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旅游

东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50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近代中国陈列”,以45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绘画、模型、雕塑等展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友展和人民群众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克的领导下取得光辉胜利的历史。陈列共分十部分内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近代工业的产生,边疆危机;民族危机加深,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捍卫共和国的斗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抗日-的发展;全民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战争,民主革命的胜利。“近代中国陈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其鲜明的主题,独到的陈列体系,丰富的实物,生动多样的陈列手法,简练的陈列文字(中英文对照),吸……[详细]
北京于谦祠
  于谦祠在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于谦(1398一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土木之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1457)将于谦杀害,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万历十八年(1590)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清顺治年间,像毁,祠也废,清光绪年间又重建, 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院内东侧建有奎光楼,为两层小楼,上层为魁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5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189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神坛,1976年魁星阁在地震时被震毁,小楼亦被拆除,祠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详细]
243、通教寺
通教寺
  通教寺在东直门内北小街针线胡同19号,占地2500多平方米。原为明代太监所建,清时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由福建来京的尼僧开慧、胜雨二人住持该庙,对该寺进行了扩建,更名为“通教寺”,通教寺在重修后,山门3间,寺院西端为大雄宝殿,南北二楼两层共40间,北楼后有清泰寮3间,北厢房,最西为伽蓝殿,中间5间为斋堂,名为五观堂,南配殿7间,中间3间为念佛堂,西1间为祖师殿,东头3间为寮房,1943年,胜雨成立了尼众八敬学苑,把通教寺作为敛收财物的场所建了书苑,1981年初,重新修缮。……[详细]
普渡寺大殿
  普渡寺大殿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普渡寺前巷,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庆宫一部分,清初为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进京后的住所,称为旧睿亲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寺”,另还有一处睿亲王府在外交部街,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普渡寺大殿建筑宏伟,台基高大,须弥座式,面阔9间,黄瓦绿剪边殿顶,前厦为绿瓦黄剪边,檐出飞椽共3层,为建筑法式中少见。 ……[详细]
南馆公园
  南馆公园位于东直门内,明代这里是一座铜厂,1956年市规划局批准此地为绿化用地,根据当地居民的俗称命名为南馆公园,南馆公园北与俄罗斯大使馆相对,西与著名的通教寺毗邻,东与北中街相接,南是西羊管胡同,全园面积2.62公顷,始建于是1956年,1992年10月1日正式开放,是一座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现代园林,南馆公园的总体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多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有玉簪园景区、紫藤架景区、六角亭景区等多个精致典雅的园林景观,并迎合游人需要开辟了儿童游乐场、露天舞场、成年人健身区等丰富多彩伯娱乐活动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人休息、娱乐、健身、游览的需求。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西羊管胡同1号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电话:010-84012558开放时间:6:00-21: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礼士胡同一百二十九号四合院
  礼士胡同四合院原为清末武昌知府宾俊的住宅,在东城礼士胡同129号,大宅为三开间,内有两个四合院,两院之间有回廊相通,东院花园设有垂花,砖雕院墙及停流水等,花木宜人,景色古拙秀美。……[详细]
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全长438米,宽6米,沥青路面。现胡同北侧大部分已拆建成楼房四合院。菊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桔,两音。一读“洁”;一读“橘”。桔是橘的俗写。此处当以后者为是,宣统时称菊儿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二条。“0”中一度改称-路八条,后恢复原名。1979年将小菊儿胡同并入,复称菊儿胡同。菊儿胡同内3号院,5号院,7号院是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3号院是祠堂,5号院是住宅,7号院是花园。荣禄后迁至东厂胡同。3号、5号于1986年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7号院曾作过阿富汗大使馆。41号院原为寺庙。据传,庙里的……[详细]
皇城根遗址公园
  明朝时期的北京城墙一共有3道。最内侧的是紫禁城,现在保存完好。最外侧的城墙,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被拆除,其位置在今天的二环路沿线。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还有一道城墙,称为皇城,这道城墙于上个世纪初被拆除以后逐渐被人们遗忘,不知其具体位置所在。2000年随着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进行,施工中发现了明朝东皇城墙的多处遗址。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市民增添一处旅游休闲的景观,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明皇城东城墙的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2001年9月11日该公园建成开园。皇城根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宽29米,长2.8公里,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在这个开放式的街心公园里种植了数千棵各种树木、3万多株花卉和灌木,在市中心形成了一条浓郁的绿化带。在公园中设置了10处阶梯式喷泉和3处原城墙实物展示,还有数十处城市……[详细]
基督教圣经会旧址
