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位于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美丽的珠江河畔,东临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西毗广州最高的电视观光塔,北面与繁华的珠江新城隔江相望,相互辉映。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是一座具有观赏、娱乐、教育、艺术性为一体的国际化、开放性啤酒文化展示场所。首层为形象展厅,二层为主要展厅,三层与珠江啤酒厂厂区连接,可直达啤酒生产车间。从江面眺望,啤酒博物馆五颜六色的玻璃窗面,宛如一座神奇的啤酒“魔方”;中心部位高高耸立的玻璃啤酒桶造型,更是将珠江衬托得格外绚丽迷人。漫步馆内,可欣赏到气势磅礴的《啤酒海洋》浮雕、别致生动的老式运酒马车、趣味独特的远古时代最原始的啤酒酿造工艺以及发展历程,从而领略到世界啤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这里,可通过珠江啤酒走向世界啤酒海洋,了解中国啤酒与世界啤……
[详细] 河源市博物馆座落在市区城南龟峰塔山下,东江之畔。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12月31日。1988年6月,河源撤县建市,该馆划归源城区管辖,1993年1月由市政府接管后,改称现名。全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含龟峰塔保护范围1.4万平方米)。新馆舍建于1986年10月,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706件,多为原河源县境内出土和征集的文物,以客家地区民俗特色的文物居多,类别以陶瓷、木刻、刺绣为主。馆内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南宋)及其附属文物“金花庙”,属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河源市历史文物陈列》、《河源市恐龙化石陈列》、《河源市菊石化石陈列》、《阮啸仙烈士图片展览》。全年开放以上陈列和龟峰塔金花庙。馆内四季常绿,有“情侣树”、“百子榕”、“雕塑恐龙”等奇树异景。特别是19……
[详细] 公园代表建筑北回归线标志塔,世界迄今为止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最具规模的标志塔。广州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建在从化市太平镇(北纬23°36’28”44),是目前世界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出广州沿105国道北行40多公里,到广州与从化的交界处即是。森林公园将分为标志塔科普文化游览区、何家埔水库游览区、公园管理区、马仔山登山游览区、马仔山植物景观区等5个功能分区。其中还将新建“星象、星图和天文观测”等5个展馆,向人们展示不同主题的天文内容。从化北回归线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内有植物共73科206种,其中栽培64种。公园内所有测点负离子浓度都在1500个/m3以上,卫生评价学表明:公园内空气清洁度达到了最清洁的A级。北回归线广州标志塔即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从化市太平……
[详细] 叶剑英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在叶剑英元帅故居的左侧,距梅州市区33公里。纪念馆建于1987年7月,1989年10月22日竣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等领导和海内外各界人士计200多人参加了隆重的开馆剪彩典礼。叶剑英纪念馆原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1994年又增加1800平方米,高二层,为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等文物,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
[详细] 康有为故居座落于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原名“延香老屋”,为清代三间两廊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约81平方米。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此,至康有为出生时康氏家族已在此居住了五代人,康有为称之为“百年旧宅”。原建筑部分毁于抗战时期,1983年南海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修复。1994年12月,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被公布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康有为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康有为的堂侄女陈康静瑜女士将耗资400余万元重建的澹如楼、九曲桥、康氏宗祠、松轩等仿古建筑捐赠给南海区人民政府。康有为故居又名“延香古屋”,建于1858年,康有为诞生于古屋。故居为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延香古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古色古香。古屋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
[详细] 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丰山公园内。纪念碑建于1984年12月,一说是为了纪念在东江地区的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另一说是为了祭奠阵亡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员而建,并在1990年7月列入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碑占地1.5万平方米,高16.7米,碑身宽1.8米,底座宽6.4米,碑前有六尊人物雕像,碑后有一面浮雕墙。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1.5万平方米,高16.7米,碑身宽1.8米,底座宽6.4米;碑的正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聂荣臻题写的碑名,另外三面有红棉、青松和翠柏的图案。碑座有铜铸的楷书碑文,讲述东江地区人民从-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对革命的贡献。纪念碑前方有一座纪念广场,广场两侧有六尊在1986年设立的花岗岩人物雕像,分别刻划了虎门……
[详细] 汕头市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坐落在环境清雅幽静的中山公园内。1960年建馆,是潮汕地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汕头市一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服务基地。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历代陶瓷、字画、金漆木雕、砚台图章、古钱币以及其它各类文物近万件。其中有些还是国宝级文物精品。如在国内仅存二套的清雍正年间陈鸣远手制的紫砂摆件《清供众生瓜果》;有国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明代广东名画家林良的绘画珍品《芦雁喜鹊图轴》;有明代方以智《临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册》;有金碧辉煌、雕刻精细的清代潮州全漆木雕精品《金漆通雕人物凤窗犊仔》;有质地滢润、精雕细琢的清乾隆《山水人物碧玉笔筒》以及清道光《松山行旅青玉山》等一批文物精品。这些珍贵文物使汕头市博物馆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地……
