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旅游景点介绍
螺髻山彝寨螺髻山彝寨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螺髻山下,地处四川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螺髻山镇的黄金地段,南距普格县城30公里,北至州府西昌市42公里。省道西巧公路紧贴彝寨东边而过。螺髻山彝寨占地251亩,总投资9380万元。内有彝族民居83幢( 包括碉楼2幢),房屋建筑面积30559.49平方米。寨内有彝族特色民居、土司府、毕摩和苏尼园、寨门、碉楼、水景街等特色建筑,设置彝族服饰、彝族饮食、彝族文化及商贸四大功能区。螺髻山立足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凸显彝族建筑风格,集中展现彝族文化特色,堪称“中国第一彝寨”。……
[详细] 波洛云海,较之峨眉山云海有过之无不及,站在丙乙底山最高峰(电视差转台)处俯视,万里云海里只凸现出三座山峰:北面狮子山、东西老君山(云南)、西面木托山(布拖),可望玉龙山(云南丽江)、贡嘎山(甘孜),景色迷人。……
[详细] 波洛索玛花(杜鹃花),十万亩成片,延伸丙底乡、甲依乡、尔觉西乡,每年四月底至六月中旬,索玛花五颜六色,鲜鲜的、艳艳的、红红的开着,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添了几多光彩,上山游览,观光索玛花的人们,连连不断,游人们和过路车辆总是将索玛花插汽车及姑娘的辫子上,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美的享受,似乎过“索玛花”节。在封山育林碑对面金阳方向,有几个小山包,丝窝方向有个哑口,大约200米宽,堤坝50米,引渠蓄水库(人工湖),湖面100多万平方米。……
[详细] 彝族向天坟,位于昭觉县古里片区龙沟乡阿里米村果噢乃巨的两座小山顶上。南距古里工委约7公里,北距龙沟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从该处坟地和周围的地形地貌看,南北两侧为沟,山下沟谷台地为农耕,东侧为风景优美的硕嘎拉达,西靠神奇的鹫里德波(坐鹰山),昭觉县城至古里工委的公路从中穿过,这里有着许多神秘的传说。彝族向天坟是一种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境内的古坟墓,形状大体可分为圆形、单圆台、三圆台堆垒金字塔这三种类型。后者由大、中、小三个圆台堆垒而成,第三台顶用石砌成凹口向天。单圆台有两种,一种台端平面圆心用石砌成凹口向天;另一种台端向天平面用土填满。圆环向天坟酷似井栏,环口向天。因此统称向天坟。是踞以观测天象星斗的观象台或天文台(刘尧汉、卢央二位先生著《考古天文学的一大发现——彝族向天坟的结构与功能》19……
[详细] 布拖县补莫湿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乐安自然保护区境内(自然保护区面积22754.3公顷),现有面积700多公顷,是四川省第二大湿地资源,现已列入凉山州州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并正在积极争取四川省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拖县补莫湿地是保护黑鹳、扭角羚等国家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重要基地。乐安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植物垂直带谱齐全,湿地资源独特。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27目77科26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扭角羚及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黑熊、獐子、岩羊、白腹锦鸡、红腹角雉、林麝、黄麂、猴、狐狸、穿山甲、水獭等。鸟类100余种,有麻雀、喜鹊、乌鸦、斑鸠、岩鹰、杜鹃、岩燕、锦鸡等;有森林植物59科185种,珍稀植物有红豆杉等,森林垂直分布较明显。……
[详细] 竹核温泉可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温泉。竹核大温泉位于昭觉县竹核乡大温泉村,距县城14公里,海拔1905米,属热泉,泉眼水温50℃以上,矿化度0.2—O.21克/升,PH值为8.4,水化学特征为碳酸氢纳、钙(HC03—NaCa)型,流量19.69立升/秒,主泉眼位于志留系灰岩,角砾岩破碎带。现修建有四季皆宜的游泳池一个(1000m2),沿牛洛河河岸修有占地达27亩的养鱼池,所喂养的罗非鱼内外驰名。竹核小温泉距大温泉约1公里,水温44℃左右,流量5.6立升/秒,矿化度为0.075克/升,PH值6,水化学特征为碳酸氢钠、钾,氯钙型水(HC03?CL-K+Na+Ca),该泉下游也建有养鱼池7.8亩。由于竹核大,小温泉,地处宜宾至西昌的公路旁,可进入性好。……
[详细] 布拖乐安黑鹳自然保护区面积21358.9公顷,是目前已发现的四川省唯一的黑鹳种群越冬地。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布拖境内已发现18只群居的黑鹳。它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亮,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背部通黑,嘴和脚均是红色,腹部呈白色。据省、州专家实地考察,乐安湿地是保护黑鹳、扭角羚等国家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好地方。也称乐安湿地,位于布拖县西溪河片区乐安乡境内,距县城约30公里,是四川省境内少有的成片湿地之一,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乐安湿地四周山势平缓,湿地内水草丰茂,候鸟成群,随处可见黑鹳、苍鹭等珍稀鸟类成群结队的景象,是湿地风光旅游、观鸟的好地方。这里分布着11个彝族原始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民风民俗。在保护区内,若顺着小路登上“观鸟台”,湿地全景则尽收眼底。 乐……
