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旅游景点介绍

太湖西山明月湾古村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现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金庭镇石公行政村,在著名景点石公山以西两公里处的大明湾自然村。相传明月湾早在春秋时已形成村落,居民多数为沦为奴隶的越国俘虏,吴人只占少数,他们除了靠生产养活自己和头人外,还要为吴王与西施来此游憩提供饮食和服务。村后石排山上至今仍保留着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村庄也有相应的扩展,至唐宋时期,明月湾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山村格局。清乾隆年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码头等公用建筑。这种完善的村庄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以其独特而完整的古村风貌而倍受世人的关注。明月湾在清代属吴县第三十五都(洞庭乡)六图。民国期间先后划归西山区的梧巷乡、汇里乡、消夏乡和大夏镇。解放初……[详细]
太湖西山古樟园
  古樟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山后堡村,园内两株古樟浓荫蔽日,有“吴中第一树”之称。古樟园地处大毛山和马山交界处的东麓。因园内有千年古樟树而得名。据1995年镌刻的碑云“古樟园者,昔系庙堂,宋供观音,清祀城皇,年久而圯,甲戌重建。千年古樟,挺拔参天,浓阴覆地,蔚成大观。山池裁云,窈若深渊,有水赏清,晶莹可鉴。青山为障,绿树成屏,云灿霞铺,苍枝掩径。”园内古樟两棵,一宋一元,宋代古樟挺拔舍展,端庄雍容,干粗8米有余。元代古樟拔地而起,气宇轩昂,干粗将近5米。这两棵翠苍入画的古樟,近在咫尺。它们交枝接叶,遮天蔽地,给人以气势恢宏、丰姿不凡的感觉。古樟是全园的中心,园中建筑无不环树而立。堂横亭列,曲廊缀亭,粉墙萦绕,木映花承,既有园林之美,又不失自然野趣,得景之妙,无与伦比。园前为牌坊,四柱三门,花岗石……[详细]
西山雕花楼(仁本堂)
  西山雕花楼位于苏州吴中区金庭镇的堂里村,古时候的江南运输多半是靠水运,而堂里则是有四通八达“活水”码头。西山雕花楼的原名是“仁本堂”,取自“以仁为本、礼为教本”的意思。西山雕花楼占地约3亩,曾有五进七落七天井,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堪称西山最显赫的大户人家。雕花楼能传世至今的重要原因是它那无与伦比的雕刻。一进楼,映入眼帘的便是精美的雕刻。其中的梁柱、门楣、长窗,到处都是美妙的木雕花饰;其门楼和照壁、墙体,则是用沉稳厚重的砖雕而成。再加上3000多件雕刻,从大的砖雕匾额,到小的木雕花窗,或花鸟鱼虫,或戏文故事,绝无雷同。非常遗憾的是有许多在文革中被破坏了。著名的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曾说过:“非一般民宅,具有皇家气派!”。雕花楼整体建筑完全采用木结构,两层主楼谦门框、廊柱、板墙、窗槛都作了精心雕刻,……[详细]
木渎沈寿故居
  沈寿故居位于木渎镇山塘街中段,沈寿是清末有名的“刺绣皇后”,曾在木渎山塘街外婆家度过她的童年生活,并在那里跟着胞姐沈鹤一穿针度线,学习刺绣,开始她的艺术生涯。沈寿故居原本是明代李氏小隐园。乾隆初年,由弘饮山房主人徐士元购得,并进行扩建改造,遂成前宅后园布局。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又将东园卖给了陈家。陈家有个外甥女沈云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刺绣皇后”沈寿。木渎镇利用修复后的弘饮山房东园办起了“沈寿纪念馆”,既增加了山塘街的旅游项目,也是对苏州传统刺绣技艺的发扬光大。沈寿故居大门与弘饮山房比肩而立,门头挂有一块由华人德先生题写的“沈寿故居”匾额。走进故居沈寿纪念馆,大厅正中立有一尊沈寿的汉白玉半身像,但见但眉清目秀,温文尔雅,胸前别着圆形勋章。身后屏风上挂着一块“懿旨嘉奖”横匾,上有题跋:钦……[详细]
太湖东山法海寺
  法海寺在莫厘峰西坡下法海坞中,相传隋代莫厘将军舍宅所在建,至五代十国时的后梁乾化年间,寺改名祗园。宋大中祥五年(公元1012年),恢复法海寺旧名。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寺内置以铜钟和铜观音像。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东山进士吴惠所撰《重建法海寺记》碑竖于山门内。明万历年间,寺重建天王、弥陀两殿,称为“丛林寺”,寺前还竖以华表,规模不凡。民间传说,其时大小殿堂、僧寮有一千余间。崇祯年间又重加修葺。法海寺环境幽绝,殿宇宏大,香火鼎盛,文人墨客多有吟咏。明人吴桥《冬日同王少溪重游法海寺》一诗抒发了自己睹物思人、感叹世事沧桑的感伤情怀,诗曰: 欢聚忆当年,笙歌到梵筵。 今来人已老,僧寺亦萧然。 古木荒烟外,寒山落照前。不知方外月,能更几回圆。相传法海寺后有“龙宫”遗址,寺前有青、白两泉,……[详细]
苏州旺山生态农庄
