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开封市旅游

开封市旅游景点介绍

杞县文昌庙
  文昌庙原称文昌祠,亦称文昌宫,在县黉学东院。清嘉庆六年(1801)移建县城文化街路北。现存大殿和西陪房,均3间。大殿与卷棚相连,四面砖墙,殿内梁柱木架,主柱10根,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4.25米。现为县医药公司中药库房,院内存重修文昌庙碑2座。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土街10号院,处于开封城区内中心地段,与刘清霞故居隔街相望。始建于1928年,初为“同合裕银号”。1933年银号倒闭,改为-河南省银行,后改为河南农工银行,日伪时期在此设伪市政府,日本投降后仍归河南省银行。开封第一次解放时,曾为我冀南中州银行驻汴联合办事处。解放后为开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1969年11月12日在这里蒙冤逝世。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以后,开封及外地来汴的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瞻仰刘少奇逝世处,缅怀一代伟人。1993年8月,开封市委决定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辟为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按原貌整修刘少奇主席逝世处,建刘少奇铜像、纪念碑等。1993年10月,在-同志诞辰……[详细]
开封宝珠寺
  开封宝珠寺位于开封市东华门街西头路北。宝珠寺坐北向南,为三进二重院落,飞檐挑角的古建筑,表现出宋,清结合的营造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东西两侧紧接钟,鼓二楼。大雄宝殿居前院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海岛观音。后院正中为普照楼,上层为藏经阁,供奉缅甸玉雕卧佛像一尊及台湾佛陀基金会惠赠的《中华大藏经》一部。宝珠寺前身是当代百岁高僧净严法师(原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河南省佛协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政协常委)所创办的河南佛学社女众林。1924年,净公奉太虚大师之命赴中原弘扬佛法,继慈大师之法脉在开封创办河南佛学社女众林,慈云广严大师一脉。现在寺0住尼僧十多人,均系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道念虔诚。全体尼僧遵循丛林共住规约。早晚上殿,二时过堂,半月布萨,以戒为师,和合共住……[详细]
开封汴梁小宋城
  开封小宋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大梁路西段,系原“东京艺术中心”改造而成,主要经营开封特色小吃及全国各地风味。开封小宋城美誉:“开封人的待客厅”、“外地游客的首选地”、“开封市的新名片”、“文化旅游新地标”。开封小宋城的综合营业区设置在地下一楼,整个营业区内以木质仿古建筑为主,回廊流水,亭台楼榭及戏台上传出的传统戏曲演唱声,仿佛瞬间把人带回了拙朴又轻缓的北宋时代。抬起头,席天的是喷绘的蓝天白云。加上周围小吃摊贩身上的古装,制作木板年画的老师傅纵横的皱纹,以及路边一排绣娘手中的银针,让来者一时忘忧。《东京梦华录》序中曾这样描绘当年的汴京:“宝马争驰于御路,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不少市民纷纷表示,昔日这样的市井繁华经常,今又在一室之内……[详细]
开封御河
  御河水系全长1900米,北起龙亭湖,南终包公湖。沿河有跨河大桥11座,其中即是景观桥又兼市政工程通客货运输桥6座,两岸景观小桥14座,共计桥梁20座。沿河自北向南有集锦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五个景观段。两岸绿树成荫、阁亭遍布其间,两岸歌声戏曲声南北呼应,整个河段,河中旅游船来往不断。六座市政工程桥参照宋代名桥仿制,使御河称为“宋桥博览园”,桥梁设计和建筑遵循“一桥一景,突出宋韵”的原则,两岸小道卵石铺地,便于游人休闲欣赏健身。游船起点在御河南段的西司桥的东南角。在游船码头,向南望,可看到湖南沿博物馆,向西看,可以看到近在眼前的包公湖西岸的包公祠,其实还有东边的开封府,可惜被建筑遮挡,看不见的。湖中小天鹅等游船星罗湖中。御河,2006年开凿,今年10月1日,御河水上游正式通航。这条……[详细]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国家AAAA级景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是一座以“大宋武侠”文化作为核心旅游产品定位的多景观大型旅游景区,园区占地500余亩,北揽东京大道、复兴大道、连霍高速,南邻翰园碑林、龙亭等景区,地理区位优越、自然风光优美,建筑风格独特。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常年致力于打造中国魅力武侠主题景区,园区内市井街铺林立,步入其中令游人有穿越古今、时光倒流之感。其中精心打造的由宋代武侠传奇故事组成的实景剧演艺阵容,以逼真的视觉效果、融入式互动体验以及震撼的演出特技,达到全景式展现大宋武侠豪情及江湖百态,成为国内武侠实景演艺的经典和代表,景区通过旅游产品以及各类文化演艺的系统性组合,全方位为广大来汴游客打造武侠寻梦之旅。武侠豪情视觉盛宴景区目前推出了以大型水浒实景马战《三打祝家庄》、特色仪式性实景剧《神舟船奇》、融入式……[详细]
