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家寨子镇 | 隶属:会宁县 |
区划代码:620422109 | 代码前6位:6204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D |
长途区号:0943 | 邮政编码:730900 |
辖区面积:约297.3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汇鑫源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汇鑫源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刘家寨子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据口述,因本地很早以前居住着刘姓人家在此居住,后来逐渐演变雅化为刘家寨子,简称刘寨村。…[详细] |
李家寨子村 | ~201 | 村庄 | 据口述,因当地有最大的山寨“李寨”,故命名为李家寨子。后来逐渐退化,简称为李寨村。…[详细] |
二塬村 | ~202 | 村庄 | 据梁庭瑞说,当地有兄弟三人居住,大塬社老大居住,二塬社老二居住,三塬社老三居住,二塬社位于中间,故名。…[详细] |
寨柯村 | ~203 | 村庄 | 据口述,当地起初惠家人来到这里居住,故命名惠家寨柯,后来逐渐简称为寨柯村。…[详细] |
甜水井村 | ~204 | 村庄 | 据口述,因当地有一口甜水井,供人畜饮水,后来逐渐雅化,称作甜水井村。…[详细] |
后沟村 | ~205 | 村庄 | 据李文学说,在村落旁边有一条沟,就成后沟。…[详细] |
斜沟村 | ~206 | 村庄 | 据口述,因处于两沟之间,且地理位置较偏斜,取名为斜沟。…[详细] |
袁家塘村 | ~207 | 村庄 | 袁家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后湾村 | ~208 | 村庄 | 据口述,因后湾当时是陈庄村的社,后因政策把后湾社附近的几个社划在一起,成为后湾村。因村委会坐落于后湾村,故名。…[详细] |
李塬村 | ~209 | 村庄 | 李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家湾村 | ~210 | 村庄 | 据张绍良说,很早以前此地居住着姓张的地主人家,人们就称这里为张家湾。…[详细] |
陈家庄子村 | ~211 | 村庄 | 据杨占褔口述,因当地人口众多,生产领头大户姓陈,故命名为陈家庄子后来逐渐演化简称为陈庄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刘家寨子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刘家寨子自然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刘家寨子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刘寨乡位于会宁县东北部,东靠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南与新塬乡毗邻,西和草滩乡接壤,北连平川区。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0公里;总面积约29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6.6人。乡驻地距县城123公里。现辖1 2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4234户,20022人。
刘寨乡属陇西黄土高原最北端,干旱山塬区,地形较为复杂,梁峁交错,沟壑纵横。海拔1834——2352米,相对高差500600米。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雨量稀少,形成本乡气候干燥。境内仅有乱马川河流经南部边缘地带,干旱仍然是本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全乡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8.3万亩,土壤类型为灰钙土,适宜种植小麦
文化旅游:
乱马川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刘家寨子镇袁家埫村乱马川社东南部山梁顶。乱马川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
乱马川城址位于会宁县刘家寨子镇袁家埫村乱马川社墩墩梁以东乱马川河畔。乱马川城址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
马鞍子梁墓群位于会宁县刘家寨子镇后沟村南川社西部马鞍子梁坡地里。马鞍子梁墓群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元淌村刘塬社,南至南川社,西至小堡社,北至马沟社。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长富乡。
1952年,设刘寨区公所(第11区)。
1953年,改属十区。
1955年,改称刘寨区。
1958年,成立刘寨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中,改称刘家寨子公社。
1983年,撤公社设刘家寨子乡。
2015年,刘家寨子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