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姆渡镇 | 隶属:余姚市 |
区划代码:330281111 | 代码前6位:330281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浙B |
长途区号:0574 | 邮政编码:315000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万人 |
人口密度:3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河姆渡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河姆渡: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避居浙东,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该山后称黄墓山,姚江渡口称黄墓渡,至清末才称河姆渡。…[详细] |
罗江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河姆渡镇罗江村位于河姆渡镇最东面,西接小泾浦村,南连芦山寺村,北临慈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接壤,距河姆渡遗址3公里,寺慈公路、古乍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详细] |
芦山寺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以芦山寺得名,故名。1949年初为江中乡三、四、六保。1950年为罗江乡三、四、六村。1956年为江中乡先锋、胜利高级社。1961年为罗江公社王其弄、…[详细] |
小泾浦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河姆渡小泾浦村由原来的李家、平桥、新浦以及原浪墅桥村的杨石堂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东邻罗江村、芦山寺村,南濒姚江,西接江中村,北滨慈江。总面积2.8平…[详细] |
江中村 | ~203 | 镇中心区 | 江中村概况
江中村位于余姚市城区东南17公里,是河姆渡镇政府所在地,为镇中心村。东邻小泾浦村,南滨姚江与车厩村隔水相望,西接翁方村,北濒慈江与三…[详细] |
翁方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以翁、方两姓得名,故名。1949年初属江中乡十二、十三、十四保。1950年为江中乡四、五村。1956年二村合建勤丰高级社。1961年为江中公社翁家、张…[详细] |
河姆渡村 | ~205 | 村庄 | 位于河姆渡渡口南侧,故名。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避居浙东,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该山后称黄墓山,姚江渡口称黄墓渡,至清末才称河姆渡。…[详细] |
车厩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车厩村概况
车厩村地处河姆渡镇南,有姚江、杭甬高速公路、甬梁线穿境而过。全村面积6.3平方公里。全村山林面积15000多亩,土地面积1490…[详细] |
五联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五联村位于余姚城区东南21公里,处在河姆渡镇最南端,辖区东南接车厩村,西南与陆埠镇交界,区域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4亩,山林面积10…[详细] |
东澄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东澄村概况
东澄村位于余姚城区东南19公里,处在河姆渡镇东南4公里。该村东与河姆渡村相连,西接车厩村,北濒姚江,与小泾浦村隔岸相望,总面积约…[详细] |
地名由来:
河姆渡: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避居浙东,死后葬于姚江南岸山上,该山后称黄墓山,姚江渡口称黄墓渡,至清末才称河姆渡。
夏黄公 又称黄石公,原来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说本是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秦汉之际一位著名隐士,与隐士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并称为“商山四皓”。秦末天下大乱,四位老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商山。汉高祖曾召夏黄公入廷…… 夏黄公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河姆渡镇位列第836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河姆渡镇位列第826位。
2021年10月,河姆渡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864位。
2021年1月,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命名河姆渡镇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镇”。
2014年7月,农业部认定河姆渡镇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古址茭白)。
基本介绍: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余姚市东首,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全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2.3万,下辖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水陆交通便捷,距宁波机场、北仑港口3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杭甬运河均穿境而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原0中央总-国家主席-同志亲笔提名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拥有1200年历史的芦山禅寺等使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现已形成了农业以茭白为支柱、工业以不锈钢为龙头的两大主导产业,是中国茭白之乡和华东地区不锈钢生产基地。镇内邮电通信、电力供水、医疗卫生等基础设备完备,环境整洁,社会稳定。今天,河姆渡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全力打造一个历
文化旅游: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东北修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桥村,距余姚约25公里。馆名由国家主席亲笔题写,是为研究和保存河姆渡遗址文化而于1993年5月建成开放的遗址性博物馆。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
禅悦寺位于河姆渡遗址西南十多里的禅余山南麓车厩岙,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敕赐“禅悦寺”额。禅悦寺曾三毁四建,最后一次改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现存高大恢宏的大
东澄古文化遗址位于与河姆渡文化遗址隔姚江相望,距离仅二点五公里的河姆渡镇东澄村,处在姚江南岸仅五百米处。该遗址整体面积约在近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层厚度约八十公分左右。1979年,在该遗址采集到
鲞架山遗址坐落在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东北方向1.5公里处,向东约2公里越过姚江北岸的死明山余脉就进入宁波市辖区。遗址北靠海拔60米的葛山(其东段当地习称鲞架山),往南延伸至王其弄的一片狭长水稻田
历史沿革:
河姆渡原名黄墓渡以黄公墓而得名,南宋《宝庆四明志》(1227年刊)已有黄墓渡的记载。
历代官方史志均有黄墓渡、黄墓市、黄墓山、黄墓坊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墓”逐渐变成了“河姆”,最早用文字记载“河姆”两字的是康熙五十七年的《芦山寺志》:“黄墓,俗讹河姆。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则黄墓市和河姆镇同时出现。
1950年6月,慈溪县人民政府把北渡口定名为“罗江乡第六村河姆渡自然村”。
南渡口则被定名为“河姆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区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拥有山林4.6万亩。近些年来,我镇紧紧围绕茶叶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改造低产茶园,实施保护地栽培,在引进新品创建品牌,推进绿色有机化进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