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旅游

柳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三江产口风景区
  三江产口景区以1300多年的“古榕王”闻名于世,不仅被当地的百姓视为护佑村寨的“树神”,每逢大小节日和重大活动,产口村及周边寨子的村民,都要给“树神”添挂红彩,在榕树底烧香祈福,祈祷平安、吉祥、如意、幸福,甚至不少外国摄影师对“古榕王”也情有独钟。三江程阳桥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廖娟介绍,游客到此欣赏“古榕王”的同时,还能喝上侗族油茶,体验侗族人的生活。在“古榕王”旁边,就是上船的码头,游客在船上可以欣赏溶江的两岸风光,以及侗家的风土人情。三江产口风景区不远处,便是位于321国道旁的良力新村。据了解,良口乡南寨村良力屯侗族人,此前他们祖辈生活在归斗冲半山腰上,地势陡峭,生存条件恶劣。搬下 山之后,不仅出行便利了许多,更是因拥有体验式的旅游资源,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让侗家的楼房盖了一层又一层。良……[详细]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2007年始建,2012年改建,总投资3050万元。田径场占地面积15531㎡,场内绿化草皮面积4703m2,前门、主席台、四周椭圆看台底部采用砼框架结构,顶部为木质结构,充分吸取苗族建筑精髓,突出吊脚、亭脊屋檐翘角、雕刻护栏、盖青瓦等苗族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内涵。内设足球场,8弯道10直道400M标准塑胶跑道,跳高,跳远等运动场地。整体造型新颖、雄浑壮观,被人们形象地喻为苗山“鸟巢”,是自治县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可容纳观众约25000人。主会场是体育运动,大型文化活动,休闲健身的中心场所。融水全民健身理念益日深入人心,足球、田径各项运动均在此举行。自治县苗、瑶、侗、壮等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了精神文明,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自治县定……[详细]
融水县石上人家景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寨位于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风光秀丽,苗族风情文化浓郁,因木房大部分建在祼露的花岗岩上且大多都有上百年历史至今完好无损而出名,被称为“石上人家”。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曾多次率领漓江画派众多画家到此创作,2012年将此定为漓江画派写生基地。借此良机,融水苗族自治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到建设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在该屯建设了芦笙坪、斗马场、景观楼、村屯绿化、巷道硬化等项目,通过对原砖混结构民房进行原木包装,使之与苗族木楼建筑群浑然一体,形成了村落整体人文景观,保持青山寨原生态和独特的苗族建筑风格。其独一无二的苗族风格建筑群享誉国内外,成为融水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详细]
丹洲书院
  丹洲书院——书院开始于明万历年间任怀远(三江古称怀远)知县的苏朝阳时期,苏朝阳在完成县衙及城墙工程后,又盖了文庙,当时官办教育就在文庙中进行。由县衙从外地请来教师任教,教学内容多为传统的四书五经。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秋,在时任知县的主持下,组织全县的文人义士商讨办书院并发出募捐倡议,得到全县各界人士的响应。在筹得资金后,经过建设,书院终于落成。书院位于丹洲东侧,坐西朝东,占地1340多平方米,院内建有教室6间,以及办公室、宿舍、礼堂、存书室、运动场、桃园等设施。书院是怀远县的最高学府,方圆百里内的少数民族子弟都到此求学。民国初期,在学生最多时有800余人。院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可惜在日寇侵到丹洲时,将书院纵火焚烧,烧去前院左右楼房两座,经抢救部分楼房才得以保存。解放后改为丹洲中心小……[详细]
