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建设路曲靖市第一中学内。
碑为青砂石质,半圆--方形。通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为半圆形,保存较好,题衔“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共5行,每行3字,正书,左行直书。碑身正文凡13行,每行7~30字不等,计336字。下列职官题名13行,每行4字,计52字。全碑共计403字,除题名末行最后1字缺损外,其余都清晰可辨。近人孙太初说,碑文在清咸丰二年(1852)以后被人剜补过,一些笔画已失原样。原右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南宁知州邓尔恒题跋,记述碑的出土和移置情况。
碑署“太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恂立”,可知碑立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太亨”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壬寅年(402)改的年号,即“大亨”,次年改元兴二年,至“乙巳”(405)又改“义熙”。因云南地处边远,不知内地年号更迭,故仍用大亨年号。
碑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发现于南宁县(今曲靖市麒麟区)城南越州杨旗田一封土墓前。清咸丰二年(1852)移置南宁县城内武侯祠,嵌于壁间,后又迁入魁阁。1927年遭兵燹,阁毁,碑被士兵用于筑构工事,幸得寒士张元舍身护碑,得以保存。1937年移置曲靖中学(今曲靖市第一中学)内。书法史上常将爨宝子碑与陆良县出土的南朝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碑”。又以碑体的大小、文字的多少,称爨龙颜碑为“大爨碑”,爨宝子碑为“小爨碑”。
东汉时期,在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0-现了一批号称“南中大姓”的统治势力,其中较强的有雍氏、孟氏、董氏和爨氏等地方豪强,蔚成风气。蜀汉建兴三年(225),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平南中大姓叛乱后,“收其俊杰”为地方官吏,其中就有爨习,官至领军将军。到东晋咸康五年(339),时逢中原内乱,蜀汉和晋王朝派遣的封疆大吏霍氏被爨氏、孟氏等地方豪强联合消灭,爨氏乘机而起,成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南中四百余年的大姓。爨氏统治南中时期奉中原皇朝年号为正朔,接受皇朝的封号和委任,世袭宁州刺史等要职。
爨宝子未曾见于史籍记载,从碑文来看,爨宝子是东晋建宁郡(今曲靖市)同乐县(今陆良县)人,官至振威将军、建宁太守,23岁英年早逝。碑文内容多是对爨宝子本人的谀颂之词,对其事迹记载较少。但有关内容和职官题名却透露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诸多信息,如:碑载爨宝子以本郡人而官本郡太守,可知在东晋时代,爨氏即已形成世官的局面,为后来雄踞南中数百年的先导;从碑文职官题名中可以考见建宁太守的属官组织,其中都督、省事、威仪不见于《晋书·职官志》,此可补志之缺遗;碑文文辞、音韵等各方面都是典型的中原汉文化。故爨宝子碑是研究东晋南北朝时期云南地方史尤其是爨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碑书法介于隶书、楷书之间,结体严谨,奇字连篇,落笔刚健,古拙凝重,是研究汉字书体由隶书到楷书演变情况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碑自面世以来,不少文字学家、书法家、史学家推崇备至,给予高度赞誉。云南剑川人周钟岳赞之为“南碑瑰宝”,康有为称是“正书古石第一”,李根源评价它“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好评如潮,不一而足。
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以其独有的朴厚古茂和奇姿,风靡了中外书坛。作为东晋书法艺术的瑰宝,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在依然被热爱书法艺术和研究爨文化的人士所热爱,并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研究和欣赏,它的艺术光华,将照耀着书法前程,成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89年在曲靖市第一中学内建爨碑亭,专设保护。2013年成立曲靖市爨文化博物馆,专门对爨宝子碑进行保护。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