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东度列宁小学旧址
  东度列宁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东泉村圳顶自然村。1928年底,在中共莆田县委领导力量受到削弱、革命形势趋于低潮的困难情况下,王于洁被福建省委指定接任中共莆田县委书记,县委委员有陈天章、吴梦泽、王纪修、郭寿銮、郑珍、郭晓云(女)、陈兆芳、吴承斌、陈光潜等。县委经过研究决定把工作重点从城区转移到农村,斗争方式由合法转为地下,县委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基层整顿、巩固和发展组织,并把原来用国民党名义组织的合法农会改组为秘密的农民同盟会。陈天章和王纪修还分别在江口和东度各创办一所列宁小学(挂名作私塾),作为地下交通站和培养青少年革命骨干的基地。东度列宁小学校长王纪修,学员黄国榆、王肇锴等50余人,派林则蕴负责教学。该校旨在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接班人,专门吸收贫苦农民、农会会员和红军游击队员子女入学……[详细]
中共闽南(闽中)特委旧址
  中共闽南(闽中)特委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社硎乡田利村葫芦坵。中共闽南特委(1943年2月改为闽中特委)于1942年初派邱子国、蔡文焕等到仙游芦坵等地开辟新据点,之后,特委机关从常太迁驻仙游,长达三年多时间里,在社硎乡田利罗木坑、葫芦坵活动,驻落尾石洞里。1943年2月,建立中共葫芦坵支部,支部书记林玉潮,组织委员林玉苍,宣传委员罗子烈,党员有林柳、林全、罗阿尾、罗文星、林榜、林玉照。同年3月,闽中特委机关迁驻钟山上湖底。同年8月,闽中特委再次派蔡文焕到葫芦坵、罗木坑一带建立交通站,为省委南下闽中顺利转移开辟交通线。1944年6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在仙游西苑乡东湖村召开扩大干部会议时,获悉国民党兵前来袭击,立即向东北方向转移到葫芦坵、石湖底一带,之后沿着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行军路线,经莆田常太、……[详细]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位于莆田市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要求莆田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暴-动-,开展苏维埃运动。莆田党组织在邓子恢的领导下,于同年12月9日在新县外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遭到国民党地方当局的重兵“围剿”,外坑苏维埃政权被摧毁,斗争转入低潮。1931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撤销莆属特委,恢复莆田县委和仙游县委。并提出“莆仙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扩大拥护苏维埃政权运动,打破群众的失败观念,接受斗争中的教训,扩大土地革命的影响。”为了打开斗争局面,莆仙两县委按照省委指示,重新整顿各地的基层党组织,发展革命的新生力量,并决定到山区的广业、常太开辟新的根据地。1932年,中共莆田县委派陈建新到常太……[详细]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宿营地旧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宿营地旧址敬湖公祠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庄下,省道205线从西侧约200米处经过。1934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寻淮洲、粟裕等领导的红7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7月6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中央代表曾红易、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率领下,由瑞金出发北上,经长汀进入宁化,在曹坊上曹、下曹宿营,抗日先遣队一部宿营下曹庄下敬湖公祠内。为响应中央号召,宁化筹备大批物资支援抗日先遣队,再次扩红数千人,随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宿营地旧址系曹氏后裔宗祠——敬湖公祠,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667平方米,清代所建客家典型古建筑,为抬梁穿斗式前厅带戏台砖木混合结构,下厅两侧厢房木结构部分霉烂,上厅左内壁尚存2条红军标语,整体建筑保存较好。红军北上抗日先……[详细]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山一村诗山公园内。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南安县人民政府建于1965年9月,2002年春由诗山镇人民政府重修。纪念碑为石材结构,由碑底和碑身两大部分组成。碑的底座呈正五边形,五角边有圆柱,边长2米。碑身高4.08米,平面五边均雕刻“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纪念碑下埋葬着14位革命先烈的遗骸,他们分别牺牲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根据资料记载,安息在纪念碑里的革命烈士有姓名的是黄朝来(诗山吾丰)、李嘉宾(诗山红旗)、陈赤九(诗山联山)、柯连科(码头内柯)、叶老洗(女,金淘占石)、吕云元(诗山红星)、吕振鼓(诗山红星)、戴江山(码头亭里)、吕荣火(诗山红星)等9名,其他烈士都是外地人。