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潭乡 | 隶属:汉川市 |
区划代码:420984204 | 代码前6位:42098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鄂K |
长途区号:0712 | 邮政编码:432000 |
辖区面积:约59.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01万人 |
人口密度:50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小里潭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清·同治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解放初为分水区群强,1955年为第六区群利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脉北公社群利大队…[详细] |
周余台村 | ~203 | 村庄 | 取周家台、余家台两个自然村的前一个字,故名。…[详细] |
木剅沟村 | ~206 | 村庄 | 清·同治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解放初为分水区里潭乡联光三村,1955年为二河区里潭乡联光三社,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脉北…[详细] |
九首村 | ~208 | 乡中心区 | 清·同治年间,汉川划分为5个乡,宣统年间划分为21个区,为便于对下层的管理,包括回龙、玉皇阁一带沿竹筒河至里潭河口,划分为九个居民单位,居民单位的名称…[详细] |
老官村 | ~209 | 乡中心区 | 据传清代二河周天官宅基地遭到阴阳先生破坏了地脉,周天官便令工匠沿竹筒河封山寺建庙宇,目的是锁住龙脉,老官庙是其中一锁,故名。…[详细] |
竹林铺村 | ~210 | 乡中心区 | 清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解放初为分水区老官,1955年为第六区老官三社,1956年为二河区里潭乡老官,1958年为脉北公…[详细] |
曾家坡村 | ~216 | 村庄 | 清·同治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解放初为分水区,1955年为建三、建四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东风公社里潭管理区…[详细] |
联光村 | ~222 | 村庄 | 清同治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解放初为分水区何家湾,1955年为第六区联光一社,1958年为脉北公社里潭大队(管理区)联光…[详细] |
红塔村 | ~223 | 村庄 | 清·同治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解放初为分水区,1955年第六区新集乡建五,建六生产合作社,1956年二河区里潭乡建设陆队…[详细] |
新红村 | ~224 | 村庄 | 清属鸡鸣乡;清末属里潭区,解放前夕属澄波乡,1949年建国初属分水区新集乡,1955年为第六区新集乡胜利二社,1958年分成三个大队(胜二、红星、新集…[详细] |
糜湖村 | ~225 | 村庄 | 1949年解放初属分水区里潭乡,1955年为第六区建设、团结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二河区里潭乡,1960年两社合并为建设一大队,1966年更…[详细] |
新十姓村 | ~226 | 村庄 | 新十姓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一个小里潭集镇,故而得名里潭乡。据《前汉刑志》记载“在野日芦,在邑日里,五户为邻,五邻为里”此处不足一里,故为小里,并处竹筒河和彭公湖之深水域,故名小里潭。
基本介绍:
里潭乡地处汉川市西部,距汉川市区34公里,西接二河,东邻分水,北与中洲、韩集毗邻,南与脉旺、回龙相连。
全乡国土总面积58.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5554亩,总人口为30091人,21个行政村,26个乡直部门。
里潭乡由乡机关,21个行政村,50余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共同组成。两条油路八新线(八合-新集,全长11公里)、里糜线(里潭-糜北,全长3公里)是该乡乡级主干道,30余条村级碎石路延伸到全乡21个行政村,交通便利。
历史沿革:
清代属鸡鸣乡,也有部分属周陂乡。
清末属里潭。
1929年属第四区。
1930年为西北区。
1931年为里潭区。
1937年属第三区里潭联保。
1938年,汉川沦陷后属五联乡回里乡。
抗战胜利后属澄波乡辖。
1948年,属田龙区辖。
1949年5月,解放后属分水区辖,1954年为第六区里潭、新集、建设等乡。
1956年为第七区。
1958年6月以区成立公社,为脉北公社里潭大队。
同年10月改为东风公社。
1959年公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