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旅游景点介绍

  徐宝山墓位于镇江润州区韦岗镇。徐宝山(1866—1913),镇江人,当地人称“徐老虎”。1911年秋,武昌举义后,欣然接受镇江籍同盟会会员李竟成的合作要求,在光复镇江的过程中,作出积极的努力。在辛亥革命中曾参加江浙联军攻打南京立有功勋,并参与北伐事宜,任北伐军第二军军长,后被称为民国十将军之一。1913年遭人暗杀。现墓……[详细]
  大码头遗址位于润州区新河路两侧,经考古发现。遗址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位于新河路北、和平路东的大码头遗迹,另一部分为位于新河路南、云台路西的历代江岸与建筑遗迹。大码头为清代缓坡石砌长堤式码头,保存完好。历代江岸与建筑遗址分为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遗迹,其走势大致西向偏北,时代清晰。西津渡是镇江段沿江最重要的一个渡口……[详细]
  韦岗伏击战战场遗址位于镇句公路西侧高骊山麓。混凝土质地、碑高25米,“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九个大字为郭化若题书。顶部形制系一带刺刀的巨型步枪,势如刺破青天锷未残。碑座正面浮雕上刻青松衬托的新四军袖标(N4A),背面是军民欢庆胜利的场景,东侧镌刻陈毅《韦岗初战》七绝一首:“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详细]
  天下第一泉位于金山公园内,又名中泠泉、南泠泉。泉水四周筑池,正方形,边长约10米,岸上四周有石栏,池南壁石上嵌有一块宽2.15米,高0.63米的白石,刻有“天下第一泉”五字。泉水原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丰、同治年间登陆。此泉唐代时已天下闻名,唐代评茶专家陆羽品中泠泉水为天下第一,以后唐名士刘伯分全国水为七等,把中泠泉列为……[详细]
  太平天国新城城墙遗址与清军水师标统署遗址位于姚一湾小营盘一带。1853年,太平军占领镇江,在旧城的西北沿江筑新城,从十三门起,经北固山沿江向西至运河入江口,再沿运河向南,到现在的老西门桥为止,长六里多,该城到光绪末年方基本拆除,现残存的约40米,均被围在民房之中,已就地保护,供人参观。清军水师标统署位于太平天国新城城墙……[详细]
  为藏书家吴寄尘先生于民国二十一年创建,系西式二层楼,混凝土结构。南向,面阔五间22.1米,深9.6米,原藏书9万余册,列入全国山本数目有120余部。现存建筑1座,楼周为庭院,前有大门,门柱上嵌有石刻“绍宗国学藏书楼”“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立”,东面墙角嵌有“上海扬子建业公司设计及承造,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二月”石刻。……[详细]
  柳诒徵墓原位于润州区官塘乡严岗大队朱家岗,土坟包,另有父母亲等的坟包形成一墓葬群,该墓群向东南是一片开阔地域,西依山坡,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此处交通不便,后墓移至镇江市南山风景名胜区。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另劬(qu)堂,又号龙山*。自幼颖悟,16岁与赵声同案入学(考中秀才)。1902年经陈庆年介绍,到南……[详细]
  老存仁堂药店位于大西路476号,是镇江百年以上老字号药店。该店由浙江余姚大族许氏创于同治年间,初名为“诚仁堂施药店”。现店面刻有“老存仁堂”四个大字,上涂有金粉。该店现仍在营业。……[详细]
  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的交汇点,水陆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要塞,近代以来,镇江战争频繁,留下不少江防工事。现留存4处:其中金山公园两处,今鱼池之侧有碉堡一座,长江路水厂北侧碉堡一座。这些遗址反映了镇江在近代史上的军事地位,故列为市保单位,予以就地保护。……[详细]