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3年3月被南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溪安自然村。溪安是闽中支队莆田县大队大队长张坤的故乡。1927年,溪安的陈贤、陈成、张霖等几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党员20多人,并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张坤1934年参加抗日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1935年参加闽中工农游击队,建立溪安革命活动据点。由于溪安地处荔林深处,便于突发时转移撤退,解放战争时期成为莆田(闽中)地下党和游击队的秘密活动据点和开会场所,苏华、黄国璋、林汝楠等常驻溪安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47年7月,闽中游击纵队转战戴云山失利后,黄国璋、林汝楠从德化带一部分队伍返回莆田隐蔽。当时,莆田人民游击队指导员杨杞松隐蔽在溪安张坤家,但由于莆田县委书记徐阿禄被捕叛变,致使杨杞松被出卖而惨遭捕杀,……[详细]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湖亭村院前自然村。1947年7月初,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转战戴云山时,在南安诗山遭到国民党保安队和南安、安溪、自卫队共1000多人的包围,敌众我寡,游击队腹背受敌。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纵队参谋长罗迎祥带领警卫班狙击敌人,在战斗中罗迎祥壮烈牺牲。突围出来的游击队在转战途中被敌人分割成3路,其中一路由黄国璋、林汝楠带领撤回莆田,经过仙游钟山何岭街,在南湖寺休整,生活由罗迎祥的胞弟罗迎怀负责安排。由于何岭街一带情况复杂,为了避免暴露,又把队伍转移到湖亭村的龙屺院(也叫龙纪寺)隐蔽。当地群众为了保护游击队,把自己穿的衣服换给游击队员穿上。经过休整,这支队伍最终安全撤出仙游,回到莆田常太根据地。1949年7月1日仙游鲤湖乡人民政府成立后,乡政……[详细]
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
  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余氏家祠位于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自1933年起,在福建军区独立第7团、第9团的带动下,中共三元区西际村支部和农会的党员干部群众从大田、永安、泉州等处零散购买食盐等物资,存在余氏家祠内,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际——竹洲——楼源——忠山——星桥——明溪线路,转运到明溪、清流、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西际村余氏家祠逐渐成为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为护送物资,西际还成立了赤卫队,保卫重要物资的安全和运送。直到红军长征前后,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为中央苏区运送大量紧缺物资,为中央红军军事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余氏家祠为明代建筑,现保存完好。该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为穿斗式硬山顶木构建筑。整座家……[详细]
共青团涵江区委旧址
  共青团涵江区委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苍然社区宫下路156号。1928年春,中共莆田县委派郭寿銮到涵江中学(现莆田第六中学)开展--。郭寿銮在涵江中学担任庶务主任,他利用学生迫切要求参加党团组织的愿望发展积极分子,不久正式介绍黄祖储、陈燕贻等人入团,建立涵江中学第一个共青团支部。随后又陆续培养了一批富有斗争活力的骨干分子加入共青团组织。1929年夏,莆田县委贯彻福建省委的指示,把县委机关迁到涵江,加强对工人运动和--的领导。县委迁到涵江后,即在涵江中学成立团涵江区委,作为县委在涵江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有力助手。涵江文墨斋书店联络站即是此期由共青团员戴梦全出面开设的,借出售书籍文具,掩护地下联络工作。共青团涵江区委旧址为涵江中学教学楼,系涵江商会会长陈杰人先生创建,于1927年底完工。因校区……[详细]
林畲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
  林畲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位于诏安县官陂镇林畲村豆畲自然村,年代为1937-1946年。简介:原为豆畲张氏祖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2012年重修,为一进带两厢的悬山顶式建筑,建筑面积289平方米,占地面积760平方米。1929年东江红军48团在大革命失败后从广东转移至豆畲村避敌。1930年起中共饶和浦诏县委领导和机关干部多次到豆畲休整并经常在张氏祖祠召开会议,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乌山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隐蔽指挥所。1935年10月饶和浦诏县委改组为云和诏县委。