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文物古迹介绍
富顺千佛寺,又名千佛岩,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马脑山中岩(罗浮洞新村16号),总占地面积76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21平方米,其中三个殿堂:观音殿362平方米,接引殿110平方米,千佛殿250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懿宗咸通年间,距今已有1100余年,岩上凿巨佛一尊,宋朝真宗和孝宗分别亲书赐名普觉院和中岩寺。1988年,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寺院香火兴旺,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恢复和建成了圆通殿、千佛殿、云会堂。是文物保护和旅游的好胜地。……
[详细] 铜锣河桥(TongluoRiverBridge),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龙万乡华利村12组与月亮村交界处,是自贡市富顺县境内的一座古桥。铜锣河桥于2016年5月9日被富顺县人民政府列为富顺县文物保护单位;于2018年1月15日被自贡市人民政府被列为自贡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1月10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铜锣河桥长13.5米、宽1.9米。铜锣河桥是一座石桥,其桥面铺设着巨大的石块。桥的两侧装饰有四座象征性的神兽雕像,分别是龙头、龙尾、象鼻与象尾。这些石刻雕像如同护栏的柱头,其中一侧的雕像比桥面高出约60至70厘米,而另一侧则高出约20至30厘米。桥的一端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写着“铜锣河桥”的名称。该桥的桥墩设计为梯形平面,在东北方向的四个桥墩上分别雕刻了两尊……
[详细]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东北郊约11公里的大山铺镇旁,是一个盛产一亿六千万年前的中侏罗世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的遗址,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该遗址最早于1972年发现,1977年首次发掘,获得一具较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骨架,1979年因基建施工化石被大量暴露。1979--1984年间先后组织三次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在约2800平方米范围内获得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200多个个体的上万件化石骨骼标本,从中已研究定名了恐龙鱼类、两栖类、龟鳖类、鳄类、翼龙类、似哺乳爬行类等18个属21个种。估计整个化石群集中埋藏范围约17000平方米,化石骨骼10万块以上,被誉为恐龙公墓。八十年代中期,在该遗址上修建有我国第一座大型的恐龙遗址博物馆----自贡恐……
[详细] 自贡陈家祠堂位于自贡市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筑面积760m2。于2007年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位于贡井老街顺岩碥33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为正厅、厢房廊楼、戏楼构建而成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其建筑精巧玲珑,木雕、石雕、泥塑美轮美奂,是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的典型代表。该祠堂曾作为清朝荣县贡井分县第82任县丞居所,是中国古代首批工业生产专设行政区划和自贡因盐设市的珍贵历史物证。陈家祠堂是一颗建筑艺术明珠。祠堂整体为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构架,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等雕刻雕塑艺术一应俱全,镂雕、阴刻、浮雕多种技法并用,山门、戏楼,大殿上的石雕、木雕均异常精美,尤以戏台眉板上的木雕为精华。雕刻物上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山门采用青……