105、欢雷门
欢雷门
  欢雷门——欢雷门面向正东,俗称东门,东门由城门和城楼两个部分组成,下层为门,上层为楼。门有砖石门洞和厚杉板门,门洞深一丈,高九尺,两扇优质杉木门,厚五寸,每扇重约250公斤,非常牢固,城楼建在城门之上,楼宽深一丈五尺,高二丈,旧时登楼东眺,可见河中商船帆影点点,城内街巷人来人往,商贾集市一派繁荣。明万历十九年春,知县苏朝阳带领下属官员及地方名流乡绅,为东门奠基举行隆重奠基典礼,当时和风送暖,晴空万里,周围十乡八寨的村民无数。就在奠基典礼即将开始时,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长空,雷声震憾着大地,把大家惊呆了。苏朝阳脸上也流露出几分惊愕,但很快就镇定下来,他仰望碧空,高声地说:“你们看,连天公也来为我们的典礼助兴了。”天空仍然那么蓝,阳光仍是那么明媚,朝阳的话把惊呆的人们从噩梦中拽了回来。在场的人们脱……[详细]
106、治定门
治定门
  治定门——北门位于丹洲城墙的北面,名曰治定门,城楼名曰北帝楼,丹洲城墙四门与城墙作为一个整体,建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万历二十年竣工。治定门是四城门中仅存的明朝古建筑。明朝桂黔边界地域多属大山区,被称为不毛之地,且属少数民族居多,文化落后,经济极不发达,常有少数民族不满汉族官吏的欺压举行起义、占山为王,因此战火不断。苏朝阳迁丹洲后修了城墙,此门正朝北方黔桂边域,取名“治定”,以寓通过施政管理从此太平之意。其实,明、清、民国时期都是朝纲混乱,民不聊生,苛捐杂税,山区少数民族苦不堪言,哪有不造反的道理?不过苏公之愿望在他身后三百多年实现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大山少数民族,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安定团结,繁荣昌盛…………[详细]
闽粤会馆
  闽粤会馆——闽粤会馆,又名天后宫。它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一个在此经商无后代的薛姓老者花银数千两独资修建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会馆按福建漳州一带的天后宫建造,坐西朝东,西为正殿,东为前殿,南北为厢楼,正殿中央塑妈祖像一尊,供南来北往的商家大贾们祭祀、供奉。前殿与正殿连为一体,气势恢宏。会馆高墙碧瓦,墙上彩绘古朴精美,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之一。闽粤会馆有两幅对联:第一联:浩浩其天盛德在水,明明我后正位乎坤。横批“闽粤一家”。上下联第四字合起来就是天后,她崇高的德性和无边的智慧,庇护着在外乡的福建人。浩浩即辽阔辽远之意,其像天一样,盛德、大德。“在水”意为天后是护海的女神,指大恩大德是天后给予我们的。明明前面的明字指明察,后面的明字是指明德之人,就是女神天后。正位,实际指天后女神在福建人心目……[详细]
东寨飞山庙
  东寨飞山庙——唐末五代时期,侗族社会从原始氏族社会直接跨越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以血缘为基础,以地缘为纽带的款组织也正式成型并得到长足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这时期侗族“飞山王”杨再思经营飞山时,偏安乱世,维护一统,既不称王、也不称霸,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团结和睦、融合发展,得到了中央政权的认可,形成了历代备受推崇的飞山精神,随后侗族人民村村寨寨立庙祭祀。景区飞山庙位于东寨,农历的每月初一、十五进行日常祭祀活动,在农历十月二十六对飞山王进行大型祭祀活动。……[详细]
侗家吊脚楼