[详细] 位于布拖县城南东的金沙江边,有一“群峰壁立,千幢叠翠”的好去处——白石滩。游览者谓之:“布拖第一奇观”。这块长200米,宽50米的巨大“玉佩”,经金沙江水上万年的冲打洗涤,竟被雕刻成为如今千姿百态的巨型“工艺品”。或像塔,或像楼;或似倚天宝剑,或如器物乌兽;或像竹笋、蘑菇,或似文人武士、少女村姑……一石一形,栩栩如生;高低大小,错落有致。摸一摸,光润、细腻;看一看,晶莹、剔透。若顺“云梯”登上“望峰顶”,白石滩则尽收眼底,恍若置身于仙境中。夏秋季节,江水上涨,白石滩匿迹销声;冬春季节,水落石出,方显“庐山真面目”。正所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白石滩有个美好的传说:相传东海龙王西行拜佛途经交际河,深感此地山灵水秀,便将随行的第99个龙女寄养于此。龙女长大后欲返龙宫,土地神之子垂涎欲滴,……
[详细] 会东县,因地处会理的东面,故名会东。全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近临金沙江的会东,地上、地下资源极其丰富。地上,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年均日照2323小时,无霜期279天,年均降雨量1058毫米。盛产水稻、玉米、烤烟、蚕桑等多种粮经作物,是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县和四川省优质蚕茧基地县;地下,矿藏富集,己探明的金、银、铜、铁、铅、锌、石英石等金属、非金属矿达30多种,其中,铁矿石远景储量超过1.8亿吨,铅锌储量400多万吨,品位居全国第二;加之会东城镇建设颇有特色,被中外专家赞誉为攀西宝地上的一颗明珠。……
[详细] 皎平渡位于会理县东南方,距县城74公里。红军四渡赤水后,开始进军云南,准备抢渡金沙江入川。而皎平渡是红军唯一的生路。-命令-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1935年5月1日傍晚,红军干部团赶到皎平渡口,搜索到两条旧船,并于当晚渡过了金沙江,消灭了川军守敌,控制了渡口,后又找到4艘木船。红军从这里全部渡过金沙江。红军自此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详细] 赢洲公园位于会理城内西街,原为明代邓指挥所设水牢。清末,由几省会馆辟为园林,1980年修复一新,新建驻鹤亭、金镜阁、藕香桥、玉华池等。武候祠,位于城北老街子,明嘉庆年间建,清代两次重修,历经五百余年,迄今保存完好。该景点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美丽壮观。东岳庙,位于县城南门外,清镇抚周冕建,为四合院布局,以彩绘浮雕见长,主体结构至今完好。景庄庙,位于城西垭口小山岗上,重檐飞阁,古木参天,为明代永乐年间官吏李毅建,迄今风物犹存。碑林,设于赢洲公园金境阁内,收藏有明朝状元杨升庵、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近代知名人黄炎培、郭沫若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聂荣臻等的墨宝31。文塔,位于城南,距县城约五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塔层九级、高约十丈,并有生活设施。……
[详细] 会理古城位于凉山州南部,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人,是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为省级文化名城。县城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之美称,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距西昌市185公里。会理县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17年的历史,县城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存会理古城建于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有保存完好的元至明代建筑1处,清代建筑7处,其中会理县城北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理古城保护与开发面积1.02平方公里,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体现特色、提升品位”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古城建筑为明清风格,同时充分体现会理所独有的川滇文化特征。会理古城主要景点有:钟鼓楼,在城内十字大街,建于清雍正12年……
