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白银市旅游

白银市旅游景点介绍

靖远县博物馆
  靖远县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位于靖远县鹿鸣园内西北隅,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大楼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中文物展厅552平方米、文物库房36平方米,办公用房138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2060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209件,共计珍贵文物222件。馆藏文物中以宗教造像和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左宗堂、朱克敏、于右任、范振绪等作品独具特色。有基本陈列一个----《靖远历史文物展》,分陶艺彩韵、瓷玉辉映、佛宝遗珍、翰墨飘香四个部分于2009年10月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年开放300天,2010年举办临时展览《靖远红色革命史图片展》、《靖远钟鼓楼专题图片展》,年免费接待观众136600万人次。2008年县博物馆被市文化出版局评为“……[详细]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坐落在会宁县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于2006年10月18日正式建成开馆,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和现代化多媒体展示为一体的纪念性展馆。纪念馆以“红军长征胜利”为主题,真实再现红军三大主力静宁会宁会师的英雄史诗。1935年9月至10月间,红25军、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先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5月至7月底,以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红15军团(由红25军、红26军整编而成)组成了西方野战军发动西征,开辟了纵横400余里的新根据地,并与陕甘老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和地方武装都得到发展。同时,对东北军、西北军和其他国民党军队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根据中共中央要求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甘肃的指示,8月至9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发起岷洮西固战役和……[详细]
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
  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位于平川区会展中心二楼。成立于2009年,2011年免费对外开放,是一个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展面积约800平方米,拥有展柜31个、展板70块、展台15个,文字史料30余万字,影视资料290余分钟,历史文物300余件,图片、图表40余幅,主要陈展内容为靖远起义、西征胜利、陡水支部、当家做主等。1932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焦唯炽到驻靖远王子元部甘肃宣慰使署第3旅策划发动起义。4月28日,谢子长、焦唯炽到达靖远,与王子元部的中共秘密团党委接上头。团党委5天内连续召开4次会议研究部署起义,决定利用王子元参加教导队典礼之机将其抓获,举行起义。5月5日晚,因消息泄露,王子元突然扣押副旅长张东皎和2团1营营长王儒林等共产党员,并缴了他们的枪,起义被迫提前进行,2营营长吕振华……[详细]
白银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
  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位于白银市白银区四龙路冶炼厂十字西南角。纪念馆主体高18米,建筑总面积7053.1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分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馆内收集布展各类历史实物97件(主要为白银大爆破前后的生产及生活用品),表现勘探勘察、领导关怀、艰苦奋斗、二次创业、劳动模范、白银精神等主题画面展板259张,铜矿石、黄铁矿石、金矿石、硫矿石等矿石标本45件,金、银、铜、铁、硫等矿产制品106件,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成就的新产品标本30件,视频播放设备及广告机29台(屏),多媒体互动场地1处,大型沙盘1个,4D影院1座。布展围绕“功勋铜城、魅力白银”的主题,以白银城市发展脉络和白银有色矿业开发历程为线索,展示了白银有色金属开发的卓越功勋和白银城市发展的巨大魅力,从多角度凸显“艰苦奋斗、创业奉献”……[详细]
会宁红军烈士陵园
  会宁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中川乡。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会师地。1936年10月23日,为保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第5军等部在会宁大墩梁阻击国民党军进攻,红四方面军第5军副军长罗南辉、93师师长柴洪宇等10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纪念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86年始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杨尚昆题写园名,李先念题写红军烈士纪念堂馆名,刘华清题写红军烈士纪念碑碑文,其中大墩梁阻击战纪念馆主要陈列展出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和887名红军指战员的英雄事迹和遗物等。陵园是甘肃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
