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位于武夷山市区崇阳溪畔。1942年6月7日,被国民党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第6支队80多名官兵,在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武夷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为纪念在赤石暴-动中牺牲的73名烈士,陵园于1950年始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建有纪念馆、纪念长廊、悼念广场、烈士合葬墓、烈士英名墙、牌坊、纪念亭、古渡码头等。陵园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理位置:武夷山市赤石村渡口交通方式:的士……
[详细] 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大布旧址李氏民宅位于泰宁县大龙乡(原大布乡)双坪村下坊自然村。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大布旧址原为双坪村下坊自然村李氏民宅,属于硬山式木构架砖瓦建筑,面宽约12米,进深10米,为二进式厅堂。旧址已经无人居住。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同为李氏民宅,木制结构,面宽约15米,进深约12米。当年,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机关工作人员迁移到双坪村时,生活起居就在此屋内,现在仍有村民居住。2006年5月,双坪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李氏民宅成为大龙乡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宁化:有红五军团主力,中央纵队,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约2万人。1934年10月10日,独立第七师(红五军团34师前身)从宁化湖村出发抵城关后,编入红五军团,开始向西转移;12日,红三军团主力部队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将防务交地方红军接管,彭德怀率主力部队撤出防御阵地,在凤凰山进行了短时间休整后,开始向西转移;同日,红九军团后方机关和中革军委直属炮兵营奉命从宁化的曹坊、滑石、淮阳等地向集结地出发。中革军委直属营和红三军团后方医院从宁化方田出发;独立第七师、红三、红五军团以及部分后方医院也于10月12日分别从城关、湖村、方田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详细] 福鼎贯岭镇茗洋村的“红茗洋”革命纪念馆日前建成开馆。茗洋村曾是闽浙地区著名的老区革命根据地,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我党就在这里建立地下交通站,茗洋村还曾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革命战争年代,刘英、郑丹甫、王烈评、林辉山等革命老前辈曾在茗洋村开辟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在-年代,茗洋村老区人民为掩护革命同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告慰英灵,让子孙后代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发扬老区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福鼎市于2007年7月投资50多万元开始筹建纪念馆。……
[详细] 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驻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也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大厅主持召开了调查会和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扩大会议上确立了开创中央革0据地的伟大战略计划。该址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23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安溪文庙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格局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主体建筑贯穿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对称,自外至内有泮宫、“腾蛟”“起凤”石坊及泮池、照墙、棂星门、戟门、庑廊、大成殿、崇圣殿、教谕衙等,南北164米,东西宽36.5米,加上明伦堂,建筑面积达598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闽”之美誉,其建筑法式曾传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例证。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军政干部训练班旧址安溪文庙位于泉州市安溪县凤城镇大同路东侧。抗日战争时期,集美中学内迁安溪,在安溪文庙办校,党组织在此建立中共集美学校支部,开展党的活动。1949年5月10日安溪县城解放后,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决定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培养军政干部。5……
[详细] 泉州中心县委于1938年8月在晋江内坑成立,抗战期间,泉州中心县委在极为困难的斗争环境中,紧密团结晋江人民,坚持抗日反顽斗争,保存和发展了党组织,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壮大了革命力量,直至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展馆以浮雕、多媒体、图片、实物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中共泉州县委成立以来,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传奇的斗争故事。展馆由泉州建党、武装斗争兴起、泉州中心县委成立、华侨抗日、攻打安海等14个章节组成,收入图片320多张。 ……
[详细] 文林山革命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陵园始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13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陈列馆、纪念广场等。陵园依山,占地面积10公顷,坐北向南。烈士墓平面为长方形,土石结构,三级墓坪,面宽26米,纵深90米。第一级墓坪为土质,广植花木。拾级而上至二、三级墓坪,石块铺就。第三级墓坪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中间并列两座坟墓,东侧是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烈士墓,西侧是革命烈士墓。两墓封土均呈圆柱形,高1.2米,直径约1米。革命烈士墓前立一块巨大的青石墓碑,正面刻楷书“革命烈士之墓,公元一九五八年五月,福建省福州市人民委员会立”,背面刻88位革命烈士姓名。烈士墓后侧建永安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在烈士墓东新建纪念碑和革命烈士……
[详细] 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非常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1933年9月,中央内务部作出各区设立红军后方医院或分院的决定。宁化把农村土医、郎中组织起来,经一段时间的培训,从事救治前线生病、负伤后转移来的红军伤病员,同时还经常替群众看病。当时,各医院的条件都很差,通常只有3—5个医生和十几个护士,担负着几百个伤病员的救死扶伤治疗。由于敌人的-,药品非常紧缺,主要以中草药为主。宁化共在城关谢氏家庙、湖村石下邱氏宗祠、方田丁氏宗祠、以及泉上、禾口、安远等地办起了20多所红军后方医院。……
[详细] 纪念馆位于醒民小学旧址上。五柳村村支书柳先生介绍,旧醒民小学是惠安非常重要的革命据点之一。它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原名为“西山小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蓝飞鹤等惠安地下党员在此任教,把学校作为地下党员活动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为唤醒民众,蓝飞鹤还将学校改名为“醒民小学”。醒民小学后因战乱曾停办,复办后命名为“五柳小学”。1983年,为纪念老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恢复了其“醒民小学”的名称。……
[详细] 新泉革命旧址距连城县城48公里,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许多革命的遗迹。1929年红四军整编就在这里进行,开展著名的“新泉整训”。毛泽东就是在望云草室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做好了充分准备。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是毛泽东同志1929年亲自领导建立的新泉第一个红色政权。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是1929年6月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创办的,大批妇女经过夜校学习,提高了革命觉悟,为苏区的革命斗争作出自己的贡献。……
