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澧江街道 | 隶属:元江县 |
区划代码:530428002 | 代码前6位:530428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云F |
长途区号:0877 | 邮政编码:653300 |
辖区面积:约2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5万人 |
人口密度: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3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澧江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澧江”为彝语,以“礼社江”(元江)得名,“礼社”:彝语,为“犁赊”之误译,“犁赊泼”即彝族人之意,以族称得河名,“澧江”属雅化的书写法,“澧”为地名…[详细] |
玉河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东从香江路至自来水厂,南至清水河“双胜桥”,西至元红路上下一段,远看形似一条绿色的“玉带”,城建规划不断扩大,为新城区的扩大披上了银装,给清水河更增添…[详细] |
江东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因居委会地处元江(江)东面,即江东片区得名。驻地划船寨。…[详细] |
红侨社区 | ~004 | 镇乡结合区 | 居委会驻红河(元江)岸边,并安置印尼归侨得名。驻地红侨。…[详细] |
那整社区 | ~005 | 村庄 | “那整”训傣语,“那”:田,“整”是“吊”的讹误,“吊”:牧,即放牛羊的田房。驻地那整村。…[详细] |
龙潭社区 | ~006 | 村庄 | “龙潭”:以原驻地村下边有龙潭(泉)得名。“曼通峨”:傣语,“曼”:村,”通“:填,”峨“:芦苇,即填芦苇村。以旧时填芦苇塘造田得名。驻地龙潭村。…[详细] |
南洒村 | ~201 | 村庄 | “南洒”为傣语,“南”:水或河,“洒”:沙子,即有沙子的河水,因位于沙河边得名。村委会驻南洒村,是当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基层…[详细] |
南昏村 | ~202 | 村庄 | “南昏”为傣语,“南”:水,“昏”:浑,“南昏”,即浑水之意,因旧时村中有水塘水浑得名。村委会驻南昏村,是当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详细] |
莫郎村 | ~203 | 村庄 | “莫郎”彝语,“莫”:高,“郎”是“拉”的变音,“拉”:箐,因位于高箐沟边得名。原驻莫郎村,故名,后迁至上那嘎,地名沿用。是当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详细] |
地名由来:
澧江街道因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于文昌宫的澧江书院得名。
基本介绍:
元江县澧江街道成立于2011年8月,是由原澧江镇行政区域调整后设置的街道,位于元江县中南部,东南与洼垤乡、红河县接壤;东北与龙潭乡、红河街道、甘庄街道相连;南部与羊街乡、那诺乡相毗邻;西南与因远镇相依。是元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澧江——自古就有“迤南雄镇”之美誉,交通四通八达,楚河经济干线穿境而过,世代居住着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勤劳、朴实、善良且继承和传承了优秀的本民族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文化。
街道国土面积263.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辖澧江、玉河、江东、红侨、那整、龙潭、南洒、南昏、莫郎9个村(居)委会,75个村(居)民小组,6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6612亩。
历史沿革:
澧江街道境域(原灃江镇),自元朝以来曾经是万户府、总管府、军民府、府、直隶州、县政府驻地。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设县,县辖7乡,灃江镇属于城区(原大水平乡和灃江镇、羊街乡、浦贵村为等辖部分地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一区(城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为灃江镇。
1950年,改为红河街。
1962年,改为城关镇。
1969年,改城关公社。
1983年,改为江镇2011年8月,撤销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