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旅游

厦门市文物古迹介绍

万石莲寺
  万石莲寺位于“万笏朝天”巨石的下方,由于寺周多巨石,故得此名。它相传为唐代开元年间中原陈氏入岛开发时所建,是厦门岛上最早的寺庙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几经兴废,重修了几次。现在这个样子是厦门开放后由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重修的。从山下到万石莲寺需经海会桥,过海会桥后为山门,拾级而上,迎面为石坊,石坊上的楹联“一句弥陀声传鹭岛,千年常住业绍庐山”,是弘一法师为会泉法师中兴万石岩而写的。石坊内是主殿大雄宝殿,殿内有万石莲寺把奉的西方三圣的佛像,因而此地又叫“小西天”。大殿左侧有洞门可入,走过洞门就是会泉法师的纪念室,再后面就是念佛堂,堂匾是弘一法师所写,当年弘一法师就是在此讲经的。纪念堂前,有块巨石一“聆妙石”,石上龙须虬根,蟠石而生,榕叉里又有一株寄生树,这就是树包石、树包……[详细]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思明南路453号消防一中队西北侧,占地面积831平方米,现存牢房3幢,前幢5间,中幢5间,后幢10间,并有露天过道,其顶部设置铁栅。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心布置的陈列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陈列了反映真人、真事、真地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厅内还有一台电视机,用于播放电影《小城春秋》中与破狱斗争事件相关的剪辑片断;第二部分陈列了复原的刑具,在一间间“审讯室”内,玻璃钢制成的警察和烈士形象栩栩如生,老虎凳、木马椅等“刑具”触目惊心;第三部分是监狱实景区,基本恢复了当时的牢房,牢房正对面的墙上还有图文结合的浮雕《小城故事》。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53号消防一中队西北侧类型:纪念馆游玩时间……[详细]
43、白虎岩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虎岩
  白虎岩白虎岩,位于后溪镇西部,市第二农场西侧山上的“马仔墓水库”旁,以一块约十二米高的天然巨石为屋顶,以石洞作庙堂修建一座小庙,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庙门高约两米,门上巨石正面勒刻行楷“壁立朝天”四个字,落款“万历八年重九日”。庙内面积约16平方米,四周以岩壁为墙,正中有一石供桌,边沿刻“建文二年置”,左边岩壁上有二处石刻,分别勒刻楷书“雍正元年重修”及“同治九年重修”。据《同安县志》载:“白虎岩在县西南四十里许,石壁十余仞,空窍玲珑,东有西湖约十里可通往来。旧有白虎为害,岩僧能制之,后僧骑虎入洞皆化”。这是“白虎岩”名称的由来。白虎岩庙所处山头的地形壮观险要,山岩怪石大立,在庙西南侧自山顶至谷底,都堆叠着数不清的巨大石块,形成众多的天然石洞,人称“白虎十八洞”,常有游客成群结队钻石洞游玩,乐……[详细]
44、皇帝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帝井
  皇帝井皇帝井位于后溪镇苏营村东边,系清代建造。《同安县志》载:“皇帝井在仁德里苏营相传唐宣宗到此掬饮因名,泉极甘,酿酒瀹茗俱佳,经时不汲泉从石缝0,大旱不涸。”两口带井围的水井分南北,相距六米,两井中间有六平方米的贮水池,四周用柱式石桥栏杆围成,栏杆高0.5米,长8米,宽6米。井口直径0.6米,水深约1米,井水清甜,长流不断。两井后边各竖有一同样大小的石碑,两旁有护碑石栏杆。碑高1.40米,宽0.45米,厚0.15米。右井碑上镌行楷“龙泉井”,落款“道光庚子年重修”。左井碑上镌行楷“古唐皇帝井”,落款“道光庚子年重修”其左侧有一方高0.5米,宽0.3米的小诗碑,上用楷书勒刻七律一首:闲寻佳酿访前皇,好并龙泉次第尝,向日凌云堪比洁,新澜旧井只同芳。千家挹注晨昏闹,百亩扰锄灌溉常,峡水调符终有羡……[详细]
古宅十八弯
  古宅十八弯位于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八弯古道位于新圩镇古宅村后壁山西北坡,宋代重新修整拓宽。古道现长约800米,宽0.8~2米,以不规则块石、卵石铺砌成坡状,逢陡坡处皆加砌石台阶。古道沿山坡蜿蜒盘曲而上,直达山巅云中雁,因途中共有18个弯,故名“十八弯”。原大帽山农场寨仔尾自然村大埔路旁立有宋景定元年(1260年)石碑1块,碑高0.35米,宽0.38米,阴刻行书8行,碑文为:“郑公祥化忌经并自舍又僧妙谦十千足计ㄌ(钱)乙伯(壹百)贯足铺修此路计八百余丈以济往来景定元年记”,载述郑祥化和僧人妙谦为方便旅人往来,合力捐款修路800多丈。1993年,石碑由同安博物馆收藏,现尚存。1984年7月,十八弯古道被同安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十八弯古道首尾7……[详细]
林祖密故居宫保第
