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湘粤古道(郴州段)
  湘粤古道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邓家塘村折岭头组,曾是在过去两千年里,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这条古道是约3-4公里长的石板路,石板上密布着小洞,这些小洞其实就是骡马踩出的脚印。这条湘南、粤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经过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促进当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便要换走陆路经由湘粤古道继续南下;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湘粤古道的南端宜章、今韶关附近。古道其实并不罕见,但罕见的是有这么多的骡马脚印,它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直接见证,而且,它也是湖南省现存古驿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较完整的古道。(含犀牛井、郴县国共抗日合作谈判旧址~李家大屋、福德楼、水星楼、迎风亭、贞节牌坊、文昌宫戏台、古客栈、万岁桥、艮岩石刻、蒙岩石……[详细]
范氏家庙
  范氏家庙:始建于明成化乙已年(1485),占地面积1794平方米,建筑面积907平方米,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耧高大雄伟,飞檐凌空;门楼及梁柱间镂雕精巧,形象逼真。门前双狮拱卫,门上悬挂“翰林第”、“荣禄大夫”、“谏议大夫”、“通政大夫”、“朝议大夫”、“振威将军”等匾额。中厅两侧有楹联:“寰宇犹一家常存先忧后乐之志;本支垂百世宜敦上和下睦之风”。中厅内还悬挂有横匾三十多块,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兵部尚书王守仁赠的“世笃忠正”匾额。中厅内还保存两块石质恩荣碑,碑高80厘米,宽64厘米,厚17厘米,正反两面均浮雕“恩荣”二字,并饰以龙纹、云纹。上厅有一雕刻精美的神龛,安放先人神位。……[详细]
邓三雄故居
  邓三雄故居位于桂阳县洋市镇南衙村村前,始建于1912年,坐北朝南,悬山式顶瓦房,砖木结构;南墙置正大门,入室前厅,过大天井是正厅,正厅前有东西走向通道,两端置耳门;室内有房间25间,总面积达492平方米,是一处较好进行革命活动并能安全撤退的理想场所。邓三雄生于1895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回乡,联络桂阳、永兴进步青年筹办农会,1927年10月25日参加东华山五县联合会议,并负责联络各县举行暴-动-事宜,1928年任郴桂农军改编的中国革命军第七师独立营营长,同年6月就义于桂阳洋布坪,邓三雄是湘南起义桂阳武装斗争的主要组织成员,其故居是他生前革命活动场所。……[详细]
104、轿顶屋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轿顶屋
  轿顶屋位于安仁县城关镇安康路38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为明。位于湖南省安仁县城关镇,此为设计奇特的湘南民居建筑之一。轿顶屋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从明末至新中国建立时,皆为县署所在地。此屋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马头墙,上下两层,每层高5米,通高12米,占地82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正面为拱门,前有凉台,中间为天井,上下左右各有厢房,南北两边设有侧门,出口处为凉台坪。二楼四周设木栏杆,整个建筑均层层递进,起伏有致,构成中文“回”字形。此种巧妙的设计,充分反映了湘南民居建筑的特色,在古老梧桐树的掩映下,形成“天人和谐”的生态环境。1928年3月30日,朱德率领起义部队来此,他就在右侧楼上办公和居住。红军将领王尔琢、林彪、粟裕等亦在此宿营。朱德等在此指挥起义部队打击了国民……[详细]
105、义帝陵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帝陵
  义帝陵在现煤炭工业局大院内,其冢大而圆,高三米,径四米。有一石碑,两面镌刻碑文,一面为宋嘉祐四年刻,文曰:“义帝新碑”。一面为元至正五年刻,文曰:“义帝祠碑”。墓侧有两人华表,上刻对联:“楼头有伴应归鹤;原上无人更放羊。”一九五七年重修时,切去封土边沿,砌以砖围,有汉白玉碑立于墓前,隶书“义帝陵”三字。公元前二零八年,项梁拥牧羊人熊心为怀王,公元前二零六年,项羽佯尊熊心为义帝,从彭城迁都郴县。同年秋,项羽暗地派九江王英布追到郴州,将义帝杀害。陵右有义帝祠,元至正年间移建陵前,清乾隆十二年重修,祠内绘有义帝像。义帝陵,义帝祠碑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详细]
暖水窑遗址
  暖水窑遗址元代占窑址。位于汝城县暖水镇瓯江西北岸下游村的三角园、任前头和上蒋村方圆角一带,面积约两平方公里。此处以盛产白膏泥著称,窑具也普遍使川瓷土制成,胎质细腻,色泽白中微灰,釉色介于青瓷与黑瓷之问,而接近于棕黄色。器形有小碗、坛、缸、壶、钵等,多数采用支圈叠烧,少数使川支钉。部分碗的残片上印有文字,已发现的有太、吉、全,、金玉、“佛”、“文”、“斋”、堂、念四、十二、宋、大三、大吉、“曹”、城展、龙泉、“丰”等。有的印有类似蒙古语八思巴文的文字。莲花碗的造型类似龙泉窑,该窑址上限可至宋,而大部分是元代制品。……[详细]
张学良囚禁地旧址——屈将室
