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善潮源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二善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呈圆形,直径99米,占地总面积约8431平方米。二环围,内环围前平房,后三层楼房,共分36开间,中心处辟有内埕,水井1口,外环围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44开间,门前池塘1口。石墙基,墙体由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阴刻“潮源楼”。该楼庞大、壮观,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是清末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较高的历史、……[详细] |
明清古寨位于樟溪镇乌溪村,全楼以黄泥土夯成。该楼总建筑面积2348平方米,共有楼房54间,水井3口。全楼为两围两层结构,首层为生活居住,二楼用于储物,内楼“紫来楼”建于明嘉靖年间,外楼“拱赐”建于清康熙年间,前后相隔60年,跨越明清两个朝代,故称明清古寨。整楼防御功能齐全,由于内外楼建造年代不同和主次之分形成内高外低,在潮汕土楼造型中实属罕见,可谓明清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中潮汕土楼民俗文化之精粹,古建筑之瑰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待诏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塘镇西石村村后田洋,有一巨石,裂成三瓣,分别朝向东、西、北三面。在朝东的一块巨石正面镌刻有“龙驱虎激此瓜分,半卷风沙半雾云,待诏山坚谁似汝,补天胆裂可怜君,障来乡寨当屏岫,削就方圆岂斧斤,不信人间无砥柱,中流辟立大将军”,款“道光乙亥年小岩林一铭”,行草字体。面积约12平方米,字大约10×15厘米。作者林一铭(1776-1843)系饶平县新塘镇西石村人,清二中进士,清道光年间任福建省平和县知县。一生知……[详细] |
洋东瓦窑位于饶平县联饶镇洋东村面前山坡,始建于1966年,当年进入生产,瓦窑共有4条,平面呈圆形,窑体由砖条砌筑,分别由主窑、仓库构成,形成了一整套的生产流程,占地面积约1315平方米,该窑主要生产民用住宅的瓦片及砖条等,保留传统的手法和工艺进行制作,高峰时期每天有80名工人从事作业,平均每日生产5窑产品,每窑烧制瓦片16万块,瓦虫10万块、瓦口115万块,砖条5千条,生产规模为饶平境内之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建筑材料被新型的……[详细] |
晋荣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1958、1979、1998年三次修缮,2011年全面修复。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42.6米,面积约1425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全楼共分26开间,水井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晋荣楼”,款“雍正巳酉冬吉立,標祖子孙永盛”。石墙基,墙体均用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该楼基本结构尚在,较有特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10月公布为……[详细] |
五全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溁西村,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58.6米,占地总面积约3846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门正对面为祖祠,全楼房屋共分36开间,水井2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五全楼”,落款“夫簇光献吉立,岁在重光協洽”。石墙基,墙体均由黄泥土夯筑,内墙外抹贝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基本结构保存较好,较有特色,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详细] |
三饶城隍庙位于三饶镇中华路,是饶平最大的城隍庙。城隍作为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三饶城隍庙规模之大,可以用俗语“饶平城隍大过府”来形容。朱元璋为了加强神权的统治,各级官员赴任时都要向城隍宣誓就职。城隍庙规模不小于府县衙门。城隍庙宇之大、品级和某些建筑规格之高,都为潮汕地区古建筑所罕见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饶平县城明成化……[详细] |
茂芝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重要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上饶镇茂芝圩的全德学校。全德学校,原名龙冈书室,俗称塘唇书斋,有一间教室,一个房间,一个天井,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1927年10月5日,朱德同志率南昌起义军抵达上饶茂芝,指挥部设在全德学校,并在这里召开重要的军事决策会议。全德学校旧址现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详细] |
西马路庄宅位于市区西马路,年代为明。2011年,西马路庄宅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潮州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第三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潮州市西湖公园涵碧楼。楼建于1922年,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的西式双层小楼房,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侵略军所毁。1964年按原貌重建。楼额灰塑“涵碧楼”三字,为郭沫若书。 1927年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率南昌起义军向广东进发,于9月23日进驻潮州,占领敌人的警察署及国民党的重要机关,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当时贺龙部第三师司令部设于涵碧楼,师长周逸群等在这里……[详细] |
风吹岭摩崖石刻位于饶平县柘林镇之东约1.5公里的风吹岭,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故名曰风吹岭。站在岭顶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牛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至此吟诗作赋题书于此,于今留下许多摩崖石刻;明万历九年(1581年)季夏,闽粤副总兵晏继芳题刻的“闽广达观”,正楷阴刻,每个字大1米见方。明万历二十四年,楚雍吴世重,成都庄诚镌的“海阔天空”,正楷阴刻,字大0.40×0.27米;明万历二年冬,黔南梁东旭……[详细] |
金山摩崖石刻 位于潮州市潮州古城之北,一名金城山,“高四十丈,周围四里”,形如覆釜,为古城后扆,东北临韩江。山上多巨石,是摩崖勒石的好地方。此山有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100多题,至1984年文物普查时仅存30题,内容丰富,历史价值高。石刻中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题刻,有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知军州事王汉辟金山的《金城山记》,有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知州郑伸修筑潮州城的《郑伸筑城记……[详细] |
潮州太平桥 位于潮州市太平路。原为州治前濠沟上的桥梁,因历史的发展而湮没于地下。1987年12月邮电局埋地下电缆时发现,-物部门实地调查测量,为3孔石梁桥,中间略拱起。桥长22.5米、宽12米。各孔桥面又用长约7米、宽约0.7米、厚约0.4米的石梁组成。桥墩外围是条石砌筑,中间填以砂土。《潮州三阳志·城池》记载:至和改元九月事,又载“州之子城,依金山为固,前俯而后仰,由南而北,统以壕,东则溪也(即韩江)。”《潮州三阳志·桥道》载:“太平……[详细] |
潮州阿育王塔 位于潮州市开元寺内。石塔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高4.2米。基座边长约1米,用规整花岗岩石结砌。基座上的须弥座,每面均雕刻4尊佛像。塔身是一整块正方形的花岗岩大石,四面均有浮雕,浮雕图案中有拱形浅龛,龛中端坐佛像,旁边为力士人物等。图案古朴,形象生动。因岩石剥蚀严重,原来刻字已模糊不清,其中“……兼劝农事……”几字依稀可辨。塔身上端四角竖立石质山花蕉叶插角,中央竖圆柱形石质相轮式塔刹。 阿育王塔,取阿育王(意为无忧……[详细] |
潮安太史第位于潮安县枫溪镇田头管理区。是清乾隆丙辰科(1736年)进士刘起振的府第。坐西北朝东南,两进,斗栱抬梁式木构架。刘起振,字颖之,年88岁方中进士,赐检讨。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年已103岁的刘起振仍精神矍铄,专诚由潮州赴浙江接驾,乾隆遂赐貂皮、荷包等物,加侍读衔,并题诗称许。刘回家乡于田头建太史第,修勅书楼珍藏乾隆御赐诗。翌年卒。……[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