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霍山烈士陵园位于霍山县城西南部。霍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六霍起义的发起地,是皖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创下了4项第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4支队在霍山组建,发生在霍山的鹿吐石铺战斗,歼灭日军137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中原突围在霍山清风岭磨子潭两战两捷,胜利完成千里突围战略任务。在革命战争年代,霍山先后有6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占当时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陵园于1986年始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入口人工瀑布、革命史记墙、历史丰碑柱、大别山革命英雄群雕、大别山革命史浮雕墙、舒传贤烈士雕塑、烈士墓区、红色碑廊、六霍起义纪念亭、传贤亭、淠西亭等。陵园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
[详细] 观瀑楼及听涛居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其建筑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然历经风雨和时代变迁,如今这些古建多已湮没废圮,仅存慈光阁等少量遗迹。现存完好年久之建筑,多为民国时期所建,其功能主要用于观景和提供食宿。坐落在温泉景区的观瀑楼、听涛居及白龙桥,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这些建筑更因人文因素,起到了见证黄山乃至中国历史演进的作用。如观瀑楼上,邓小平纵论改革开放为黄山开山壮行;正道居里(即今听涛居),张学良无悔西安事变以人间正道沧桑。两处史迹现已成为黄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宣城市烈士陵园原名宣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新建于1992年,1996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市区西北部昭亭北路云盘山,占地约4.3万平方米。陵园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亭阁水榭、曲廊等组成,陈列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宣城市涌现出的革命烈士资料及遗物。革命烈士纪念碑由两座形似刀剑的姊妹塔构成,塔基总面积为240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5000人开展纪念活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共3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4个展厅,共展出52位烈士资料,128件烈士遗物。……
[详细] 丁汝昌纪念馆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研学旅行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8096 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主体为东院、西院两座建筑群,-还有月牙塘等附属资源。建筑既有北方四合院落的建筑风格,又有清朝江淮民居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晚清历史、淮军文化、庐江民俗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纪念馆展陈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为主题,分为丁氏源流、丁汝昌戎马一生、壮烈殉国三大篇章。场馆信息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00-11:30,14:30-17:3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2562900……
[详细]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如画,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详细] 董楼烈士陵园又名杨山烈士陵园,位于烈山区宋疃镇新园村(原董楼村)杨山北坡,是濉溪县人民政府于1977年为淮海战役牺牲的烈士而建,2002年又进行了修缮。陵园依山面北,东、西、南三面为围墙。园内立石砌纪念碑一座,高12米,宽1.9米,厚1.8米,上 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大字。纪念碑左侧原有平房5间,平房北为烈士墓,共35座,其中有从外地移来的游击时期朱杰烈士墓一座。陵园东西长144米,南北宽44米,占地面积6335平方米。董楼烈士陵园是淮北市一处重要的革命文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详细] 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是1993年建成的专题纪念馆,坐落在安庆市菱湖南路102号,和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馆舍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陈列馆分为序厅、将军之旅、外交之途、艺术之路、起居复原陈列、多媒体播放等部分,以丰富翔实的珍贵文物、文献图片、纪录片资料,形象展示了黄镇同志作为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多功能展区主要展陈《红色记忆——中共安庆地方史》,通过430幅图片、近百件珍贵革命文物充分地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安庆地方党组织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详细] 苏家埠战役纪念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横排头水库边,占地160亩,投入700万元,分为徐向前元帅广场、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等,许继慎纪念园位于裕安区青山乡,投入500万元,占地20亩,园内有许继慎将军汉白玉雕像、纪念馆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帅在六安市苏家埠镇指挥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开展了浴血奋战,为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镇东南朱家大院为红四方面军苏家埠战役总指挥部旧址,现辟为陈列馆,徐向前元帅为之题词。战役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苏家埠战役纪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详细] 泗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0年9月,位于泗县经济开发区,占地总面积约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陈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馆藏资料近2000件,形成了以彭雪枫纪念亭和江上青铜像为中心的园区。由雪枫亭、江上青铜像、英烈碑廊、烈士纪念馆、百米游廊等纪念建筑组成,陈列着数以千计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园区内张爱萍题名的“雪枫亭”翘然耸立,檐壁玉石上雕刻着陈毅的题词《哭彭八首》。亭东西两侧碑廊内矗立着6位县团级烈士的丰碑。高大宽敞的3个烈士纪念馆错落有致,彭雪枫、江上青专题馆分立前后,综合馆置于中间,馆内珍藏着烈士各种资料、遗物、烈士英名录等,再现烈士的丰功伟绩。现为全县人民瞻仰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是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体范围:李……
[详细] 东至县烈士陵园建于1973年,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鹫台山,占地56910平米,共分为六个主要功能区:入口广场区、纪念核心区、墓区、英勇烈士园区、休闲园区和生态停车场。1973年建园至今,安放有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110位烈士遗骸,111座烈士墓。现有老展馆500平米,新展馆600平米,分四个时期陈列再现了东至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东至县烈士陵园展出有烈士油画、文献资料、图片等共454幅,40余件实物及烈士名单,集中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后,东至籍和在东至牺牲的1127名烈士中的84位烈士事迹,先后获得“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陈仲亭烈士又名一煌,化名陈梦湖,安徽东至县官港镇人,曾……
