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 > 麒麟区旅游

越州潦浒龙窑群遗址

[移动版] [查看地图]

越州潦浒龙窑群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社区。现存窑址有老 窑、新窑、王家窑、许家窑、陈家窑、代家窑、唐家窑、杨家窑、沙沟窑共9处。其中新窑、王家窑、许家窑、沙沟窑遗址保存相对完整。

新窑,位于潦浒村南珠源瓷业公司东面围墙南端,呈东西向,为历史上官窑与私窑相融合为一体的长形龙窑。原窑址全长110米,现存仍被使用部分长28米、宽6米、高3.2米,窑腔高1.4米、宽1.8米,龙壳厚0.27米,烟囱高2.6米,窑首尾斜坡落差高达4米。现存窑棚为重檐四分水穿斗式木结构,屋顶置青瓦,屋面中部突起,方便散热通风。窑身两外侧设石砌台阶,拾级而上,直达窑尾,为典型的分室阶梯龙窑。窑址建于明代,现仍在使用。

王家窑,位于潦浒村南龙凤山西侧山顶。呈东西向,西高东低。现存遗址呈阶梯状,为分室阶梯龙窑。窑址破损严重,堆集层较厚,大量青釉、酱釉陶片以及红、黄、绿三色彩陶残片随处可见。此外,夹砂灰陶残片和青瓷、青花瓷残片丰富。窑址建于明代。从堆积层厚度,各类残片数量、类型,可推知此窑使用历史悠久,烧制陶瓷器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且质量上乘。窑尾北侧现存1幢抬梁式木结构“人”字形联排房屋建筑。6开间,通面阔24.6米、进深7.8米、高4.4米。房屋墙体采用土夹陶瓷残片实体夯筑而成,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窑址配套建筑。

许家窑,位于潦浒村卖柴巷西侧半坡上、潦浒小学西南角。呈南北向斜坡状。残长40米、宽5米、高2.03米。窑址首尾斜坡落差高达8米。窑腔内满布碎砖、碎陶片。窑址及周边地层堆集较厚,有大量青釉、酱釉、素面陶片以及少量瓷片。窑址建于明代。

沙沟窑,位于潦浒村北沙沟窑巷旁。窑址所处位置为金家梁子山麓,地势陡峭,坡度最大在30~40°。窑址呈南北向。全长74米、宽12米,斜坡落差高达20米。窑址因建在长期被雨水冲刷而成的沙沟旁得名。窑址建于清代,废弃时间较长,窑体被当地村民长时间取土蚕食成危崖状。窑址及周边山体布满了废弃的各色陶瓷残片。

越州潦浒龙窑群,除新窑仍在使用外,其余均为遗址。窑址上部多被辟为耕地。据2018年曲靖市麒麟区文物部门对唐家窑的初步勘探,认为越州潦浒龙窑群窑址结构相对完整且文化堆积层均有相应的保留,层位清晰,包含物类型丰富,有明代以来不同时期烧制陶瓷器的辅助件,如支座、匣钵、隔具(托珠、饼形、三角支钉)等,以及大量的成品残件。器形有碗、盘、杯、碟、罐等;釉色有青花、白釉、蓝釉、绿釉、-釉等;纹饰有花鸟、鱼虫、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器形大小不一,形式多样,不同工艺技法表现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历史上,由于潦浒地处曲(靖)陆(良)坝子中部,原野千畴,东临南盘江,水陆交通便捷,加之储量丰富的窑泥尤其是青白果泥为越州潦浒陶瓷业的兴起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王朝在越州设卫,修筑城池,大量中原内陆如安徽、湖南、江西一带汉族迁入越州潦浒屯居,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开始烧制陶瓷以及砖瓦,逐渐形成了王姓居潦浒村南,祖辈烧陶;金姓居村北,世代制碗;许氏居村中,世袭百户,并烧陶制瓷的局面,带动和促进了潦浒陶瓷业的发展。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四川籍人士在潦浒发现制碗原料青白果泥,随定居村北烧制大、小碗类。至此,潦浒形成了村北制碗,村南烧缸、盆、罐的行业分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潦浒烧制土碗成功,成为云南省主要的陶瓷生产集散地。清道光六年(1826),潦浒古陶加工采用脚蹬盘、手拉坯工艺,并开始使用釉彩花技术,制品工艺、技术日趋进步,成为滇东地区陶瓷生产、制作、销售和批发中心,潦浒的陶瓷器遂成为行销周边地区以及滇、桂、黔数省的大众商品。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物部门发现老窑遗址,初步判断窑址在明代就已经停烧。由此推知,越州潦浒龙窑群遗址最早烧制陶瓷时间可能更早,历经明、清、中华民国至当代,从未中断。现今仍在使用的龙窑尚保持着传统手工拉坯、柴火烧制的古老制陶方式。

越州潦浒龙窑群遗址数量多、规模大、时间久,是见证和传承云南东部曲靖地区近千年来陶瓷业发展及其科技变迁的重要实物遗存,对研究曲靖古代陶瓷制作及工艺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富乐铅锌矿硐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