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红色旅游景点

比孟红色旅游区
  比孟红色旅游区一九三五年四月和一九三六年二月,中央红军和红军第二方面军、红军第六军团为了打击敌人,保存主力,相继集中在水场乡比孟片区的场坝村、三村村、中坝村、堡子村等,据老人介绍和史料记载毛泽东、-在此吃宿并研究战略部署。之后,红军主力部队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实行重大战略转移。可以说,红军主力汇师比孟,又兵分三路实行战略转移,是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一环。一九三五年四月和一九三六年二月,中央红军和二、六军团为了打击敌人,保存主力,相继集中在水场乡场坝村、三村(比孟片区),毛泽东、-在此吃宿并研究战略部署。之后,红军主力部队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实行重大战略转移。可以说,红军主力汇师比孟,又兵分三路实行战略转移,是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一环。一九三五年四月六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由开阳县境……[详细]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口。旧址原是-黔军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私宅,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坡屋顶、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筑特点。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31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0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筹建国家银行。自此,在中央苏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崭新的金融体系,成为根据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反对-军围剿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34年10月中旬,国家银行的14位同志编入军委直属纵队15大队,几百人轮流着一百多副担子,抬着黄金、白银、银元和印票子的纸张、机器、由一个连护卫着开始踏上长征路。1935年1月初,红军攻占遵义后,为了在后勤上保障部队的行驶,中央决定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由苏区财政部部长林伯渠任主任,毛泽民任副主……[详细]
和平村旧址
  镇远“和平村”旧址,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卫兵室、礼堂、岗楼等建筑。因“和平村”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名。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第二俘虏收容所在镇远期间(1938年12月——1944年11月)……[详细]
都匀市烈士陵园
  都匀市烈士陵园位于都匀市北郊小围寨办事处凤凰坝村马鞍山国有林场内,建设总规模为72214.7平方米,建设用地为1.8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500万元,建1座革命烈士纪念碑、1座墓志碑记、230多个革命烈士墓、1栋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园内已经安葬了部分在解放都匀和黔南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及已故红军。(一)陵园内修建了39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碑广场,用于举行大规模的祭扫革命烈士活动,可以容纳上万人;(二)烈士纪念碑1座,高20.5米,基础长10米、宽10米,主体用大理石材装饰,正面雕刻有革命系列浮雕,背面刻有解放都匀的碑文。纪念碑庄严肃穆,以供前来瞻仰祭奠;(三)烈士陵园大门长21米、高10.8米,主体高大宽阔,厚重稳健;(四)修建了长375米、宽8米的石梯步,方便人员上下行走;(五)园区内有凉亭7……[详细]
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
  1934年12月14日,红军长征经黎平,18日党中央召开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会址为一座明清时期建筑,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县城内旧城区原胡荣顺号店铺内。现正门横匾的“黎平会议会址”几个字为原国务院副总理-同志题写。会址为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从大门进入后,依次为第一进、天井、第二进和后院。第一进现为到此参观过的名人题字及照片展览厅、第二进左为“红军文物陈列室”和“-住室”,右有“黎平会议陈列室”、“-住室”和“历史图片陈列室”。“黎平会议会址”于1984年12月18日(会议召开5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每年约有中外参观者万余人。曾到此参观过的有现0总书记、国家主席-,著名军旅作家、《地球……[详细]
英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
  英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英雄桥,古称将军桥,又名渭河桥,建于康熙30年(1691年),地处黔西县定新乡渭河大鲵(又名娃娃鱼,系国家二类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区,横跨龙洞沟,是黔西县通往金沙县公路的主要桥梁。1936年和1950年,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均在桥附近与敌激战,一批指战员牺牲于此,故名英雄桥。此处峡谷幽深,附近有黔西古八景之地的“渭滨鱼窦”,建有小型水电站和生活服务设施,是黔西古老的一处旅游景点。1981年,黔西县人民政府将此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修建烈士纪念碑。碑体用水泥浇制,白色马赛克贴面,高8.6米,表示36年和50年之和。正中用鸡血大理石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碑顶塑有红军和解放军两个英雄形象。碑前筑有左右两个平台,各建一个四角亭阁,亭内各置红军、解放军在……[详细]
黎平烈士陵园
  黎平烈士陵园始建于1987年,位于城关南泉山半山腰,共占地200亩,是黎平人民为永远纪念中国红农工军长征途经黎平及解放军平息土匪-而英勇牺牲的120位革命烈士而修建。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有2米宽的石梯525级,园内景色优美,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松柏常青。建园以来,陵园充分发挥其辐射力、影响力,坚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走园林化的道路,形成了集宣传、教育、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1987年11月黎平烈士陵园列为贵州省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省内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黎平烈士陵园在省州关怀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3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投入520万元资金对陵园纪念设施全面改造,改造后黎平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建了89座大石碑……[详细]