147、紫铜钟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铜钟
  紫铜钟,又名宋铜钟,原挂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与太平兴国寺塔同为该寺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咸平三年四月十七日悬挂。铜钟身高五尺五寸,围一丈一尺,厚二寸五分,八齿。形式浑厚,工艺精良。相传:宋时击之声达汴,上闻其声清越,命移至汴,击之无声,仍还尉,因之涂其响眼,后移挂县署大门谯楼上,明万历十二年(公元584年),岁次甲申,邑侯阮公甫倡议就地创建钟鼓楼,第二年丙申小春落成,高悬之,警晨昏,禁行止,为王政事。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先后曾进行三次大的修整,一九五六年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铜钟列为我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铜钟铭文:顶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八个大字,每两字中有一眼,共四眼;腹上按八方排列,方方有文,除南方文字全被……[详细]
虎丘寺(杞县农民起义旧址)
  虎丘寺农民起义旧址位于杞县城南12公里邢口镇邢口村东北隅。虎丘寺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七年重建。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执政时,拆庙打神,破除迷信,毁灭殿房,后经海昌和尚募捐化缘重建中殿,现仅存山门、中殿和围墙。山门和中殿为青砖灰瓦硬山顶,中殿出前厦有明柱两根,寺院面积463平方米。1927年,为响应北伐战争,0河南省委决定在睢(县)杞(县)地区发动农民武装起义。4月24日,在省农协主席萧仁鹄、杞县县委书记吴芝圃的领导下,近万名武装农民在虎丘寺前-,高喊“打倒军阀”、“打倒-污吏”、“劳工神圣”和“北伐胜利万岁”等口号,举行起义。农民起义武装25日一举占领县城,成立了第一个人民政权,吴芝圃被推选为县长。走进虎丘寺,记者眼前浮现出浩浩荡荡的农民武装起义冲向县城的画面。“杞县是豫东革命老根据地,虎丘……[详细]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位于兰考县城东北40公里宋庄村碑楼内。碑系汉白玉雕刻而成,通高3.25米,碑身高2米,碑额高0.75米,厚0.20米。下有一龟形座,高0.5米,额上雕盘龙。明弘治八年(1495年)立,刘健撰文,李伦篆额,李真、周文书丹。碑文主要记载了明弘治二至八年(1489-1495年)7年间,开封东至山东西南和江苏西北交界处这一段黄河决口及治理的经过。文中对明朝政府先后委派的官吏和治河的方法、兴修的主要工程、动员民工的人数,都有较详细记载。尤其是对弘治六年(1493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3人的治河功绩记载更详。碑文书法圆熟秀丽,耐人玩味,是难得的书法珍品。黄陵岗河口堵塞功成以后,于当地建庙立碑。后来庙倾碑存,由于风雨浸蚀,个别字遭损毁。建国后,建碑楼,树铁栅,加以……[详细]
焦桐五彩园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为治理“三害”带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治理沙丘的办法。1963年焦裕禄同志号召全县人民广植泡桐,并亲手在朱庄村栽下一棵泡桐树,并在树旁留影纪念,兰考人民亲切地称这棵泡桐树为“焦桐”,以寄托对焦裕禄的哀思。“焦桐”现已长成参天大树,高23.7米,胸围3.7米,木材蓄积量10.33立方米。每到春天,数不清的桐花绽放,人站在树下顿感心旷神怡。该树1978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园区历经几次修葺,环境风貌焕然一新。目前,其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一个代表,是人们纪念、缅怀焦裕禄的良好凭借,在兰考乃至全国都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深远影响。焦桐五彩园将建成以‘焦桐’为依托,以‘五彩’为基调的主题公园,集兰考历史与现实于一体,再现焦裕禄治理兰考“三害”的情……[详细]
开封古城墙
