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旅游

榆林市旅游景点介绍

  千佛洞位于府谷县城东府州城大南门下的半山腰上,重建于明万历年间,它南临黄河,背靠壁石,俯视悬崖,平眺山西保德县城,地理位置十分险峻,为府谷独特景观。千佛洞原修筑时代不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4月14日的神诞节,前来游览、祭拜的群众络绎不绝。千佛洞占地面积500平方……[详细]
  位于麻镇旧城麻镇龙兴寺,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庙建筑群。庙内主体建筑和清代壁画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游寺院之一。龙兴晚钟,龙兴指龙兴寺。原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详细]
  灵杰寺位于哈镇北300米处。据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但随着年代的变迁,原寺庙已不复存在,现今的灵杰寺是近年在原址复建,复建后的灵杰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灵杰寺分上、下两进院落,内有玉帝楼、真武楼、观音楼、聚仙楼、钟鼓楼、三皇宫、龙王宫、三官殿、三清殿、关圣殿、财神殿、圣母殿、大山门等20余处古式……[详细]
  秀芳图书楼民国33年(1944)由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督修,因马占山字为秀芳,故名。此楼为二层建筑,石条基础,坐北向南,4米见方。全楼皆用青砖砌成,一面开门三面开窗,顶端均为砖砌拱形,门首有砖刻匾额:“秀芳图书馆”。一楼内右南角有木梯通二楼,二楼为木阁,全木结构,形状为八角楼,青瓦双刹盖顶,顶中央砖雕宝葫芦,门外有花栏樯……[详细]
  转角楼长城墩台,位于府谷县清水川和小南川沟(宋称乌龙川)的交汇处,当地人称“口子”。是古长城内外往来经过的出入口之一。这里墩台紧密相连,高大雄伟,为长城建筑之精华部分。城墩附近兵营残址,依稀可辨。可见为重兵把守之要冲。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荣河听涛——传承文明,古韵犹存(荣河书院)荣河书院位于府州城大南门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70)。书院分上、中、下三进院落,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旧时为府谷培养学生应试科举的最高学府,书院南临黄河,长桥如虹,魁星楼巍然而立,“荣河听涛”现已成为府谷胜景。……[详细]
  七星拱极——风格迥异,闻名遐迩(七星庙)七星庙又称昊天宫,也叫无梁殿,位于孤山堡北门外1公里处,这里曾见证了巾帼豪杰折赛花和北宋名将杨继业的美好爱情故事。七星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融合有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是研……[详细]
  秦太子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墓呈狭长不规则形,长约30米,宽4.8米,高6米。墓区保护面积9000平方米,墓旁原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1通。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州王润于今县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建扶苏祠,后倾圮。绥德城东1公里处有“呜咽泉”,相传为扶苏赐死处。秦始皇长子扶苏,因谏父皇焚书坑儒而……[详细]
  位于县城东区义合镇,义合河东岸,有山平地凸起,高不过50丈,周长500余丈,顶平形如书台,故名紫台山。山上建有娘娘庙。义合街西门向南一拐弯,跨过龙狮大桥就到紫台山脚下,桥两端坚蟠龙石柱二根,山脚下又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石牌楼。穿过牌楼踏上一百四十四个石磴神路,就上山来到了娘娘庙。据碑文记载,此庙建于金朝明昌五年(南宋与……[详细]
  新建成的绥德展览馆位于文化广场四楼,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陈方案将通过六大部分组成:序厅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第一篇章回顾绥德历史发展进程;第二篇章展示绥德红色文化历史;第三篇章展示绥德民风民俗与“五大之乡”的内容;第四篇章展现绥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第五篇章展望绥德的远景规划。展馆由序厅“万象幻化、厚土雏……[详细]
