的园外之园;湖西路有依湖而建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富园贸易市场和近2万平方米的绿色游园;湖南路则是柳岸花堤,有近万平方米的小游区,天水一色,是人们休闲憩息的佳处。近年来陆续开发的南湖、北湖街边公园将雨山湖水系疏浚扩大,既提高了城市抗涝能力又增添了城市环境中的自然气息,成为人们假日休憩的绝好场所。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园景观的主要特点是绿草如茵,装点着各种乔木和灌木,形态各异的小桥、回廊和亭阁引导游人时而凌波赏荷,时而隔岸观景。大湖中一个人工堆筑的小岛成为大雁、鸥鹭和鸳鸯等候鸟每年必来居留的宿营地。四条繁华的城市……[详细]
昭关松针茶
  昭关松针茶因外形紧结、圆直、挺削、似松针而得名。香气清爽持久,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谷雨前后,采摘初展之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制成。芽叶长3~3.5厘米,大小匀齐一致。1985年,巢湖地区名优茶评审,昭关松针茶获特等奖。1987年,《中国茶叶》第二期,发表昭关松针茶采制技术。产地,主要是长山、刘武、官塘等茶场。1988年,产干茶4000公斤。……[详细]
千古东关
  千古东关位于含山县东关镇境内,与今无为县境内的西关对峙,西控巢湖,东扼长江,形势险要,为三国吴魏之边界,两军反复争夺之战场。著名的“草船借箭”就发生在这里。吴国曾在此筑有“偃月城”,现有“点将台”、“散马滩”等遗迹。……[详细]
太湖山养鹿场
  太湖山养鹿场华东地区最大的国有养鹿场——含山县太湖山养鹿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之滨,国家森林公园太湖山南麓;南临淮南铁路,北接合巢芜高速公路;气候温和,交通便捷。该场始建于一九七一年,占地1000亩,其中种植各类名贵药材林500亩、苗圃300亩;梅花鹿、马鹿存栏2000头,年产仔鹿300头;固定资产2100万元。现已开发出一系列能促进人体健康的鹿产品:鹿茸片、鹿茸血酒、参茸酒、鹿胎膏、鹿鞭胶囊等,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药材生产先进集体”、“巢湖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近年来,利用场区内林壑优美、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开展了鹿业生态旅游;先后开辟了:百草园、洗心涧、雷鸣泉、观鹿台、特鹿园、相思树等一系列自然人文景观,使太湖山养鹿场成为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详细]
129、褒禅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褒禅寺
  褒禅寺褒禅寺坐落于含山县城东北褒禅山中。唐贞观12年(公元624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20余年。圆寂后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声名遐迩。宋仁宗致和元年(公元1054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慕名来游,写下了不朽名篇《游褒禅山记》,褒禅寺名扬海内外。中,褒禅寺院被毁、高7层的慧褒和尚舍利塔被炸坍塌,舍利被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政府多方查找,终将慧褒舍利寻回,并-物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文物,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后由含山县政府请回归藏于褒禅寺内。近年来,经含山县委、县政府的多方努力,褒禅寺于2001年10月动工重建,褒禅寺的重建得到了台湾、香港、澳门及内地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佛教界人士和善信群众的大力支持,共筹集资金500余万元。重建后的褒禅寺占地面积30亩,庙宇127间,佛像500多……[详细]
烟墩山遗址
  位于九华路中段的烟墩山遗址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发掘出土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玉器、青铜器等近400件,发掘出9座墓葬、7处建筑房基、8处灶址、30个灰坑以及大量的红烧土。烟墩山遗址是5300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3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局部抢救性发掘,共出土400多件玉器、青瓷器、陶器等重要文物和多处灶台及灰坑,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该遗址紧邻马鞍山市政务中心、文化中心和烟墩山公园,视野开阔,是展示长江中下游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对研究该地区早期的文化谱系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墩山遗址紧临马鞍山市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是5300年前的商周人类居住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3年,经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详细]
131、桓公井
桓公井
  桓公井位于当涂县城东五里外的白纻山上。据史书载公元三世纪,东晋大司马桓温镇守姑孰时曾百姓连夜凿井,恰巧井下有一泉眼,流水汨汨,清澈见底,便取名为“桓公井”。传说桓温还在此饮马,故又名饮马泉。唐李白、宋王安石等都有歌咏桓公井的诗篇。……[详细]
大渔滩湿地
  大渔滩湿地位于陶厂镇十联圩境内,面积2000多亩,这里原来是一个面积较大、地势低洼的河湾,后来由于泥土淤积,大约在350年前形成了比较典型的滩涂湿地。……[详细]
仙踪江淮桥
  仙踪江淮桥位于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始建于明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距今有450多年,江淮之间大旱,仙踪老百姓捐款修建江淮桥。桥体与引桥长53米,宽约6米,下有三个拱券,桥墩两侧均有分水墩,桥面左右各有栏杆护柱42根,都有雕刻纹饰,该桥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券下条石按镶嵌式传统制式,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也是江淮之间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大三孔桥,1987年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江淮桥本体为基础,向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45米。……[详细]
运漕古镇
