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AAAA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称杜甫的涛是“政治诗”。所以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巩义是诗圣的故乡,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诗人……[详细] |
竹林长寿山AAAA 竹林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部,处在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竹林长寿山景区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而且旅游资源丰富,望舅台、笔架山、桃树沟、杏树岭、福龙寿龟、千年古橿、三星宫,是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放飞心情、陶冶情操的最佳休闲乐园。长寿山景区,总面积5.5平方公里,满目青山叠翠,如诗如画,深秋季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如霞似锦,长是以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为特色的窗口景区。长寿山,原名叫“龙龟山”,又叫“三树岭”。因这里有久居仙山的自然景观石龙、石龟,还有树龄超过千年、峥嵘苍劲的三棵老橿树而得名。2006年10月,原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河南省委书记、竹林发展顾问侯宗宾同志第九次视察竹林时,被龙龟山景色所感染,更得……[详细] |
康百万庄园AAAA 康百万庄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位居三大庄园之首,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该景区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此外康氏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历经四百年而不衰,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康百万庄园也被誉为“豫商家园”。“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巩义康家,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一直富……[详细] |
天井院,老百姓习惯称之为“窑坑”,是我国黄土高原一带民居的宠儿,也是巩义市的特色民居之一。天井,是“四周或三面房屋和围墙中间的空地,其形如井而露天,故此为名(见《辞海》“天井”条)。”推而广之,中原一带把“窑坑”也称之为“天井院”。巩义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土层厚,系长期堆集而成,老百姓称之为“卧土”,有利于天井院和窑洞的开挖。天井院的形状有二,即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小不一,可根据土地面积、地形、居住人口的数量、经济实力综合考虑决定,最大者为“方三丈”(即长、宽、深均为10米的正方体形),深度一般在6米左右(也有更深的,但出入更加不便),可打窑7—15孔。窑洞的深度,一般在10米左右,宽度在……[详细] |
宋陵,北宋皇帝(960-1127年)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开洛高速贯穿东西,南有嵩山,北有黄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人誉为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风水宝地,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共有300余座陵墓,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巨大的陵墓群,几乎涵盖了北宋所有的皇帝,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巩义,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详细] |
巩义石窟寺AAA 巩义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寺背依邙山,面临洛河、山光水色、秀丽多姿,古有“溪雾岸之幽栖胜地”的赞誉。与著名的黄河、洛河交汇处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建于6世纪北魏尊崇佛法的盛期的石窟寺,依山开凿五窟。五窟中以第一窟的规模最大,面积为6米见方。窟中的雕像,大部分取材于《妙法莲花经》,部分则采自汉魏两晋以来的本土艺术传统,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优秀艺术作品。石窑寺面积有有9000平方米,院内视野开阔,绿化美丽,是理想……[详细] |
浮戏山雪花洞AAA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省级首批风景区,位于郑州西南58公里处的巩义市新中镇,自古即闻名遐迩的浮戏山,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色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具有巩境“小桂林”之誉。雪花洞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雪花洞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10米,共分三厅一走廊,面积约4000平方米。雪花洞是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它“寂静、幽雅、深邃,洞内终年恒温,保持在15℃左右,是游览观光的宜人去处。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协会会长朱学……[详细] |