  苏仙岭屈将室——张学良囚禁地旧址位于郴州市苏仙岭风景区顶峰苏仙庵东北角。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打破了蒋介石集团“积极-,消极抗日”的计划。蒋介石恼羞成怒,随即将张学良囚禁。南京沦陷后,张学良将军也由南京先后迁禁于溪口、黄山、萍乡等地。1938年1月被转移囚禁在郴州苏仙岭的苏仙阉。1938年春天,转移至沅陵软禁。屈将室共有房舍三间,南一北二呈品字形布局,砖木结构,青砖粉壁,占地约60平方米。门前有楹联一副:请战有功当年临潼以兵谏,爱国无罪此日南冠作楚囚。北间房是张学良囚居时用的宁波式柱床、书桌、靠椅、灯具等生活用品和他题写于此室墙壁的“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拓片条幅。西间房设张学良生平事迹史料陈列,实物保存完整。屈将室迄今存在72年,它见证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详细]
后坛岩兵工厂旧址
  后坛岩兵工厂旧址地址:白沙圩乡圣公坛村时代:1928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级别:省级概况:兵工厂旧址地处圣公坛村后山石洞中,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在宜章发动湘南年关暴-动后,蒋介石闻讯急令军阀许克祥师6个团奔袭湘南,企图扑灭这团革命烈火。为避强敌,朱、陈于1月28日,率工农革命军向圣公坛转移。在此,收编了绿林首领王光佑,并组建工农革命军后方营,还在岩洞中创办兵工厂,自制梭标、大刀、土枪、土炮,准备打击来犯之敌。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详细]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位于桂东境内,主体包括唐家大屋和城隍庙两部分。唐家大屋始建于清朝末年,城隍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928年8月,红军从井冈山分兵进军湘南,遭遇失败。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率部来桂东迎还红军大队。8月23日,两支部队会合后,在唐家大屋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总结了“八月失败”的经验教训,决议重返井冈山,从而挽救了红军主力,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巩固。期间,毛泽东曾在此城隍庙戏台上发表了重要演说,宣传革命真理。2019年10月7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成公宗祠
  成公宗祠地址:黄沙镇伍甲村时代:清类型:古建筑级别:省级概况:成公宗祠一开三进,大气豪放,建筑面积为860余㎡。一进门楼,二进戏台,三进为祭祀厅。“成公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建筑内的支柱全都是由石头、古木组成,最前门是跃进门,第二道门便是由三道门组成,中间大门上刻有“成公宗祠”,进去后是戏台,两侧是观戏台,中间是大坪,全是由青石板铺成,最后是大厅,可容纳数十人,两侧是厢房,“成公宗祠”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雄伟壮观是方圆仅有的建筑。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详细]
汝城文塔
  文塔在汝城城内高25米,共七层,砖石结构,距今有400余年之久,宏伟壮观。文塔又称汝城宝塔,位于县城南门桥畔。明成化五年(1469)兴建,清道光(1850)因“科举不利,毁而夷之”。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而成,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大修。塔高七层45.95米,“岌峰玲珑,亦雄亦秀”。塔基八面,每面宽2.9米,径14米,基脚及第一层均由长138厘米,宽63厘米的长青石块砌成。第二层至第七层均为青灰色火砖结构,中空,砌有台阶,可盘旋而上至塔顶,塔顶及每层檐牙盖琉璃瓦,“阳光普照,溢彩流光”。……[详细]
112、蔡伦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伦井
  蔡伦井位于县城西南部,又名蔡泉。公元62年,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诞生于此。州志记载:“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伦故居也。其井深不可测,下有隧道,石秋曲折,旁多刻识。顷遣井工转斛涸泉,将拓其泉。工入数十丈,言石砌可穷,而泉源难竭。从上开通,碍于民居,竞不果入。造纸不必曲池。此恐是蔡侯旧冢。后汉黄门,势显力富,和熹垂廉,政在帷闼。疑敬仲生时,造此幽圹。及后饮药,未必还葬。后人相传,但云蔡伦井耳。”蔡伦井清澈见底,流水潺潺。井边还依存当年造纸所用的石臼。……[详细]
汝城仙人桥
  离汝城县热水镇北面一公里处,有一座古石拱桥,叫仙人桥。这座桥高十五米,宽十二米,是湖南省跨度最大的,高度最高的古石拱桥。这里两山夹峙,自古以来就是汝城通往江西的天堑。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想在这里架设一座拱桥,使“天堑变通途”。然而,人们从外地请来一名身怀绝技的建筑师傅,组织了一支百人施工队伍,昼夜奋战,居然仅花了几天的工夫,拱桥就指日可成,速度之快让人们不可思议。一个工人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做工的有一百人,而吃饭时却总是只有99人,此时人们才明白,原来是有仙人相助。于是搭桥竣工后人们就把此桥叫仙人桥。……[详细]
石鼓古村古民居群