  漫步永乐大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与时俱进”金属雕塑巍然屹立于二水要冲,似雄鹰直冲九霄云天,如骏马啸傲万里征程。它是绥德人奋斗不息精神的张扬,是陕北五千年文明史的凝聚。带着“与时俱进”搏起的心灵震撼的余波,走进了永乐大道石刻画长廊。这是精心构思,虔诚创作,鬼神雕工打造出的绣像画卷,古朴而深沉,凝重而洗练,粗犷而传神……[详细]
  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绥德城内疏属山前沿山顶。2009年在榆林扶南办的大力支持下,绥德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原三五九旅绥德警备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性纪念馆。纪念馆占地6500平方米,展线长100米,展出图片1076张,文物326件,通过红色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照壁浮雕、绥德旅游规划展室、民主革命时期绥德著名……[详细]
  坐落在绥德县白家硷乡贺家石村从明朝晚期至民国年间党氏家族在这里先后修筑了七十二院以窑洞为主要建筑的宅院,因属党氏大家族,七十二院相互连通成为党氏庄园。起源党姓财主的起始是从党金川开始的,他从山西逃荒来到这里定居后,至今已有十二代,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而说,党天刚因-贫穷,结婚后不久就去定边卖黄馍馍,以此谋生。一天夜……[详细]
  摩崖石刻景观称为“秦时明月汉时关”。早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地理位置特殊,商贸业繁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而绥德的石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经秦汉唐宋,于明清时期,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不胜枚举。诸如秦时扶苏监军驻绥时“太子府”遗址、“赏……[详细]
  位于县城二十五公里赵家砭乡赵家砭村,据传西汉惠帝丙午年龙凤山初建紫云宫,唐中兴时修真武祖师庙,明洪武年重新修葺。清代曾大兴土木工程,不断完善,扩大规模,才有如今的占地五十多庙,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的陕北道观圣地。龙凤山海拔966米,山势陡峭。沿公路而上由神路至山门,一对镇山石狮威武立于两旁,魁星楼建于门洞之上,院内……[详细]
  1943年3月初,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从河北邢台浆水镇经过山西兴县到达绥德继续办学,校址设在绥德西山寺,各大队分布于我县落雁砭、延家岔等地。在抗战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5年10月抗大全部撤离,与绥德军民共同渡过了2年零10个月时间,与地方军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详细]
  绥德师范的前身是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4年在李子洲等0人的争取下,由国民政府在原绥德雕山书院的基础上创立。四师的创建,成为绥德乃至整个陕北地区革命的领导中心,同时也为陕北革命培养了大批后备力量。大革命失败后,四师几经反动派洗劫,但始终是绥德地方党组织活动和领导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主要阵地之一。1940年绥德解放,边区人……[详细]
  义合镇位于绥德县城东30公里,自古以来为秦、晋两地之间的交通要地,昔日是绥德县第一大镇,素有“雕阴首镇”之美称。北宋时在义合设寨,金大正三年(1220)设义合县,因为军事地位的降低,元、明改设义合镇,清降为驿。义合古镇如今尚留存昔日古城残迹,城墙为土石结构,镇背后的山脊上还保留着城墙遗迹,而古镇四门中的南北两城门已废,……[详细]
  合龙山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的五里湾村,据碑文记载,祖师庙建于明•万历年前后,清代曾维修扩建。合龙山古庙系本县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有祖师庙、北极玄武庙、三圣母庙、释迦牟尼佛庙、关帝庙、天王庙等18座庙宇,还有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砖塔1座。“0”期间,除保留砖塔之外,其余古建筑多遭破坏,庙内壁画、雕……[详细]
  龙凤桥,原名永定桥,坐落在县城东,为银川—太原公路横跨无定河通道,建于1936年,长636米,宽6米,为石拱桥,有19洞。1991年改建,宽度加至6.6米,并在墩柱及栏杆上雕有千姿百态精雕细刻的龙凤图案,晚霞辉映,犹如龙凤飞戏彩虹,亦称龙凤矫。与千狮桥遥遥相望,交相辉映。在有“桥城”之称的绥德县城,此二桥最为壮观。当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