  景泰县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景泰县北部,总面积约2700公顷,为内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在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是中亚—印度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同时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详细]
白银景电水利风景区
  这些“彩色长龙”,其实是由景电管理局的输水管道漆画而成。这些管道从黄河里提水,再通过加压使水爬上高处,最后流淌到景泰川及附近的很多地方,从而形成灌区。灌区滋养着千万群众的休养生息,改善着这里本来恶劣的生态环境。按照规划,在总干一泵站附近的河滩上,将要建立一个景电管理局博物馆。博物馆总占地5523.75平方米,绿化面积将达到2360.26平方米。博物馆综合了收藏、展陈、科普、宣传、教育、研究、交流和休闲等功能。核心展览厅分地域文化展区、抗旱文化展区、景电文化展区三大部分,并分为历史篇、创业篇、发展篇、成就篇、科技篇、人物篇六大篇章。博物馆计划2017年年中试展。景电水利风景区,是一个点、线、面、体-结合的综合概念。原有的泵站,将会被改造得具有人居功能;原有的管道,将会被改造得艺术感十足;原有的……[详细]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水利风景区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水利风景区位于兰州市以北180公里的景泰县境内。景区依托景泰川电力提灌宏伟工程打造而成。在景区水源泵站,有被群山环抱、回身展开的黄河母亲的浩渺水面,它是母亲河用丰厚的乳汁哺育众生、施恩中华儿女的绝妙象征;在景区千亩枣园、万亩果园,间以花朵盛开、飞鸟翔空,宏大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在景区边缘,风沙移动的广漠地带中,暗渠带着河水,走沙漠越沙丘,不舍昼夜,把黄河母亲的恩惠送向遥遥远方,让游人心生震撼。2011年被省水利厅以甘水水管发[2011]758号文件命名为甘肃省水利风景区。……[详细]
西部民族文化生态谷水利风景区
  西部民俗文化生态谷水利风景区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西距景泰县城10公里。景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0.4平方公里,荒山荒地绿化1.6平方公里。景区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良好,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善,游乐项目独特,是白银市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2011年被省水利厅以甘水水管发[2011]759号文件命名为甘肃省水利风景区。……[详细]
白银黄河湿地公园
  白银黄河湿地公园地处我市白银区水川镇,距市区23公里,地块临近黄河,渠系纵横、芦苇密布、山川壮美、乡风浓郁,拥有干旱、半干旱地区难得的黄河湿地,地貌呈阶梯状的三级台地分布,是高原鱼类和水禽的理想栖息场所,每年夏冬两季都能吸引大量的鸟类栖息繁衍,形成了和谐的自然生态圈。近年来,白银区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逐步营造了春季踏青运动、夏季亲水娱乐,秋季采摘体验,冬季温泉养生的四季度假、全天候旅游休闲目的地。白银水川湿地公园湿地水域平均水深2米,比黄河河面高出1.8米,该地渠系纵横,芦苇密布。是高原鱼类和水禽的理想栖息场所,每年夏冬两季都能吸引大量的鸟类栖息繁衍,已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圈。白银水川湿地公园的建成将对改善水川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动……[详细]
老鸦沟遗址
  老鸦沟遗址位于中川乡老鸦沟村东面的半山坡地带,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地表散见大量的彩、素陶片,从中可看出遗址是一个生活区。曾有玉璧和玉璜出土。从地表采集的彩陶标本看,主要为-波浪纹华融平行线纹,故该遗址包含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1991年,该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校场烽火台遗址
  校场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会师镇校场社区东北1公里的米粮墩上。明代夯筑,圆台体,底径4.5米,高6米,夯层厚约0.12米。烽火台18米外有埂状堆土一圈,残高1.5-2米。地表散见黑釉瓷片。1993年,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单位。……[详细]
翟家所烽火台遗址
  翟家所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翟家所镇翟家所村北2公里处的山顶上。明代夯筑,圆台体,底径11米,残高5米,夯层厚约0.12米。烽火台15米外有壕沟,深2米,宽2-2.5米。1993年,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详细]
石祖娘娘庙
  石祖娘娘山在会宁县太平店镇石娘娘山(亦称蟠龙山)峰顶。远远望去恰似一顶皇冠镶嵌在蟠龙山上。该庙占地390亩,建筑占地30亩,主题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宫”两个大殿和“天坛”、“黄天楼”、“山门”五个部分,另外还包括碑台等附带建筑。整个庙宇寺观依山修建,大殿、黄楼、碑亭、门楼、天桥、圣阁、仙池、石洞,楼台,重重叠叠,美轮美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谈到石祖娘娘庙,人们总会津津乐道有关石娘娘的美丽传说。传说在清代,有个青江驿人去四川当麦客赶麦场,回来的路上到一个破庙里投宿,由于困乏也没有看清是什么神位就倒在供桌前睡着了,睡梦中,见一美丽仙姑朝自己走来,言说自己是石祖娘娘,并央求麦客把她送到甘肃青江驿的盘龙山,惊醒之后仔细观察,原来庙里供奉的石雕神像乃是石祖娘娘,于是这位青江驿人便将石像……[详细]
