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威德寺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一座佛教寺庙,坐落于三娘湾旅游风景区的乌雷岭上。纵观历史,有着一千四百多年悠久历史的钦州,原是佛庙较多的地区,有着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钦州的大寺镇就是因为寺庙集中而得名的,其佛教信众根基深厚。据钦州县志记载,建国前钦州城内仍有“崇宁寺、北府寺、女庵寺”等佛教活动场所,后因种种缘由已不复……[详细] |
![]() | 灵山桂味荔枝生态园AAA 新光桂味荔枝生态园位于灵山县陆屋镇新光农场场部,紧靠钦州市灵山县310省道,其东面一公里处为陆屋高速公路出入口,项目总规划面积800亩,总投资4.5亿元,并于2016获得了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光桂味荔枝生态园是一家集餐饮、娱乐、住宿休闲旅游、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实体。该项目主要分为五大功能……[详细] |
![]() | 广西烟霞山风景区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其地貌是由红色砂岩构成(形成于6000万年前的河、湖中),经过百千年的流水塑造形成巍峨独特的地形,地理学称为丹霞地貌。且发育典型、类型齐全、形态丰富、具有雄、奇、秀、险、幽、奥、旷等特点,如神似老人脸庞的老子峰、阳刚奇特的擎天一柱、秀丽雄伟的花龙岭等丹霞奇观。奇山亦有妙水,如……[详细] |
![]() | 烟墩霞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烟墩镇,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灵山县城30公里,国道103二级公路从高梧高速新福路口通往烟墩镇长麓村,交通便利。霞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历史人文独特。拥有海拔落差200多米的生态峡谷,优质清澈水体、高度100多米的瀑布,体量巨大的丹霞地貌、奇石,低海拔云海以及神秘的……[详细] |
![]() | 锦泉生态旅游度假村位于灵山县灵城镇独岭村、石龙村、新大村的龙武山(邕浦二级公路灵山至南宁五公里处),是国家2A级景区。度假村项目占地面积820亩,总投资1.54亿元,拟通过招商引资、与企业或个人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开发经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旅游生态园、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龟鳖生态养殖基地、度假公寓。建设期限4年,建成后可……[详细] |
![]() | 龙武庄园位于灵山县灵城镇新大村,县城西部10公里处,邕浦二级路和209国道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龙武庄园原名新大塘,由新大塘村人劳廼猷、劳廼祥、劳廼孚、劳廼心等四人合资,于1900年开始建造,历时21年,于1921年竣工,总占地面积6769.68平方米,建筑面积7588.06平方米,是民国时期灵山四大塘之一。庄园坐北……[详细] |
![]() | 灵山石瓯山茶场:品茗垂钓两相宜石瓯山位于钦州市灵山县,山顶遍布着如磐的巨石,而且风化成熟,形状各异,其中有一巨石状如天然“石瓯(即碗)”,山因此得名。山中开辟有面积广阔的高山茶园,层层叠叠的茶园如登天之梯,蔚为壮观。山下有面积数百亩的石瓯山水库,岛屿众多。游客登临此山,可亲身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可登高望远,野炊烧烤;可……[详细] |
![]() | 香翰屏先生旧居香翰屏是石乡坡子坪村人。民国时期为两广较知名人士,曾在陈济堂部下担任师长、军长,1949年迁居香港。香翰屏旧居始建于1937年,全部落成花了10年时间。这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园,占地面积约30亩。庄园分为“增城子”、“嘉李园”两部分,共有大小房116间,其中宿舍63间,建筑结构为对称三进,两厢旁列,上盖琉璃……[详细] |
![]() | 山岗遗址1987—1990年,县博物馆普查文物时发现此址,县境内中南部至西北部的一带河溪旁的丘陵,遗留下三百多处山岗遣址。其时代的上限有的属新石器时期,下限至唐、宋时期,其中以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居多。县博物馆已采集到百个遗址的标本1000件以上。这些标本实物中有石铲、石斧、石凿、夹砂陶、印纹陶、刻划纹硬陶残片以及陶纺轮……[详细] |
![]() | 轿顶岭古城址位于福旺乡六寮村公所丹竹山村轿顶一带,是县博物馆于1987年普查文物时发现的。此城城墙均筑在丹竹山村周围的岭脊上,残城城基宽约4米,高约1.5米。全长约5公里,十分险要。调查时,在残城中段拾取到残铁剑一小截,花纹陶器残片数块,质地纹饰均与越州古城内出土的类同。确定其准确年代,还待考证。……[详细] |
![]() | 合浦县抗日青年代表大会旧址在张黄镇张黄街原张黄农校旧址。1939年3月,在中共合浦中心县委的推动下,由抗日救亡团体联合倡议,在此召开了合浦县抗日青年代表大会,与会代表数百人,除中心县委领导同志外,还争取国民党175师政治部派员参加。这次会议,宣传了中共抗日主张,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详细] |
![]() | 小江潘屋印刷厂革命旧址在小江解放北路潘屋村。1940年初,在中共合浦党组织的推动下,北海开明人士陈锡汉将自办的印刷厂迁来小江潘屋营业。地下党组织安排了几个党员在该厂工作,兼为党印刷-宣传革命和抗日道理,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详细] |
![]() | 小江米行革命旧址在小江镇解放中路148号。1940年4月,中共合浦中心县委领导了全县的“米案”斗争,小江党组织发动二千多民众,在此米行市场开大会,反对汪派官商运米资助日军,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拦截小江河中运米的竹筏,进一步掀起群众的抗日热潮。……[详细] |
![]() | 长塘山合浦一中分校革命旧址在江城乡六新行政村长塘山村。1938年秋,日军占领涠洲岛,北海遭受日军侵略,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迁移部分班级到此村宋氏祠堂继续上课。该校中共党组织与廉中党组织联合开展抗日革命斗争活动,发展党组织,传播革命思想。……[详细] |
![]() | 抗战时期合浦廉中革命旧址在今小江镇浦北中学东侧。1938年秋至1940年秋。合浦廉州镇被日寇飞机轰炸,合浦廉中迁至此地继续办学。中共合浦县委书记张进煊(该校教师)以学校为据点,在小江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和地下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成立小江区委。……[详细] |
![]() | 沙江祠堂革命遗址在江城乡沙江行政村沙江村。1945年2月7日,在中共南路特委领导下,小江地区党组织率领人民群众。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全歼驻苏村朴子坪、伏羲祠、北河四姓祠之国民党军,获胜后,在此祠堂会集整编,正式成立小江人民抗日游击队。……[详细] |
![]() | 张世聪烈士故居在大成乡勾刀水村。1985年间,为缅怀革命烈士张世聪。县人民政府在张世聪故居悬匾,以此村作为革命遗址纪念和保护。……[详细] |
![]() | 到耽观音堂革命旧址在大成乡到耽行政村到耽村。1949年8月1日,粤桂边区纵队第4支队在此召开大会,宣读中央军委命令,命名该支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佳边区纵队第四支队”。同时,中共六万山地委在此宣布成立合浦县人民政府,任命朱澜清为县长。……[详细] |
![]() | 大窝山革命遗址在大成乡联成行政村大窝山。1945年5月6日,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纵队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中共四属党组织联络员兼军事特派员、白石水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张世聪,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在此牺牲。……[详细] |
![]() | 金街岭岗村革命旧址在大成乡金街行政村岭岗村。1945年2月5日,在中共南路特委领导下,合浦地区公馆、白沙、南康、白石水等数支武装起义队伍,共二百余人,在此集结,统编为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合浦大队。……[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