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沙洲坝大礼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老茶亭。系座西北朝东南,砖混结构,主体建筑是八角楼,从地面到屋顶,分厅堂、楼座和屋顶三层,内有10根水泥园柱,14道门,17个百页窗,占地1500平方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于1933年8月动工,1934年1月落成。由钱壮飞设计,袁福钦任工程指导。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宪法大纲、土地法、婚姻法等法律法令,选举了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号召民众保卫红色政权,支援革命战争。此外,还在这里召开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红军主力长征后,大礼堂遭敌人拆毁,1956年按原貌修复。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暨全国审计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瑞金沙洲坝红井景区内。20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建立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同时,也建立起统一的财政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之所以建立审计制度,主要是由于革命根据地财政状况十分困难,武装起义初期,各地区在“打土豪、分田地”过程中又出现了乱没收、乱征税和开支无计划的混乱现象。红军三大纪律中明确规定“一切缴获要归公”,但是归公的财物如何管理、如何避免财政管理无政府状态和--浪费舞弊行为等问题十分紧迫。党中央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保障供给、加强财政整顿、堵塞财政支出漏洞,决心要建立并强化统一、严格的财政管理机制和审计制度。在中央苏区,对于审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对审计机关的功能定位,也……[详细]
康都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太和镇康都村,距县城30公里,北靠黎川,南通广昌,东偎武夷,翻过山隘即是福建省建宁县。康都村是红军反“围剿”时南丰县的巩固苏区之一。第一次反“围剿”后,红军到康都打土豪,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第二次反“围剿”红军攻占建宁时,进驻康都村。1931年6月初,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从福建建宁县移驻南丰康都圩下街“宁家大屋”。6月21日至22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和总前委第九次会议,讨论时局和行动方针,即著名的“康都会议”。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委员朱德、彭德怀、林彪、谭震林、周以粟,中共苏区中央局代表王稼祥,军队和地方负责人袁国平、谭政、蔡会文、宋任穷、古柏、郭化玉等16人参加了会议。“康都会议”总结了第二次反“围剿”的经验……[详细]
上井红军造币厂旧址
  --红军造币厂位于井冈山市的上井村,距茨坪西北大约6公里,与“百竹园”毗邻。--沿用了墨西哥银元的模具,正面打了一个“工”字,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属铸币。--造币厂前面摆着一个巨大的“工”字银元模型,可以拍照留念;里面还摆放着当年的机器,还有各种实物,集币爱好者不能错过的地方。--另外这里还记载了一个跟“工”字银元有关的动人故事,大家可以请个解说员,去了解一下,体会一下革命胜利背后的艰苦,我们的胜利多么伟大。红军造币厂位于井冈山市的上井村,距茨坪西北大约6公里,与“百竹园”毗邻。井冈山革0据地自创建以来,由于敌人的经济-,物资奇缺,物价昂贵,军民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之中。为了活跃根据地的经济。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议和推荐下,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详细]
三湾改编纪念馆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战,于9月29日抵达永新三湾村。在这里,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内实行党代表制度和民主主义,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铸造了我军的军魂,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我党政治建军的开端。三湾改编纪念馆位于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上世纪90年代,该馆利用简易的平房作为展馆,对外展出三湾改编图片展。2003年,永新县将原展馆拆除重建,并对基本陈列作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2005年3月,三湾改编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3平……[详细]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左坊镇后龚村“后龚祠堂”。祠堂已有400多年历史,坐南背北,四面砖墙,占地700多平方米。厅堂内一律青石板铺地,两边厢房由木板缀贴;分上下两厅,中间有一天井,房梁为穿斗式屋架,由32根硕大的圆木支撑着;下厅装有一扇木质双合大门,正对着一望无垠的田畈;两边耳门,仅容一人穿行,一门直通村中,另一门则通往山林。1933年1月4日,红军在南城县黄狮渡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俘敌3000余人,内有敌旅长周士达。战斗结束后,傍晚时分,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军团共3万多将士进入左坊一带扎营驻防。朱德总司令也越过猫儿岭,来到后龚村,并把红一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后龚祠堂。政治部驻王家仓。朱德住在祠堂左边一农户家里,中间隔着一片竹林。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空袭,第二天刚蒙蒙亮,朱德总司令便带着十……[详细]
红军楼旧址
  “红军楼”旧址: 位于瑶圩乡万石塘村。万石塘是乡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红军楼”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1933年,红十军千余人南下与中央红军会师时,在该村驻扎5天,其间镇压了大恶霸、湾头土膏和伪自卫队长。指挥部设楼内,至今墙壁上还遗留有标语。红军撤离后,仍称此指挥部为“红军楼”。“红军楼”属两进式,上进两边房间上设有楼。面宽14米,进深19.7米,墙高7.6米,占地面积275.8平方米。墙的下部石板两层砌成。门前上方石板雕刻有精美图案,文革期间部分破损。门两边石板上阴刻楷书门联一副完好。祠内穿方雕有精细花纹,历历入目。天井南、北两边墙壁上均留有当年红军书……[详细]
渣津烈士陵园
  渣津是修水县西部重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殷商时期古艾侯国都城所在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修水苏区的中心区域。 1927年8月下旬,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和四团驻扎渣津,9月9日,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师部机关驻扎于渣津万寿宫,10日,在万寿宫后大沙洲召开了数千军民参加的誓师大会,号召工农大众团结起来,拿起武器同-反动派作殊死的斗争。1928年8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率领红五军进驻修水,9月29日,在渣津桂花桥头全歼敌朱培德部一个宪兵营后,辗转到达台庄,进行了著名的台庄整编,恢复重建了0湘鄂赣边特委。1930年底至1931年初0赣北特委(后改为赣北分区委)曾驻扎渣津黄泥湾,领导赣北党组织和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同时这里又是0修水中心县委、0修水县委……[详细]
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
  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为一栋四扇六间民房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建筑。高约7米,宽13米,进深14米,总面积为345平方米。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世纪二十年代万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万安暴-动-,建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万安暴-动-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五大农民暴-动-之一,与湖北黄安暴-动-、湖南醴陵暴-动-、广东海陆丰暴-动-、海南琼崖暴-动-齐名。1927年万安县委根据江西省委关于“赣西南暴-动-以万安为爆发点”的决定,成立了以曾天宇为书记,张世熙、刘光万、陈正人、余球、汪群、曾延生、肖素民等为委员的暴-动-领导机构“万安行动委员会”作为指挥暴-动-的军事机关。此后,一场……[详细]
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
  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出宜黄县城往南走300米处,有一松柏簇拥,四季叠翠的小山冈,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巍耸立在山冈上。碑塔正面8个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该县是红色苏区,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宜黄潭坊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宜黄留下了辉煌的足迹。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该县是反“围剿”的主战区,先后在黄陂的蛟湖、霍源和东陂的黄柏岭、草鞋冈消灭了国民党52师、59师和11师,活捉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史称“黄陂大捷”“东陂大捷”,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各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人数共达5000余人,其中英名记录在册的有3280人。为纪念革命英烈,宜黄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