  节孝祠堂牌坊碑刻位于宝盖路244号,牌坊今砌在学校西北墙上。另校园内还有碑石八十多块。节孝祠,清雍正元年(1743)始建于银山之麓。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增建石坊、楼宇、咸丰年间毁。后建于山巷后今址,同治9年(1870)落成。在宣统间统计,获旌表的为920余氏,每一碑上刻一节孝妇,记载孝女姓氏及旌表的时间,字多楷书、阴刻……[详细]
  镇江中国人民办的第一所诊所,后院有别致的洋花园,蒋介石来镇江有时住在这里。中西合璧式建筑,面阔三间,三层砖木结构楼房。东侧二楼临街设露台。一楼大门设罗马柱。……[详细]
  吉安里建筑群位于镇江市润州区小街、染坊巷、同兴里、吉安里交叉处。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分为南北两部分,中有巷道,东西有骑楼将建筑连接成一个完整整体。东骑楼处有“吉安里”砖额,砖镶边。据小街97号住户介绍,此建筑群先后有三个房东,房间均用作出租,临小街房屋全部为门面房,其后房屋为住宅;整幢建筑南侧朝染坊巷开三门,吉安里巷道……[详细]
  稽直是镇江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布业公所巷8号为他的住宅。建筑四间两厢式结构,二层小楼,一进。外墙为斗字墙,硬山顶,上覆小瓦,单峰防火墙。2014年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在新马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原面积16亩多,房屋占地面积近7亩,主建筑为病房和门诊部、另四幢小楼分别为职工宿舍和院长室。主建筑病房座南朝北,为四层楼,中间和两侧向前突出,平面呈“山”字形。楼的基层为半地下室,在走道的两旁,左设阶梯,右为滑坡和狭窄的级梯,便于病员输送。基督教医院由美耶稣教长老会于1922年创建,现市第一人……[详细]
  火星庙戏台在山巷位于今穆源小学内。戏台座北朝南,东西两侧有形有状相同的看廊,中间为天井场地,占地近900平方米。前台长4.3、宽3.75米,东、西、南、三面檐橼、交叠伸出1米,东、西两角高翘,上有如意云纹绶带缠蝙蝠、银锭及“文王求贤”、琴、棋、书、画,福禄寿三星及双童子掌大扇,招财进宝等七仙像图案、浮雕,栩栩如生,后台……[详细]
  座落在南郊磨笄山西,黄鹤山东北,原名竹林寺,现水泥厂区内。它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据《太平寰宇记》载:“南朝刘宋武帝刘裕游息竹林寺,黄鹤飞舞其上”。刘裕当皇帝后于永初年间改名为鹤林寺。后屡有兴废现大雄宝殿为清同治年间复建,面阔五间,硬山式。1991年始市文管会进行了整修。鹤林寺唐时最盛,后逐渐衰落,此处山明……[详细]
  福音堂位于市区大西路343号。始建于1884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郎登所建,教堂砖木结构,青砖叠砌,尖拱门窗,双坡瓦楞铁皮顶,正立面山墙脊顶高悬一十字架,教堂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墙角有碑一方,刻“耶稣诞生一千八百八十九年”、“美以美会立”等字样。教堂之南有红、青砖叠砌的三层楼房,门额石刻“崇德学校”墙角有一……[详细]
  杜鹃楼位于鹤林寺大殿后侧,在现鹤林小学内,现楼为二层,硬山式,面阔五间,楼东面上下两层各有窗户四扇。现楼由僧人福登于光绪二十二年复建。杜鹃楼因杜鹃花而建并得名,据载现楼东侧盛开杜鹃花,建楼后可在此赏花咏诗。此处杜鹃有“千年杜鹃”之称,唐代最为驰名。在《鹤林寺志》中有这方面的记载,志中云:“鹤林寺杜鹃花高丈余,春月开花,……[详细]
  超岸寺位于市区新河路。旧名玉山报恩寺,始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晚清更名为超岸寺,咸丰三年毁于战火,自光绪十七年(1891)陆续复建历经二十余年始复旧观。寺前有山门墙,建于咸丰年间,有拱形门,门下两旁有依门石鼓,上有雕饰,门上有磨砖浮雕等。天王殿建于宣统二年,门额石刻“大总持门”系陆润庠书。大雄宝殿建于光绪十八年,……[详细]
  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大门在布业所巷26号(现已毁),磨砖雕花门楼座北朝南,存“布业公所”石额,门口有户对一对,有两进,面阔三间两厢,楼上下房屋共两套,每进面阔10.5米,进深6.4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