[详细] 立夏节起义旧址河南省商城县(今属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丁家埠小街的东南侧。1927年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地区,爆发了以民团起义为主,并和农民暴-动-相结合的武装起义。它是继湖北省麻城起义之后,在大别山区爆发的又一次武装起义。在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组织下,共产党员周维炯、徐子清、肖方等人,领导了河南商城南部(今安徽金寨县西部)的和、乐两地的农民群众,举行了武装起义。6日晚,打入丁家埠-民团内部的周维炯,设计收缴了-民团的武装,宣布起义。同时,起义农民分别解决了斑竹园、吴家店、白沙河和南溪等地的民团,一夜之间,起义武装控制了和、乐两地区。5月7日,成立了临时革命政权性质的农民委员会。5月九日,起义武装会师斑竹园,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三十二师成……
[详细] 寿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位于寿县老城区西街的中段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州孔庙内,占地5740平方米,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书法美术展览馆、大成殿、明伦堂等场馆。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建于2011年,以“楚风汉韵”为主题,分别由人文寿州、魅力寿州、多彩寿州、希望寿州4部分组成,全面直观地向世人展示了寿县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传说、掌故和正阳关肘阁抬阁、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寿州锣鼓、紫金砚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详细] 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兴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牺牲在渡江战役中的革命先烈而建。陵园内现安放210位渡江烈士的骨灰,其中有名烈士82位,无名烈士128位。1996年,烈士陵园迁址重建,2000年4月21日建成开园。新陵园建设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院内建筑古朴典雅。陵园以主门楼、渡江烈士纪念碑为主轴线,两侧有广场花园相应衬。园内建筑有渡江烈士纪念碑、渡江雕塑、渡江烈士骨灰陈列室、资料陈列室等。……
[详细] 刘秉璋故居位于矾山镇刘墩街道中部,原为“刘氏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1861年遭太平军烧毁,1870年由刘秉璋捐款重建,1974年因建校拆除后于2020年完成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成后, 与吴长庆故居、丁汝昌纪念馆一起成为我县淮军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环巢湖旅游景点之一。场馆信息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7911813……
[详细] 中国宣纸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坐落于泾县乌溪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内,是一处具有皖南古民居特色的现代建筑。博物馆以“发掘宣纸文化内涵,传承宣纸制作技艺,传播宣纸传统文化,展示宣纸艺术风采”为主题,以徽文化与纸元素的结合为基础,充分运用实物、录像、模型、图片、史料和辅助陈列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示宣纸的历史渊源、生产工艺及宣纸文化,突出宣纸的悠久历史和浓郁的传统宣纸文化地域特色。……
[详细] 谯城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占地50余亩。陵园内有徽派园林式碑林建筑,占地约3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开设有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以及彭雪枫等革命烈士的专题展览,通过文物、图片、陈列说明及珍贵的史料等,生动反映自“五四”运动以来谯城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园中广场1200多平方米,可组织大型纪念活动。……
[详细] 李克农(1899年-1962年),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是我党我军情报和保卫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99年,为纪念李克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将军故乡烔炀镇中李村修缮恢复故居,并建设将军生平事迹展览馆,同时,征集文物和图片资料陈列布展。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对其进行扩建。目前,李克农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余件。2003年,授予“安徽省-教育基地”。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2007年,授予“全国-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战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李克农将军纪念馆自1999年对外……
[详细] 位于涡阳县新兴镇。为纪念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1940年“六一”战斗中与日军作战牺牲的烈士而建立。该纪念碑始建于1977年,碑高4米,碑上刻“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1字。为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纪念碑周围有墙垣,内植松柏翠竹。纪念碑北侧有“无名烈士墓”一座。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佛子岭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淠河东源,兴建于1952年1月,1954年11月竣工,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840平方公里,总库容4.91亿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治理淮河的第一个骨干工程,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亚洲第一坝”、“远东第一高坝”,在百废待兴的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里深深刻印着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和足迹: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专门去省博物馆观看佛子岭水库模型。朱德、刘伯承元帅等亲临水库视察,对佛子岭水库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这里创造了许多的第一:新中国第一坝、新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支墩坝、安徽省第一座百米高坝、淮河流域第一座水电站、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安徽省第一条110KV输电线路,这里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郭沫若、刘海粟、关山月、吴作人……
[详细] 吴长庆故居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现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22年进行修缮。故居现为砖木结构一层建筑,门厅通面阔21.62米,通进深6.92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分三个展陈区,详细讲述吴长庆的生平及其家族的时代发展和变迁。电话:15155198972……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