  运漕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含山县城南40公里,总面积70.3平方公里,4.4万人口。近年来,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运漕镇自然条件优越,东进长江,西通巢湖。裕溪河、牛屯河将其环抱,水上运输发达,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合肥、舒城、六安、庐江、无为、巢湖等地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出江的必经之地,历来就是商业重地。运漕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名胜古迹较多。……[详细]
马鞍山三台阁
  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20世纪末得以重建。建成后的三台阁高五层约3O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登临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三台阁已成为采石砚风景区乃至马鞍山的新亮点。三台阁,现马鞍山市人民悉心重建。气胜当年。此阁居高临下,俯瞰苍茫,应该比别处更能读懂万里长江。请看我们脚下这默默江流,千百年穿越过战火和霸业,浸润过富庶和贫瘠,营造过美景和灾象,谁能想到,它最终刻画在大地上的,竟然是一个伟大民族人格深处的诗性秘藏。三台阁是采石矶的制高点,采石矶是万里长江的结穴处。此阁景观,尽在游人眼底,无须描述;此矶历史,已有碑联如林。……[详细]
诗仙太白楼
  太白楼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旧志载,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因记载过简,不得其详。目前能够确认兴建较早的时间为明正统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广济寺僧修惠于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寺前建谪仙楼,肖太白像祭祀于楼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为“太白楼”,又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阁和璧的格局。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太白楼系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修葺,面貌一新。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白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详细]
137、叶家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家桥
  明代桥梁,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横跨丹阳河,连接新市、丹阳两镇,在当博公路修建之前,是当涂至溧水官道上的重要桥梁。桥为青石结构5孔拱桥,长44米,高8.5米,桥面中部作花轿顶状。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清代和民国年间曾重修3次,工艺精细,气势磅礴,有“当涂第一桥”之称。横跨丹阳河,连接新市、丹阳两镇,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传为当地叶姓富户捐资所建。在当涂至博望公路建成前,该桥是当涂至溧水官道上重要桥梁,因工艺精细,气势磅礴,素有“当涂第一桥”之称。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家桥属拱桥,东西走向,由青石条纵横砌筑,主体保存较好,5跨,通长44米、宽8米。桥栏低平,栏柱上雕刻象、狮、葫芦、锦盒等,桥两端抱鼓石分别刻有鱼跃龙门、凤栖梧桐、狮子绣球、福禄长……[详细]
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位于安徽马鞍山霍里镇丰收村,是当地文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的。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紧邻著名的濮塘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地貌多样,古遗址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有典型南方气质,与当时的中原、江淮文化不同。五担岗遗址总面积10万平方米,村落里有多个功能区,发现了40多件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器物和一处墓葬,其中墓葬区约7000平方米。2002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抢救性发掘其中的生活区250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等三大类近400件石器、陶器、铜器、原始瓷器和骨制品文物。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500年前,这里的手工业、农业、捕鱼业就十分发达,是中国大地上的中心城市之一。 五担岗遗址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水井。水井开口直径约在13米至14……[详细]
石门石刻
  在当涂县横山西南麓的一条峡谷深处,原有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状若大门。由于岁月沧桑,石门右侧已毁,在幸存的左侧石壁上刻有“石门”二字,笔力遒劲,乃为唐人所镌。石门摩刻的上侧极高处石壁上,还有明代文人王磐题写的“壁立万仞”石刻四字,至今仍可辨识。石门一带,山水奇丽,盘道弯曲,游人到此,如入仙境。门票·开放时间免费。交通位于当涂县横山西南麓,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详细]
140、金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柱塔
  金柱塔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长江口的南岸,距县城2.5公里,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金柱塔砖石构成,通体高37米,底径9米,八角七层,各层檐口以砖仿斗拱,塔基由青石叠砌。塔体双筒结构,外筒为梯道,内筒为各层塔心室,各室均为穹隆顶,顶沿下口镶佛像砖,内设佛龛,各层各面均开塔门,门两侧筑灯龛。清康熙六年(1677)重修,并建一堂一亭于塔下,周围植花竹,现堂亭俱废。金柱塔制作精细,气势磅礴,集宗教、风水、航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但不繁杂,体态稳重大方,塔的倚柱、佛龛建造精美,双杪华拱、鸳鸯交手……[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