青龙山慈云寺AAA 青龙山慈云寺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距巩义市区20余公里。这里四山旁围、一水中流、峰恋联亘、林木掩映、环境十分幽静,是休闲渡假的理想境地。慈云寺始建于汉代,是巩义第一丛林。据寺内碑载:“东汉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腾,竺法兰始建白马寺于洛阳城西,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开慈云禅寺”。所以称慈云,是说佛之慈心广大如云,荫庇整个世界。慈云寺历经沧桑,或兴或废,一直延续至今,它经受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贞观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僧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由于战乱和灾荒,曾—度荒废。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开始,……[详细] |
浮戏山杨树沟AAA 杨树沟景区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距巩义市34千米,距郑州约68千米。景区于2008年6月份开建,如今已具备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景区游览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张金保书记为主的红色旅游;一是以自然风光、休闲体验为主的体验式旅游。 景区开发了中原地区大型“真人CS”对抗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徒手逮猎场、空中滑索,中原首家大型房车基地,拓展训练基地等精典项目。景区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较高。方圆十公里域内植物种类达590种,野生花卉达68种,树类以栎树、青檀、山楂、黄栌居多,在茂密植被间有杜仲、二花、连翘、柴胡、羊角叶、何首乌等几十种中草药。金秋季节,叶黄果红,满眼丰收景色,初霜过后,黄栌叶红,呈现“满山霜……[详细] |
偃月古城AAA免费 偃月古城景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是集参禅礼佛、休闲养生、石窟观光、民俗展示、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区。偃月古城是最具中原特色的风情古镇,建筑设计以原址历史“偃月城”为基础,景观设计融入中原河洛文化元素。通过“帝后礼佛”演绎、“豫剧文化”展演、“民风民俗”展示、“中原名吃”体验等互动,还原中原河洛一带地区历史文化实景,近距离为游客展示中原文化魅力,展现河洛地区浓厚的历史积淀,传承文化经典。目前,偃月古城首期景观:河洛文化街、河洛景观街、河洛美食街、河洛民俗体验街、河洛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墙、河洛戏曲广场、河洛民俗大舞台、非遗表演广场、佛山禅湖全部落成,于2017年10……[详细] |
巩义市博物馆位于市区杜甫路北侧,宋永昭陵东南隅。1997年由巩义市政府投资2200万元动工修建,2001年l0月正式建成开馆,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博物馆由文物藏品库、陈列大厅、办公楼、服务楼等建筑设施组成,建筑风格为园林式仿古建筑属市级博物馆中之首。巩义市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近3万件,展厅计划陈列800余件,现已布展500余件。主要陈列的有《洛汭瑰宝》、《北宋皇陵》、《石刻艺术》、《陶瓷精粹》、《唐宋三彩》、《木雕玉器》、《临时展览》等七个部分、12个展厅。陈列展品有烘沟遗址出土的ll万年前人类使用过的打制石器,铁土沟遗址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日用陶器和曾被盗……[详细] |
伏羲台遗址位于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坐落在黄河南岸,黄河与洛河交汇处东部的夹角地带,高出河岸80米的台地上。遗址于1984年发现,由于当地百姓称此地为“伏羲台”,据此命名为“伏羲台遗址,据先秦典籍记载,黄帝、伏羲、尧、舜、禹等均在洛汭“修坛沉璧”,祭天祭川,遗址西北有传说中的伏羲台。1992年5月,经有关单位、专家认定此处为当时祭天场地。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伏羲为上古,观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图书著其迹,河洛表其文。”清乾隆十年《巩县志》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曾在此敕建“羲圣祠”,元代曹铎又在祠侧建“河洛书院”。遗址由于黄河向南滚动,部分塌陷河内,台地上地势平坦……[详细] |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各陵园都由“上官”、“官城”、“地官”、“下官”四部分组成,围绕陵园还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官等。陵台植松柏,横竖成行,四季长青。陵园内种松柏,陵区四周种值枳橘。宋陵有庞大的石刻……[详细] |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与西周洛阳相对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周亡。延续了一百多年。秦统一六国后,在此置巩县城,属三川郡,汉时属河南郡,北魏时将县治迁至东10公里的巩县老城。清同治五年重修了砖拱碹寨门,咸丰元年修了“巩王阁(红阁)”,并刻碑阐述《巩王庙原委》,还修了一殿、二殿、东西廊庙、山门、踏阶等。《战国策》、《史记》、《汉书》、《藏书……[详细] |
