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三堆子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西关社区北关村民小组东北约2000米处的耕地内(越州钢铁厂西北角)。三堆子墓群由3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墓葬组成,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2、3号梁堆墓,总面积1262.3平方米。
1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北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6米、高约3.3米,面积约437平方米。2号梁堆墓位于墓群中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2米、高约3.5米,面积约422平方米。3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南部。封土呈椭圆形。南北长21.2米、东西宽19.1米,面积约403.3平方米。
三堆子梁堆墓群为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8月16日,当地村民在3号梁堆墓东部取土时,发现部分沙石,撬开后,为一石砌墓室,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接报案后,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会同当地文化、公安部门对墓地现场进行勘察,并作封堵、回填处理。后经请示云南省文物局批准,2014年11月18日至2015年3月21日,曲靖市文物管理所、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3号梁堆墓进行抢救性清理。
通过清理,3号梁堆墓墓向约为东北—西南向,墓室为方形覆斗式石室结构,墓道开在西壁。墓室内顶部中央置阳刻彩绘十二瓣纹莲花封顶石。南北两内壁依稀可辨识绘有墨、朱2色绘制的摇钱树、房屋等图案。东内壁中偏上部有墨书墓志铭题记。题记呈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题记在同一水平线上从右至左由7块打凿规整的黄砂石质石块直联横砌,每块石面长40~57厘米、高约20厘米左右。文字书写仿汉简墨书于石面上,未镌刻。文字共计91行(其中4行无字),每行2~12字不等。除第6块石面题记为朱砂、松烟墨混合题写呈红、黑2色文字外,其余均为松烟墨题写,呈黑色。题记书写均为直书左行。下部分题记位于上部分题记的第4块石块底部偏下位置。题记仅题写年款,直书左行,共6行,每行4~6字不等,依稀可识文字为“爨治中以泰或(1行)廿一年五月廿(2行)六日丧亡(3行),以廿□□□(4行)□廿□□□(5行)□□赠送”(6行)。
因墓室内千百年来受雨水渗透、侵蚀,近半数文字均漫漶不清或剥蚀,较难识别。题记内容为对墓主爨氏的记事及铭,多以骈文形式记之,文辞风格与爨宝子碑同,墓主亦为爨氏,惟难以识别名者谁。墨书书体以楷书为主,兼有隶书韵味。墓室北壁发现1幅彩画,疑似梅花。墓室空无,为早年被盗。
3号梁堆墓墓志铭题记书风介于隶楷之间,初识有汉简韵味,与已知的曲靖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书体略近。从墓葬形制、规格、题记分析,可知墓主人为爨氏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从墓志铭题记落款“爨治中以泰或廿一年五月廿六日丧亡”字样分析,“泰或廿一年”疑当为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此类梁堆墓出现墓志铭的墓葬在云南并不多见。
3号梁堆墓墓室中墓志铭题记的发现,可以说是继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和成都爨守忠墓志之后的与爨有关的又一重大发现。墓葬发现地与爨宝子碑同属今天曲靖市麒麟区越州地,汉晋时均为同乐县,可证明爨氏家族在魏晋时期是南中大姓,其族力影响更加明显。三堆子梁堆墓的抢救性清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曲靖地方历史爨氏家族提供了重要证据。3号梁堆墓清理完毕后,当地文物部门随即对墓门进行原样封堵,重新回填并加固封土,并做原址保存。有关更多信息与资料,有待清理简报的发表和后续研究工作的跟进。
2005年6月,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