[详细] 李亨祠堂建于清朝道光末期,距今近200年了,3000多平方米的占地,在彼时彼地也不失为一座宏伟建筑。对研究清代的祠堂建筑和盐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文化、文物价值。李亨祠堂位于凉高山街原无一厂内,建于道光年间,大盐商李振亨的祖祠。占地3040平方米,由大门、正厅、左右侧厅、过厅、厢房、花房、后院组成的建筑群,面阔达81.5平方米,入口中柱的高大悬山屋面与两侧对称人字形山墙,连接侧门中线的梯形墙十分壮观。进深为39.5米,共有大小天井共11个.正厅为五间四柱硬山小青瓦顶,山墙为典型的川式马头墙,美观雄壮,为台梁式木构架,中间四柱为石柱,周长1.4米,十分壮观。檐下挑房、吊瓜、挂落多数雕刻保留完好。李亨祠堂的修建者是自贡大盐商李振亨,民间也叫李亨,因其于道光年间创办了自贡人民一直津津乐道的“挖耳井”而起……
[详细] 陈家祠坐东北朝西南,坐落在釜溪河之滨,大门面向下码头,是仙市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岭南学士富顺知县陈长镛率族人于清同治元年(1862)修建,供族人从事祭祀活动和商议族中大事。整体建筑呈四合院布局,系硬山穿斗式建筑,南北进深40.2米,东西面阔五间19.2米。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
[详细] 虎头城遗址筑于南宋咸淳年间,位于富顺县怀德镇虎头村东南400米处的沱江之滨,是川渝地区现存不多的著名抗元古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5年已定为富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评定为自贡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虎头城遗址占地80余亩。拔地兀立,临江面悬崖绝壁,靠上游的一端,巨石嶙峋,宛如雄居猛虎之头貌,狰狞瞪目剑牙锋利,石穴洞内,常有雾霭笼罩,恰似猛虎吞云吐气,古人因其形而命其名曰:“虎头山”.沱江流至此,江面骤然宽阔。驻足江边,细看此山。山形确如“卧虎把江边”,虎身虎头俱备。尤其“虎头”,轮廓清晰,“虎嘴”微张,作呼啸状,凛然有一股“虎威”,当地俗称“虎脑壳”.此山虽称不上雄伟,但山势险峻,且扼水陆要冲,环山建有城墙,故又称为“虎头寨”或“虎头城”.由于,“古虎头城”地处富顺……
[详细] 贡井南华宫坐落在贡井区糍粑街与枣子园之间坐落在贡井区糍粑街与枣子园之间。。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座北向南。建筑技术精湛,整个宫殿宏伟壮观,具有古代建筑的传统风貌,保存至今实属难得的历史文物.据知情老人胡少权(90岁)介绍,这是信仰佛教的盐商修建的,以道教祖师“南华”老祖的封号为名,故定名为“南华宫”。宫殿历史贡井老街的南华宫,,至今已111年。近年来,人们不断追寻着古盐文化的踪迹,南华宫附近每天有不少参访者驻足观看,或拍照留影。这也许是因为南华宫的气势恢宏和建构精美,它那别致的风格把游人深深吸引。修建由来南华宫名为岭南会馆,为广东盐商所建。当年贡井盐业第一次遇上川盐济楚,盐业生产方兴未艾,各地盐商云集贡井。一时间,贡井的老街河街井架林立,灶房遍地,旭水河盐船如织。盐业发展给……
[详细] 镇南塔,俗称白塔,巍然屹立欲城南500米的龙头山巅。镇南塔建于宋代,保存基本完好。塔为砖石仿宋结构。外观近似密檐塔,实际为楼阁式塔。塔基为方形须弥座基,高2米,每边长7.8米。塔身四方形,外表塑有罗汉、寺庙、匾哦之类。外看诗十一层,层层上收,各层均开窗。塔内五层,有实心柱。66级踏道绕实心柱盘旋至顶,底层有拱门,装饰着仿木的斗拱12朵。塔顶呈覆盆。塔体通高21.6米。荣城唐宋时是荣州州署所在地。“城抱五川,廓濒二水”,塔名镇南,确“为山川之镇”。有装点江山的作用。“白塔冲霄玉削峰。”若登临塔顶可俯瞰全城,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在文人墨客的眼里,镇南塔形似一支挥洒长空,飞舞夺魁的“文笔”。因此白塔又成为科甲功名兴隆的兆头。清代荣县教谕刘德煜诗云:龙头山势最玲珑,文笔巍然耸太空。直插云霄疑画日,时……
