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石城会盟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建设路曲靖市第一中学内。
碑为砂石质。高1.25米、宽0.58米、厚0.16米,无碑脚。碑文在同一碑身阳面分刻为上下两截。上截碑文右行直书,凡11行,每行8~14字不等;下截职官题名,左行直书,凡8行,每行5~16字不等,全文共计212字,仅损半字,其余稍有剥蚀,但均可辨识。
碑立于大理国明政三年(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碑额刻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邑人喻怀信题记,叙述此碑出土情况及移置经过。碑文内容大意是说以段氏皇叔布燮(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段子为首领的军队,在平定了东方几个不服从的部落反叛之后,集合了三十七部,在石城会盟立誓,并颁赐职赏。像这样性质的铭刻,国内现存的已经很少,除此碑外,只有西藏的唐蕃会盟碑和湖南的溪州铜柱。
关于大理国和三十七部的史事,文献记录非常之少。据《元史·地理志》载:三十七部主要分布在今天云南的滇东、滇南,贵州的普定、普安和四川的越巂、会昌、会理。公元929~937年,段思平攻占大理城,灭杨干贞“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地方政权,段思平的成功实际来源于借助东方三十七部的力量,“故于初年,即加恩三十七部蛮,皆颂赐宝贝,大行封赏”。因此,三十七部的头领皆成为世官世袭、管土管民的大小封建领主。后来,大理国与各领主、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部落的起义和大理国镇压起义的事件不断发生。此碑记载的即是大理国明政三年(971)国王段素顺派遣布燮段子率军讨伐东方几个反叛部落后,纠合属于“东爨乌蛮”的三十七部在石城(今曲靖市麒麟区)会盟立誓,并颁赐职赏的史实。
有关大理国此次的平叛活动不见于史载。因此,会盟碑实为有关大理国史事的重要珍贵文物,为研究大理国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珍贵实物文字资料,可补史之遗缺。
碑文下截职官题名,如布燮、久赞、督爽、陀、礼乐爽、彦贲、赞卫等,多见于樊绰《蛮书》和《新唐书·南蛮传》等史籍中。由此可见,大理国设官基本沿袭南诏制度。《新唐书》载:“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宰相也。”因此,既可证史,又可说明这次平叛的军队统率者段子是大理国国王段素顺之叔,官为大理国布燮。
此碑无撰文书丹人姓名,碑文质朴,为行楷大字,笔力遒劲,字径寸余,书法流畅,大有--李北海的遗风。叶昌炽《语石》(卷二)称其书法“精彩飞动”,“虽荒裔之士,书法亦妙入能品”。
此碑自面世以来,题跋者较多,前后有曲靖喻怀信、青浦王昶、番禺黄炳堃、武缘黄诚沅、石屏袁嘉谷、腾冲李根源、姚安由云龙、剑川赵式铭等人。方国瑜称之为:“此碑不仅书法--遗意,且为大理史实之最关重要者,而史籍记载并无一字,尤为难得也。”
此会盟碑见于记载较早的为元代《混一方舆胜览》。此后,明正德、万历、天启诸本《云南通志》及旧本《南诏野史》均有著录,可见在元代就已知有此碑。据康熙《云南通志·古籍志》(卷十九)云:“本朝康熙十八年(1679),营兵于土中挖出。”可知,碑大约在明天启以后被重新湮没土中,到清康熙时又复出土。碑自清康熙时复出后,开始时置于曲靖城北门外武侯祠,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邑人喻怀信等将其移置城内魁阁。1927年,县城迭遭兵祸,庙宇多被毁坏,此碑亦暴露在风雨之中。1937年1月,为迎接南京国民政府京滇公路通车观览团的到来,始由云南省文教厅拨款,于曲靖中学(今曲靖市第一中学)内建一爨碑亭,将会盟碑及爨宝子碑移置亭中并列安置于台座上加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进行过多次调查及保护工作。1988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在保护范围内新建1座八角亭,把会盟碑从爨碑亭内移到新建的八角亭内加以保护。由此,会盟碑和爨宝子碑才分各置一亭。2013年成立曲靖市爨文化博物馆,专门对会盟碑进行保护。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