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垌塚镇 | 隶属:汉川市 |
区划代码:420984108 | 代码前6位:42098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K |
长途区号:0712 | 邮政编码:432000 |
辖区面积:约34.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垌塚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地处镇区近郊。“垌塚”因镇内有宋进士垌夫塚和宫女墓而得名。故名。…[详细] |
五一村 | ~202 | 镇中心区 | 1954年是全区农业合作社化试点,垌南和大唐等建立了四个初级合作社,五丰乡并入垌塚乡,又因成立时为五一劳动节,故名。…[详细] |
新河村 | ~204 | 镇中心区 | 以所在居民点命名。新河口原系一条小溪口,西从皂市河东流经肖严湖(肖家湖与严家湖的统称)入倪家解三台湖的必经的一条小溪的口子。至清朝末年为了加快皂市河洪…[详细] |
老湾村 | ~205 | 镇中心区 | 清属周陂乡,清末和民国属垌塚区。新中国成立前,本村属垌夫镇第十四保,1949年解放初属吕巷区垌冢镇,1954年属第七区垌塚乡,1956年为青丰合作社,…[详细] |
兴隆村 | ~212 | 村庄 | 清属周陂乡,清末和民国属垌塚区。1949年解放初垌冢镇,1954年属第七区垌塚乡,1956年为兴隆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垌冢公社兴隆大队,1…[详细] |
同兴村 | ~214 | 村庄 | 同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刘桥村 | ~215 | 村庄 | 刘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友谊村 | ~216 | 村庄 | 清属周陂乡,清末和民国属垌塚区。1949年解放初属垌冢镇,1954年属第七区垌塚乡跃进农业合作社,1957年为旗杆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旗杆…[详细] |
老观湖村 | ~217 | 村庄 | 清属周陂乡,清末和民国属垌塚区。1949年解放初属垌冢镇,1954年属第七区垌塚乡竹溪咀,1956年更名为祝新合作社,1958年为垌冢公社新河中队,1…[详细] |
青年村 | ~218 | 村庄 | 青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星村 | ~219 | 村庄 | 合村并组时,取其老地名红星命名,取闪闪的红星之意。…[详细] |
涂北村 | ~220 | 村庄 | 涂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畈村 | ~221 | 村庄 | 王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虎山村 | ~222 | 村庄 | 虎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华村 | ~223 | 镇中心区 | 新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旗杆村 | ~224 | 村庄 | 旗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据清同治《汉川县志》记载,因该地有宋朝进士垌夫墓和楚国宫女墓,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垌冢镇地处汉川市西北部,东、北两面与应城市接壤,西面与天门市交界,南面与本市新堰镇相邻,是汉川北出荆门、孝感、天门、宜昌的重要口子镇。
全镇总面积2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7677亩,水域面积15000亩。全镇下辖16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5070户,总人口22180人。
垌冢镇地理位置优越。北枕省干道(武)汉宜(昌)公路,南俯汉北河,省干道分(水)当(阳)公路纵贯全镇,在境内与汉宜公路相接,(长荆)铁路擦境而过,距天门市火车站仅15公里,建设中的兰(州)杭(州)高速公路横穿镇境北部,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拥有万门程控电话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座基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垌塚镇为2022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明清为周陂乡并为乡治所,1910年称垌塚区,民国初沿袭清制,1929年属第五区,1930年改称垌塚区,1937年属第三区垌塚联保,1938年汉川沦陷后属第五联乡称垌塚乡。
抗战胜利后属垌夫镇。
1948年12月,汉川县爱国民主政府将垌塚划为韩集区,旋即增辟垌塚区。
1949年解放后称吕巷区。
1951年至1954年为第七区。
1954年6月为第七区,1955年1月,七区改为六区。
1956年1月,六区改为垌塚
区划: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垌塚镇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