会宁县博物馆
  会宁县博物馆始成立于1990年10月,为副科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会宁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馆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东北角,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保卫部、业务部、宣教部、后勤部五个职能部门。现有职工15人,大学本科学历以上6人,其中有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会宁县博物馆是集收藏、教育、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其中一、二楼为展厅,面积840平方米,三层为文物库房和办公区。现馆藏有陶器、石器、玉器、瓷器、铜器、书画、化石等各类文物1093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73件(套),三级文物678件(套)。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清代宫廷和地方名人……[详细]
大沟烈士陵园
  大沟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大沟镇韩岔村堡子社东山脚下,陵园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40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陵园东埋有烈士墓7座,园正中有1985年会宁县人民政府立的水泥碑一通,上 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为:“解放初期,伪会宁县常备自卫大队长王匪五田,勾结地方-势力,成立-组织,妄图武装-,颠覆我人民政权,甘肃军区警卫团某连,于1950年11月奉命剿匪,全歼顽抗敌匪。战斗中王金锁、胡吉祥、樊学荣、刘长有、吴尚山、冯焕、周立水等七人,光荣牺牲,特立此碑,以资纪念。”据会宁志载:当时有11名指战员牺牲,其中4名烈士遗骨搬回原籍,故此陵园内有7座烈士墓。陵园西南约50米处,为王五田堡子。当年战士攻打王五田堡子时牺牲。现园内松柏掩映,庄严肃穆,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保护范围:以……[详细]
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
  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原范家坡红军战斗旧址)位于会宁县城以西西岩山梁顶。整个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0米,分布面积约9000平方米。1936年10月3日,国民党驻定西新军一军十一旅旅长刘宝堂部和红一军团在此发生激烈的狙击战。山顶现有一土堡,堡内有三眼箍窑,当时的指挥部就设在堡内。遗址东北侧,现保留有当年红军挖的土壕,残长约6米,残宽2-4米,残深约80厘米。现该旧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详细]
会宁汉代墓葬群
  会宁汉代墓葬群分布于柴家门乡寨子至四十里铺西山腰,共分寨子汉墓群、北二十里铺墓群、张家湾墓群,现存大墓冢34座,皆为圆丘形封土堆。遗址内可见汉代瓦片、绳纹板瓦、灰陶罐残片、残砖等汉代遗物,曾出土有陶灶、陶鸡等,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汉代墓葬区,对研究汉代会宁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丧葬习俗等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1978年,该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条山农场旅游区
  甘肃农垦条山集团是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隶属于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土地面积近10万亩,其中耕种经营土地面积4万多亩;辖区总人口近万人,现有从业员工1500人,拥有博士、硕士、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农艺师在内的300余名科技人才队伍;主要产品有优质果品(梨、苹果、杏)、加工型马铃薯、作物良种、蜂产品、杏脯等,其中11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甘肃省著名商标5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果品生产基地、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甘肃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甘肃农垦条山集团改革了一家一户分……[详细]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地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的会宁县古城,它是历代为兵家必争的重地。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会宁城,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纪念地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而在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借以纪念那些在中国红军万里长征中英勇献……[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