[详细] 河源阮啸仙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公园路中山广场西侧,1958年始建,是原河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阮啸仙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命名为“啸仙烈士陵园”,源城区政府于1990年6月成立“啸仙陵园管理所”为股级事业单位,定编6人。陵园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后经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园内建有阮啸仙烈士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墓各一座,墓碑铭刻记载了377名河源籍革命先烈的芳名。1987年原河源县政府在陵园内安放了一座阮啸仙烈士汉白玉塑像。1989年10月,啸仙烈士陵园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5月,啸仙烈士陵园被河源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5月又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河源市烈士陵园。20……
[详细] 番禺博物馆占地16万平方米,分为多功能主体陈列大楼、东汉古墓群和景区等三部分。其中主体陈列大楼成为今日番禺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展厅8000多平方米。现有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8个。陈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墓葬景区规模宏大,进行了原貌展示,独具特色,充分表现出番禺灿烂的古代文明。番禺史话展厅以生动的内容讲述番禺的历史变迁,展示番禺人在各历史时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馆藏文物展厅品类丰富,精美纷呈的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反映了古代番禺乃至中华大地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田园水乡——番禺汉代出土文物展厅,精心复制的历史场景、分门别类的文物介绍,形象地再现了被誉为岭南鱼米之乡的番禺在两汉时期丰盛康平的生活情景。番禺籍历代书画家及岭南画派专题展厅以介绍番禺籍历代……
[详细]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缮。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积248平方米。楼高两层,分南、北、东、西4座。其中北(后)楼比南(前)楼高,东、西两楼等高。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
[详细]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迴曲折,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傭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近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造型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
[详细] 新丰江水电厂位于河源市西南方向,秀丽的黄金水道上游,距市区中心3公里,电厂内拥有超百米高大的雄伟大坝,烟波浩淼的“万绿湖”和省内最大的常规水利发电机组,把工业旅游、山水观光、亲水度假、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在这里,您能充分了解电站的建设发展史及电力生产过程,探索科技奥妙,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增长见识,领略自然与创造之美。新丰江水电厂于1958年7月15日破土动工,是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具有发电、供水、防洪、灌溉、航运和压咸等综合功能。电站是国内水利建设工程史上杰作,是人类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成功典范,这里青山绿湖、绿树成荫,大坝巍然屹立,源源不断的电能流向南粤大地,体现了现代工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被誉为“东江明珠”。(来源: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
[详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的烈士陵园内,馆址原为1909年设立的广东咨议局,在大东门外,于1959年10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广州近代史博物馆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分馆。博物馆分为主楼、荷花池和石桥三部分,主楼占地2500平方米,楼高两层,属于砖木、钢梁柱结构的西方罗马式议会建筑,大门为弧形门廊,正中筑有4根仿歌德式柱。1998年,原通往中山三路的大门被拆除,进出博物馆均须使用烈士陵园正门。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文献13000多件,历史照片13000多张。其中特别珍贵的是1927年广州起义时署有“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的两条标语:“打倒帝国主义”、“工农兵起来,拥护苏维埃政府”及当时用过的指南针、怀表和中共广东区委办党校用的教材《训练材料第二集》、黄……
[详细] 佛山市三水区博物馆于1989年由当时的三水县政府批准成立,1995年10月搬进森林公园的纪元塔建筑群内办公。博物馆位于森林公园西南面入口的左侧,占地面积75900平方米,其中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省内县级博物馆最大的馆舍之一。馆内共有藏品2765件。三水区博物馆是三水唯一的文博事业单位,是继承和弘扬三水文化的中坚力量,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文化强区的建设,全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现代文化,在1996年获得了“佛山市文明窗口单位”的殊荣,于1997年被三水政府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水区博物馆分设六个展厅。常设的展厅有《三-洲贝丘遗址发掘成果展览》、《世界货币展》、《三水部分文物展》、《李乐诗捐赠藏品展》以及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大型展览,如《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展览》、……