1937年7月的月港事变后,原云和诏县委领导全部牺牲,同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何浚派卢叨到豆畲村重建闽粤边特委和云和诏县工委。1941年云和诏县委机关设在张氏祖祠内,1944年在此成立闽南政保队。2018年,林畲中……[详细]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东埔余村尾厝5组。1934年4月8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州台江区洋中亭地下交通站开会时被宪兵破获,市委书记陈之枢等集体被捕叛变。多次到莆田巡视工作的市委巡视员练文澜也被捕叛变,随后,带着宪兵到莆田破坏莆田中心县委及其下辖的仙游县委以及莆仙两县共青团组织。在王于洁、潘涛领导下,莆田党组织积极开展打叛肃奸斗争和进行思想整顿,莆田的革命形势逐渐好转。同年9月,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王于洁任书记,潘涛、林阿郎、郑金照、陈建新、黄国璋为委员。中心县委机关设在渠桥(现称新度镇)东埔余村余瑞龙家,从此,在王于洁领导下,莆田中心县委积极开辟新的活动据点,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5月,中共闽中特委成立后,莆田中心县委建制取消,重建莆田县委,机关驻地由东埔余迁至东宋村……[详细]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干部扩大会议旧址——洪祖正故居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干部扩大会议旧址洪祖正故居位于晋江市英林镇埔顶寮村路沟路3号。1947年1月12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作出《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的决定》。随后,全省各地区纷纷开展爱国游击战争。同年8月28日,区党委总结各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失利的经验教训,并作出《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1947年11月到1948年1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英林镇埔顶寮村洪祖正故居召开干部扩大会议。集中学习刘少奇在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黄国璋在会上传达省委“八二八”指示精神,许集美、朱义斌、郑种植分别总结泉州中心县委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隐蔽根据地”、“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和经验。会上对工作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和具体分工,同时决定把中共沿海区委划归闽中地委直接领导,并改称为中共运伙……[详细]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45号。1934年5月,三民乡在红9军团帮助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林英火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就设于此。1934年7月17日,执行护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务的红9军团一部2000多人,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率领下,经大田桃源、永安青水、大田建设、奇韬进入尤溪。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渡闽江,红9军团完成护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的任务后,于8月10日起陆续往大田县的东佳、文经、桃舟、三保和永安青水等地返回。红军曾居住在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民林景地民居中,村民林景地热情接待红军,并悉心照顾负伤战士。红军居住期间,在民房内留有18幅用毛笔书写的红军标语,至今字迹仍清晰可见。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原系建设镇建设村林景地……[详细]
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
  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限山东南麓及山顶。清光绪十年七月初七(公元1884年8月23日)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惨烈的此役让驻扎马尾港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七百多位将士壮烈牺牲。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是三处紧紧连在一起的与中法马江海战关联的文物景点。昭忠祠,落成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前后两进,内祀中法马江海战殉国736位将士英灵。1920年重修添建戏台、0、花厅、回廊等,并在西侧另建一座两层木结构追思阁供人歇息之用。1984年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烈士墓,位于昭忠祠南侧,为中法马江海战阵亡将士安葬处。马江海战一结束,沿岸军民自发组织打捞阵亡将士遗体,就近掩埋于此。因时间先后形成九冢,冢前各立“忠冢”石碑。1920年合九冢及马尾船厂……[详细]