毕节烈士陵园
  毕节烈士陵园毕节烈士陵园座落在倚山傍水的毕节城西北凤凰山,占地面积87亩,面临倒天河,背靠文笔山,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达95%,既是毕节市城区的风景名胜,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近年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地区民政局和毕节市委、市政府多次拨款对毕节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缮,使之更加庄严肃穆。目前,陵园内安息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和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阮俊臣以及赵文海、欧阳崇庭、陶树清、席大明、范建章等137位烈士。陵园内的“夏曦同志之墓”为肖克将军亲笔书写,夏曦墓左右两边还立有谢光中、夏震雷(夏曦之子)、缪正元等同志题写的碑刻。从陵园门口经中心道至革命烈士纪念碑两旁,立有由原毕节地下党和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详细]
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创建了黔、大、毕革0据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红六军团政治部就设于毕节城区中山路12号原安息会会址内,政治部主任夏曦和政治委员-等领导同志在此办公。黔、大、毕苏区的开辟,使得红二、六军团赢得了时间,使长途转战的部队得到休养生息,补充给养。军团领导在此抓紧提高部队军事素质训练,同时大力宣传红军是为“干人”打天下的队伍,积极开展“扩红”工作。毕节的尹焕成、陶青龙,大方的张海青等人就是在红军宣传中领悟到革命的道理,毅然参加红军的。此间,毕节50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这是红二、六军团长征过程中“扩红”成绩最为辉煌的阶段。红军在毕节期间,带领广大穷苦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把当地土豪的姓名、占有土地和财产、压迫剥削……[详细]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位于赤水市丙安乡丙安古镇,紧靠赤习公路,距赤水市市中区25公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军委作出途经赤水县境,在四川省泸县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北上抗日的决定。1月24日,红一军团进入赤水县境,25日占领猿猴场,随即兵分两路夹击赤水县城。红1师在师长李聚奎、政委黄苏率领下,沿赤水河右岸大路向古葫、旺隆方向前进;红2师在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率领下,从猿猴场下游约5公里的陛诏渡河向丙安、复兴场进发。红2师占领丙安后,将师部设在丙安。26日,林彪率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丙安,将指挥部设在一王姓地主住所。27日凌晨,红2师打响复兴场战斗。由于川军不断增援,战斗失利,红2师退守丙安。是日,按照朱德“一军团部及二师主力集结猿猴地域并准备28日参加战斗”的电令,……[详细]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这次战役彻底摆脱了-的围追,扭转了长征的局面。也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开始震惊世界的开始。地址:贵州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出行:可以到贵阳金阳汽车站,有车直达习水,七个多小时,再转车到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土城镇团结街,原称花园,长征时红三军团司令部在土城驻地,为中西合璧两层砖房,由原-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馆名。纪念馆突出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真实再现历史,突出表现毛泽东等军事指挥家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凸显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四渡赤水纪念馆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展。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的战斗经历,并突出了“土城战役”在“四渡赤……[详细]
遵义毛主席旧居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居住在遵义新城古式巷19号内。古式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北路一巷。毛泽东等曾经居住过的房屋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南边防军建制)易少荃(号怀芝)的私人官邸。此房坐南朝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楼房邻巷有一牌坊,四周高墙围护。它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屹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群中。楼房上下四周有走廊环绕,窗子为上下对开的鸳鸯窗,全用三角形的彩色玻璃镶嵌。走廊顶壁有各种花饰。站在二楼的走廊上,可以眺望繁华的丁字口大街以及葱翠的红花岗山岭。毛泽东住在楼上左前间,室内有黄褐色的铜床一张,床上铺粗白布垫单,上置白布棉被、包袱皮做的枕头,还有一付马褡子。床头有一茶几,上置德国西门子皮包电话机一部。窗下的红漆九屈……[详细]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
  在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日之际,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修复并对外开放。这一革命历史遗迹坐落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后面,占地面积860多平方米,室内按原样陈列。1935年1月8日,中央红军智取遵义后,为确保即将进入遵义城的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下令成立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任命纵队司令员兼任司令员,纵队政治委员兼任政治委员。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成立,对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地址:遵义老城杨柳街中段(遵义会议纪念馆后面)门票:免费交通:公交:18路,21路,25路,2路内环,2路外环,4路,6路环线,7路,9路联系方式:0851-28222785……[详细]
枫溪会议会址
  枫溪会议会址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从洪湖-转移,历经艰辛,1934年6月挺进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0湘鄂西中央分局枫香溪会议。会后,开创了黔东革0据地,开展了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革命运动,批判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对红三军造成的影响,恢复了政治机关和党、团组织,赢得了与任弼时、肖克、-领导的0红一方面军先遣部队—红六军团的胜利会师,并组成了红二、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转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政府在此成立了枫香溪会议会址陈列馆,并由时任全国人在常委员副委员长廖汉生同志题写馆名,馆内历史资料、图片丰富,会址院墙上,当年红军用朱砂书写的数幅标语,还清晰可见;建造了英姿挺拔的枫香溪会议纪念碑。同时,对红三军军部、政治部、参谋部驻址,红……[详细]