[详细] 会理古白塔,因塔身为白色而得名,当地又称文塔。白塔座落在会理县城关镇东南部的南阁乡文峰山巅,为会理县8景之一。距县城5千米。会理古白塔始建年限无考,有关史料只记载于清道光21年(公元1841年)重修。该塔建筑面积68.89平方米,共9级4面,高31.8米。空腔。底层北面有拱门,经此可进入塔内。拱门右侧石棂上刻有1副对联的上联,书有文峰峭凌云一径登峰造极,下联无存。第3、4级内有大理石浮雕如来佛和4大天王像。第5、6级有小圆窗。会理古白塔座落处白塔山,形如一艘木船,山上树木葱郁,林中还有民间自筹资金建造的庙宇群,是会理人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详细] 在德昌县境内分布有六座古塔,多为清朝时期所建,古塔形状各异,高雅在10至20多米不等,其中以茨达字塔尤显壮美秀丽,该塔位于茨达乡新胜村,建于同治九年(1870年),座北向南,仿楼阁五重檐,辩证角攒尖式。塔身周长16.2米,占地21.9平方米,通高21.8米,砖石结构。第一层有两通碑记,三道功德碑,南面开窗,第二、三层除南面开窗外,其余置烧陶人物浮雕,第四层开窗,北面是人物浮雕,余四方刻有“龙吟虎啸”四字,第五层南面开窗,其余五方刻有“唯有读书高”五字。……
[详细] 大石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城南5公里王所乡西南约400米处,属安宁河流域的中段地区。大石墓葬为战国至西汉时期西南地区某一民族的文化遗存,据文献记载,大石墓可能属当时的邛都人。其构造是在地面上用巨石砌成墓室,有的在墓室上加封土,墓内埋葬人数甚多,年龄、性别各有不同,系多次葬入。王所大石墓群呈三角形分布,墓室基本在地表以下,表面用巨石盖顶。东墓长7.4米,宽3.5米,地表部分高1.4米,墓室盖顶右不全;南墓距东墓50余米,长9米,宽2.8米,地表部分高1.2米,除墓门一块盖顶石移位滚在墓门前外,基本完好,现存盖顶石9块;西墓距南墓60余米,长10.8米,宽3米,地表部分高1米,有盖顶石6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保存完好。德昌县境内王所乡、六所乡、阿月乡等乡分布有大石墓,当地人称……
[详细] 二滩电站库区位于德昌县城西部,由于雅砻江截流,水位升高而形成库区高峡出平湖,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壮丽景观。二滩正常蓄水位雅干流145公里,回水的干支流共240公里,最宽江面1500米,平均宽雅500米,正常蓄水位时库区水面101平方公里,雅砻江干流二滩区攀枝花市占81余公里,其余在德昌、盐源两县交界数十公里。二滩库区延绵100公里的水面象镶嵌在群山峻岭中的一条银带,水面宽阔,平均达80余米,两岸高山,峰接巅连,山峰千姿百态,水面波平浪静,是一处生态旅游、休闲渡假的好地方。……
[详细] 在安宁河沿岸百姓的记忆里,曾经的安宁河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频繁发生的洪灾毁坏了大量的引水灌溉工程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安宁河干流近百年的历史中,发生毁城镇、坏桥面、淹人畜的大洪水至少有25次,平均每3至4年一次。而一般的灾害性洪水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安宁河漂流河段航道最大宽度为80m,最小宽度为40m,航道曲率半经都在20m以上,平均水深1.2m,无暗河出入口及大坝,河段有大小滩点10余处,落差1m左右,平均流速1.38m/秒,漂流中平缓时,随波逐流,顺其自然,沿岸观赏安宁河两岸秀美的自然风光.荡漾中可感受舒缓的无限情趣;时而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浪花翻滚,让你充分体味跌宕起伏,游艇大起大落在千军万马中穿行的感觉,勇往直前又使人胆颤心惊。两面三刀岸风光……
[详细] 凉山州著名旅游胜地。在普格县城北面西(昌)宁(南)公路2公里处。水温42度-44度。枯水季节流量37.84升/秒。最大流量910升/秒,矿化度6.701克/升,属重碳酸-硫酸钙型温泉水,还含有铁、锰、氟;钼、钛、铜、硒、锂和氢等元素。建有现代化的浴池和游泳池,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和峡谷景观,已成为人们游泳的好场所以及度假旅游胜地。……
[详细] 老君洞位于普咩乡老君洞村的半山腰,与金沙江面垂直高度约500米,洞中有股清流通明亮的泉水注入金沙江中。当年长漂时某报记者未到现场错误地报道:“金沙江的水有三分之一流入老君洞,密封船险些进入老君洞……”至今还成为当地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流传甚广。老君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结构,洞口高而宽敞,入洞约5丈变得狭窄难行,形如洞口,人称“狗钻洞”只有体瘦的人才能入内,过此险景豁然开阔,石柱石笋林立,景观奇特,洞中有洞,洞中有水,错落有致,情趣横生,晶莹的洞中“珊瑚”似禽似鸟,奇形怪状,色彩各异,有红的、绿的、黄的、白的极为诱人,进洞者无不赞叹,都说比云南的阿卢古洞和燕子洞漂亮数倍,洞中的奇、幽、险难以用最美丽的形容词来描述。老君洞洞深无比,据说不低于30里长,至今无人探底,洞中无数难解之“谜”正待世人……
[详细] 木里境内的大多数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神秘的宗教文化,把--奉若神灵,宗教特色十分突出。木里-在整个藏区享有特殊的地位,全县佛教胜地三大寺,十八经堂。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木里大寺,位于桃坝乡你易店村,海拔2637米。1656年,由木里藏传佛教三世-兼第二代大-松登桑布主持兴建,历时12载,于1661年建成,命名为嘎登喜祖·郎巴吉韦领。全盛时期的木里大寺整个建筑群占地8万余平方米,是境内最宏大的格鲁派寺庙。而在那时的木里有三座著名的大寺——康鸟大寺、瓦尔寨大寺、木里大寺。现在的寺院和当年洛克见到的景象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那时的木里大寺已经成为今天的遗址,在它的旁边盖起了一座崭新的寺庙,就像当年的寺庙一样金碧辉煌。每逢节日,大寺都要举行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0米建设……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