红3军团司令部遗址
  红3军团司令部遗址乐氏祖厝位于沙县青州镇管前村,距村部约200米。1934年1月,中革军委命令:“三军团于11日袭取沙县,同时断其退路而歼灭之。”12日,红3军团开始进攻沙县县城,红5师担任主攻,红6师担任助攻,红4师置于沙县东北部的青州,阻击延平来援之敌。14日,获悉延平敌约一个师增援沙县,红3军团于半溪横庵司令部发出命令,决定围城打援,以一部兵力围困县城之敌,继续坑道作业,主力于15日置于青州、芹山地域。敌援军第4师已先期占领青州有利地形,红4师迂回敌侧背实施攻击,经激烈战斗,击溃敌200多人。16日,为了临近战场指挥侧击支援沙县之敌,红3军团司令部移至青州管前乐氏祖厝。彭德怀、杨尚昆于管前司令部签发了《三军团关于先期攻取沙县同时准备侧击援敌的命令》,将红4、红5、红6师的主要兵力集结到……[详细]
清流朱德旧居豫章公庙
  朱德旧居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其中,朱德于1月9日率红4军第1、第3、第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长校等地抵达里田,当夜宿营于里田村。朱德就住在豫章公庙内。这天晚上,朱德还在庙里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制定奇袭妄图凭险阻止红军前进的锅蒙山守敌方案。翌日凌晨,趁天色未明之际,朱德指挥红军将士按既定方案向锅蒙山守敌马鸿兴部发起猛攻,经数小时激战,红军取得战斗胜利,共歼敌600余人,并缴获大量-支弹药。战后,红军马不停蹄地向宁化挺进,并一鼓作气攻占了宁化县城。朱德旧居豫章公庙始建于宋仁宗……[详细]
大田红军桥遗址
  红军桥遗址位于泰宁县大田乡谙下行政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田乡是泰宁县轰轰烈烈开展土地革命红色区域之一。1933年2月至7月间,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革命委员会因红一方面军主力奉命西移强攻南丰,转移到大田区坚持斗争。泰宁再次解放后,各区乡又开始了第二次分田运动,清算地主豪绅的罪行,把被地主豪绅--倒算回去的土地夺回来。大田乡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更为高涨,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面对大好的革命形势,地方-势力自然非常痛恨,他们伺机反扑。1933年11月29日,大田区石塘、赤坑等村的游击队员30多人配合红军到金龙山打土豪,经谙下村返回大田。在过桥时,遭到鱼川保卫团的突然袭击,10余名游击队员和3名红军战士牺牲。为了纪念革命先烈,人民政府把谙下桥改称为“红军桥”。红军桥原名谙下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详细]
大埔城战斗旧址
  大埔城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高峰村寨里自然村。1949年5月20日,国民党-武装进攻慈孝游击区。由于慈孝游击队只有30多人-,武器弹药少,势单力薄,遂派人赶往惠安联络,请求惠安县游击大队支援。当天,惠安游击队在中共惠安县工委书记朱汉鹰的率领下向慈孝行进,与慈孝游击队汇合,在义路前梧村稍事休整后,登上大埔城对面的半岭山,准备攻打国民党-武装驻地大埔城。当晚9时多,游击队埋伏在大埔城外密林里待命,11时行动开始,一时间,处于崇山峻岭中静谧的大埔城内外,阵阵-声与叫喊声连成一片,震天动地。在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打下,国民党-武装匆忙应战,敌军见游击队攻势锐不可挡,只好边打边退,从西门撤出大埔城南逃而去。此役,游击队击毙敌军数名,缴获-10多支、-2支、手-2支,游击队员负伤4名。大埔城战斗的……[详细]
下谢村谢氏祠堂红军标语旧址
  下谢村谢氏祠堂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下谢村谢氏祠堂。1931年1月,闽西红12军101团进入清流西南的长校、里田一带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期间,红军一部进驻下谢,宣传、发动群众,下谢乡苏维埃政权因之成立。此后,福建军区独立第7师等部亦曾在此有过一个时期的驻防。下谢是清流分田分地运动的模范乡,1975年该村还曾发现《下谢村贫农团分配土地榜》等文物。下谢谢氏祠堂留存的红军标语即为当时驻军所书,标语主要在外墙右侧和后侧、正面共5幅,正面为识字歌:“放开喉咙唱山歌,唱熟歌儿能识字,认识文字真正好,能读会写也会算,唱歌要唱识字歌,□□□(以下还有3句无法辨别)。”右侧2幅内容是“深入土地革命!”“庆祝分田胜利!”及“男女平等,自由结婚”落款为“红军420独立团(宣)”;后墙一幅为“红军七……[详细]
中共莆田咸益女中支部旧址
  中共莆田咸益女中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金桥巷78号。1926年下半年,中共莆田支部书记陈国柱布置莆田籍党员利用星期日下乡向农民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革命思想,并物色发展对象,建立农村党支部。1926年10月,在农村建立了澳柄、夹漈、山门、丰尾等4个党支部。同年秋,陈天章、吴梦泽又到莆田咸益女中开展活动,吸收了郭晓云、吴凤莺、陈玉垂等人入党,成立中共咸益女中支部,郭晓云任书记,在校内进行革命宣传,扩大党组织的影响。莆田咸益女子中学成立于1895年,其前身为1892年成立的内女学,1952年改称莆田女子中学(高中部),1956年又改称莆田第九中学,实行男女兼收。原址在文峰宫对面,后因旧城改造搬迁至金桥巷78号(现荔城区私立实验小学)。2002年荔城区成立后,将原城郊中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