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关宋窑址在兴安县城西10公里严关乡水南村北。西北临灵渠,西南凭公路,东至同志村公所,面积约1平方公里。1962年在这里发现宋代窑群,周围宋瓷破片满地皆是,出土了大批珍贵宋代瓷器。1963年2月26日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自治区有关部门与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发掘了窑室1座,为斜坡式龙窑,窑室依山坡建……[详细] |
五通古墓群位于临桂区五通镇,年代为汉-南朝。五通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南溪山位于桂林市南溪公园内。据统计,现存石刻145件,其中唐代3件,宋代47件,元代3件,明代35件,清代52件,民国2件,年代不明2件,主要分布在山北的白龙洞,元岩,泗洲岩和山南的刘仙岩,穿云岩。其中最早的石刻是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李渤、李涉兄弟的《南溪诗并序》、《玄岩铭并序》,记载李渤开发建设南溪山的经过。山……[详细] |
宝积山石刻分布于华景洞,现存石刻25件,其中宋代14件,明代8件,清代3件,以宋代嘉祐三年宋咸等7人题名为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 南宋咸淳年题刻。 南宋淳熙年间的题刻。……[详细] |
象鼻山石刻是现存石刻64件,其中宋23件,元代1件,明代12件,清代14件,民国2件。无年代及姓氏署款12件。有题诗、填词、题榜、铭文、传记、营缮纪事、跋刻名人作品等。水月洞石壁上两幅巨大的摩崖,是宋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的《朝阳亭记》和《朝阳亭诗》。《记》文大意是,张孝祥与好友张维,朱元顺来游,张维酷爱此处山水,……[详细] |
隐山石刻位于桂林市区西山公园内, 隐山石刻分布于朝阳、北牖、夕阳、嘉莲、白雀、南华六洞,形制为摩崖,其中唐代6件,宋代32件,明代10件,清代24件。现有石刻85件,其中唐代8件,宋代31件,明代12件,清代27件,无年代可考的7件。最早为唐宝历元年(825)刻在北牖洞的《李渤吴武陵等人隐山游记》,是吴武陵“奉命操笔,……[详细] |
桂州城图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城市平面图,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城北鹦鹉山南麓石崖上,高3.4米,宽3米。刻图时间是公元1271-1273年间。图中反映了主干街道11条,突出的地物是城壕、军营、官署、桥梁、津渡。城内各种军事地物与地方的官、民建筑之间互相沟通,融为一体。城门、城墙、城楼、官署、桥梁、山峰用写景法表示。军……[详细] |
还珠洞摩崖造像:在桂林市微波山麓。唐代称东岩。洞门面江,由漓江渡舟出入游览。宋时开凿西洞口,解放后,在南麓增辟出入口。还珠洞玲 珑通透,临江试剑石尤为奇特。古人形容它“悬空而下,状若俘柱”。因离 地空隙,象用剑砍成,故名。游人到此莫口不惊叹。千佛岩内有唐代摩崖造 像三十六龛二百三十余尊,造像面容,身材清秀,袈裟轻飘,线……[详细] |
叠彩山石刻及造像分布于风洞、碧霞洞(瞻鹤洞)、木龙洞、临江岩及登顶山道旁,形制为摩崖。叠彩山计有摩崖石刻据统计有230余件,以明清石刻为多,保存较为完整。摩崖石刻造像是叠彩山景区内的一大亮点。这些石刻分布在风洞内,是唐代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刻造像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详细] |
该寺约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于兵整,道光年间重修,迄今为广西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一座清真寺。现占地面积约3.7亩,建筑总面积170O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约30O平方米。为古代传统式建筑风格。寺院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奇花异草,四季芬芳。现有教民1O9户,共413人,均为回族.寺内藏有阿拉伯文经典1部。……[详细] |