  景区里有体量宠大的吊脚民居,都是源于百越“杆栏”木结构建筑,俗称吊脚楼。景区里的这种吊脚木楼,代表了侗族群众生活起居的居住文明,侗族的房屋吊脚楼都是用杉木建造的,它和风雨桥、鼓楼一样都是侗族木构建筑艺术的代表。这种房屋一般为三层,有的两层,有的四层,其中的二楼、三楼的外柱向外挑出数尺,用作走廊或都扩大居室面积,这样整栋楼四周就会出现吊脚柱,便叫吊脚楼。在工艺上都是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技艺,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梁方斜穿直套连在一起,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侗族地区常年潮湿,为了避湿,吊脚楼一层是不住人的,用来饲养家禽家畜,放置农具工具;人都住在二、三楼,二楼前半部是外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是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作的场所,后半部是内屋,设有火塘,这里通常安放有家族祖先神位,也是冬天全家……[详细]
岩寨鼓楼
  岩寨鼓楼——岩寨老鼓楼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1932年曾经做过一次大修。2005年,为了增强村民的内聚力,在原老鼓楼的基础上扩大修建一座新鼓楼。该鼓楼高近三十米,檐层15层,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组成。……[详细]
平寨鼓楼
  平寨鼓楼——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鼓楼面阔三间,是中间重檐的悬山顶形式。这是侗族鼓楼建造的最初形态,是目前三江境内保存较为古老的鼓楼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平寨动工兴建新的鼓楼,它占地169平方米,高约25米,共17层檐,总造价约150万人民币,是一座独柱鼓楼,比2006年建成的岩寨鼓楼还高2层,是景区里目前檐层数最多的鼓楼。……[详细]
马安鼓楼
  马安鼓楼——四边形7层檐,楼高12.6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985年进行过维修。该楼边数的偶数与檐层的奇数相结合,体现出侗族建筑阴阳和谐的原始宗教观念。门楣上的乾坤卦反映了侗族社会追求天地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一面牛皮鼓架在鼓楼和正中,说明这是击鼓号令众人的地方。楼塔顶上装饰着吉祥的葫芦宝串,象征着鼓楼在保佑村寨的吉祥如意。……[详细]
三江普济桥
  普济桥——又名孝庙桥,建造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该桥是景区中唯一保全有关公、文曲星、魁星和土地神四种宗教元素的桥梁。它连接岩寨和大寨,桥长50多米,宽4米多。桥架主体为五段三层交岔衔接而成,纵向使用135根条木,其中两端的四根“地龙木”直径达到85公分。整座桥设计合理,不仅美观,也坚固耐用。桥中间设有四间神龛,分别供奉关公、文曲星、魁星和土地神的神位,证明了侗乡风雨桥是文化之桥。……[详细]
114、合龙桥
合龙桥
  合龙桥——位于岩寨和平寨的交界处。始建于1814年,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是景区内又一座古桥。曾被洪水冲毁三次,现存桥为1941年修复。该桥顶部有青白二龙戏珠,象征着双龙共同守护村寨,同时也记录当年建桥时,由当地两位有名的木匠分别从桥两头开始修建,然后在中间对接的史实。桥长42.8米,宽3.78米,水面至桥廊高9米。桥上有桥廊可供行人避雨休息和村民不时聚会座谈。桥廊用36根木柱支撑,每边13根,两侧木制板作桥梁。……[详细]
115、马安寨
马安寨
  马安——地处林溪河河道曲折迂回处的左岸。这里因常年河水冲击、泥沙淤积,形成一个山间坝子。坝子东面靠山,从山脚下伸出一片形如“马鞍”的平坦之地,马安寨就建在这个坝子上。全寨农业以水稻为主,种植有杉木、油茶树等。鸟瞰马安寨,村落犹如座落曲水三面合围的半岛上,与周围的田园形成辐射状,民居团状式聚集在中间。鼓楼立于坝子中心突起的台地上,鼓楼前一块鼓楼坪,村民的住宅围绕着鼓楼向下层层展开。寨风有6条吃不开环绕状的道路,构成村寨的骨架。在村边的河岸上,是一条环绕村寨周边的石板路,这条石板路与进村口的两条路相交,构成了村寨内部的交通主线。村内除了林溪河提供灌溉水源外,还有从山上下来的泉水。泉水在山脚下洪成一块块水塘,水塘用于养鱼,也用作消防。村民的饮用水,主要是山上下来的泉水和3口石井。寨内有一座风雨桥、……[详细]
116、岩寨
岩寨
