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旅游景点介绍

常州镇龙桥
  镇龙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迈步村委湾头村15 号东南30米孟津河上,南北向跨孟津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目前仍在使用,方便两岸居民来往。镇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民国九年(1920)重建。桥南原有一座关帝庙,故又称关帝庙桥。镇龙桥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全长17.7米,宽2.5米,桥拱跨径4.5米,南侧有石阶17级,北侧13级。镇龙桥无桥栏和桥联,也无望柱和抱鼓石,有两对素面桥耳。镇龙桥整桥以青石(石灰岩)基枕石,拱券内部分券石有花岗岩外,其他均为青石。一般来说,常州的石桥用青石的大多建于明代或清初,但这里靠近宜兴,宜兴盛产青石,即使是民国新建的石桥,在宜兴也多用全青石的。因为拱券是同时使用了青石和花岗石,从这一点推断,应是在老桥基础上进行的修建。镇龙桥桥名取“镇龙”之意,即为……[详细]
朱家埭3号民宅
  朱家埭3 号民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树新村委朱家埭3 号,是常州优秀乡土建筑代表之一。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家埭 3 号民居为朱一凡先生祖居,建于 1935 年,是当时苏南地区具有典型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档次厅式民宅。该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宽19.5 米,进深15.4 米,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正厅五间一庭院,门楼高5.199 米,厢房高5.184 米,正厅高6.719 米。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居民建筑群,由院墙、门楼、二边侧厢及大厅主房构成,主房雕梁画栋,整幢建筑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木结构。现存一进院落,正厅五开间,东西各有厢房一间,庭院有石库门楼,朝北有石刻匾额,匾额上镶着“和气致祥”阳文贴金大字,朝南有“厚德载物”砖刻字,门楼后是……[详细]
顺来园茶店
  顺来园茶店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孟城北街46 号,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翻建,为沿街的五间店面,砖木结构,坐东向西,面宽15.3米,进深7.1 米,高4.4 米,原为邱氏祖宅的第一进。邱氏祖宅共五进,每进之间有天井,前至街心,后至原老孟河河边,总进深约54.3 米,每进五间,前后面宽一致,宽约15.3 米。顺来园茶店后的正厅为第二进,进深9.6 米,高5.4 米;第三进为二层回字楼,两边有楼梯,进深9.1 米,高7.2 米;第四进为副房,进深7.1 米,高5.0米;第五进为柴屋,现已不存。第二三进之间有一口古井。顺来园茶店所在的孟城北街位于孟城北门外,是常州地区保存较好的一条明清至民国时期历史古街,总长约500 米。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倭寇骚扰不断,常州巡抚向朝廷奏请修筑孟河城以加强江防,嘉靖……[详细]
西夏墅西河沿35号民宅
  西夏墅西河沿35号民宅坐落在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孟河西岸,南、西、北老街交汇处。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夏墅西河沿35 号民宅为刘礼荣先生故居,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现存一进两开间,二层房屋,有转角阁楼,是常州乡土建筑代表之一。民国时期,刘礼荣在此建造了最初的小阁楼,后毁于日本侵略者的一把大火。抗日战争结束后,刘礼荣于1948 年在原先小阁楼遗址的基础上重新修缮建造为一座极具当地乡土特色的两层楼建筑。时为西夏墅街面上最高的建筑,三里外便能清晰看到它的雄姿。前厢为店面,西北角由一个粗大杉木立柱支撑,店面西房分设排门,楼上两面玻璃排窗,新颖别致,后厢是厨房和居室,中间有过道通往后厢。建筑工艺别具匠心。从外部看,这座民宅青砖加瓦,石灰抹墙,底座采用水泥加固,墙上钉……[详细]
  樟村50-2 号民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丁堰街道樟村,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樟村50-2 号民宅坐北朝南,现存二进,四开间,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其花格长窗保存较好,木雕精美,是常州优秀的乡土建筑代表。樟村全村大多数都姓陆,宋先祖陆元光选定剑井寺后樟林丛杂处为落籍安居之地,名曰“樟村”。后人著文赞曰:“樟村一境,樟木丛杂,郁郁葱葱,望之俨如山中幽谷。泉甘而土肥,民淳而物茂。南临驿道,车马之往来,樯帆之掩映,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芳茂名山壮观于东北,采菱丽水接脉于西南。左绕永安河,而去芙蓉湖于咫尺;右环丁浦港,而通扬子江于百程。重重包裹,后护前迎,斯诚大势大形格局,君子所乐乎攸居者也。陆氏世家于此,书香科第,代不乏人。或不干仕进,专事农业,而养高林下;或年高德劭,……[详细]