  开封城墙始于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城,与今城墙部分重合,稍偏西北。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史称东京城,历经九代帝王168年,形成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据史记载:北宋后期,东京外城周长50里165步,高4丈,宽5丈9尺,居住人口达150余万。经金、元、明、清各朝代,开封城几经战火、水患,一代名城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今开封城墙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宽5米,周长14.4公里,青砖结构,与东京内城规模大体相近。虽不及宋城之宏大,但仍为仅次于西安城墙的国内第二大城垣,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梁门俗称西门,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明初,朱元璋升开封为北京,为明都南京之陪都,改西门为大梁门,今大梁门系于1998年重建,是开封目前唯一重建的一座城……[详细]
  开封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据史料记载: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宋皇帝给予了热情款待,并下御旨,“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古代犹太人主要定居在今开封礼拜寺南北教经胡同一带,同周围的汉、回民族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金大定三年(1163年)始建犹太会堂,名曰“一赐乐业教”。他们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今日开封尚存有犹太教碑、生活器具等文物遗迹。每年吸引许多犹太旅游者到此观光旅游,寻觅这一独特的历史。景点交通乘1、3路公共汽车。……[详细]
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河南辛亥十一革命烈士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开封市区东南隅禹王台公园内。墓坐北朝南,呈八角形,冢高5米,直径5.7米,墓壁四周镶巨石。墓前设有墓碑。墓周嵌题词及烈士传略石刻16方。占地0.5公顷。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起义后,河南同盟会会员公推张钟端为河南起义军总司令,在省会开封组织起义,因0细告密,400多名起义者被捕。同年12月24日,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丹鹏晏、徐振泉、张得成、李干公、王梦兰、李鸿绪、崔德聚等11人,分别就义于开封西郊和南关。1934年,河南省政府将11位烈士遗骨合葬于南关铁路北侧。1981年迁入禹王台公园内。……[详细]
汴京公园
  汴京公园位于开封市汴京路北侧,西靠开封古城墙,占地14.3公顷,是我市唯一一家集休闲娱乐、动物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该园的动物驯化表演,曾经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以及香港等地,至今依然深受广大游人喜爱,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动物训化表演成为汴京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该公园的大型艺菊、塔菊和艺术插花曾多次在世博会及全国、省、市比赛中频获大奖、金奖,为河南省和开封市争得了诸多荣誉。公园内主要景点有碧波潭、狮虎山、猴山、动物园、儿童乐园等。公园经常举办灯展、花卉展等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活动和消夏节目。……[详细]
155、包公湖
包公湖
  出了包公祠便是包公湖,据说是开封百姓挖掘被埋于黄河泥沙下的旧开封府砖瓦以重建家园时形成的,巧的是正挖了个弯月形。那舞台上黑脸包公眉宇间-般的一弯明月,据说就源自这清亮的包公湖。包公湖原名包府坑。现代开封感到“坑”的不雅,遂有包公湖之名。对包府坑得名的诠释有两种:其一为包拯的家在“坑”的西侧,即现在的包公祠一带;其二是包拯的开封府,就在“坑”的下面,而如今复建的开封府则在“坑”的北侧。如果从空中鸟瞰,包公湖像一湾如月湖水铺摆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与红墙灰瓦的古典建筑中。湖畔,一圈垂柳在春风中摇曳;一条大路、一条长堤自南而北穿湖而过,把弯月般的包公湖画成大地上晶莹剔透的眼睛,择居湖之北、西、南畔的开封府、包公祠、开封博物馆,就倒映在这冰心玉湖里。包公湖是河南省开封市城内湖,位于宋朝古城墙内,处于古……[详细]
启封故城
