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福建省西部长汀县,开创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初,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转战到赣南、闽西,3月份,第四军发动的长岭寨战役告捷,红军攻占了长汀城并成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到5月时,红军控制的区域达到五个县,方圆数百里。又经过不断的发展,闽西、赣南革0据地逐渐连成一片,到1930年的下半年,形成了中央革0据地。长汀革0据地是闽西革0据地的一部分,后来也成为中央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云骧阁、章耕别墅、中华基督教堂等处革命旧址。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兆征路,旧址原是历代汀州府…… [详细] |
 |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龙岩市虎岭山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内,为纪念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闽西革命先烈而建。1955年奠基,1956年10月19日落成。纪念碑占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碑高25.38米。汉白玉、花岗石垒砌。基台三层台坪,周围栏杆;四面分别镌刻邓子恢、张鼎丞、魏金水、伍洪祥等题词。199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在册烈士24000多人,占福建省烈士总人数的53.6%。为了缅怀褒扬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闽西人民于1955年在龙岩市城区虎岭山兴建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详细] |
 | 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2010年我县先后投资120多万元在科岭村修建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该馆已经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专题纪念馆、教育基地。。科岭村位于南靖县西北部,地处南靖、永定、龙岩、漳平四县边区中心,以科岭为中心的(龙)岩永(定)(南)靖革命根据地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扩展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岩永靖革命根据地始终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东南前沿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屏障,为巩固和发展闽西苏区,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闽西南革命斗争…… [详细] |
 |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兴国寺位于沙县凤岗街道办事处东山村西部兴国寺内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历时半个月之久,攻克了沙县县城。1月25日,红军东方军司令部设在沙县兴国寺,大殿为作战指挥厅,彭德怀、杨尚昆等住在左右厢房。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福建省立医学院等6所学校及其他单位内迁沙县,其中福建省立福州中学于1938年2月迁址至兴国寺,1939年8月分设省立初级、高级中学。省立高级中学的中-员积极开展活动,1940年11月,上级党组织将福建省立医学院和福建省立高级中学的党员组合成立中共沙县工作委员会。1941年党组织派中-员陈振先进入省立高级中学就…… [详细] |
 | 郭氏家庙是红四军前委机关驻地和朱德召开群众大会旧址,又名岑楼大宗,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8月22至28日,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将前委机关驻地设在郭氏家庙。红四军在郭氏家庙召开群众大会,朱德亲自到会,站在家庙大门前石阶上演讲,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世界大同”的人民政权。郭氏家庙的三间房屋设为红四军临时印刷所,住有20多名女战士,负责印发宣传材料,刷写标语,张贴文告,宣传红军宗旨和革命真理。现在郭氏家庙墙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条红军标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 [详细] |
 | 大安位于闽赣边界分水关下,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距离市区西北27公里,福分公路由此穿街而过,交通十分方便。闽北苏维埃时期的大安,四周有45个自然村,方圆156.478平方公里,闽北分区党政军和群团机关设在大安主街,闽北分区的党校、军校、学校、医院、工厂等分布在大安附近的村庄,这里以闽北苏区首府名闻闽浙赣边区。现有许多供游人瞻仰、参观的革命史迹,大多汇集在大安街的公路两旁,形成一座令人敬仰的革命历史名村。在大安街路的两旁有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军分区司令部,闽北分区银行,闽北分区国民经济部,闽北分区共青团,闽北分区妇女联合会机关遗(旧)址等红色见证。大安街周围村庄分布着制造…… [详细] |
 | 滴水岩红军战地医院旧址位于明溪县城关乡坪埠村西北处。1930年至1934年冬,红军在明溪县开展革命斗争,设立多处红军医院。1931年1月,红军新编第7师后勤部医院设在枫溪村杨公庙,备有简易的病床。7月,红4军和红3军团在雪峰谢厝湾祠堂设立红军临时医院,伤病员100余人。1932年12月,红军在城西陈家大厝(今陈家巷内)设红军医院。1933年夏,红军在城西曾家(今县宾馆)设一所医院,有医务人员30多人,病床20余张,当年冬,医院随军撤离。1933年8月,红军东方军在儒学街李家大厝、东门城内杨家大厝、西门外蔡家大厝设红军临时医院,有伤病员300余人。1934年初,红军东方军经县城、夏阳到沙县攻打国…… [详细] |
 | 福建省建宁县。建宁县濉城北溪口的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原是1926年德国传教士所建天主教堂,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两层楼房,后部为礼拜堂,总面积330平方米。1931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攻克县城,指挥部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驻此,召开军事会议,指挥第二次反“围剿”战斗,因此,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亦称“毛泽东旧居”。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建宁战斗、生活和实践过,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1985年10月,建…… [详细] |
 | 中共德化支部旧址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豹尾堂。早年丁墘村是德化县城西南隅的一个小村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于经济落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德化县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所在地和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点。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为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发表了《北伐宣言》。从此,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筹划入闽。在广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生夫妇,于同年秋返回厦门,受中共厦门总干事会指派到德化,以找伤科拳师治伤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住在城关塔雁街后“吉记”染布店的郑信贵处,以助理店中帐目、协助店员工作为掩护,不断向郑信贵灌输革命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与郑信贵感情甚笃。此后,唐生又结识了丁墘村农民…… [详细] |
 |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 何叔衡(1876—1935),湖南省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并成为挚友,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并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等;1928年6月,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被编在特别班学习,1930…… [详细] |
 |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周年而设立的历史专题纪念馆。该纪念馆由原湖里区政府大楼改建而成,当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这座大楼题词,如今辟为纪念馆,陈列一千多张图片和上百件实物,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进程,特别是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二十七年发生的历史巨变。这里是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是特区初创时期特区建设者的奋斗热土。一九八四年,邓小平视察厦门时,在这里亲笔为厦门经济特区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辉题词,今天站在这里,让人心潮澎湃,充满敬意。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以特区初创、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先后视察厦门经济特区…… [详细] |