  鼓浪屿,林祖密故居,林祖密故居现在改造成了酒店,酒店名字叫做宫保第。鼓新路“宫保第”闽南军司令府第循迹至鼓新路67号“宫保第”,这里曾经是林祖密将军的府第。他曾在这里建立中华革命党在福建的领导机关,谋划反对袁世凯窃国,反对陈炯明叛变,建立闽南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闽南军司令。宫保第真可谓叱咤风云,历史深厚,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院里依然翠绿的林木不同,林祖密故居墙体外表的第一层基本脱落,红砖毕露、青苔四处蔓延,二楼楼板成了杂草生长的沃土。这里曾经是中华革命党的活动据点,如今却只呈一副破败景象。两栋欧式别墅已经没了当时的气魄,墙面剥落,线脚断残,地面墙根苔痕漫漶,已成危房。就连一方钉在龙眼树上写着“林祖密故居”的木板现在也不知所终。景点位置福建厦门思明区内厝澳路林祖密故……[详细]
厦门天界寺
  在万石岩西侧的醉仙岩(古人说它山势犹如仙人醉卧,故称之为“醉仙岩”。顶峰的大岩石,形似一只蹲着的骆驼,被称为“骆驼峰”),有一座清初月松和尚募化兴建的天界寺。昔日寺僧晨间撞钟108下,声闻遐迩,因而有“天界晓钟”之称。寺前有一巨石掩覆成的洞名为“醴泉洞”。洞中有口井,被称为“仙井”,水质清甜甘冽,酿酒十分好喝,故称之为“醴泉”。沿寺后拾级而上,有“问仙路”、“仙迹石”、“石棋局”、“灶浴盆”等景。顶峰巨石,刻“天界”二字。临近绝顶有个天然岩洞,站在洞中高声一呼,便觉得山鸣谷应,回声很响,故名“长啸洞”,洞壁有明万历年间平倭将领施德政等人的唱和诗。登上绝顶骆驼峰,放眼四望,厦鼓岛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福建厦门……[详细]
深青驿遗址
  深青驿遗址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西侧小溪边,有一座古驿站,叫“深青驿”,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及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一九八八年市文物管理办公室重维修。现仅存门楼,两层式,基柱石构,上部砖木构。门楼面额镌“驿楼古地”四个字。据《同安县志》载:“深青驿在县西六十里,宋名鱼孚,在安民铺之侧,元移今所,明洪武十四年知县方子张重建,景泰元年尚书薜琏令主簿蔡玲重建,上至大轮驿六十里,下至漳州府龙溪县江东驿六十里。原系驿丞专理,清乾隆二十年裁汰,归县管理,额设瞻夫六十名、抄单、走递、防夫等5名,篼夫十五名。”在驿楼门前,有座古石桥,叫“深青桥”,该桥重修于清康熙年间,续建于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深青驿和深青桥系古代南北往来要道,对研究厦门、同安地区古代交通情况具有实物资……[详细]
龙头山寨
  龙头山寨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毁坦。台湾石国球写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蹬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海风穿弄,顿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九夏”即夏季,“龙窟”乃龙住的地方,因鼓浪屿传说中曾住五条龙。这个寨门是郑成功当年屯兵鼓浪屿的“龙头山寨”的寨门,岩石上的圆孔是士兵搭架帐篷开凿的,前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错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律:“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维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对郑成功赞美异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律:“叱咤大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斌斌不可淘。”“虫沙猿鹤”指从……[详细]
苏颂故居
  导游:苏颂是宋朝时的宰相,为政清廉,勤政爱民,-近60载,皆有建树,为后人留下很多科学著作。苏颂故居“芦山堂”,在县城西北隅永丰乡,占地1700平方米,苏颂高祖定居于此,“芦山”也就成为入闽苏氏的“雅号”,迄今迁台湾、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苏氏后裔,皆源于此;现存的“芦山堂”,为民国元年重建,为三进双护厝府第式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故居内现有苏颂坐式塑像、苏氏族谱以及苏氏后裔八大名人画像。在新建的苏颂科技馆中,陈列了他做为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的业绩。馆中还有苏颂首创的世界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模型;地址: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路23号类型:名人故居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8:00-17:30门票信息:门市价:9.0元交通……[详细]