[详细] 丘逢甲故居,别名心泰平草庐,又名培远堂,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丘逢甲故居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丘逢甲从台湾回到蕉岭时建造,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四横一围客家围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55间2堂。丘逢甲故居每个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题写的堂名、楹联,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故居内陈列有珍贵文物、照片、手稿、文献,向人们展示民族英雄、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生。丘逢甲故居为沙灰瓦木结构,丘逢甲故居是一幢坐西朝东两堂四行,中轴对称,后面半圆形围屋与前面的5个门楼形成封闭整体的客家围屋。丘逢甲故居由泮池、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通一进三间,门口有禾坪和池塘,房舍中央是一进两厅的堂屋……
[详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
[详细]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以进行公众的科学普及教育以及辅助相关大、中、小学的教学为服务宗旨。以丰富的馆藏,极具特色的文化学术氛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博物馆以香港同胞捐赠的“马文辉堂”为馆址,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817年,有近200年的历史。目前,生物博物馆有植物标本22万号;昆虫标本60余万号;动物标本3万号,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稀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北极熊、企鹅、鸵鸟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500多件,其中7.8米长萨斯特鱼龙、3.5米的新中国龙、兴义龙以及鳞齿鱼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展览价值。是国内唯一收藏了大量国内外珍贵生物标本、并具有华南地区动植物区系特色的高校生物博物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山大学生……
[详细] 马坝人博物馆即韶关市曲江区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的马坝人遗址景区内,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峡遗址和马坝人遗址相邻,是以著名早期人类化石“马坝人”命名的遗址博物馆。创建于1978年,承担着韶关市曲江区的文物保护管理、收藏、研究和展览工作,2000年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有馆舍建于1988年,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2400平方米,库房面积600平方米。陈列内容主要有:“马坝人”陈列、“石峡遗址”陈列、“古代陶瓷精品”陈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视察曲江”图片展、“张九龄纪念馆”陈列。馆藏文物包括化石、石器、陶瓷、铜器、铁器、玉器、书画及革命文物,共4441件,其中一级文物11件套,二级文物38件套,三级文物332……
[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中地区人民革命武装队伍。其前身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粤中区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背山临海,毗邻香港澳门,辖当时的新会、高明、高要(南部)、鹤山、台山、赤溪、开平、恩平、阳江、阳春、新兴、云浮、罗定、郁南等14个县。面积大约27000平方公里,人口约468万。粤中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大革命时期,这里较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支部,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工农-激荡悲壮,地方党组织曾一度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战争爆发后,粤中党组织得以重建,并推动全区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1945年1月,党在粤中区建立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掀起了全区抗日武装斗争0。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实现全国和平,按照国共双方签订的……
[详细]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前身为烈士纪念碑。1957年,广东省政府在周文雍故乡---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扬桃山兴建“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以敬仰先烈,教育后人。于1983年重修,1999年改扩建为烈士陵园,2012年起投资2800万元逐步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陵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9平方米,悼念广场3708平方米,绿化面积7828平方米。陵园坐南向北,北靠325国道,建有牌坊、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塑像、悼念广场以及零散烈士墓集中保护区等纪念设施。陵园内,在20多米高的平台上建有高31.6米的纪念碑,碑上镌刻叶选平的题词“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碑座正面镌刻的碑文上记录着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左面刻着陈铁军烈士的箴言:“一个革命者应该学习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靛銊ф閹捐纾兼繛鍡樺姉閵堟澘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儯鍔屾禍閬嶆⒑鐟欏嫬鍔ょ痪缁㈠弮瀵娊鏁傞悾宀€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弮鈧换娑樼暆婵犱線鍋楅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Ο娆炬Щ婵炲瓨绮庨崑銈夊蓟閻斿吋鎯炴い鎰剁到绾锯晠姊虹拠鑼闁哥喐娼欓~蹇撁洪鍕獩婵犵數濮抽懗鍓佹崲娓氣偓濮婃椽宕ㄦ繛妤冩嚀铻為柛鏇ㄥ灡閸嬧晠姊婚崼鐔剁繁闁告艾顑呴…璺ㄦ崉娓氼垰鍓梺褰掓敱濡炶棄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姴瀚悾鐢告煟鎼淬垼澹橀柛銏″絻瀹撳嫰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畷鎰版偨閻㈢數锛滃┑掳鍊撻懗鍫曞煡婢跺绠鹃悘鐐插€搁埀顒侇殕缁旂喖寮存幊娴滃綊鏌熼悜妯诲暗闁告ḿ鏁诲铏规嫚閳ュ磭浠┑鐘灪鏋い锝呮健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佸湱枪椤兘骞冮悜钘夌厸闁告侗鍙€閹芥洖鈹戦悙鏉戠仸缂侇喖閰i幃鍧楀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佺ǹ绻戠粙鎴炴櫏濠德板€曢幊蹇涘煕閹寸偟绠鹃柤濂割杺閸ゆ瑦顨ラ悙瀵稿⒌闁哄矉缍侀、姗€鎮欏ù瀣壕闁割煈鍣崵鏇㈡偣閸ャ劎銈存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顒佸€┑鐐茬墛濞茬喖寮婚敐鍡樺劅妞ゆ牗绮庢牎闂備胶枪椤戝懐鈧矮鍗抽妴渚€寮崼鐔告闂佽法鍣﹂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