  基督教圣经会旧址位于东单北大街21号,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房,1926年由美国马里兰州圣经会捐款建造,是基督教会的代表性建筑。……[详细]
翰林院遗址
  翰林院遗址在北京东长安街路南今天的-内。此处原为明代鸿胪寺旧址,明正统七年(1442年)在此建翰林院。清初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康熙年间又在明翰林院旧址重建,并定为正三品衙门。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为重要国家储才机关。雍正皇帝曾这样说过:“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职,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清朝皇帝为表示对翰林院重视,常到翰林院与王公大臣、-等举行宴会,事前通知有关部门做好陈设以宝座,乐器等准备工作,届时与王公大臣赋诗纪盛。本文图上的石碑即是嘉庆皇帝临幸后留下的。……[详细]
段祺瑞宅
  段祺瑞宅位于仓南胡同(原名吉兆胡同)。此宅原为清代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允祜府,北洋政府时期,该府被段祺瑞所得,宅院占地22642平方米,段居此时,对原府进行改建,中轴线上保存有大殿,为筒瓦顶,面阔9间,两卷勾连搭式,殿前环绕院子的水池,池上有3座小石桥,殿后方形院落,内东、西、北建有小楼,东、西侧各带一小四合院,大殿西侧有一座大厦,面积500多平方米,宅内大殿、方形院、洋楼等建筑还基本保持原状,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详细]
东四清真寺
  东四清真寺又称法明寺。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寺坐西朝东,有供礼拜的大殿、南北讲堂、水房、图书馆等,面积1万余平方米,大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三座拱门上刻库法体阿拉伯文《古兰经》-,刻工精美,殿后的窑殿为穹窿顶结构,院内树木葱茏,宁静肃穆。寺内文物图书荟萃,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建宣礼楼(清光绪末年毁记)上的铜顶;万历七年(1579年)“清真法明百字圣号”碑,碑阳刻汉文,记叙穆罕默德事迹,碑阴为阿拉伯文,中间刻“理本无极”四字;还有各种版本的《古兰经》,其中一部元代手抄本,文字工整清秀,保存完好,现为伊斯兰教协会会址,也是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和节日会礼的地方。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3号电话:010-87778755开放时间:全天……[详细]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是北京最长的胡同,总长约3公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巷子,北京管这些巷子叫“胡同”,始建于元代。几百年来,这些胡同就像血管一样与北京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北京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这句俗语广为流传,可见北京胡同的密布情况。现如今,这些历史悠久的老胡同里每天都上演着北京人的故事,记载着千年古都的历史变迁。东交民巷诞生于13世纪末,那时候江南粮食要通过大运河运到元大都,是在这里卸放,所以这条巷子在当时称为“江米巷”,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这条“江米巷”就成了城里的一条长街。这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在旧中国时这里是使馆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类型:特色街区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宣武门天主堂
  宣武门天主堂坐落在宣武门内,是北京的第一座教堂,为明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利玛窦获准在北京传教时所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当时任钦天监的德国人汤若望在教堂旧址重建,因位置在北京城南,俗称南堂,为清代北京耶稣会人士的活动中心。此堂现为中国天主教会使用。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详细]
255、五道庙
五道庙
  五道庙在宣武区韩家潭西口铁树斜街与樱桃斜街之间的路口处。庙有玉帝殿,内有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尚书王象乾撰记立碑,谓此处为正阳。宣武龙脉交通之地,故于庙侧建玉帝行宫,率诸神以镇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说法是诸宦官为魏忠贤所建,以祈福安。……[详细]
万寿西宫
  万寿西宫位于宣武区白纸坊东街甲29号,占地面积4.7公顷,是北京市第一座老年公园。万寿西宫原为明代关帝庙遗址,现仍有遗留的庙堂建筑和碑刻,为保持原有古建风格,并体现老年公园特色,公园特开辟了以遗留建筑为主的景区,如“绿竹园”--老年活动中心;“沁芳园”--京韵风俗、观赏花鸟之地;“保健疏林”--老年门球场所等。在此基础上,公园还为突出康乐主题,在东、南两门各建造了一组不同风格的仿古牌楼,背面的题字分别为“长乐永康”“晚晴”。并修建了“童趣乐园”“露天舞池”“疏林大草坪”和“练功区”等景点,并聘请书法名家为景点题匾、撰联,处处洋溢着一种文化气氛。 ……[详细]
北京天宁寺塔
  北京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塔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天宁寺塔塔高57.8米,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为: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基座呈八角形,分为上下两……[详细]
阳平会馆戏楼
  阳平会馆戏楼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前门外小-同。会馆始建于明代,后几经修葺。戏楼后建和改建于清乾隆年间,雄伟状观,系一座12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顶。戏楼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看台分两层,二楼正对戏台,是卷棚顶前轩式的官厢,两侧亦为看台,可放桌凳。看台护栏有雕花栏板的望柱,四角都设有楼梯,供人上下。楼下场地蹭为方池,放置方桌、长凳,是一般看客的坐席。戏台平面近方形,突出于场内,呈前轩式,前有台柱一对,上有廊庑,戏台分上下3层,上有通口,下有坑道,可设置机关布景。在戏楼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壁画,设有审龛,供祭祀神祖之用。面对戏台的后壁嵌有石刻四块,记载会馆建置沿革的历史和重修情况。由于风化和人为的严重破坏,大多数字迹不清,只能辨认“阳平”和部分字迹。原戏楼内高悬巨匾数块,现仅存墨地金字木匾两方,其中……[详细]
大公主府
  大公主府原位于东城区,在同治八年时改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主府邸,后转赐给荣寿固-主,因荣寿公主是恭亲王长女,所以是“大公主府”。那为什么恭亲王的长女一不叫“郡主”,而是称为“公主”呢?因为慈禧太后很喜欢恭亲王这位女儿,所以收为了养女,因此自然就成了“公主”。1985年大公主府被迁到了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分门殿、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楼五进院落。……[详细]
北京江西会馆旧址
  江西会馆旧址位于宣武门外大街。长城风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楼、戏台等。民国年间蔡锷、陈师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1916年为反对扩大天津法租界,全国公民会在这里成立。……[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