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甲保福寺位于大甲镇大甲村东北1公里处,总面积2300多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清光绪年间重修,现存部分清代建筑。一座修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的门亭以及300多米长土筑旧寺墙、后山石砌坡岸、残留基石等古建筑遗迹,坐西北向东南,观音堂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九柱16.2米,新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23.6米,进深……[详细] |
![]() | 金山饶公墓位于杉洋镇山里湾,建于清乾隆丙申年(1776),墓呈“风”字形,占地面积215平方米。饶公是古田、屏南两邑的饶氏祖先之一,是蓝田境内的名门望族,与余、李、林三大家族捐修重建了朱熹讲学堂蓝田书院。……[详细] |
![]() | 水口岭边摩崖石刻群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水口镇岭边村东南5公里处,已发现的石刻共有15处,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主要为清康熙至道光年间(1662~1850)题字。既有题词石刻,如乾隆壬午年间闽省主考官许志进题“丘壑难忘”,古田县令房永清题“云流玉泻”等;也有题诗石刻,如福州府通判王廷贵题《游白云寺》等。此石刻主要为由……[详细] |
![]() | 富达蓝公府位于平湖镇富达村中心处。据《富达畲村志》记载,始建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现为清代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通面阔13.2米,通进深19.7米,占地面积260平方米。由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13.2米,进深五柱12.7米,为土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正厅悬挂“祖德流芳”匾额。府内供奉蓝文卿、蓝应潮及杨太婆……[详细] |
![]() | 端上桥渠位于平湖镇端上村村东南约1600米处,建于二十世纪70年代,由条石铺砌,南北走向,2墩3拱,桥渠长32米,宽2米,高7米,拱距8米,拱高5.5米。桥渠主要是当地村民用来灌溉农田使用。保护范围:以两桥头为中心外延10米范围。控制地带:以两桥头为中心外延30米范围。……[详细] |
![]() | 邹洋阮氏宗祠位于大甲镇邹洋村村中,始建于南宋,后多次毁于兵火,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第三次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24平方米,由正厅、东房、西房组成。正厅面阔3间9.5米,进深7柱13米,正厅后为厨房、宿舍。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歇山顶,建筑宏伟,正厅祭祀祖宗塑像。对研究宋代建筑有一定的价值。保护范围:东10……[详细] |
![]() | 怡云山馆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城西街道罗峰村对门厝路1号,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中西合璧建筑,土木结构,面宽25米,进深40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房屋由下廊、中座、后座及右偏舍组成。“怡云山馆”为福建军政名宿萨镇冰亲笔所题。保护范围:以建筑本体边界四周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四周外延,东20米……[详细] |
![]() | 魏雪馨烈士故居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城西街道罗峰村里厝路33号,为魏雪馨烈士出生及居住地,建于清嘉庆年间,坐西北朝东南,抬梁穿斗式硬山顶,二层土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约4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魏雪馨烈士(1922—1948),福建省古田县罗峰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华南女中支部书记,1941……[详细] |
![]() | 后垄头洋楼位于古田县城东街道极乐村,后垄头洋楼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余孟明公墓位于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余孟明公墓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余津公墓位于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余津公墓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利洋古名居建筑群(花厝、里厝、松庐)位于古田县城东街道利洋村,利洋古名居建筑群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丘地大英祖厝位于古田县大桥镇丘地村,丘地大英祖厝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浦源林公宫位于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年代为清。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1),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坐东南向西北,由前坪、戏楼、天井两侧双层厢房、主殿组成,建筑面积265.6平方米。主殿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主殿设有神龛供奉林公忠平主塑像,两侧存清道光二十年(1840)绘制的《西游记》……[详细] |
![]() | 九岭古道位于寿宁县芹洋乡九岭村、官路洋村、山头村,年代为宋至清。始筑于宋代,历代有修。古道沿九岭山腰蜿蜒而行,始于九岭溪桥头,终于石马洋,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长5440米,宽约1.2~1.8米,以碎石块沿山形地貌铺设而成。九岭古道是古时寿宁县通往平溪、政和的重要通道。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详细] |
![]() | 叠石关隘位于福鼎市叠石乡叠石村,年代为五代、清。位于闽浙交界处,五代闽国为防备吴越国而建,明清时设有叠石汛。关门地处隘门山、牛脖子山南北夹峙的V字形隘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公路建设而拆除;现状保存南北两侧关墙、烽火台等,关墙南北走向,全长约83.5米,其中北段斜长39米、残高2.9米,南段斜长32米、残高2.7米,以……[详细] |
![]() | 郭鸣琳墓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富罗坂村,年代为明。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坐西向东,平面呈“风”字形,整体气势恢宏。从东向西依次为神道碑、小牌坊、大牌坊、墓体,全部使用花岗岩石构筑。墓丘前筑有墓亭,立记载郭鸣琳生平事迹的墓志铭、处世行略、墓陵四至以及祭田的碑文四通。郭鸣琳(1567―162……[详细] |
![]() | 麻岭巡检司遗址位于周宁县浦源镇麻岭村,年代为元、明。由分别位于天池塘西北侧的元代巡检司遗址和东南侧的明代巡检司遗址组成。西侧遗址,建于至元十八年(1281),坐北朝南,前后两间,占地面积190平方米。东侧遗址,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坐西朝东,平面呈“品”字型,占地面积450平方米。两处巡检司遗址均存石砌墙体,……[详细] |
![]() | 竹洋银硐遗址位于福鼎市叠石乡竹阳村银硐自然村,年代为宋。属宋代官营玉林场采矿场,开采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为银铅铜并产的矿冶遗址,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共发现15处采矿点。采矿方式为选择富矿地带,采取烧爆法与工具开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采。遗留的矿硐,多为一处一硐,少数为一处二硐,硐内一般由巷道和硐厅……[详细] |
![]() | 百祥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乡下坑尾村与寿山乡白洋村交界的白洋溪上,又称松柏桥和白洋桥。该桥为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全长三十八米,宽四点五米,单孔跨度三十五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二米半,桥面至谷底高度达二十七。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由于其位于崇山峻岭中,又单孔跨于地势险要的大峡谷之间,被誉为“江南第一险”木拱廊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