位于桂林市西北光明山芦笛岩、大岩内。现存壁书总计170件,其中芦笛岩77件,计南朝1件、唐代5件、宋代10件、元代1件、明代4件、民国4件,年代无考者52件。最早1件署“永明”年号,是南朝齐武帝时(483~493)的留题。其他壁书有题名、题诗、题记、题榜等,全属纪游性质。唐元和十二年(817)题名为怀信、无等、元业、惟……[详细] |
在桂林市区西山公园内,主要分布在西峰、千山、龙头峰、立鱼峰、观音峰等处。现存佛像98龛,242尊,另有浮雕石塔1龛1座,灯龛29处,造像记、灯龛记7方。造像多为1龛3尊,也有1龛5尊、7尊、11尊者。造像最大者高1.65米,最小者仅0.05米。主要镌刻毗卢舍那和观世音菩萨像。现保存完好,确有纪年的为唐调露元年(679)……[详细] |
桂林虞山石刻位于桂林市叠彩区虞山,年代为唐-清。虞山的碑刻不仅数量多,而且多是精品,在桂林石刻中占有重要地位。韶音洞洞口石刻题记满布岩壁,较著名的有《舜庙碑》(又称“三绝碑”)、《南宋静江府新作虞帝庙碑》、张拭的《韶音洞记》、宋代方信孺《古相思曲》等,都是桂林山水石刻中的艺术珍品。桂林虞山石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详细] |
舍利塔位于广西桂林市民主路文昌桥头,与象鼻山东西相对,是一座明代佛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隋代于此建缘化寺,唐代改名善兴寺,后名开元寺。唐显庆二年(657)在寺内建塔保藏和尚火化后的舍利子,故名。原塔为7级砖塔,塔内放有舍利石函,塔前有金刚经碑。后因年久失修,寺毁-。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重修舍利塔,改建……[详细] |
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现有唐至民国时期石刻 213 件,其中唐代 1 件、宋代 111 件、元代 1 件、明代 42 件、清代 26 件、年代无考 32 件,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隐岩因为洞壁上有一块块圆形的凹陷,好似龙鳞留下的痕迹而得名……[详细] |
普陀山摩崖石刻, 隋-清代建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普陀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普贤塔位于桂林市象山区象山山顶,建于明初,是一座喇嘛式三层实心砖塔。塔基为双层八角形,底层每面宽3米,基座面积55.2平方米。因第二层嵌有青石线雕的南无普贤菩萨像而得名。像高0.8米,上方横列“南无普贤菩萨”六字。塔身为圆宝瓶形,圆形伞盖,顶为两圈相轮。该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或宝瓶,故又称剑柄塔、宝瓶塔。普贤塔是一……[详细] |
独秀峰摩崖石刻位于桂林市秀峰区独秀峰,年代为唐-民国。独秀峰摩崖石刻,历经千年沧桑,从唐代建中元年起始,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经过考证的石刻共有163件,然而岁月流转,现存的石刻数量仅为104件。这些石刻遍布于独秀峰的四周,尤其以南麓的太平岩以及西面登山道至山顶一带最为密集,其中读书岩周围的石刻尤为集中……[详细] |
木龙洞石塔,中国佛塔。位于广西桂林木龙洞外的漓江岸边。塔用巨石雕成,高4.3米,塔基为须弥座,刻仰覆莲花纹。塔身四面雕拱形浅龛,东西龛内雕佛,南北龛内雕菩萨。塔顶为十二层相轮,顶部为六角形伞盖和葫芦形宝顶。石塔小巧玲珑,质朴古雅,是唐代遗物。位于桂林市叠彩山东麓的木龙渡畔岩石上。唐代喇嘛式圆形石塔。由塔座、塔身、塔刹、……[详细] |
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位于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七星公园,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之一。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三将军指的是1944年10~11月,湘桂战役桂林保卫战中为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国民党陆军的三位将军。分别是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公济桓、陆军第131师师长阚公维雍、陆军第31军参谋长吕公旃蒙。八百壮士指的是国民党陆军第31军13……[详细] |