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旅游

泸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北寨山老庙
  北寨山老庙北寨山的老庙最早建于汉代末,其规模不断发展,到唐代时已蔚为大观,后来发展到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东皇大雄宝殿、佛祖殿、代朝殿、逍遥殿四大正殿,两厢有观音殿、地藏王殿、十二殿等,是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历来香火旺盛、远近闻名。1000多年间,因天灾-,老庙历尽劫难,曾几度毁于火灾后几度重建,“文革”期间几乎全部被毁,被办成村小多年,现在能看到气势恢弘的庙宇为最近一两年内在原址基础上按照原来的布局和规模重新修建,仅存少量残破的柱基和石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保留着真正的古迹。……[详细]
62、鸿雁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鸿雁桥
  鸿雁桥,建于明代,为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于九曲河上。桥长43.73米,宽1.37米,桥板厚0.47米。原为16墩17孔,现为15墩16孔。西北向东南第四、十一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第七个桥墩现存有圆雕鸭尾1个,鸭头已损毁。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鸭尾。龙头上昂,张口含珠;龙身呈“S”形,刻有云纹;龙尾呈缠绕状。鸭尾上翘,呈“V”形。其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甚有气势。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叙永松坡楼
  松坡楼前身为清朝贵州商会所建的忠烈宫(俗称黑神庙,供俸南霁云)也是贵州商会(盐商)所在地,当时的忠烈宫有大殿,耳房,戏台等组成,而今天的松坡楼只是其一小部分,民国时忠烈宫改为东城公园,1915年12月袁世凯在京宣布帝制,蔡锷将军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讨袁,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护国战争。蔡锷为一军总司令率领三个旅入川,1916年1月进驻叙永,司令部便设在忠烈宫,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蔡锷将军便把这改叫松坡楼,亭子也改叫松坡亭(蔡锷,字松坡)这就是松坡楼的由来。松坡楼位于叙永县叙永镇东城社区人民医院内中药材仓库,南距医院大门300米。坐东北向西南,面阔7.2米,进深15米,高8.5米,面积108,小青瓦屋面,竹木结构二层楼,单檐穿逗式结构,檐下8根镂空雕撑拱,石砌地基。现为人民医院中药库房。……[详细]
泸县弥陀寺
  弥陀寺坐东南向西北,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康熙六十一年(1722)、乾隆五十九年(1794)先后培修。现除后殿已毁外,前殿和中殿尚存。前殿门左、右两侧的石墙上刻有花卉、人物等精美浮雕图案。门额阴刻“吉祥福地”。殿内设石质惠民亭,亭高2米,左、右柱刻楹联:“一生功业镇巴蜀,万古英灵显弥陀”。亭内为石质川主菩萨像1尊。中殿设佛像3尊。该寺对研究明代宗教发展史和研究明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2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泸县宋墓群
  (1)岩湾墓群保护范围:以墓群边界为基线,东北外延30米至水田边,东南外延20米至水田边,西南外延40米至田地处,西北外延50米至坡地处。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东北外延60米至岩湾屋基,东南外延70米至公路边,西南外延50米,西北外延50米至青冈林山顶。(2)河坝头宋墓群保护范围:以墓群边界为基线,东至金仁华宅基外缘,西至河坝头宅基外缘,南至河坝头山最南端,北至陈兴国宅基外缘。建设控制地带:东以金仁华宅基外缘为基线外延100米,西至旧桥河边,南至五马坪山沿,北至五马村道路。(3)沙嘴宋墓群保护范围:以墓群边界为基线,东至胡运明宅基外缘,西南至高清华宅基外缘,向北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墓群边界为基线,东至断后龙坎壁,西至胡芳辉宅基外缘,南至马怀生宅基外缘,北至晒坝鱼塘竹林处。……[详细]
66、龙灯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灯桥
  龙灯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7.15米,宽1.41米。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上昂,张口含珠,龙身呈“S”形。龙尾上翘,呈纵向卷曲状。龙头、龙尾高出桥面0.2至0.4米。该桥雕刻精美,技法娴熟,线条遒劲,造型生动、逼真、大方,甚有气势,且保存较好,结构稳固,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对研究清代的交通、经济、民俗、雕刻艺术等有重要价值。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泸县龙蟠寺
  龙蟠寺始建于宋代,后于明万历二年(1574)重建。寺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现存大殿1幢,抬梁木结构,檐下设斗拱76朵,进深三间八架椽9.49米,面阔3间9.49米,通高9.5米。单檐歇山式屋顶,筒瓦屋面,屋脊用碎瓷片堆塑龙、吻兽等造型。门楣上刻有二龙抢宝、鱼跃龙门等图案。龙蟠寺对了解川南地区明代木构建筑及佛教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88年2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玉蟾山石窟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龛造像414尊。造像沿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围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达400多尊。玉蟾山摩岩造像多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数丈,小不盈尺,雕刻精美,风格各异。尤以“千手观音”一壁的造像最具代表性。玉蟾山石窟对研究佛教文化的发展延伸和区域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199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昌宫万寿桥
  文昌宫万寿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全长14.4米,桥面宽1.68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身呈“S”形,从桥墩底部向上紧靠桥墩,有昂首冲天之势。桥南约40米有1座修桥记碑,碑高2.00米、宽0.78米,厚0.25米,但由于风雨侵蚀,字迹剥落,不能辨认。此桥雕刻精致,造型独特,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005年10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川南师范学堂