  旺山生态农庄(田园梦乡)位于苏州城西南8公里处,真实展现“吴中生态绿园,旺山诗梦乡里”的田园梦境。生态园包括钱家坞农家乐、耕岛农事参与体验区、农业观光园及尧峰山登高揽胜等游览景区。钱家坞是一个原生态的自然村落,田园气息比较浓厚、村舍院落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祥和。结合现代都市人的休闲理念,钱家坞规划为农家乐旅游景区,主要经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农家住宿服务,提供地道纯朴的农家服务。在耕岛农事参与体验区您可以学会农耕的常识与劳作,从野外拓展中学会与自然的融合与共存;在这里您更能够与水作最亲密地接触,在一弯湛蓝清澈的溪流中挽起裤腿,兴奋地涉水;喜欢垂钓的朋友也可以在这里大显伸手,尽情享受垂钓的乐趣;或参与乡村烧烤,心情得到最充分的放松。银杏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及观光区四周青山环抱,环境秀美,空气清新,300……[详细]
旺山宝华寺
  宝华寺,又称智显禅院,它座落于旺山村薛家湾宝华坞,在吴县西南三十里处。该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说天监二年,有位憨憨尊者,从天竺远游震旦,一天路过尧峰,见这儿山势奇特,展开的山脊,左三右四,像枝盛开的莲花,心中万分欢喜,于是就在这儿驻足停留。当时这里有位叫吴广的人,就将自己的宅院捐献出来给憨憨尊者做了佛寺,这佛寺就叫作“宝林院”。那么宝林院又怎么变成“宝华寺”的呢?原来,莲花在佛教徒的眼中是纯洁的宝花,莲花的纹饰常被妆点在佛座上,憨憨尊者当年在此地驻足立寺,就因为这儿山势如莲,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就把“宝林院”改成了“宝华寺”。又因为“华”在古代和“花”字相同,从此,这儿的山峰、山坞也就有了宝华山、宝华坞的美称。宋代,因智显禅师曾在此居住,因此又有……[详细]
苏州城皇山道院
  苏州的虎丘山、灵岩山、天平山中外闻名,而位于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越溪的城皇山虽不如虎丘、灵岩、天平山有名,但山上的吴宫传说、道教神仙故事、道院建筑、宗教旅游文化,使这座山声名远扬,成为苏州的一座名山。据载,城皇山系吴山岭之余脉,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携西施在此取清泉梳妆画眉而闻名。当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取悦吴王,将美女西施献给吴王,西施至吴国后,终日闷闷不悦,吴王为计好西施,常携西施和皇室宗亲在此围苑守猎,休闲取乐,欲作皇城宫殿于此,城皇山由此得名。登临城皇山,南望吴中经济开发区,欣欣向荣,一派生机;西眺太湖,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北望石湖,群峰叠叠,山川明媚;东望日出,苍松翠竹,烟云四起,一派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从而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有着“八百里太湖尽收眼底,三千年历史默数胸中”之意境。观……[详细]
太湖西山禹王庙
  禹王庙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在甪里古村北端三面临湖的甪里洲。景区占地五十亩,由山门、牌坊、梨云亭、大禹像、太平军土城遗址、禹王殿、财神殿、天妃宫、古码头等组成。禹王庙是西山岛民为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建立的祠庙。西山禹王庙现为太湖中仅存的一座禹王庙,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庙有大殿三间,楠木梁柱,高10米,单檐歇山式,四只戗角,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青石御路一方,为明代遗物,刻双龙戏珠。庙旁石碑题字“万顷波涛一望收”,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书。庙四周,湖山毓秀,庙旁地上,有菜籽大小的铁色砂粒,是传说中大禹铸铁釜、斩妖龙时留下的。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曾这样评价禹王庙,“甪里洲三面临水,山水秀聚,超轶尘凡,当为湖中名胜第一。” 禹王庙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最早修建于梁代,距今已……[详细]
太湖西山绿光休闲农场
  绿光休闲农场位于太湖金庭镇大桥路8号,原名为西山农业园区,占地600亩,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高科技农业园集产品生产,科普研究、观光旅游、展示培训、资讯传播于一体,全方位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观光理念。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专为您开辟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休闲项目:您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亲身体验收获蔬果的喜悦、亲近动物的乐趣;您还可以骑上骏马,在跑马场上尽情驰骋;或者玩一把卡丁车,切实体会一回“跑跑卡丁车”中漂移的刺激;又或者转一转无花果迷宫,发掘一下自己拨繁去冗的潜力。这里有着大片的香草花田,您不需要远渡重洋到普罗旺斯,就可以徜徉在美丽的香草花园中,感受薰衣草迷迭香的迷人香味,享受到阳光、香草、法国乡村般的自在生活。清清花果香,悠悠田野趣,太湖绿光休闲农场期待着您的到来。绿光休闲农场主要规划建设区分为……[详细]
