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宛水街道 | 隶属:宣威市 |
区划代码:530381001 | 代码前6位:53038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云D |
长途区号:0874 | 邮政编码:655400 |
辖区面积:约51.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8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学苑社区 | ~004 | 城乡结合区 | 辖区内学校多,故名。2002年撤榕城镇设宛水、双龙、西宁三街道,学苑社区属宛水街道。…[详细] |
宛水社区 | ~005 | 城乡结合区 | 因西河之水婉转回环,绕宛温县(宣威历史地名)治城之三面。驻地南门街。…[详细] |
柳林社区 | ~008 | 主城区 | 因过去村子四周柳树较多。驻地建兴小区。2002年撤榕城镇设宛水、双龙、西宁三街道。2014年1月,宛水街道增设丰华街道,丰华街道辖西河、龙泉、丰华、新…[详细] |
宣电社区 | ~009 | 城乡结合区 | 以宣威电厂职工及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驻地宣威电厂生活小区。…[详细] |
新文社区 | ~010 | 城乡结合区 | 原为新华、新文两个管理区,1963年划小公社时两区合并,各取一字,故名。驻地新盛小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历史上曾建宛温县,现宣威城为县衙所在地。县城周围之水交汇于城南称之为宛水,80年代在此建宛水公园,宛水街道以此而命名,取其历史文化内涵。
基本介绍:
宛水街道成立于2002年9月30日,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城南,东与东山为界,南同虹桥街道办事处相连,西和落水 街道一角镇接壤,北至建设街与西宁、双龙街道办事处隔街相望,总面积51.45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之间,年平均气温12.7°C-14°C,年平均降雨量985.5毫米。辖丰华、龙泉、西河、学苑、宛水、新南、望城、柳林、宣电、新文十个社区和祯祥一个村。辖10个社区、1个行政村,年末有23492户57158人,其中男26645人,女30513人,农业人口7062户21900人,非农业人口16430户352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
文化旅游:
位于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河东营村委会北面自然村北部,即石龙山东麓缓坡地带。遗址为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治所衙署建筑遗址。遗址依地势由高向低呈东西向分布,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遗址内原建筑共分前、中
宣威文庙大成殿位于宣威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大成殿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大成殿建在高1.3米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7开间,通面阔25.35米、进深15.1米。殿身
沾益州土司遗址位于宣威市宛水街道办事处新文居委会河东营社区东面100米处的营盘山山顶。营址为椭圆形,东西宽195米、南北长310米,占地4万平方米,视野开阔,居高临下,便于集散。据地方文献记
童生应试章程碑位于宣威市宛水街道小学校园内。碑为青石质地,长方形。高1.3米、宽0.83米。碑文楷书阴刻,左行直书,凡20行,每行6~51字不等,共计750字。内容为宣威廪生吴云扬等“共同商
位于宣威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校园内。建筑坐北向南,由过道殿、厢房组成,占地面积390平方米。过道殿,单檐悬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4.3米、进深8.4米、檐高3.8米。山面
历史沿革:
明、清,为宣化里。
民国初年,为中心区,后分属中一区、中二区、榕城镇、虹桥镇。
1949年,设城镇区。
1950年6月,设第一区,后先后调整为城关镇、和平公社、城关管理区、城关公社、榕城公社。
1981年,城关公社和榕城公社合并设榕城镇,榕城公社所属马街、靖外、列租划归新设的靖外区。
2002年7月,撤销榕城镇,划出所辖南部区域(建设东街和建设西街以南)设宛水街道。
区划: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宛水街道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