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崎山遗址
  后崎山遗址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南海乡陈厝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分布面积约2.3万平方米。2017年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保存状况较好,文化层堆积较厚,最厚处达约1.7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石器时代壳丘头文化和青铜时期黄土仑文化的陶器、石器等遗物,文化延续发展脉落清晰。为研究平潭离岛史前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实物资料。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遗…[详细]
浦城龙头山遗址
  浦城龙头山遗址位于浦城县南浦街道解放村,年代为新石器晚期至清。分布面积约4.2万平方米。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2018—2019年进行考古发掘,揭露新石器晚期墓葬16座、闽越国墓葬3座、元明清近代墓葬34座,发现新石器晚期窑址及作坊区1处、商周时期房址3座及成组柱洞若干,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瓷器等文物近400件(套)及大量硬陶、黑衣陶、夹砂陶、泥质陶及晚期瓷片等。遗址时代…[详细]
竹洋银硐遗址
  竹洋银硐遗址位于福鼎市叠石乡竹阳村银硐自然村,年代为宋。属宋代官营玉林场采矿场,开采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为银铅铜并产的矿冶遗址,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共发现15处采矿点。采矿方式为选择富矿地带,采取烧爆法与工具开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采。遗留的矿硐,多为一处一硐,少数为一处二硐,硐内一般由巷道和硐厅所构成。已探知的矿硐最长超过95米,硐厅最大接近190平方米。2020年11月,…[详细]
下瑶窑址
  下瑶窑址位于将乐县南口镇小拔村下瑶自然村,年代为宋至元。烧造于南宋中晚期至元代。分布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2017—2018年进行考古发掘,揭露2处分室龙窑遗迹和1处作坊遗迹。出土物以青白瓷为主,少量青瓷、酱黑釉瓷以及窑具,器形以碗、盘、碟为主,少量杯、炉、执壶、水注、瓶、罐等。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福建分室龙窑的结构、分布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被公布为…[详细]
澜溪窑址
  澜溪窑址位于建宁县伊家乡兰溪村,年代为宋至元。烧造于宋、元时期,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2018年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100平方米,揭露龙窑窑炉、作坊、废品堆积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窑业遗存,出土遗物以青白瓷为主,夹杂少量酱黑釉瓷等。青白瓷产品种类丰富,釉色莹润,胎体轻薄,器形修制规整,代表福建宋代青白瓷烧造的最高水平。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详细]
茶洋窑遗址
  茶洋窑遗址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自然村,年代为宋至元。主要烧造于北宋中晚期至元代,延续至清代,分布面积约7万~8万平方米。2017年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2座龙窑窑炉和相关的作坊、生活遗迹。创烧出了丰富的青釉、青白釉、黑釉、褐彩、绿釉等产品,涵盖了碗、盘、盏、碟、杯、壶、瓶、罐、水注、炉、盆等日常生活器具,其产品吸收了周邻的建窑等众多窑业技术风格。在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日本博多湾遗址及东南…[详细]
麻岭巡检司遗址
  麻岭巡检司遗址位于周宁县浦源镇麻岭村,年代为元、明。由分别位于天池塘西北侧的元代巡检司遗址和东南侧的明代巡检司遗址组成。西侧遗址,建于至元十八年(1281),坐北朝南,前后两间,占地面积190平方米。东侧遗址,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坐西朝东,平面呈“品”字型,占地面积450平方米。两处巡检司遗址均存石砌墙体,原建筑平面布局保存完整。麻岭古道及道上古亭为附属文物。2020年11月,被公布为…[详细]
宫边红粬窖群遗址
  宫边红粬窖群遗址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忠村,年代为明至清。创建于明末,延续生产至今。分布于笔架山,现存200多个窖口,沿垄沟边缘岩壁开凿,洞内为纵向长方形空间,洞口以毛石、条块石、砖木垒砌,内壁保留原岩壁,地面以黄土、谷壳叠加、平整、拍实、烘烤而成。附属文物有窖前水洗、晾干、存放、柴草空间,窖间存有岭道、古井、古墓、土地庙等遗迹。宫边红粬制作是明末吴氏祖先独创的工艺,所生产的红粬是永安吉山红、清流玉露…[详细]
韩偓墓
  韩偓墓位于南安市丰州镇九日山东北的环山村杏田自然村葵山之麓,距村约150米,为唐末诗人韩偓墓。仙岭德兴堂于1937年开始兴建,1941年落成。 仙岭德兴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34.13平方米,建筑面积1068.5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二进砖石木结构,由前埕、门厅、两厢、正厅和东西护厝等组成,共有32间房,5个天井。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设有神龛,祭祀祖先牌位,正中悬挂有“德兴堂”牌匾一方,系…[详细]
马伏祝夫人墓
  马伏祝夫人墓位于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年代为宋。朱熹生母祝夫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九月卒,次年正月葬于后山天湖之阳。1992年韩国新安朱氏中央宗亲会捐资修缮。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龟背形墓丘为鹅卵石垒砌。朱熹在墓旁筑寒泉精舍守墓,其间先后完成了《论语精义》《太极图说解》《大学或问》《中庸或问》等著作。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鸣琳墓