旺山九龙潭
  九龙潭位于上山塘北,七子山脚山坞。一道山泉自上而下,汇成一泓碧水,潭水清澈,却深不见底。传说下面囚禁着为救人间大旱上天偷宝瓶的九条小龙。景区青山怀抱,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内现有九龙潭水库、九龙戏水瀑布、竹亭茶楼、揖山亭、葡萄长廊、观光步道、银杏果园、旺山茶叶基地等景点。在这里您可以聆听潺潺的山泉流水,尽情呼吸山林的新鲜空气。……[详细]
苏州孙武文化园
  孙武文化园位于穹窿山三茅峰下的仓坞和茅蓬坞境内,总面积36.7公顷,总投资约5亿元。整个建筑以孙子兵法为核心,巧妙结合了生态与文化,休闲与娱乐,是一个集兵法解读、文化体验、史迹探寻、休闲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兵法文化主题园区。文化园一期、二期工程于2014年5月1日前对外开放,主要围绕《孙子兵法》军事题材,通过兵圣殿、知兵殿、洗兵殿动态展示兵法解读影片、谍战器材展示馆、高科技的《姑苏繁华图》、7D电子对抗影院平台等。文化园三期,将于2014年年内正式与大家见面,这里将重点开发修身、养生、餐饮、住宿等休闲度假项目,如森林瑜伽、森林星巴克、森林小木屋等,游客可以呼吸自然、品茗历史、与智慧邂逅。地址: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松海路类型:文化旅游区开放时间:8:00-16:30。……[详细]
苏州万鸟园景区
  苏州万鸟园景区位于苏州城西,占地130亩,紧邻孙子兵法诞生地、国家5A级景区的穹窿山景区,在民国名士李根源居处——小隆中旁,是一处鸟类主题生态旅游景区,同时也是江苏省唯一的鸟类生态旅游景点。园内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集观赏、科普、休闲于一体,汇集了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珍奇鸟类150多个品种。其中世界珍稀鸟类20多种,国家珍稀鸟类30多种,涉及水禽类、涉禽类、飞鸟类、鸣禽类、猛禽类和广场鸽六个类别近万只鸟,是目前国内鸟类品种最全、数量最多、鸟艺表演最丰富的鸟类观赏园之一。珍奇的鸟类,悦耳的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鸟同乐,佳趣天成,尽在鸟语花香的地方——苏州万鸟园。万鸟园内主要景点有:灵湖游禽园、鹤群涉禽园、热带花鸟园、火烈鸟园、小鸟园、科普馆等。同时,园内还开设有表演场,结合各类鹦鹉及……[详细]
穹窿山上真观
  上真观座落于苏州穹窿山的三茅峰,始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殿宇依山而筑,占地数百亩。清顺治、康熙都分别赐额和亲临上真观,以示皇恩浩荡,乾隆六下江南六次驻跸上真观。相传清同治年间为上真观最鼎盛时期,殿房5048间,可容万人,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清末民初时上真观保存尚还完整,50年代仅剩一半,60年代后期文革时几乎全毁,残存的山门在1976年冬倒塌于大雪之中。为了弘扬传承道教文化,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大力发展人文吴中的旅游战略,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在原址上重建上真观。 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气势庄严,上真观的主要结构均沿中轴线排列,从东向西,依山势而建,以山门殿、三茅殿、玉皇宝殿、三清阁为中轴, 两侧建有金钟、玉磬楼,祖师殿、天师殿、观音殿、文昌殿、药王殿……[详细]
穹窿山宁邦寺
  据史料记载,宁邦寺始建于梁代,当时称“海云禅院”,重建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抗金英雄岳飞被秦桧谋害后,同为抗金名将的韩世忠看破朝廷的腐败,奸臣当道的局面,便隐退在苏州市的沧浪亭,他的六位部将也随之来到苏州,在穹窿山隐居参禅。他们虽然离开了朝廷,但依旧希望国家和平安宁,因此将“海云禅院”改称“宁邦寺”。随着历史的变迁,宁邦寺经历了无数劫难,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宁邦寺修葺一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十方信众。从山门殿到山顶的钟楼,共有台阶578级,落差达百余米。这在苏州是绝无仅有的,在国内也比较少见。宁邦寺内拥有长18.8米,高3.8米江南地区最大的唐彩大卧佛。山顶的宁邦精舍,海拔为288米。这里是观太湖美景的最佳位置,宁邦精舍内设有茶室,可以供游客品茶观景。景区地址:江苏省苏……[详细]
太湖西山东村