冷少农烈士故居
  冷少农烈士故居位于瓮安县城南,为全木结构,正房四立三间,厢房各三立两间。青瓦屋面,石铺天井,青砖院墙,故居保存完好,1985年11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3月命名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3月,批准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冷少农为我省十个重要革命烈士之一。生于1900年1月,毕业于贵州省立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赴广州黄埔参加革命,被安排在周恩来办公室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冷少农随国民革命军北伐转战武汉,受党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南京政府训练总监部搜集情报。秘密参与组织抗日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策动国民党军队-,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是南京地下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国民党围剿苏区的一、二、三次围剿部署情报均为冷少农获取,由钱壮飞转达中央。1932年3月不……[详细]
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
  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园位于息烽县温泉镇南侧新场坪三宝山,陵园于2005年建成,占地6850平方米,由32级石梯(喻32名烈士)、19.5米高烈士纪念碑(喻烈士牺牲时间为1950年)和烈士墓三部分组成,是息烽县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50年初,正当息烽县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庆解放时,以杨平舟为首的“中国-西南救-黔北司令部”土匪组织,四处烧杀,攻打区、乡人民政府,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同年3月18日,杨平舟匪部与遵义县曾广富土匪集结温泉天台一带,企图攻打开阳、息烽县城,0息烽县委第一任书记王涌波、中国人民解放军息烽县大队副队长吴传佑得到情报后,迅速率县大队一个排抵达天台进剿杨匪。当部队由草香沟进入板桥时,遭遇1400余名土匪伏击。战斗打响后,王涌波率部英勇反击,击退敌人十余次进攻,击毙……[详细]
红军强渡乌江遗址
  位于大乌江回龙渡口,两岸山势刀僻斧削,江水湍急,人称乌江天堑。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从乌江南岸以仅有的一艘船抢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侯之担部队,成功地渡过乌江,顺利地召开遵义会议,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距离-县城45公里的乌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 江面宽120多米,两岸悬崖绝壁,横亘天际, 形成“乌江天险”。193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立即作出强渡乌江战斗的决定。1935年1月1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3天3夜的顽强战斗,强渡乌江,击败黔军,向遵义挺进。该战斗遗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省级和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县城以北48公里处的震天动峡谷,天下第一桁式组合拱桥--江界河大桥飞架山……[详细]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红军长征时,总政治部曾设在遵义杨柳街天主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经堂在北端,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学堂在南端,是一组庭院式平房建筑,木结构。这座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红军进驻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简称红军总政治部)所辖的组织、宣传、破坏、青年、政务等部和秘书处机关都设在天主教堂内。红军二渡赤水,再克遵义时,总政治部还在经堂内召开过营、科以上的干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分别在会上讲过话,向广大干部剖析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讲解红军正确的作战原则。1978年, 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了彻底维修,在严格保持原貌的情况下, 改砖木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4年,又拨专款维修了天主堂学堂,作遵义会议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详细]
红军坝溪会师遗址
  红军坝溪会师遗址红军坝溪会师遗址,位于今德旺乡坝溪村河边的河坪里,距德旺乡政府10余公里。1934年10月7日,红六军团17师50团在甘溪战斗中掩护红军主力撤退,激战数小时,完成掩护任务后与军团主力失去联系,独自转战寻找红军主力。10月23日上午9时左右,50团团长郭鹏率部准备翻越木根坡去印江团龙,当上到半坡时,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嘀嘀嗒嗒”的问询号声,仔细一听,是红三军的号谱。郭团长立即命令司号员答号“我是50团”。号声一问一答,当号声对上后,郭鹏部便从半坡折回坝溪河畔,沿河往上行至坝溪宽敞的河坪时,两军胜利会合。50团的干战通过李达的介绍,得知接应他们的正是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时,大家都询问贺老总在哪里。贺龙快步上前和郭鹏等干部战士握手问候。五十团干战在困难中喜遇亲人,分外激动,大家热泪盈眶,……[详细]
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
  1935年4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佯攻贵阳,红军主力趁国民党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急转向南,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经惠水、长顺、紫云、兴仁等地,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成功完成“四渡赤水”。进而,调虎离山袭金沙,实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经过长顺,在长顺境内14个乡、112个自然村寨沿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军标语和可歌可泣的红色事迹。 当年红军长征过长顺时,目前全县存留为数不多,且字迹清晰可辨,极具典型代表意义的红军标语遗址之一。在我们面前这一座普通民居的墙壁上,能清晰地看到两条红军标语:“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作战!红机、11”,“打倒不去抗日专来-中国工农红军的国民党!红机、11”。两条标语分别书写在房屋两面墙上,一条标语在岁月变迁、风雨侵蚀下,黑色的隶书字迹已然斑驳,另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