[详细] 中坝碉楼及钟氏庄园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中坝村5组,坐北向南。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整体建筑占地面积7197.12平方米,其中碉楼占地面积57平方米。碉楼位于庄园东北角,为砖木石结构,方形楼阁式,边长7.5米,通高16.9米,歇山式四角攒尖屋顶。共分五层,下两层为石木结构,上三层为砖木结构。隔楼为木板,二楼以上有枪孔,五楼有瞭望孔。附属的四合院庄园建筑结构为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构架,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由前堂前堂面阔17间63.4米,进深1间6.35米,正堂正面阔11间53.4米,进深1间8.5米,东西厢房面阔6间24.3米,脊高7.1米,进深通间17.4米。西厢房面阔6间24.3米,东西厢房各有2个天井组成四合院布局。碉楼及附属庄园是清代川南地区典型的民居建筑,其柱础、门窗……
[详细] 五皇庙祀奉“五瘟神”(玉皇的五个儿子),建在旭水河上滩高数丈削之五皇洞处。五皇洞究竟在何处,无人知晓,相传洞在高滩之下深水中悬崖如其深不可测,因五皇庙而名五皇洞。五皇洞“有大殿两重,配两横殿,僧房院落数间”。殿在前,神完上五个恺甲鲜明、金身泥塑的神像,面目狰狞,形态凶恶,悬有“五皇灵君”之匾额。自贡最早举灯会于此,曰“五皇灯会”为自贡灯会之发祥地(见发现于五皇庙而存于自贡彩灯博物馆的石碑)。传说这五个瘟神为杀富济贫之“义盗’,。相传,五皇系玉皇张大帝的五个儿子。姜子牙封神时起了私心,想封自己为玉皇大帝。当喊到“玉皇姜大帝”时,有张姓伙房钻出来谢恩。子牙说是“姜”,伙房说是“张”。子牙叫张在三生桥上发誓,张发誓“男盗女娟”;因此玉皇犯了咒神,所以生五子都是贼,生七女皆下凡偷男人。而子牙因起私心……
[详细] 邓萍故居位于大安区大山铺镇,建于1918年,故居由正房,东、西偏房组成,均为川南地区传统小青瓦悬山式建筑,为穿斗梁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7平方米,2012年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评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以邓萍故居为依托,分“前言”“投身革命”“从事-”等11个篇章,使用136张展板、144张照片、48张辅助照片,约1.1万字文字介绍再现了邓萍的一生,邓萍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军事将领,他身上传承并践行的对党忠诚、英勇无畏的精神品格,无声地激励着盐都儿女永葆初心、奋勇前进。基地是各界群众及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2023年6月以来,接待省、市、区团体139场次,累计22500名干部群众参观学习。 地址:自……
[详细] 贵州庙,又名荣禄宫、黔省会馆,为贵州商人会馆,建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一1735),坐落老街十字口西(今新华街21号)。殿宇式建筑制式,质朴恢宏,木石刻依然精美,侧院后门风格传统、碎瓷镶嵌,精美玲珑。贵州庙与贡井地区所有寺庙、会馆不同之处为:正殿中部向庭坝伸出数米。建筑面积1355平方米,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庙宇奉祀“黑神”。黑神者,传说乃明代贵州一位爱民的按察御史(一说贵州苗族王爷),今神像无存(口碑:刘云怀等说供奉的是岳飞父子,岳飞曾充军云南,当时云南包括贵州一带。其理由可从贵州庙西侧门石刻对联中看出蛛丝马迹―精忠报国两门忠烈,清风明月一片赤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较完好,解放后做贡井盐厂第一工人子弟学校,现空置,属贡井区文体局产权。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东……