51、文确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确楼
  陈文确、陈六使故居(文确楼)位于集美浔江路,临近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这栋样式精美的侨楼目前已成为“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嘉庚邮局所在地。文确楼坐北朝南,为西式砖混结构建筑,洋灰面外墙,建筑前部为二层半主楼,后部为三层长条形附楼,主楼与附楼之间为天井,中有方亭连接,楼前后均有宽敞花园,兼具东西方特色。文确楼是集美保留较为完好的侨房之一,由陈文确、陈六使兄弟出资建于1937年。陈文确、陈六使是集美人,也是陈嘉庚先生的族亲,他们也像陈嘉庚先生一样热心教育事业,兄弟俩生前曾慷慨解囊,捐款支持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和集友银行。陈六使还在新加坡创办了鼎鼎大名的南洋大学。此前,陈氏后人将文确楼捐给家乡,2013年,“修旧如旧”的文确楼以陈列馆形式重新开放,向人们展示陈文确、陈六使奉献的一生……[详细]
厦门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初的的中国祠堂建筑,属于中国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代、民国及1985年均曾重修。清雍正、乾隆年代,兑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开始迁入台湾台北芦山等地,繁衍成为台湾著名的芦山李氏。位于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兑山村,是厦门涉台文物之一。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两进一天井式结构。宗祠内供奉开基祖李仲文及各位祖先的牌位。宗祠是凝聚中国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据《兑山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先祖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南宋理宗时,兑山李氏开基祖李仲文约由同安仙店迁入。兑山李氏人才历来辈出。马来西亚拿督李雅和、抗日志士李友邦、国民党二十八军军长李良荣等,均是兑山李氏的后裔。他们的画像,被宗亲们视为家族荣誉挂在宗祠里。……[详细]
上李水库大坝
  上李水库大坝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上李社,年代为民国。简介:1923年华侨实业家黄奕住等创办“商办厦门自来水有限公司”。1925年公司在上李利用天然地形筑坝蓄水,建成上李水库。堤坝以花岗岩条石筑砌,弧形,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约300米,最大高度40米,坝顶面宽3米,并建有连拱形石护栏。坝中部设水泵房,坝底有德国制造的钢质水闸。西部设有出、入水管。坝底墙面嵌有落款为民国十四年的中英文奠基石碑一方。碑为灰绿岩质,高0.57米,长0.85米。该坝为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并建造。堤坝西北侧建有二层西式办公楼一座。保护范围:东至水库丰水位界外20米,西、南各至堤坝头外90米,北至水厂办公楼外90米。2018年,上李水库大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街礼拜堂
  新街礼拜堂又名“中华第一圣堂”,是我国最早供华人使用的基督教堂。上世纪三十年代教堂因屋顶坍塌而重建,新教堂聘请上海著名设计师设计,召请国内著名工匠施工建造。教堂属罗马式建筑风格,廊前立有六根圆柱子,红色坡顶上有六边形钟塔,塔内悬挂着百年前购置的美国铜钟。红色两坡屋面属砖石结构,古雅壮观。殿堂前廊的墙上镶嵌有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赠送的石匾“中华第一圣堂”和“耶和华驻驆之所”。 电话0592-2072383交通 乘1、11、15、20、21、22、32、45、48、122、135路等公交车在中山路站下车步行约90米可达 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周日 景点位置厦门市思明区台光街29号……[详细]
55、宝珠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珠塔