南河沿15号民宅
  汪宅坐西朝东,造于1950年,民宅主人原是木行老板,存屋两进。第一进面宽9.6米,进深6.6米,檐高4.2米;天井进深6.9米,面宽6.1米;第二进进深8.4米,面宽8.8米,檐高9.9米。 北厢房进深2.7米,面宽6.9米,二层高7.2米。保护范围:本体部分。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外延伸:东至现状弄堂东边界,南至南运河现状北边界,西至规划道路东边界,北至现状1层建筑北边界,如图蓝色虚线所示范围。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清末民初的常州经济,豆、木、钱、典乃四大支柱。木业中,“三丰一泰”是领头羊,其中西仓街的永丰盛,又以绝对优势挂头牌。1916 年常州木材营业额300 万银元,永丰盛三占其一达到100 万,之后才轮到祥丰、乾丰和开泰。汪桂森(1916—1974),江苏常州人,幼失……[详细]
胡发坚烈士墓
  胡发坚烈士墓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谈家头村。墓前树有纪念碑,正方柱形,正面镌刻原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题写“胡发坚烈士纪念碑”八个苍劲大字。胡发坚,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陂下村。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胡发坚在赣西南地区战斗中屡建战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团政治委员。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调任先遣团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任参谋长,协助团长杨得志指挥战斗。在长征途中历尽艰险,身经百战,几度负伤。1935年红军抵达陕北后,升任红一军团一师副参谋长,协助师长陈赓歼灭宁夏军阀马鸿逵两个骑兵团,消灭胡宗南主力。1937年1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2月,胡发坚奉命提前离开抗大,调任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协助支队……[详细]
  圩塘革命烈士墓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前圩村委桃园前巷后500米,北靠S338省道。墓地包括一座烈士纪念碑和六座烈士墓。纪念碑立于方形台基之上,碑身为四棱方尖锥形,水泥质,高约5米,边长1.1米,四面镶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圩塘人民公社一九七五年三月立”字样。下有基座,基座用瓷砖贴砌。纪念碑南北两侧原来各有烈士墓3座。南侧自东向西分别是陈礼根烈士之墓、渡江战役烈士之墓和革命烈士钟克、陈中墓,北侧自东向西为张小平同志之墓、高新法同志之墓和周权大烈士之墓。除张小平同志之墓、高新法同志之墓外,其他烈士墓都已经迁往新北区烈士陵园。张小平,生于1967年,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人,1985年11月入伍,1987年元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6354部队执行任务时因公牺牲,年仅20岁。高新法,生于1963年,常州市……[详细]
崔桥舍头村朱氏宗祠
  崔桥舍头村朱氏宗祠,号敦睦堂,位于武进区橫林镇蓉丰村委舍头朱家村,距横山桥镇原芙蓉湖近在咫尺,景色秀丽,一祠夺目。朱氏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五楹,总面积515平方米,建筑面积395平方米,祠堂壮丽巍峨。2013年4月1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崔桥舍头村朱氏始迁祖朱敬溪,是宋朝著名理学家、徽国公朱熹的第十七世孙。为避明时战乱,从浙江竹墩迁到常州府武进县崔桥,他见这里土地肥沃,民风纯朴,于是筑室而居,渐渐形成了朱氏村落,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了。崔桥舍头村朱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鼎盛时期,在乾隆时已建有祠堂,实际建祠年代可能还要早些。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规模不大。当时祠堂是靠着“公堂田”的微薄收入,加上朱氏后人的义务劳动,勉力而为。祠堂建成后成为朱氏后人祭拜先祖、寄托哀思的地方,也是族……[详细]
大陆饭店旧址