  川南师范学堂,始建于1901年,名“川南经纬学堂”,1902年改为“川南师范学堂”,旧址仅存大门,现位于江阳区梓橦路小学内。大门为砖石结构,呈“八”字形,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3平方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通高9.04米,宽6.55米,厚1.2米,大门正额有赵熙题书的楷书阴刻“川南师范学堂”6个大字。大门左侧围墙长7.25米,右侧围墙长6.8米,围墙高4.53米。1984年4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柳滩红军渡口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93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1)凤龙堂红军渡口又名孙家坝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为定界。保护、建控面积约1000平方米。(2)麻柳滩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为定界。保护、建控面积约750平方米。……[详细]
72、金罡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罡桥
  金罡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西走向,横跨于龙溪河的支流上。桥长13.28米,宽1.46米,桥板厚0.39米。桥面共10块桥板,桥板铺于“工”字形桥墩上。桥中部的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首短吻,粗鼻,凸目;龙身刻云纹;龙尾呈缠绕卷曲状。从东向西第二个桥墩龙首张口露牙,第三个桥墩龙首张口含珠。该桥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尧坝镇古建筑群
  “尧坝古建筑群”位于川、黔、渝三省市结合部的四川省合江县西南的尧坝古镇内,地处川黔交通要道,有“川黔走廊”之誉。其中,东岳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中期数度扩修,其主要建筑为明代珍品,该庙建筑风格为川南一绝,布局得当,雕刻精美,明清建筑特色交汇,气势雄伟;古街道民居群部分为明代原始建筑,多数为清代重修,历史原貌保存十分完好。古街长1000米,民居2000余间,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尧坝镇座落于川南黔北的古驿道上,此道也是夜郎古道之一。自古以来,川南黔北往来商贾、官方均在此停歇,官方因建尧坝驿站,“尧坝东岳庙及古街道民居群”由此而来,该建筑群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民居群宁静平和,瓦脊连成一线,形成有节奏、有韵律建筑群落。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古色古香,以其宏大规模和完好保护程度,被众多专……[详细]
苦桥子桥
  苦桥子桥,建于明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全长18.4米,桥面宽1.5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各有1条圆雕龙。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从西北向东南第二孔(现为第一孔)于20世纪50年代为利于过船,改造为拱券,拱高于桥面1.17米。该桥雕工精湛,线条流畅,造型逼真、独特,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贯山井
  龙贯山井建于明代,分布在龙贯山西南侧、东北侧的黄砂石质山坡上,共17口井。其中,龙贯山西南侧分布5口,东北侧分布12口,两侧的井都略呈“一”字形排列,井间距0.5米至1米,井深0.5米至1米。井口呈圆形,直径0.5至0.8米。这些井为原龙贯寺所建,是龙贯寺僧人及信众的饮用水源。龙贯山井对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龙贯寺的兴衰有一定价值。1999年8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76、白思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思桥
  白思桥,《泸县志》载:“传清初士人白思建。旧志作白狮桥”,为7墩8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22.9米,宽1.2米,高2米。由南向北第三、四、五个桥墩依次雕刻有狮、龙、象。狮口衔绶带,龙张口含珠,象鼻向右弯曲。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该桥是泸县龙桥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对研究当时的桥梁建筑、雕刻技艺、交通等提供了实物资料。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77、江安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安桥
  江安桥,建于清代,为6墩7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西走向。桥全长19.14米,桥面宽1.3米,桥板厚0.4米。桥东和桥西第二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桥东约5米的小路旁有石质长方形单碑1通,碑宽0.87米,高2.1米,厚0.25米。碑上刻《重修江安桥记》,桥记内容大部分字迹风化脱落,依稀可见部分捐资人姓名、大清同治六年等字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明寺山门
  五明寺山门建于明代,坐东北向西南,为石质仿木构四柱三间二重檐庑殿顶牌楼,筒瓦屋面,花卉瓦当,顶设鸱吻。山门面宽7米,通高6.5米,其前后两面浅浮雕人物、动物、花卉图案。明间正、背面门额刻“太狱灵台”,“垂光胜境”、“万历十五年丁亥岁春二月吉旦”等字样。山门整体较完整,但石刻表面风化严重,明间碑顶右端断裂倾斜。此山门石刻雕工精细,图案构思巧妙,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详细]
奢王府遗址
  奢王府遗址位于四川省古蔺县马蹄镇马岭村六组,距马蹄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明末奢王奢崇明的府邸遗址。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奢王府遗址两石狮基座为基线,东、南、西面各外延20米,北面外延15米,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保护、建控建控面积约1750平方米。……[详细]
80、蜘蛛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蜘蛛桥
  蜘蛛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一北走向。长10.86米,宽1.29米。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龙尾高出桥面0.25至0.4米。龙头上昂,龙身呈“S”形。由西向东第一个桥墩龙头口微张露牙,龙尾上翘呈纵向卷曲状;第二个桥墩龙头张口露牙、含珠,龙尾上翘呈纵向缠绕状。其雕刻手法较为细腻,精巧而大方。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