  陈嘉庚次子纪念其母修建可眺望厦门大桥美景宝珠塔位于集美附近海域的宝珠屿上,记录着陈嘉庚家族一段重要的故事。据介绍,宝珠塔是陈嘉庚先生的次子陈厥祥为纪念其母张宝果而建的,于1963年开建、1964年落成。从建筑形式上看,宝珠塔从塔基、塔身到塔顶均以花岗岩构筑,坐北朝南,整体呈穹隆顶圆柱体,塔基周边有栏杆平台。宝珠塔底层直径6.3米,通高15米;南侧设拱形塔门,门宽1米,高2.5米,门上方镌刻“宝珠塔”三字。塔内有旋梯直上塔顶,拾级而上,透过圆窗可眺望杏林大桥、厦门大桥等美景。穹窿塔顶由五面梯形花岗岩石块向中间圆形石块围合。文史专家介绍,这象征“五龙夺珠”,指宝珠屿犹如大海中的宝珠,被周边大陆上的五条山脊巨龙所环绕。……[详细]
灌口凤山庙
  介 绍: 灌口凤山庙位于集美区灌口镇灌口街北侧,距集美镇只有7公里。凤山庙建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该庙原为两进宫殿式结构的建筑物,前殿有八幅青石窗雕、盘龙石柱、青石雄狮、石柱楹联及屋顶是翘角式明代石雕装饰,双龙抢珠的艺术雕塑,但因历史悠久,毁损甚多,后经历几次重修、扩修。 现在前殿是由海峡两岸信徒集资修建,按清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式样修葺一新。楹联都是前清时期同安县的举人、大学士所写,工笔完整、书法技艺精湛。后殿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仰光同安县安仁里公会捐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福建厦门……[详细]
康氏始祖墓
  康氏始祖墓位于新店镇钟宅社区后房村珩山龙眼果树林里,修建于明代,20世纪90年代重修,为新店镇康氏始祖墓。坐北朝南,墓区长22米,宽12米,占地面积约265平方米。半圆形三合土墓冢,冢基为单层花岗岩条石,墓冢封土长4.6米,宽4.5米,墓冢四周为三合土“风”字形墓围,冢前立半圆形墓碑,半径为1.1米,厚0.2米。碑文题刻“箱山康氏始祖墓”。碑前供台长1.7米,宽1米,高0.65米。墓前二级墓埕正中铺砌一块拜石,长1.7米,宽1米。珩山龙眼果树林里,共有5座修建于明代康氏祖墓群,墓区平面呈五个手指状,按辈分依次排列,故称“五指墓”。据介绍,箱山移居台湾台南县淡水镇繁衍的后裔,每逢清明节都有许多人来祖籍地寻根谒祖。……[详细]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明末,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扩,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彭湖后,不断侵犯漳泉沿海,滥烧民船,强行要求通商。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1624年)明政府先后调集各路水师驻节厦门,多次大败荷军,并于1624年七月彻底将荷兰人赶出了澎湖。此题刻系参加此役的漳州府海防同知赵纾在剿夷期间登临虎溪岩所题。题刻高1.7米,宽0.6米,行楷直书“天启癸亥冬晋阳赵纾督征到此”,天启癸亥即1623年。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所在岩石全体。……[详细]
“八·二三”炮战纪念址
  “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位于思明区莲前街道何厝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58年。“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位于厦门何厝村东南海边。坐南朝北砖混三层楼房,系印尼华侨何水建成于民国22年,俗称万顺楼。现存占地面积约1120平方米。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金门国民党守军展开举世瞩目的“八二三”炮战,该楼在炮战中遭受严重破坏,二、三层楼被炸塌的阳台混凝土板块至今仍悬挂于楼正面的外墙上,楼墙上的弹痕和被炸开的地板弹洞亦依然保留。楼北侧仍保存着当年村民使用的花岗石防炮洞。该楼是“八二三”历史事件的见证物。保护范围:由建筑外墙向四周延长15米为保护范围;由保护范围线向四周延长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翔安文武庙
  翔安文武庙位于马巷镇翔安第一中学南侧100米,即马巷城隍庙北侧。原庙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动工兴建,三年建成。民国时,庙宇荒凉,该庙先后成为过往军旅驻足之所,后又改建成地方学校校舍。2002—2005年,重新拆建落成。坐东朝西,前中后三殿,其平面布局及建筑规模、风格与城隍庙基本相同,仅屋顶不同,为绿色琉璃筒瓦。文武庙面宽三间10.8米,总进深35.2米,占地面积约380米。前殿面阔三间,前部为横向檐廊,中为凹形门廊,设大门及两侧边门,门楼式屋顶,为歇山顶燕尾脊,中间屋顶抬高于两侧屋顶。中殿为厅堂,宽敞高大,面阔三间10.8米,进深三间10.2米,硬山顶,燕尾脊,厅内供奉关帝。后殿亦为厅堂,面阔三间10.8米,进深三间7.3米,抬梁式构架,硬山顶燕尾脊,厅内供奉“文圣贤儒”三人,分别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