 |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在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之一,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省级苏维埃政府旧址。院内有1200多年的双柏树,树干粗大,需三人才能合抱,树高约12米,是长汀县极其珍贵的古树。院子为庭院式土木结构厢房,占地面积11370平方米,由门楼、空坪、大堂、号房、后厅、厢房组成,建筑古朴,环境清幽。长汀博物馆的展厅设计以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为主题,设立了《汀州客家博物馆》《共和国闽籍将军陈列馆》《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馆》。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代表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时出席并指导…… [详细] |
 |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将军山东南麓。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79年,占地130余亩。陵园主体建筑群由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军人墓、长安堂和办公楼等组成。建筑面积4941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的两侧门择榕城“三山”为特征,从正门沿332级台阶拾级而上,首先进入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为三层楼式,平顶重檐,厅周四廊,雄伟壮观。该馆于1995年建成开馆,全馆陈列面积285平方米,以雕塑、油画、图志和烈士遗像、遗物、革命文物图片等资料为主,反映福州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以史育人,展示先烈的丰功伟绩。纪念馆的首层为序厅…… [详细] |
 | 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漈头村是福清市重点老区基点村,是中共福清县委的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苏州、福州读书的福清籍学生共产党员回乡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1930年秋,福清党团混合支部成立,谢廷清任书记。1932年秋,成立中共福清特支,何文成任书记。1934年1月,中共福清县委在漈头村成立,何文成任书记。从此,漈头村成为福清革命重要据点。1941年4月,福(州)平(潭)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在漈头村组建。漈头村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牺牲了10位革命烈士。为记录从上世纪20年代至1949年福清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 [详细] |
 |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西路565号。闽中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闽中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闽中游击区被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5块独立游击区之一,从而确定了闽中革命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中的地位和作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建于1998年,为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2000年4月,该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革命史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围绕闽中革命史实,设有前言大厅、五四运动馆、建立苏维埃馆、三年游击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6个展室和1个放映厅。这些展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配以闽中人民不同革命时期斗争的文物、资料、…… [详细] |
 | 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市区南山公园东大门。南安市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市),也是泉州市三个重点区县(市)之一,全市老区基点村共129个。1927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丰州建立了南安第一个支部。从此,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在武荣大地上如星火燎原般展开。从1927年到1949年,在22年的革命征程中,南安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历尽磨难,经受考验,带领南安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夺取了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南安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座“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天津大学设计研究院、中科院院士彭一刚先生设计,市市政管理局负责建设,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于2007年…… [详细] |
 |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林墩自然村。1927年夏,初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黄元从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林墩村,在林墩戚公祠创办宁海小学,从事农村教育,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以实现他教育救国的理想。1928年夏,黄元因资助办学的老板要篡改他的办学方针而停办学校,随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1929年底回莆田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县委选送到闽西中央苏区的中国红军大学学习。1930年10月,从中央苏区回莆田,被任命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教导队副队长,参与领导广业外坑苏区的创建工作。同年底,莆田外坑苏维埃斗争失利,他并不灰心失望,同其他同志一起继续战斗。193…… [详细] |
 |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红楼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居住在这里。建筑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400平方米。楼坐北朝南,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小巧美观,引人注目。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 [详细] |
 | 长汀县博物馆位于长汀县城关汀州镇兆征路41号,占地面积9306平方米,建筑面积2870平方米,展厅面积168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2人,管辖了县境内六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及毛泽东休养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辛耕别墅;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旧址——云骧阁;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刘少奇旧居)——张氏家祠。馆址设以“省苏”旧址内,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县级博物馆。旧址内设有《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共和国闽籍将军馆陈列》、《福建省…… [详细] |
 | 陈炳奎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陈炳奎烈士,原-名陈祖进,1907年生于福清市阳下乡漈头村。曾任中共福清特支委员、福清县委书记、闽中特委委员等。1934年,陈炳奎与陈金来、余长钺等领导“南西亭”暴-动-,抓斗土豪地主,把没收的粮食、衣物等分给贫苦农民,震惊了国民党福清县当局。当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事端,民族存亡处于紧急关头,陈炳奎日夜奔波于闽中各地,宣传党的“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与-腐朽势力进行顽强斗争。1937年2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陈炳奎给侄儿陈应明写信,向组织报告自己及4位难友(王于洁、黄孝敏、余长钺、潘涛)的被捕经-过和狱中表现。敌人置办上等酒席,……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