  时代:春秋启封故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是春秋时期的古城。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当时的古城村一带恰为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并劝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进入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成为国都大梁城的南大门,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直至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是为“开封”,这便是如今“开封”一名的由来。而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得汴州(今开封市)一跃成为繁华鼎盛的水陆大都会,相距数十里的启(开)封城则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唐延和元年,启(开)封县治所移至汴州,之后就成为现在的开封城。启封城则逐渐废弃,历经水患之后,沦为一个村落,这就是今日的古城村。启封故城从唐贞观年间以后,就再也无人修葺,加上黄河泥沙无情地淹没,几乎使故……[详细]
宋都一条街
  开封“宋都一条街”是按照《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等古书古画提供的样式,又根据“宋代营造法式”而精心设计的。街宽40米,全长400米,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街道两旁是一片新建的一二层或三、四层各式仿宋的古殿楼阁。这些店铺也大都起了宋代名字,不少售货员身着仿宋古装。街北头路西矗立着樊楼大酒店,这是一组楼群,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古楼组成,形似一朵梅花。樊楼是北宋时期汴梁的第一家大酒楼。当年的汴京有72家酒店,樊楼是首屈一指的。如今樊楼的东楼面临大街,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商品;中心楼陈列樊楼的变迁史,三楼布置为李师师的书斋、琴房和卧室,西楼专作酒楼,可容500名客人同时畅饮,南楼设置仿宋宫廷住房,这里木雕桌椅,富丽华贵,北楼出售钻翠宝石、文房四宝等工艺品。樊楼的对面就是龙亭湖,湖面上建……[详细]
佑国寺塔
  佑国寺塔(铁塔)于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佑国寺塔坐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内东北角。佑国寺塔因为塔身以褐色的琉璃瓦镶嵌而成,酷似铁色,故而俗称铁塔。铁塔原建于开宝寺内,北宋年间,寺院规模宏伟,殿堂林立,共有二百八十区,设有福胜、上方、永安、能觉等二十四禅院,并设立礼部贡院,在此考选全国的举子。北宋历代的皇帝常来此游幸,遂以北宋开宝年号命名,故名开宝寺,当时开宝寺名声显赫,一度成为中原名刹之一。铁塔的前身原来是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高120米,传说是宋代的巨匠喻皓主持建造的。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木塔毁于雷火,皇拓元年(1049年)重新修建,即今之铁塔。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泛滥,水灌开封,寺院夷尽,唯有铁塔安然无恙,独存于世。铁塔通高55……[详细]
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位于中国四大最美村镇之一的朱仙镇,著名的运粮河西岸。据《祥符县志》明.何孟春《岳词碑记》载:“宋鄂侯忠武王庙,始建于鄂,再建于杭,三建于汤阴,而今建于梁城南朱仙镇。在鄂者,王开国地也,王冤白时已建;在杭者,王墓在焉;在汤阴者,父母之邦……而朱仙镇者,王之功,于是,为报王之忠愤所不能忘者也。”朱仙镇是岳飞建功立业,班师回朝之地。岳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正德四年,万历三十三年,清顺治十七年,民国十四年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扩建和修缮。1986年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重建,1991年对外开放。岳飞庙位于开封县朱仙镇镇内。据《祥符县志》(明)何孟春《修岳祠碑记》云: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布政使吴节,知府张岫修建了岳飞庙,当时占地70亩。庙坐北向南,三进院落,殿堂恢宏,碑亭林立……[详细]
犹太教清真寺遗址
  :开封犹太教清真寺,是犹太人定居中国后建立的唯一有遗址可寻的寺庙。北宋时期,国都东京(今开封)居住着来宋朝经商的犹太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建立了这座清真寺。该寺于19世纪中期毁弃。幸亏法籍神甫孟正庆曾为该寺绘了两张图,一为寺的全景,一为寺的内观,使这个在开封存在约700年之久的犹太教清真寺的面貌得以保存下来。据图可知寺东西长130米,南北宽50米,大门后有一座牌楼,上有康熙御书“敬天祝国”匾额。主要大厅名“一赐乐业殿”,左右分别立有“康熙二年碑”和“弘治碑”。大厅后面为“天堂”,原藏有多部经卷,可惜后多被欧美传教士掠走。地址: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东南隅的老虎洞街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9:00-19: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