[详细] 王爷庙座落在市中区的釜溪河畔。背倚龙凤山,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清中叶建筑。主要采用传统古建筑布局方法,沿中轴线依次是戏台、开井和正殿。同治年间《富顺县志》,已将王爷庙及其下的夹子口列为自流井的胜景之一。本世纪初王爷庙曾由自贡盐场有大盐商王余埏。李春霖主持作培修,作为本地商贾奉祀镇水王爷庙以及观景、赏戏、品茗和举办元宵灯会的地方。王爷庙依山临水,独踞形胜,既是建筑佳品,又是风景胜地。庙中保存完好的戏台,是四川已不鑫见的清代川剧舞台。凭栏眺望,河中怪石突兀,被称作石龙过江;对岸绿树掩映,桃花庵若隐若现,石板古道。蜿蜒岸边,琉璃亭,神道碑分立道旁。石崖上刻有“唤鱼池”三个大籽,相传苏东坡笔迹。庙东石壁,镌有冯玉祥手书“还我河山”四字,更为王爷庙添景增色。前人曾题咏道:“天生峡口险尤奇”、“王爷庙里好题……
[详细] 旭水酒作坊遗址位于荣县旭阳镇附东街社区,坐东北向西南。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占地面积约1394平方米。该酒窖遗址作坊建筑为砖木结构,18柱17开间,面阔82米,进深17米,屋脊上端有冲棚。现存窖池38口,每口长4.7米,宽3.6米,深1.5米;作坊内另有甑子、冷却池、酯化桶等若干。该酒作坊采用续糟泥窖发酵、混蒸混烧、土陶坛贮存。以小麦、大麦按比例磨烂作曲,伏天作曲佳,曲成块封之,用时碎之,不用他药,酿酒时以谷壳为底,参以大麦、小麦、高粱、玉米、稻子各种磨面之和,下窖酿经60时为一轮。总结出了一套“脚踢手摸、探气上甑、热平地温、冷十三”的独有酿酒技法。整个酒窖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荣县的酿酒历史、生产工艺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8年3月,自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详细] 湖广庙,又叫禹王宫或两湖会馆,坐北朝南。其庙建筑宏大,气势雄伟,制式古朴,与贡井其他的庙宇大同小异。它有正殿两重、配殿一横、东西厢房及大小庭院数十间;正中建有戏台,游楼环抱;山门面向旭水河。山门与照壁之间有宽阔的石坝。从山门至后重正殿有十多级石阶的高差,这使庙宇产生一种庄重、威严、轩昂的气势,令人望之而顿生敬畏的感觉。湖广庙前殿塑着美鬓公关云长,其左右两边分别是周仓和关平;正殿供奉大禹王(大禹)神像。神像为泥塑金身,头戴冕旎王冠,身着滚龙袍带,清须飘散,形象庄严,气韵丰满,活灵活现。正殿后面庭院内有合抱大小的黄桶树数棵。它们都枝叶繁茂,状如华盖,荫翁庭院,遮掩屋宇。建于清乾隆初年,现存一巨大照壁及照壁后石坝、两边厢房的雕饰(挑檐垂脚、牛推雕镂、屋脊泥塑装饰精湛生动)等亦大多存留。……
[详细] 座落于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解放路乐段的西秦会馆,后倚风景秀丽的龙凤山,前临繁华热闹区,殿阁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设在馆内。西秦会馆,寺名武圣宫,主供关帝神位,亦称关帝庙,俗称陕西庙。清初,陕籍商人来自流井经营盐业,发家致富。为了“款叙乡情”,并显示豪华富有,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兴建,历时16载,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道光七至八年(1827-1828),又进行大规模培修与扩建,“较旧地址拓出十数丈,依山另辟一正殿”,“壮丽倍前”,共占地3451平方米。这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建筑,平面组合,总体方正,强调对称,中轴明确。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京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作为西秦会馆点缀、装……