  石鼓古村古民居群位于资兴市程水镇,因皇上御赐石鼓一对而得名。古村有传统古民居4栋,古书院1个,古墓1座,古道一条和众多古树。其中规模最大的为程氏大屋,建于1810年。正栋有7扇大门,6条直巷,2条横巷把整栋分为上、中下共21个天井。有正房72间,屋檐墙架有鸡冠斗子,上有泥塑龙、凤及蝙蝠,气派不凡,栋宇宏大,整洁实用。程子楷将军1827年出生于此。程子楷将军1904年东渡日本学军,1905年加入同盟会,他积极抗日,并以身殉国。1946年被追授为上将军衔。2011年石鼓古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旧址
  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旧址地址:白沙圩乡圣公坛村时代:1928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级别:省级概况:旧址长7.8米,宽5.2米,占地面积为40㎡,较低矮黑暗,一进三间。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在宜章发动湘南年关暴-动后,国民政府急令许克祥率6个团即刻进剿,企图扑灭这团革命烈火。为避强敌,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主动退至圣公坛,运筹歼敌方案,并在此设立后方营医院,治疗随军伤病员,朱德也曾在此医治过背疾。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详细]
仙水马氏官厅
  马氏官厅是由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第三十三代马氏家族官拜正八品的修职朗、儒林朗于清朝中期建造,当时主要用来接待过往官员和家族居住。官厅距今已有200多年,官厅建设随坡就势,共有7级台地,以官厅为中心,分侧厅和正侧,大小官厅15个,共330间房。厅内总有24个天井。总建筑面积2450多个平方米,厅内檐饰、窗饰、吊栏装饰、石刻丰富多彩,山水人物花鸟栩栩如生。整栋建筑格局严谨,庄严气派,形制完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湘南地区最大的“官厅”。2019年,仙水马氏官厅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郴州南塔
  南塔建于何时,尚无考证。北宋诗人阮阅在郴江百咏中有南塔诗云:“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台前天阔秋月多,塔上风微夜有灯。”可知北宋时已有塔。现存塔重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七层,塔身呈八方形,八方中惟东南西北四面有巷门。五层以上为假巷门,塔身夹墙中有石级螺旋上升,可登至四层。各层有雕石突出,支撑檐板。第一层有雕石24个(八方,每方四个),二至七层,每层16个(每方三个)。过去,上三层转角斗拱吊有铁钟,有风则鸣,声闻遐迩。故景名叫“南塔钟声”。……[详细]
“天下第十八泉”摩崖石刻
  “天下第十八泉”,即圆泉。位于郴州城南约8公里的苏仙区坳上镇田家湾村。泉水自石壁一圆窦中汩汩而出,汇为圆潭,故称之“圆泉”,泉水晶莹,被誉为“香雪”、“圆泉香雪”因此而得名,是郴州古八景之一。早在《方舆胜览》中,即记述了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诗人张舜民,字浮休,由环庆行营机宜被贬为郴州税监。刚到郴州城,就匆忙寻找圆泉,欲一饮为快。一天,他来到城南的永庆寺,见寺侧有一清泉,以为就是闻名天下的圆泉,便欣然而饮,饮后顿觉悠扬解醒,澈骨开襟,十分高兴,于是作《永庆寺记》,把圆泉的名声、水质,以及饮后所感,大书特书了一通,认为能喝上这样好的泉水值得庆幸,即使遭贬也不后悔。但在他遇赦北归,弄清了圆泉的地址后,才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喝到圆泉水,为此深感遗憾,惆怅不已。之后,郴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对圆泉的一片……[详细]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时代为清。湘南年关暴-动旧址【1928年】,宜章县城关镇起念巷82号。年关暴-动在我军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其旧址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民国17年(1928)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湘南党组织的配合下智取宜章,成立了“中国革命军第一师”和“宜章县农民自卫军”。宜章年关暴-动的胜利,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此后三个月内,革命风暴遍及湘南,工农革命军由1000多人发展到一万多人,宜章、郴县、永兴、耒阳等五县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4月,朱德、陈毅率领湘南暴-动队伍,挺进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旧址原为清守备署,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民国7年(1918)改为县立女子学校。1949年改为城关镇完小。1987年修复并部分恢复了……[详细]
程子楷书院
  程子楷书院位于资兴市唐洞街道石鼓村,时代为清。程子楷书院位于唐洞街道石鼓村,建于1905年,为中日式设计,壁瓦结构,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这座书院为程子楷将军所建,是当时众多有识之士满怀“教育救国”的理想,努力提高民族素质,寻求强国之路艰辛历史的真实写照。2018年,程子楷书院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学堂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延30米处。……[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