  岩寨——三面环山,东南面为林溪河,地势北高南低。来自西南面的小溪从山间穿过,在寨北折转向东南,穿寨而过江入林溪河。这条小溪将寨子分东西两区,溪东两水之间的三角地带为寨子的东区,是岩寨原先寨子的范围,其东西两侧以溪河为湟濠,北面靠山处原有防卫的寨墙,现只有两座寨门尚存。东区在林溪河边建有老鼓楼,鼓楼建在硬石块垒砌的陡坎上,为三间悬山顶两端带披檐的殿堂式,中间加重檐歇山顶形成三檐模样,从鼓楼沿河南下,不远处的河边码头旁有青石砌成的“萨坛”,坛外还有数棵古老的风水树。寨子背面的山峰名为“衙萨”,即萨坛峰之意,被认为是村寨的“风水山”。寨内5条石板古道,组成村寨的交通主干道,街巷小径狭窄,或用石板铺成,或用卵石砌就,通往各家各户。寨子的外部溪流和内部小溪、水塘和水井构成了完善的供水系统,其中4口建有……[详细]
117、平寨
平寨
  平寨——平寨位于林溪水河北岸,一道伸向林溪水河的山岭是村寨南端的屏障,另一座耸立的小山丘则将平寨与大寨做分隔开来。两山之间的平川吃不开哑铃状,一条小溪从东西向流过,最后汇入林溪河,平寨子的民居主要位于这条小溪以北,集中于小溪水与林溪河汇合处。村寨经济以种植糯稻为主,山上林木主要有油茶、茶叶、杉木、樟树、枫树、禾木等。寨子主体位于林溪河畔,以靠近北面山坡一带的民居最为密集,是寨子的核心聚居区,也是村寨先民最早落寨的地方。寨内道路主要有5条,均由青石板铺砌,有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这5条道路出寨处原各有一座寨门,其中面朝林溪河的西南寨门和连接如今公路的东南寨门,是程阳八寨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寨门。寨子村民住宅旁的溪流、水塘和泉水,构成了平寨的用水系统。寨北小山是平寨的风水山,山旁有一株参天的古树,是……[详细]
多耶广场
  多耶广场始建于2000年,位于县城侗乡大道边上,西连三江鼓楼,东临侗乡鸟巢,毗邻浔江,与老城隔江相望。总面积达3.5公顷。为顺应当地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需要,2010年重新对其进行设计和修整,将周边既有的“山、水、城、林”等景观引入广场,又将“亭、台、楼、阁、门、廊”等侗族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广场设计,打造成一个“民族的广场、侗乡的客厅”。改建后,广场由上、中、下三层空间构成,寓意着天、人、地三者合一。上层由鼓楼和卵石图腾广场等组成,三江鼓楼高耸入云,寓意特色三江锐意进取,蒸蒸日上;中间由侗族民俗风情浮雕、奔腾的人工瀑布和飞扬的音乐喷泉等组成,寓意水乡三江财源滚滚,前途无量;下层由周边的木构廊亭、花草树木、三江奇石和花岗岩石板等组成,民族特色和自然风光相呼相应,地面上雕刻着三江县全貌地图,以地为纸……[详细]
119、月亮街
月亮街
  月亮街:此街北起古宜大桥东侧,南至三江风雨桥,工程总长2000米,其中步行街300米,设有5个下江码头和全程临江防洪堤,沿街建有57座侗族吊脚楼以及道路、码头、碑廊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房屋建造工程达2500平方米,投资3700万元,道路、码头碑廊等配套设施完成投资1100万元。吊脚楼群,青石板路,侗族历史文化碑廊等延伸在月亮街上。按照当地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位为一条集旅游、商贸、居住、休闲、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民族特色综合街,也是侗族传统建造技法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技术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景点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三江……[详细]
三江奇石城
  三江奇石以石坚、肤滑、种多著称于世,特别是红彩卵石,有全红、血红、花红、紫红、斑纹红等,可谓石英缤纷,争奇斗艳,韵味浓郁。其中“三江彩”质地坚硬,石表细腻、温润,是三江石的佼佼者,三江石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后,迅速在海内外奇石届产生轰动效应,成为三江的一张名片。2010年,三江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美誉。奇石城内现有奇石馆50多家。……[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