[详细] 新邱厝建于明末,为3厅2厢平房,原为明末刑部右侍郎王命璇府第,清光绪十四年重修。1975年12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房依中轴线依次建有灰坪、大门、天井、正厅、后厅等。正厅面阔3间,进深6米,穿斗式构架。1929年6月三打龙岩城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与夫人贺子珍曾住于此处,7月中旬离开。……
[详细] 大田“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三明市大田县湖美乡高才村,占地30亩,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苏维埃旧址--“种德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风展红旗如画主题公园等三部分组成。大田“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台港澳办)的“党员红色教育活动基地”、三明市学院海峡理工学院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学科研基地,大田县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大田县职工春秋游教育基地等。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种德堂”占地500平方米。1934年7月,寻淮洲、粟裕率领红7军团6000余人兵分三路从大田县城出发,在湖美乡高才村会合,并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成立高才乡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革命工作。种德堂内设微动漫展示厅,用动……
[详细] 云骧阁建于唐大历年间,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征,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风月”。1929年3月,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机关设在这里。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邓子恢纪念馆2013年1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纪念馆共分两层,一层为主题展览,分九个部分介绍了邓子恢的光辉业绩;二层主要展示邓子恢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期的办公室及卧室、会客室等生活起居情况。1987年,利用东肖镇桐冈书院设立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邓子恢纪念馆,大厅正中安放着邓子恢塑像,分为8个展区,展出图片96幅、文物76件。邓子恢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东肖镇中心小学内,系利用革命旧址白土桐冈书院设立的名人专题纪念馆。1987年,利用东肖镇桐冈书院设立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邓子恢纪念馆,大厅正中安放着邓子恢塑像,分为8个展区,展出图片96幅、文物76件。桐冈书院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为一院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1921年春,邓子……
[详细] 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连江县城西郊玉泉山麓的虎头山上,地处104国道旁。连江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时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连江占10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达735人;解放后,在剿匪、抗美援朝和东山岛战役、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以及抗洪救灾等保家卫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烈士有180余人,在连江牺牲的外地籍烈士也很多。为缅怀先烈,中共连江县委、连江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8月在县城北门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城高楼崛起,街面拓宽,陵园相对变得低洼狭窄,纪念碑更显得矮小。199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陵园迁至城郊玉泉山麓的虎头山上,1999年8月16日,在纪念连江解放50周年之际,烈士陵园竣工开放。新建的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坐西向东,占地面积60亩,建有……
[详细] 1932年春,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黄家山胜利召开,正式宣布成立两省职工联合会,选举张思垣为福建省总工会委员长,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就设在这里,下设组织、宣传、交通、妇女等部,下辖长汀、龙岩、清流、宁化、归化、上杭、永定、新泉、连城、汀州市等县市职工联合会和纸业、木船、店员、手工业、雇农、码头(苦力)、纺织等七个产业工会,约有会员11200余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多次来汀指导省总工会和汀州市工会的工作,深入汀州市各基层工会进行调查,召开各种形式的工人座谈会,全省工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就住在后厅楼阁上。全总党团书记-也多次来汀指导工会运动,1933年4月他发表了《关于苏区工会的经济斗争》,介绍了闽西苏区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经验教训。同年7月,又著《怎样订立劳动合同》一文,介绍了……
[详细] 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虎园路1号、厦门烈士陵园东北角。厦门是一个风光旖旎、英雄辈出的海滨城市。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一批批赤胆忠心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未竟事业,特建成此陈列馆。该馆于1989年10月17日开馆,展馆的建筑造型像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外墙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两层楼的建筑物略呈前低后高,正面石墙上方镶嵌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的馆名,六扇铝合金茶色玻璃大门,增添了陈列馆的庄严气氛。陈列馆展出面积600平方米,共有4个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一组群雕和壁画,群雕将厦门破狱斗争和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厦门两个革命历史事件艺术性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厦门解放的主题;……
[详细] 宁德市畲族历史文化陈列馆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亭坪村,2005年竣工并对外开放,2007年重新装修,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馆共收藏畲族文物、文献典籍、服装、生产工具等8000余件。该馆分为两个展区和四个展厅。前言厅:展示中国大陆畲族的分布情况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历史厅:反映隋唐到解放前各个历史时期畲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生活和斗争历程,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勤劳、勇敢与智慧,并展现了14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畲族将军形象。风情厅:通过畲族歌谣、服饰、手工艺品、民族风俗等,展示畲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现代厅:展示建国以来畲族经济、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和成就。该陈列馆是展示畲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开馆以来……
[详细] 王于洁烈士展览室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紫泽村于洁小学内。王于洁(1901.3—1937.6),1901年3月出生于仙游榜头镇紫泽村前溪自然村。1924年秋毕业于北京高等警官学校,1925年任将乐县警官,因目睹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上任不到两个月便愤然弃职回乡。1927年11月,在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4月,王于洁在家乡领导东乡农民反抗-捐斗争,继而转到莆田参加游击队。1928年任中共莆田县委书记,1930年11月任中共莆属特委委员兼第2支队政委,后接任特委书记。1931年2月,在省委的指导下,恢复了中共莆田县委,次年9月,中共莆田县委改称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历任书记。王于洁总不忘家乡的革命事业,仍兼管仙游的工作,经常回到家乡,……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