在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有一处圣地,背靠笔架山,面临东泗河,山前是一片碧绿的原野,东泗河从中间流过,河水潺潺,清澈见底,两岸杨柳摇曳,风景秀丽,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村,不仅为明清八景之一——“泗河烟柳”,更因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诞生而吸引着华人及全世界的关注。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杜依艺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以后其祖父杜审言,其父杜闲均居于此。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诗圣杜甫(712年—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窑洞中,这孔窑洞因此命名为杜甫诞生窑,杜甫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在巩义还流传着杜甫康水采文的故事。1963年,杜甫……[详细] |
苇园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米河镇苇园村。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当地群众称为庙路河,又叫苇园河。苇园瓷窑遗址由此而来。小河将苇园村分为东苇园、西苇园两个自然村庄。苇园瓷窑遗址即分布于小河两岸,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东至东苇园山脚,西至西苇园山根,南至苇园水库,北至茶店河沿,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1957年7月,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李辉炳等同志到此调查并发现遗址。1976年,河南省文物部门和巩县文管会联合对苇园瓷窑遗址调查。1987年3月,苇园瓷窑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郑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3月,日本著名陶瓷学者楢崎彰一与南京大学历史考古教研室主任、文学博士熊海棠和考古学教授秦……[详细] |
兴佛寺位于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委东北1000米的莲花山顶上。南依横岭,北临黄河,邙岭青葱,风景如画。该寺创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关于其建寺原由在《重修兴佛寺创建配殿山门功成碑记》碑文中可略有所见:“兹为往来通衢要路,去大河未远;洪波巨浸泛滥无常,当建兴佛寺于山上,收敛风气,砥中流而过险阻,俾居者有平土之乐,行者无道阻之患。”兴佛寺原有山门、十王圣殿、大雄宝殿等,今仅存大雄宝殿。清康熙13年扩建地藏十王殿,清康熙56年重修,乾隆11年建钟楼,以后屡次增修。历经数百年,寺内建筑渐遭破坏,山门、钟楼、配殿等,均在“文革”前被毁。现仅存的大雄宝殿,座南朝北,东西长11.2米,南北深8.20米,硬……[详细] |
福昌寺位于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东临米河第二初中,南距高刘公路50米,310国道200米,北紧靠延长山延长寨100米。 该寺创建于唐,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重修。建国后,修建郑州市33中时,拆毁部分建筑,60年代,修水渠时,和尚塔一座被拆毁。1958年大炼钢铁时,寺院内的唐朝古钟被毁。70、80年代,曾作为米河二初中教师宿舍、伙房占用。2001年高庙小学扩建时,寺院建筑遭严重破坏,后佛殿、藏经楼等建筑与前佛殿北墙隔开分两部分进行管理。2005年,地藏殿内由寺庙保护员高亮等新塑了地藏王菩萨,观音殿内塑造观音、文殊、普贤塑像。 该寺座北向南,面积4500 ㎡,原有……[详细] |
走过千年风雨,历经磨难,几度兴衰,辉煌庄重的殿宇——青龙禅寺依然坐落在地处丘陵地带的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据史料记载,东汉永明帝七年(公元64年),该寺与青龙山慈云寺相继而建,是十方僧人及信众往返于白马寺与慈云寺之间接待、歇息的驿站,故称“十方院”。传说,白马寺为天下第一古刹,巩县慈云寺为深山之内第二古刹。过去寺院碑刻林立,解放后水利建设将石碑另作它用,青龙禅寺之兴衰史已无证可考。据寺内道光12年(1832年)碑文载:“道光元年(1821年)寺中正殿迂回禄焚烧无余,游贤者以为叹,甲申岁(1824年)近寺之村,南北山口有好义者:张、丁、刘、赵诸君重修……”《重修青龙寺佛教并金妆神像碑记》碑中记载……[详细] |
刘家大院,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西南,虽经几百年岁月沧桑、历经多次战乱,兵灾,时代变迁仍然保留下来大批错落有致的明清民居院落。刘家大院承载着家族从兴盛到衰落的数百年历史见证。刘家大院,又称王家大院。原有堂楼、上房、厢房、倒座、过庭、影壁、门廊、窑洞、纺织机,一切的布局和谐自然,井然有序。据当地村民的王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六世家祖王文灿由山西迁巩。创建四个大院和一座高楼。到清嘉庆年间第八世时,因经营不善,家境败落,遂将几处大院卖给刘姓人家。现在这四处院落大部分还为刘姓人家居住。高楼也仍有官庄刘姓居民使用。刘家大院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传统住宅。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院落坐南朝北,大门开在东南角,……[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