  大陆饭店坐北朝南,上下两层,西侧为楼房,东侧为厢房,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墙角有“慎俭堂金宅”界桩。大陆饭店是中西风格结合的民国时期建筑,保留有天井、小青瓦屋面、骑马楼等江南传统建筑特征,也有弧形拱券门窗、水泥平顶、欧式回廊、罗马壁柱、浮雕线条装饰、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元素,尤其是南立面的欧式风格雕塑,在常州地区仅见于此。大陆饭店的选址在城中心的乌龙庵,聘请国外设计师设计,总体结构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主楼、厢房、天井、回廊的布局井然有序,保留有青瓦白墙、木格窗棱、坡顶重檐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加入了大量西方建筑元素,中西结合,相当美观。 19世纪末,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后,西式旅馆开始出现,接待对象主要是来华的外国人。其中上海的西式旅馆数量最多,如大东饭……[详细]
天宁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焦溪老街,架于龙溪河最北端与舜河连接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因舜河最北端有江阴虞门桥(地名,属于江阴申港镇),故又名“虞门桥”。焦溪韵味独特,底蕴深厚。桥多、街多、弄堂多是焦溪的特点,有“六街、九桥、十八弄”之称。至今,焦溪古村落古朴典雅、风格各异的弄巷有十余处之多。青龙桥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花岗岩石质,桥全长19 米,二侧各有13 级台阶 ,桥堍、桥面二处宽分别为2.8 米和2.6 米,净跨6.6米,桥高4.7 米,矢高3.7 米。青龙桥为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单环洞桥,拱券外镶边,拱券上方两侧各有桥耳一对,桥栏中央两侧刻有繁体楷书“青龙桥”3 字,桥面中央龙门石为一旋叶形浮雕图案。拱形石造建筑“拱”的部分, 称为龙门石,桥面两侧置长方形厚实栏板。桥心石上雕刻旋叶……[详细]
武进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原漕桥杨桥村谢桥村民小组南的杨桥浜上,南北走向,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取名太平,有祈求平安之意。在常武地区有许多桥梁都叫做太平桥,其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三座,这座太平桥也称谢桥,为区别其他太平桥,冠以地名前缀,称之为前黄太平桥。太平桥始建于清代,具体建筑年代失考,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桥为金山石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有券眉,单孔环洞桥。桥全长 12.75米,桥宽 2.27米,环洞直径为 4.65米。北边拱券石上有字堂,字堂上下有荷花组合雕饰,但字堂上的文字在“文革”期间被凿掉了,仅存“重新建造”四字。南边券石上也有隐约可见的刻字痕迹。太平桥的龙门石,似对鱼图案。太平桥是一座连接武进和宜兴的界桥,桥的南边是无锡宜兴,北边是常州武进。传说在桥的东南方不远处,曾……[详细]
百丈太平桥
  百丈太平桥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丈老街太平二村北,南北向跨老藻江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整体保存状况较好,是百丈地区目前仅存的一座石拱桥。百丈太平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桥梁年代为清代。桥长15米,桥顶宽3米,桥堍宽3.30米,桥中到桥南侧长6米,到桥北侧为5米,桥孔直径 6.40米。桥南有 13级台阶,桥北为 11级台阶。太平桥除桥阶为金山石质外,整桥用青石砌置,破损处甚多。桥额上有阳刻桥名“太平桥”三字,行楷体,未见纪年。太平桥为分节并列式砌置,无券眉,应属清以前的风格。桥基枕石原为整条,均已断裂。拱券上方两侧各有桥耳一对,端面刻灵芝瑞草,图案各不相同。青石实体护栏,各置望柱4杆,中间 2对柱头原有雕饰,均已断头。尾部 2对为方鼓头,仅有2杆完整,2杆也已断头。抱鼓尚存3只。因河岸较高,引……[详细]
  青果巷谈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古村社区青果巷149-155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于清代,存有房屋四进,备弄一条,精美清式找窗,谈宅保存情况较差,现仍使用,隶属古村社区。谈宅坐南朝北,谈氏在清代买下,共两段。西段青果巷153-155号,存两进,第一进单层四开间及二备弄面宽20.2米,进深6.3米,前檐高2.7米,后檐高3米,脊高4.5米。一、二进天井进深4.1米,弄堂宽1.8米。第二进进深7.8米,檐高3米,后檐高3.3米,脊高4.8米,清式长窗保存较好。东段青果巷149-151号,存四进,第一进单层二开间,面宽7.3米,进深5.7米,前檐高2.8米。一、二进天井进深2.5米。第二进进深6.9米,前檐高3米。二、三进间天井进深2.4米。第三进为二层,进深7.8米,单……[详细]
青果巷52弄9号汪宅
  青果巷汪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古村社区青果巷52弄9号,始建于清代,汪宅坐北朝南,为古建筑的宅第民居,保存一般,现仍使用中,隶属古村社区,第一进为单层三开间,面宽11.1米,进深6米,前檐高3.45米,脊高4.6米。第一、二进天井进深3.2米,面宽11.1米。第二进为单层三开间,面宽3.3米,进深7.5米,前檐高3.4米,脊高4.8米,两侧有厢房。在房屋天井中心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6′27.8″,东经119°57′17.7″,海拔高度-24.7米。2012年,常州市政府正式-青果巷历史文化修复工程。青果巷52弄也在这一修复项目中。青果巷52弄,曾名为“三锡堂”,是一处前后七进的官宦宅邸,房屋、院落、古井、假山错落有致,并栽有青松、梅花和竹,供主人休闲欣赏。“三锡堂”全盛时期,主……[详细]