[详细] 李倪氏节孝坊位于自流井区光大街光大福院小区内,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坐东北向西南。牌坊为石结构,五楼四柱三门,牌坊宽7.4米,厚2.5米,牌坊屋面刻出瓦陇,檐角起翘。正楼的屋顶部分为仿庑殿式构造。李倪氏节孝坊是旌表四大盐业世家之一“李四友堂”的宗亲媳妇倪氏节孝而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冬月。当时的四川总督丁宝桢莅境悉情而奏请朝廷敕建。原在此坊后面约千米处还有一座牌坊,故当地人呼此地为双牌坊,但此坊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无存。李倪氏节孝坊通体雕刻精美,花鸟人物、龙狮松鹤镂刻栩栩如生。上方的圣旨匾额周围更是镂空雕刻了九龙祥云,工艺精湛,十分珍贵。2017年李倪氏节孝坊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台基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牌坊所在平台。占地面积108平方米。……
[详细] 碑山一洞桥位于长滩镇碑山村,建于明代。为条石砌筑三拱平桥,东北方侧面雕刻龙头两尊,桥身西南方侧面为龙尾。该桥历史悠久,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山一洞桥东南至西北走向。修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4.8平方米。桥体为条石砌筑,三拱平桥,通长6.4米,通高1.85米。桥面由六块大条石铺设组成,桥身由条石砌筑四柱三通方形桥拱,拱高1.45米,桥身东北方侧面雕刻龙头两尊,桥身西南方侧面为龙尾。石刻龙头保存基本完好,局部稍残,龙尾损毁。桥下为溪沟,水流由西北向东南。碑山一洞桥历史悠久、现存罕见,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交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详细] 贺乐堂,修建于清代,1931年在此设立“牛佛渡中国银行”,使之成为富顺县的首家现代银行机构。随着“牛佛渡中国银行”的设立,富顺糖市正式迁到牛佛,促进了糖业在牛佛的发展。这座古建筑的存在,对研究自贡地区清代建筑、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9年,贺乐堂被批准为自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贺乐堂位于牛佛镇面房街81号,这是一座立面大门为砖砌牌楼公馆式的建筑。贺乐堂四周高墙围合,有仿福建观音兜的川式马头墙,也有歇山式呈阶梯形的江西式马头墙,屋顶前后左右共有44只檐角,四周墙体均饰有石刻,从远处就能看出其鲜明的建筑风格,十分壮观。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锝夊箣閿濆憛鎾绘煕閵堝懎顏柡灞诲€濆畷顐﹀Ψ閿旇姤鐦庡┑鐐差嚟婵潧顫濋妸褎顫曢柟鎹愵嚙绾惧吋绻涢崱妯哄闁靛牊婢橀—鍐Χ閸℃ǹ鍋侀梺鎼炲劘閸斿本绂嶉柆宥嗏拺閻熸瑥瀚崝銈囩棯缂併垹寮€殿喗濞婇弫鍌炴偩瀹€鈧惁鍫ユ⒒閸屾氨澧涚紒瀣尰閺呭爼寮埀顒傛崲濞戞ḿ鏆嗗┑鐘辩窔閸嬫姊洪崫鍕効缂傚秳绶氶妴浣肝熷▎鐐╁┑鐐茬摠缁酣宕戦妶澶婅摕闁绘柨鍚嬮幆鐐淬亜閹板墎鍒扮痪閿櫊濮婅櫣鎷犻懠顒傤唶闂佸摜鍠愬ḿ娆擄綖韫囨拋娲敂閸曨偆鐛╁┑鐘垫暩婵娊鎳楅崜浣瑰床濞撴埃鍋撴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涘Δ鍐╁殌閾荤偤鏌涢弴銊ョ仭闁稿鏅犲濠氬醇閻斿墎绻侀梺鍛婅壘椤戝懘鈥︾捄銊﹀磯濞撴凹鍨伴崜顒勬⒑瑜版帗鏁辨俊鐐舵椤繐煤椤忓嫬绐涙繝鐢靛Т鐎氼噣鎮鹃悽鍛婄厽閹兼番鍨兼竟姗€鏌涢姀鈥崇祷鐎规挸瀚伴幃宄扳堪閸涱収鏆柣銏╁灡椤ㄥ﹤鐣烽幇鐗堝仺闁汇垻鏁搁敍婊冣攽鎺抽崐鎾绘嚄閸洖鐓″璺侯儑缁犻箖鎮橀悙鎻掆偓鎼佸焵椤掍緡娈曠紒鏃傚枛瀵瓨骞婂ù婊冪秺閺岀喖鎮滃Ο璇叉殫闂佸憡岣块弫璇差潖閾忚瀚氶柍銉ョ-娴狀厼鈹戦悩顔肩仾閺嬵亝銇勯敐鍛仴婵﹦绮幏鍛存惞閻熸壆顐奸梻浣告贡鏋い顓犲厴楠炲啴鎮滈挊澶屽幐闂佸憡渚楅崣鈧柟鑺ユ礀閳规垿鎮欓弶鎴犱桓缂備緡鍠栭柊锝夊箖閸ф鐒垫い鎺嗗亾闁宠鍨块、娆撳棘閵堝嫮杩旈梻浣呵圭换鎴犵矙閹寸偞娅忔繝寰锋澘鈧洟骞婅箛娑樼厱闁瑰鍋熺粻楣冩煠婵傚壊鏉洪柛銈嗙懄椤ㄣ儵鎮欑€电ǹ鈷岄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鈧幃娆徝圭€n亙澹曢梺鍓茬厛閸n噣宕甸弴銏″仯闁搞儯鍔庨妶瀛樹繆閹绘帞澧涘ǎ鍥э躬椤㈡稑顫濋浣糕偓顖氣攽閻愯尙澧涙繛鑼枛瀵鏁愰崱妯哄妳濡炪倖鐗楃划搴㈢墡闂傚倷鑳舵灙妞ゆ垵鎳愰埀顒佺煯閸楁娊濡存笟鈧顕€宕奸悢鍛婎仧闂備浇娉曢崳锕傚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