  郭鸣琳墓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富罗坂村,年代为明。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坐西向东,平面呈“风”字形,整体气势恢宏。从东向西依次为神道碑、小牌坊、大牌坊、墓体,全部使用花岗岩石构筑。墓丘前筑有墓亭,立记载郭鸣琳生平事迹的墓志铭、处世行略、墓陵四至以及祭田的碑文四通。郭鸣琳(1567―1628),福安人。官至靖江王府左长史。明代著名散文家,著有《东皋小稿》等书。2020…[详细]
钟门琉球接贡使墓
  钟门琉球接贡使墓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苏澳镇钟门村猫头墘自然村 ,年代为清。墓坐北朝南,北依半岛小山,东西临小海湾,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沿山坡分上下两层排列,下层南北长约4米、上层南北长约5米,东西宽13米,东侧保留有排水沟。各墓原均三合土封顶(现已破坏),墓前用粗石条作墓碑,上刻墓主姓氏、职务、籍贯等。原有墓碑20余块,多毁圮散失,现存3块。清嘉庆十二年(1807),琉球国接贡船在海坛岛和尚礁触…[详细]
叠石关隘
  叠石关隘位于福鼎市叠石乡叠石村,年代为五代、清。位于闽浙交界处,五代闽国为防备吴越国而建,明清时设有叠石汛。关门地处隘门山、牛脖子山南北夹峙的V字形隘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公路建设而拆除;现状保存南北两侧关墙、烽火台等,关墙南北走向,全长约83.5米,其中北段斜长39米、残高2.9米,南段斜长32米、残高2.7米,以块石砌面、碎石山土填充,依山体斜面堆砌而成。烽火台位于南侧牛脖子山的山岗上,距关…[详细]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南,又称榕桥。建于宋元丰二年至八年(1079~1085),清代水毁一墩,民国十七年(1928)、1988年均有重修。十三墩十四孔平梁石桥,跨于可溪上,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宽1.74、净跨4~6、离水面高约3.6米。桥面用2条宽约0.5米的石板顺铺。东端北梁上刻“元丰二年□十一月庚申造至八年十一月廿三日壬辰毕□□石匠张保”等,南梁有“兴禾里林居广与室中陈二十一娘同发…[详细]
九岭古道
  九岭古道位于寿宁县芹洋乡九岭村、官路洋村、山头村,年代为宋至清。始筑于宋代,历代有修。古道沿九岭山腰蜿蜒而行,始于九岭溪桥头,终于石马洋,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长5440米,宽约1.2~1.8米,以碎石块沿山形地貌铺设而成。九岭古道是古时寿宁县通往平溪、政和的重要通道。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道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金铙山建筑群
  金铙山建筑群位于建宁县濉溪镇高峰村,年代为明。建于明代。由龙王庙、五谷庙、土地庙三处建筑组成,均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347.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32平方米。龙王庙依鹰嘴岩巨石而建,单坡顶,前墙块石砌筑,供奉龙王。五谷庙由院埕、庙宇组成,建筑墙体、屋面、石龛的构件均为石质,供奉五谷神。土地庙墙体、屋面的构件亦为石质,内设有石刻牌位,供奉土地公。为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祈福、祭祀的重要场所。…[详细]
溪园张氏家庙
  溪园张氏家庙位于长泰区武安镇京元村,年代为明至清。始建于明初,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明、清风格特征。合院式布局,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047平方米。前厅面阔3间,进深2间;主堂面阔5间,进深3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前埕分上下两级,下埕没于水下,立有石旗杆台座。上埕北侧的土地祠和古井为附属文物。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乐江杨氏家庙
  乐江杨氏家庙位于连城县新泉镇乐江村,年代为清。始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原为杨家坊杨氏开基祖的住房,明崇祯三年(1630)改建为祠堂,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西北朝东南,合院式布局,由门厅(下厅)、上厅和左右廊组成,建筑面积352平方米。下厅前部门廊以圆石柱上承歇山顶木牌楼。上厅硬山顶,三合土地面,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明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次间山墙搁檩,前轩廊作卷棚顶。2020年11月,被公布…[详细]
江上塔
  江上塔,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明、清代遗迹,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由下部的六角三层仿楼阁式石塔及上部的九层幢式石塔组成,层层收分,通高12.5米。江上塔,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郡守蔡善继始建;清咸丰四年(1854)观察使庄俊元利用泉州西门定应宫内宋代石塔的部分构件重建。塔身由下部的六角三层仿楼阁式石塔及上部的九层幢式石塔组成,层层收分,通高12.5米。底作须弥座,各向宽3.…[详细]
龙池书院
  龙池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知县江藻主持修建,1929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曾在书院召开小池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群众大会,在书院设立列宁小学,为市区保留最完整的书院。龙池书院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汪洋村旗顶山山下,园林式建筑,占地1480平方米。分为见龙潭、魁星阁、龙池塔、六角亭、矗磐堂等,均为土木结构,坐东朝西,下书院为二进二侧厅带两护厝土木结构平房建筑,中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