  东村因东园公隐居于此而得名,位于西山岛西北部的凤凰山西南.村中有东园公祠,门楼正面书“东园公祠”四字楷书大字,背面横额为“商山领袖”四字。东村是西山岛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风格古朴的山民村落,村中至今保留有敬修堂、芳桂堂、慎思堂、瑞木堂、仁馀堂、延圣堂、学圃堂、留耕堂、绍衣堂、孝友堂、仁德堂、敦和堂、萃秀堂、栖贤巷门等明清建筑。敬修堂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是西山岛上最大的古建筑,建于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前后共六进,进门为高门槛,左右设门枕石,石上浮雕花卉。门顶有额枋,顶端雕春夏秋冬四季花卉。栖贤巷门为明代建筑,巷门面宽2.24米,进深1.9米,建筑全部采用楠木。栖贤巷狭长幽深,青石路面,两旁民居墙脚全为青石,古朴庄重。村口还有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永安桥,青石梁式。桥头生有一棵古榆树,古树……[详细]
木渎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在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童寯《江南园林志》),为江南名园之一。严家花园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古诗源》编者沈德潜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一时题咏颇盛。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祖父)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努力,前后历时一百七十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底蕴,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名园风范。1935年,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两赴此园,流……[详细]
木渎古松园(蔡少渔旧宅)
  山塘街鹭飞桥东五十步有古松园。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有一株明代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古松园为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蔡少渔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货生意,发达回乡造屋置地,良田万顷。蔡少渔与严国馨(严家淦祖父)、郑龄九、徐凤楼三家合称木渎“四大富翁”,富甲一方.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人物。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详细]
木渎榜眼府第(冯桂芬故居)
  榜眼府第在木渎镇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前宅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则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冯桂芬(公元1809-1874年),字林一,又字景亭。苏州府吴县人,晚年归隐木渎。冯桂芬自幼聪明颖异,二十岁时补县学生员,后为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识拔,招入抚署学习,赏识有加,称冯为“国士”、“一时无两”。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冯桂芬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从此进身仕途。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任詹事府右春坊中允。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辞官回乡。咸丰……[详细]
木渎灵岩牡丹园
  灵岩牡丹园位于姑苏城西南的木渎灵岩山南麓,占地50亩,内植15000枝牡丹,300余个品种,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其中有黄、黑、绿、红、粉、紫、蓝、白、复色系列的几十个名贵品种。除了展出各种花大色艳、雍容华贵、芳香浓郁的牡丹外,灵岩牡丹园还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被辟为江南牡丹的保护基地。每年三月下旬至五月,园内牡丹、芍药竞相开放,一片姹紫嫣红,满园春光。牡丹园内还遍植四季花木,举办四季花展:春有杜鹃展,夏有睡莲、荷花展,秋有菊展,冬有牡丹科普展。此外牡丹园在冬天运用先进技术催花培育的反季牡丹,使人们在春节期间也能一睹牡丹芳容。……[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