屠揆先宅
  屠揆先宅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天皇堂弄社区北直街49号,为清式建筑,建于光绪年间,原有两进,因北直街街路拓宽,拆掉一进。屠揆先先生曾是常州中医院副院长,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常州名中医,医术精湛。屠揆先生于1916年,屠厚之是其伯祖父。屠揆先少时就聪明好学,14岁起跟随叔父屠士初和堂兄屠贡先学医。屠贡先是一位有现代思想的开明医生,主张古今医学学说不应偏废,中西医不应互相排斥,而应将中西医理论相互参照。除了在屠家诊所勤学苦练,屠揆先还善于学习百家之长。1937年,日寇侵华占领常州,屠揆先逃难到武进夏溪镇开了家小诊所。这时他家境十分清苦,还要赡养父母,但屠揆先的诊病费比同行低一半,有时还免费为穷苦病人看病。屠揆先的出名首先是他对病人能一视同仁,在他眼里人没有贫贱和富贵之分,只有有病和没病之……[详细]
  永安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委万绥东岳庙前,为平板石梁桥,永安桥的原址在万绥东郑塔里村北的老孟河上,开掘于东汉光武元年(25)的老孟河上架有十桥,永安桥居一。永安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初为竹木搭建的便桥,为郑氏东典房村民农桑耕作过河方便而建,俗称东典桥,清乾隆二十八年改建成石桥。永安桥地处万绥、孟河、小河三镇交界,又是古代小黄山通达常州的捷径,历来为战略要塞。在战火中永安桥惨遭毁灭,清宣统三年重建。2008年由于338省道工程的影响,永安桥北移建至现在所处的位置。永安桥桥长21米,桥宽2.55米,桥面为3节9块7步条石,每节用并列的3 块麻石质条石拼合成。条石每块长6.8米,宽0.64米,7步条石是指条石的长度正好走7步。农村一般的平板石桥是没有护栏的,这座桥却用6 块条石做成护栏,……[详细]
延陵中路周宅
  延陵中路周宅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兆丰社区延陵中路200号、202号,房屋造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存房屋两进,均两层两开间。第一进进深5.7米,面宽5米,檐高6.4米,挑廊高0.75米;第一进前有小院,第二进面宽6米,进深8.1米,檐高5.9米,挑廊0.75米,楼上有走廊及围栏,栏板下部有雕花板,雕刻缠枝花卉,较为精美;第一、二进间天井进深3.75米(含挑廊),一二进间两层有走廊连结,宽0.75米。天井内有转角木质楼梯上二楼,保存一般,现仍使用。房屋建筑的观音兜风火墙为典型常州风格,内部的雕花木刻、木梯扶手都为民国风格。……[详细]
  陈宅位于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勤德社区南河沿95-2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造于民国,南河沿95-2号陈宅存房屋3进,为硬山砖木结构,陈宅保存一般,存有精美的观音兜,门窗雕饰、及装饰繁复细腻,精美的屏风墙,突出了清末民初的典型而又传统建筑类型,风格近代出现的新类型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陈宅以其精美的建筑装饰工艺现由陈姓后人使用,隶属勤德社区,陈宅坐北朝南,第一进有封火山墙,雄伟精美,清式梁柱,面宽(四间)15米,进深8.7米,单层脊高5.2米,后檐高3.6米。天井面宽15米,进深3.6米;在陈宅位于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勤德社区南河沿95-2号第一进西南角测得的GPS点为北纬31°46′58.3″,东经119°56′1.6″,海拔为22.7米。第二进为二层楼屋,有垂花木雕……[详细]
  南河沿俞宅位于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勤德社区南河沿98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俞宅坐西朝东,造于1937年(民国),俞宅为俞沛声宅,其原是木材商人,常州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常委。房屋3进,井1口,碑1通,民宅保存一般,现仍使用,现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勤德社区,第一进为硬山式砖木结构,青水砖,清式地漏、及长窗,俞宅第一进为一进三开间,总面阔8.5米,总进深10.8米,檐高4.2米,有界桩,界桩写有“俞仁寿堂”,位于房层的南侧。在俞宅第一进东北角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6′57.6″,东经119°56′3.0″,海拔高度17.3米。俞宅第一进为一进三开间,总面阔8.5米,总进深10.8米,檐高4.2米,有界桩,界桩写有“俞仁寿堂”,位于房层的南侧。俞宅第二进为硬山式砖……[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